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期末检测卷(一)班级:_ 姓名:_考生注意:1.本卷共三大题,满分 60分。考试时间为 5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一、本大题包括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每小题的 4个选项中只有 1个符合题意。12017 年 6月 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文化遗产日” 。以下是我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安徽省科技活动周紧紧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安徽”的这一主题,突出“科技与文化融合、与生活同行”这一主线,并提出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建设”的理念,下列说法不符合
2、这一理念的是( )A组织学生到社区宣传节水节电小窍门 B加大开采煤矿C夏天和冬天合理设置空调温度 D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巾纸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0个电子2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5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 CO相似。下列关于 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 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BC 2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在一定条件下 C2O3能还原氧
3、化铁DC 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 CO26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氧气和空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C氢气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7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8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 ,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生成物之一为 C2H4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39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能量观: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
4、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分类观:干冰和石灰石都属于混合物D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10山核桃是皖南山区著名土特产,营养十分丰富,其中包括有健脑作用的谷氨酸(化学式为 C5H9NO4),下列关于谷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 2个氧分子B由 C、H、N、O 四种原子构成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D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5914二、本大题包括 5小题,共 34分。11(6 分)按下列要求,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2个臭氧分子_;(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3)3个汞原子_;(4)氦气_;(5)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6)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5、_。12(6 分)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2)用装置 A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该反应的4化学方程式为_。(3)用装置 B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用装置 C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法。13(5 分)为了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从而减少煤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一些城市使用焦炉煤气(焦炉煤气是脱硫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部分产物)作为洁净的生活燃料,其成分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现通过下图实验流程对焦炉煤气的成分进行部分探究。(1)从探究过程可得出焦炉煤气中一定含有_气体,产生碳酸钙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2)焦炉煤气成分的可能组合是
6、_;_。(任写两组)14(8 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70%。(1)图中 A仪器的名称是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5【假设一】氮气能溶于水。【假设二】_。【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 3N2)固体。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
7、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写出一点即可)。15(9 分)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 2O2生成 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H 2O2生成 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 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 2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 A仪器名称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实验记录】实验编号 1 2反应
8、物 6%H2O2 6%H2O2催化剂 1g红砖粉 1gMnO2时间 152s 35s【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反思】H 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 MnO2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 MnO2或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和6_是否改变。H2O2生成 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写出假设和实验方案)【假设】_。【实验方案】_。【注意:若答对此部分奖励 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分。 】【假设】_。【实验方案】_。(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答案是开放的,只要假设和实验方案合理均给分)三、本大题共 6分。16(6
9、 分)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 KClO3和 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 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1)制取 O2的质量是_。(2)求原混合物中 KCl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7期末检测卷(一)答案1D 2.B 3.B 4.D 5.B6B 点拨: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无法用燃着的木条鉴别。7D 点拨:D 实验是证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探究空气组成。8B 点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反应物由 CH4分子构成,生成物由 C2H4分子和 H2分子构成。9C10C 点拨:谷氨酸是由谷氨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 A错
10、误;谷氨酸是由谷氨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 B错误;谷氨酸是由碳、氢、氮、氧 4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C正确;谷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9)14(164)5914,故 D错误。故选 C。11(1)2O 3 (2)CO 2 (3)3Hg (4)He(5)(6)K O3Cl 5 12(1)长颈漏斗 集气瓶(2)CaCO32HCl= =CaCl2H 2OCO 2(3)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排水13(1)CO 2 Ca(OH) 2CO 2=CaCO3H 2O(2)CO2、C
11、H 4 CO 2、CO、H 214(1)烧杯 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2)21 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3 2MgCO 2 C2MgO= = = = =点 燃 (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二氧化碳不但能灭火,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支持燃烧等,合理即可)815锥形瓶 2H 2O2 2H2OO 2 排水法= = = = =MnO2 相同条件下,H 2O2生成 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合理即可)质量 化学性质H2O2生成 O2的快慢与催化剂的颗粒大小有关常温下,取两份体积相等且同浓度的 H2O2溶液,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颗粒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测量各收集一瓶气体所需的时间H2O2生成 O2的快慢与环境温度有关取两份体积相等且同浓度的 H2O2溶液,并加入相同质量的同种催化剂,分别放于 10和 60的环境下,测量各收集一瓶气体所需的时间16(1)19.2g(2)解:设原混合物中 KClO3的质量为 x。2KClO3 2KCl3O 2= = = = =MnO2 245 96x 19.2g x49g24596 x19.2g100%81.7%49g60g答:原混合物中 KClO3的质量分数是 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