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西省应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410=40 分)12007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和德国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 。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被认为是纳米技术的第一次真正应用。在下列有关其他电阻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热敏电阻可应用于温度测控装置中B光敏电阻是一种光电传感器C电阻丝可应用于电热设备中D电阻在电路中主要起到通过直流、阻碍交流的作用2关于分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空隙B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2、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因此也可以叫做热运动3有甲、乙两个物体,已知甲的温度比乙的温度高,则可以肯定( )A甲物体一个分子的动能比乙物体一个分子的动能大B甲物体的内能比乙物体的内能多C甲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乙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D如果降低相同的温度,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4某实验小组想测试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他们将这两种材料加工成厚度均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几何体,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经测试发现,材料甲沿ab、 cd 两个方向的电阻相等,材料乙沿 ef 方向的电阻大于沿 gh方向的电阻,关于这两种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材料甲一定是晶体B材料甲一定是非晶体C材料乙一定是单晶体D材料乙一定是多晶体5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 M 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 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 s。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 M 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B物体 M 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C物体 M 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2D物体 M 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6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
4、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7已知两端开口的“ ”型管,且水平部分足够长,一开始如右图所示,若将玻璃管稍微上提一点,或稍微下降一点时,被封闭的空气柱的长度分别会如何变化( )A变大;变小B变大;不变C不变;不变D不变;变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就不会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 出B萘的熔点为 80,质量相等的 80的液态萘和 80的固 态萘具有相同的分子势能C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D液体内部分子的势能比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势能大9如图所示
5、,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下列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A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B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C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D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10如图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两次不同体积下的等容变化图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对应的气体分子密集程度大于 b 点对应的气体分子密集程度B a 点对应的气体状态其体积等于 b 点对应的气体体积C由状态 a 沿直线 ab 到状态 b,气体经历的是等容过程D气体在状态 a 时 的值大于气体在状态paVaTab 时 的值pbVbTb二、多项选择题(44=16 分)11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大
6、量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组成,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如果( ) A. 温度相同时,各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都相同3B. 温度升高,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将增大C. 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减小D. 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的势能可能减小12下列关于热学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暴露在空气中的水蒸发的越慢B.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D. 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会增大13下列关于理想气体的说
7、法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若密度变小,则压强变小 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等容变化时,若压强变大,则气体分子热运动加剧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D. 温度升高后,大量气体分子中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中速率最大的区间的分子数的百分占比最大14如图所示的光控电路用发光二极管 LED 模拟路灯,RG为光敏电阻。A 为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在天黑时路灯(发光二极管)会点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黑时,Y 处于高电平B天黑时,Y 处于低电平C当 R1调大时,天更暗时,灯(
8、发光二极管)点亮D当 R1调大时,天较亮时,灯(发光二极管)就能点亮三、实验题(8+6=14 分)15.(6 分)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000 mL 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 0.6 mL,用滴管向量筒内滴 50 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 1 mL。若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1)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 30 mm,则油酸薄膜的面积为_ m 2;(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m 3;(3)根据上述数据,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 m。16.(8 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
9、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遵循的规律。(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将注射器的空气完全排出B空气柱体积变化应尽可能的快些C空气柱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减小D作出 p 的图象可以直观反映出 p 与 V 的关1V系(2)为了探究气体在不同温度时发生等温变化是否遵循相同的规律,他们进行了两次实验,得到的 p V 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两次实验气体的温度大小关系为 T1 T2(选填“”)。(3)另一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 V 图线如图丙所示,若他们的实验操作无误,造成图1p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四、解答题(40 分)17.(8 分)电压力锅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
10、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实现了全密封烹调,达到了省时省电的目的。(1)如果某电压力锅的锅内气体的体积为 V,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V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锅内气体分子的个数有多少?(2)如果压力锅正常工作时锅内的温度能保持在 117 ,此时室温为 27 ,试用热力学温5度表示锅内温度和室温,并计算锅内食物升高了多少 K?18(10 分)一电炉的功率 P200W,将质量 m240g 的固体样品放在炉内,通电后的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19.(10 分)如图,容积均为 V 的导热汽缸 A、 B
11、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 K2位于细管的中部, A、 B 的顶部各有一阀门 K1、K 3; B 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 B 的底部;关闭 K2、K 3,通过 K1给汽缸充气,使 A 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 p0的 3 倍后关闭 K1。(1)打开 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2)接着打开 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20(12 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不计,在 A、B 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 A、B 之间运动,B 左边汽缸的容积为 V0,A、B 之间的容积为 0.1V0.开始时活塞在 B 处
12、,缸内气体的压强为 0.9 p0(p0为大气压强),温度为 297 K,现缓慢加热缸内气体,直至 399.3 K求:(1)活塞刚离开 B 处时的温度 TB;(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 p;(3)在图中画出整个过程的 pV 图线6高二月考六物理参考答案 2019.3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C 4、C 5、B6、C 7、D 8、C 9、D 10、A二、多选11、CD 12、ACD 13、AB 14、BC三、实验15、 (1)7.710 2 (2)1.210 11 (3)1.6101016、 (1) D (2)由图线乙可看出 T1T2(3)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实验时未考虑注射器前端与橡皮帽
13、连接处的气体体积。4、解答17(8 分)、【答案】(1) NA (2)390 K 300 K 90 KVVA解析 (1)分子个数 N nNA NAVVA(2)根据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锅内温度T1 t1273 K390 K室温 T2 t2273 K300 K升高的温度 T T1 T290 K。18(10 分) 【答案】 60 110 5J/kg解析:由熔化曲线上温度不变的部分可找出熔点,根据熔化时间和电炉功率可知电流做功的多少,这些功全部转化为热并全部用于样品的熔化。样品的熔点为 60,熔化时间t2min,电流做功 W Pt,设样品的熔化热为 ,样品熔化过程中共吸收热量 Q m 。由 W
14、 Q,即 Pt m 。得 J/kg110 5J/kg。Ptm 20026024010 319(10 分) 【答案】(1) 2 p0 (2)活塞上升到 B 的顶部 V2解析:(1)设打开 K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 p1,体积为 V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oV p1V1 (3p0)V p1(2V V1) 联立式得V1 V27p12 p0 (2)打开 K3后,由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 A 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2(V22 V)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 p2。由玻意耳定律得(3 p0)V p2V2 由式得 p2 p0 (1 分)3VV2由式
15、知,打开 K3后活塞上升直到 B 的顶部为止;此时 p2为 p 2 p0。3220(12 分) 【答案】(1)330 K (2)1.1p 0 (3)见解析解析 (1)活塞离开 B 前是一个等容过程:初态:P1=0.9P0 T1=297K末态:P2=P0根据查理定律得 解得:T B 297 K330 K.0.9 p0297 K p0TB p00.9p0(2)随着温度不断升高,活塞最终停在 A 处,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初态:P2=P0,T2=330K,V2=V0 末态:P3=P,T3=399.3K,V3=1.1V0由气态方程得 代入得: 32TVPp0V0330 K p1.1V0399.3 K解得 p p01.1p 0.1399.31.1330(3)整个过程的 pV 图线,如图所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