1、1期末检测卷(二)班级:_ 姓名:_考生注意:1.本卷共三大题,满分 60分。考试时间为 5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一、本大题包括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每小题的 4个选项中只有 1个符合题意。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2022 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 SO2与粉尘排放3科学家现已研制出一种以锶做钟摆的钟
2、,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锶属于非金属元素2B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7.62gD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 )6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其化学式为 CH3COOH,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由 2个碳原子、2 个氧原子和 4个氢原子构成B乙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乙酸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D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07化学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思
3、考问题,对下列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B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C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8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3A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化合物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间的分离与重新组合过程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9 “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 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 13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13O 2 8CO210H 2O,燃料 X的化学式为( )= = = = =点 燃 AC 3H8BC 4H10CCH 3OH DC 2H5OH10如
4、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 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变红,不变红B变红,不变红C、变红,、不变红D比先变红,、不变红二、本大题包括 5小题,共 34分。11(4 分)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镁离子_;(2)最轻的气体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4)3 价的铝元素_。12(7 分)水是生命之源, “水循环”是自然界的重要循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构成的,地球表面的“水循环”4主要是由_的运动引起的。(2)某矿泉水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如表:成分 Ca K Zn F 含量(mg/
5、L) 20 3 0.06 0.02 这里 Ca、K、Zn、F 是指_(选填“单质” “元素”或“原子”)。(3)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甲管内的气体用_检验。13(5 分)小丽在观察课本实验“燃烧的条件”(左图)时,经查阅资料知产生的大量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于是对此实验进行改进(右图),将足量的红磷和白磷分别放于两个大试管中,用橡皮塞塞好,然后将两大试管同时浸在盛有 80热水的烧杯中。(着火点:白磷为 40、红磷为 240)(1)试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
6、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2)改进后的装置与原装置比较,具有的优点是_。(3)待燃烧完毕,试管冷却后,小丽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取下橡皮塞,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为_;通过此现象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14(11 分)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制取,请回答下列问题:5(1)中属于加热仪器的是_(填名称)。若用 A装置加热固体,则其需要如何改进_。(2)若用改进后的 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是为了制取_(填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_,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 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_(选填“a”或“b”)端通入二氧化碳
7、,验满的操作是_。15(7 分)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c.气体产物可能是_。(1)如果猜想 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如果猜想 b成立,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左图所示装置,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c成立。(NaOH 溶液能吸收 CO2)则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_,C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E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_。【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
8、奖励 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分。 】6(4)有同学提出,从简化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上述左图所示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 A、B、C 装置,用上述右图所示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猜想 c成立。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步骤:_;实验现象:_。三、本大题共 6分。16(6 分)淮南珍珠泉因“泉水涌出珠”而得名,其泉水中冒出珍珠似的气泡,气泡内气体是沼气(主要成分为 CH4)。为了测定该沼气中含有 CH4的质量分数,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 20g沼气(假设杂质不可燃)与一定量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容器内质量如图,请计算:(1)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g。(2)该沼气中含有 CH4的质量分数
9、。7期末检测卷(二)答案1C 2.C 3.B 4.D 5.D6A 点拨: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的,1 个乙酸分子是由 2个碳原子、2 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故 A错误;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则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 B正确;乙酸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故 C正确;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416260,故 D正确;故选 A。7B 8.A9B 点拨: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X13O 2 8CO210H 2O,反应前氧原子个数为 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 = = = =点 燃 碳、氢、氧
10、原子个数分别为 8、20、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2X分子中含有 8个碳原子和 20个氢原子,则每个 X分子由 4个碳原子和 10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C4H10,故选 B。10D 点拨:通入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入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和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比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 D。11(1)2Mg 2 (2)H 2 (3)O (4) Al 3 12(1)氢原子和氧原子 水分子(2)元素(3)2H2O 2H2O 2 12 带火星的木条= = = =
11、 =通 电 13(1)试管内白磷燃烧且放出大量白烟 温度达到着火点(2)生成物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3)试管内水位上升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14(1)酒精灯 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2)O2 2KMnO 4 K2MnO4MnO 2O 2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 = = = = 管8(3)大理石(或石灰石) CaCO 32HCl= =CaCl2H 2OCO 2a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b处,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满15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1)Ca(OH)2CO 2=CaCO3H 2O(2)CuOC CuCO= = = = =高 温 (3)变浑浊 变浑浊(4)先通气体观察 E中的现象,然后再加热观察 D中的现象E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16(1)16(2)解:设甲烷的质量为 x。CH42O 2 CO22H 2O= = = = =点 燃 16 64x 16g x4g1664 x16g故甲烷的质量分数为Error!100%20%答:该沼气中含有 CH4的质量分数为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