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1225630       资源大小:2.22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 1 -2018-2019 学年临漳一中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 )1 周书载:“神农(炎帝)耕而作陶。 ”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氏族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作随葬品C原始农业发展促使手工业产生 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现贫富分化2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C诸侯贵族将

    2、公田据为己有 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32012 年 6 月象山小白礁 I 号沉船打捞出水了“盛源合记”玉印(古代商号商帮的印章) 、西班牙银币、精美青花瓷、铜器、锡砚台等 773 件器物。同时还出水了宁波特产的用于压船舱的梅园石,另外还出水了 29 枚铜钱,以“乾隆通宝” 、 “嘉庆通宝” 、 “道光通宝”为多。根据上述情况,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从出水实物可以推断沉船的年代可能为清朝中晚期B从出水物品可以推断这是一艘商贸运输船C从出水梅园石可以推断此船可能是从宁波出发或停靠过宁波D从出水的西班牙银币可以推断此船曾到西班牙进行过商业贸易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

    3、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井田制的瓦解 C.冶铁技术的进步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5秦代规定“子壮则出分” ,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代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 ,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A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 B人头税的废除形响家庭规模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D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6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4、(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2 -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7早在汉代就出现的商业现象是( )A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B草市迎江货, 津桥税海商C夜市卖菱藕, 春船载绮罗 D今朝半醉归夜市,指点青帘上酒楼8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的酿造加工,纺织、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C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D手工业者劳动繁重9.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出现于六朝时期 政府对“草市”未

    5、实行行政管理 “草市”在唐代逐渐演变成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宋代的“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 B. C. D. 10.齐民要术序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 )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11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以江、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运用的方法是( )A尊重客观规律 B引进良种 C提高地力 D精耕细作1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

    6、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13据元丰九域志两浙路记载,北宋时,越、明、温、台四州的市镇分别只有9、3、7、9 个,到南宋时已分别拥有 53(含草市)、143(其中村坊 119 处)、9、81(其中村坊60 处)个。该现象说明( )A农村中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B北宋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抑制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向广大农村延伸 D商税是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4 “在货币机能上,金属货币可以由别种材料造成的记号或

    7、象征来代替” 。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币的“记号或象征” ,是因为( )A纸价昂贵,与金属币价值相当 B交通便捷,纸币更便于流通C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 D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15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 “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 3 -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先进 B古罗马人青睐中国丝织品C丝绸经丝绸之路运至欧洲 D私营作坊的丝织技术最为精湛16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

    8、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C.唐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D.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实现“均贫” “均平”的社会秩序。这主要是因为重农抑商( )A实践了儒家的“仁政”主张 B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C彰显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D抑制了工商业者私欲的膨胀18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 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铁犁牛耕、家庭农业19.“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 ”该材料反映的

    9、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0.黄崇德是 16 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 B C D 21 南海县志 (19l0 年)载:“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 ,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 ,以其交洋人也。 ”这反映了( )A、机器缫丝业曾受传统观念束缚 B、近代工业创建于被迫开放

    10、的口岸C、列强侵略刺激了中国工业起步 D、近代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的产物22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 )- 4 -A海上贸易通道已取代陆上丝绸之路 B民间的自发贸易成为海上贸易主体C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D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23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到了辉煌的顶峰,中国的 GDP 在晚清时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著名历史学家黄宗智却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中国经济总量在不断减少,没有发展 B.中国经济总量增加,但仍以传统经济为主C.中国经济总量将要被英国超过 D.“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增长,但总量在

    11、下降2419 世纪末的学者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对河北一带有如下记载:“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近来外国布来,尽夺我国布利。间有织者,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甚微。 ”这则材料说明我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 )A在洋布冲击下全部走向破产 B出现纺纱与织布分离的趋势C开始向机器棉纺纱方式转变 D织布以洋纱为原料迅速发展25.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接受两者;接受前者,拒绝后者。 ”中国的洋务派选择的是哪种方式( )A.第一种 B

    12、.第二种 C.第三种 D.三种都不是26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27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年份类别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1893 15.6 81.8 2.61910 39.8 41.4 18.81920 40.1 39.4 20.5上表反映了( )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 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并发展- 5 -A B C D28阅读下表,该表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

    13、争以后( )18201879 年广东某地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时 期 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1820-1849 29 29 01850-1879 72 15 49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宗法社会完全瓦解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9如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 B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C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D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30 1895 年至 1911 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

    14、厂 112 家,占全国总数的 25.1,开办资本 2799.2 万元,占全国总额的 28.6。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31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 ”由此可以看出( )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 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 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的侵略A B C D321915 年创办于北京的双合盛啤酒厂,是我国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啤酒

    15、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D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33.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工商业者群体意识逐渐形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工商业者在创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立宪运动、民主革命、抗日救亡等众多社会事务中日益显示出自身的实力和存在价值。对此下列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 6 -A工商业者依旧属于传统的社会群体 B工商业者投身社会事务是有利可图C工商业者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D工商业者是倡导革命的新中坚力量34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 )A农民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

    16、阶级 D手工业者35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放开肚皮吃饱饭” ,下联是“鼓足干劲加油干” ,横批是“坐吃山空” ,该对联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36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是反映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最能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与规模的结果 B盲目追求生产力发展高速度的表现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果 D三大改造完成取得的初步成果37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增长率 9 轮波动图,关于该 图 的 解 释 , 正 确 的 是 ( )图 1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率 的 9 轮 波

    17、 动 ( 1953 1998 年 )A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1954-1958 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快B “左 ”倾 错 误 导 致 了 1960-1961 年 间 我 国 经 济 的 负 增 长C由 于 “文 革 ”的 破 坏 , 1966-1976 年 间 我 国 经 济 一 直 为 负 增 长D由 于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确 立 , 1990-1992 年 我 国 经 济 增 长 迅 速38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其中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第一次 晚清 富国强兵- 7 -第二次 民国初期 实业救国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 科技救国第四次 新中国

    18、成立初期 第五次 改革开放以后 A.建设国家、创业立业 B.建设国家、实业救国 C.实业救国、科教兴国 D.富国强兵、引进外资391957 年 11 月 18 日,毛泽东在莫斯科 64 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 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 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中国在“赶超”思想指导下的直接后果是( )A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B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40 “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 ”这

    19、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41.中囯古代的对外贸易对中囯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囯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囯的贸易呈逐新上升趋势, “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 。隋唐时期全囯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

    20、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 。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广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设“市舶司” 、 “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严禁走私贸易,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囯家多达 60 个以上,如北非的勿斯里,有效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囯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齐涛中囯古代经济史材料二 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 ,又颁市“迁海令” ,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人民版教材- 8 -囯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黄遵宪番客

    21、篇广州十三行(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囯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8 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囯古代对外贸易。 (6 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清朝对外贸易的不同之处。 (6 分)42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现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 19 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

    22、860 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 ,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 , “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 100 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 9 -重任。但是从 1953

    23、 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原因有哪些?(8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因

    24、素。 (6 分)第一次月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1-5 CADCA 6-10 CACBB 11-15 BCACD 16-20 CBADA 21-25 ADBBC 26-30 ABDDD 31-35 BCCCC 36-40 BBACB二材料分析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41、答案:(1)特点:交通发达(或陆海丝绸之路发达) ;范围广泛(或远及西亚、南亚、欧洲、非洲) ;政策开放,政府设机构管理 (或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 (8 分)(2)评价: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囯内经济(生产力,商品、商业生产等)的

    25、发展;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囯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6 分)(3)不同:背景不同: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陆上丝绸之路受到严重影响;清朝时面临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和西方殖民势力对沿海的侵扰。政策不同:宋代支持、鼓励海上贸易;清朝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0 -影响不同:宋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刺激了囯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清代海禁政策影响人民生计,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此答案仅供参考,其他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6 分)42 (1)原因:过于发达的小农经济;列强入侵(鸦片战争) ;重农抑商;“海禁”或闭关锁国;国内农民起义(太平天

    26、国运动) 。 (任 3 点(注意:答材料意思之外的原因均不得分,其他与材料相关的可酌情给分。 ) (6 分)(2)成效:在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引进先进的技术,是工业化的起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任 2 点(注意:必须答洋务运动在经济领域的成效,军事等其他成效不得分。 ) (4 分)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发展实业的法令;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4 分) (任 4 点)(3)战略: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2 分)因素: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帝国主义的“遏制和孤立” ,为巩固国防;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借鉴苏联经验) ;重工业发展后反哺农业和轻工业(任 2 点(战略回答一五计划即可给分;因素即回答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4 分)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