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1225356       资源大小:2.36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1玉溪一中 2020 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48 分)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3 分,9-14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动量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动量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的冲量为零时,物体一定静止 D冲量越大时,物体受力越大2.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符合

    2、历史事实的是( )A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B玻尔推翻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并提出了半经典的量子化原子模型C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和中子D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发现了原子可再分3.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关于氢原子跃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群处于量子数 n=5 激发态的氢原子,它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 10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处于 n=3 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具有 1.87 eV 能量的光子后被电离C用 12 eV 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仍处于基态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动能增大,

    3、电势能增大4.下列与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 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贯穿能力很强B比结合能越小的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C (铀 238)核放出一个 粒子后就变为 (钍 234)23892 23490D高速 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42+147168+1025. 参考以下几个示意图,关于这些实验或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中控制棒插入,则多吸收中子让反应减弱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没有偏转的为 射线,电离能力最强C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D图中,原子核 D 和 E 聚变成原子核 F 要放出能量6. 关于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下列说法中正

    4、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降低,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会减小B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气体对其密闭容器的压强为零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总压力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7. 如图所示, a、 b、 c 三个相同的小球, a 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 b、 c 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B它们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C它们动量变化的大小相同D它们的末动能相同8. 如图所示,A、B 两个闭合线圈用同样的导线制成,匝数均 10 匝,半径 rA =

    5、2rB,图示区域内有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比 EA EB=2:1B两线圈中电阻之比 RA RB=1:2C两线圈中感应电流之比 IA IB=1:2D两线圈中产生的热功率之比 PA PB=8:19.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电路,电源的两个电极分别与接线柱 c、d 连接。用一定频率的单色光 a 照射光电管时,灵敏电流计 G 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3色光 b 照射该光电管时,灵敏电流计 G 的指针不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正极一定与 c 接线柱连接B用 b 光照射光电管时,一定没有发生光电效应C若灵敏电流计的

    6、指针发生偏转,则电流方向一定是由eGfD若 a、b 光均能让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两种情况下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不同10. 电场中等势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场描述正确的是( )AA 点的电场强度比 C 点的小B负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C 点的电势能大C电荷沿等势面 AB 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始终不做功D正电荷由到 A 移动到 C,电场力做正功11.关于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减小B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运动是布朗运动C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

    7、子的扩散来完成D某气体摩尔体积为 V,每个分子体积为 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NA012. 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 Ep与两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 r 大于 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 r 小于 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 r 等于 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 r 由 r1变到 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13. 如图所示,有三个质量相等,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小球,从上、下带电平行金属板间的 P 点以相同速率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电场,它们分别落到 A、B、C 三点,则( )AA 带正电、B 不带电、C 带负电B三小球在

    8、电场中运动时间相等C在电场中加速度的关系是 aA aB aCD到达正极板时动能关系 EkCE kBE kA414. 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竖直固定放置,顶端接一电阻 R,导轨所在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将一金属棒与下端固定的轻弹簧的上端拴接,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为 g,如图所示。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金属棒在最低点的加速度小于 gB回路中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量C当弹簧弹力等于金属棒的重力时,金属棒下落速度最大D金属棒在以后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高度一定低于静止释放时的高度第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二、填空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6

    9、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5. 如图所示为弹簧弹射装置,在内壁光滑、水平固定的金属管中放有轻弹簧,在其两端各放置一个金属小球 1 和 2(两球直径略小于管径且与弹簧不固连) ,压缩弹簧并锁定。现解除锁定,则两个小球同时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弹射。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两球质量分别 、 ;1 2解除弹簧锁定弹出两球,记录两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 P、Q。回答下列问题:(1)要验证金属小球 1 和 2 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A两球落点 P、Q 到对应管口 M、N 的水平距离 、 ;1 2B小球直径;C金属管下壁到水平地面的高度 h。(2)根据测量结果,可得验证动量守恒的表

    10、达式为_。16. (1)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当温度达到 108 K 时,可以发生“氦燃烧” 。完成“氦燃烧”的核反应方程: _ ;42 84 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其半衰期为 2.6 s,一定质量的 ,经 7.8 84 1016 84 1016s 后所剩 占开始时的_ 。84(2)用中子轰击锂核 发生核反应,产生氚和 粒子并放出 4.8 MeV 的能量。求上述(63Li)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_kg。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17.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A,N 滴溶液的总体积为 V,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

    11、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测得油膜占有5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 X。(1)用以上字母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的纯油酸的体积为_(2)油酸分子直径约为_. (3)某学生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发现计算的直径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A痱子粉撒的过多 B油酸未完全散开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D计算每滴体积时,lmL 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几滴E在滴入量筒之前,配制的溶液在空气中搁置了较长时间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36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

    12、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 (8 分)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经 M、N 板间,两板间的电压为 U 的电场加速后从 A点垂直于磁场边界射入宽度为 d 的匀强磁场中,电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 P 偏离入射方向的距离为 L,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m,电量为 e)19. (10 分)如图甲所示为一个倒立粗细均匀的 U 形玻璃管,A、B 两管竖直,A 管下端封闭,B 管下端开口并与大气连通。已知 A、B 管内空气柱长度分别为 =6cm、 =10.8cm。 管内装入水银液面高度差 h=4cm。欲使 A、B 两管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现用活塞 C 把 B管开口端封住并缓慢推动活

    13、塞 C(如图乙所示)。已知大气压为 =76cmHg。当两管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求:0A 管封闭气体压强 pA活塞 C 向上移动的距离 x。20.(10 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导热气缸内用活塞封闭着一定 质6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 m,横截面积为 S,缸内气体高度为 2h。现在活塞上缓慢添加砂粒,直至缸内气体的高度变为 h。然后再对气缸缓慢加热,让活塞恰好回到原来位置。已知大气压强为 p0,大气温度为 T0,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求:(1)所添加砂粒的总质量;(2)活塞返回至原来位置时缸内气体的温度。21.(8 分) 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 h,质量为 的小

    14、物块 A 从坡道顶端由1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 A 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 M 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的挡板 B 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 恰位于2滑道的末端 O 点。A 与 B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已知在 OM 段A、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求(1)物块 A 在与挡板 B 碰撞前瞬间速度 v 的大小;(2)已知当弹簧压缩最短时,其形变量为 d,求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7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48 分)1 2 3 4 5

    15、6 7 8 9 10 11 12 13 14B D D C B D C D CD CD AC BC AD AD二 填空题(16 分)15. A =112216. (1) (或 12.5%) (2) 8.51030 42 1817. ; ; DE; 2三计算题(36 分)18. (8 分)电子在 M、N 间加速后获得的速度为 v,由动能定理得:eumv021电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半径为 r,则: reB电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如图,由几何得: rdLd22由以上三式得: emudLB2220. (10 分)设 A、 B 两管的横截面积为 S,以 A 管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初状态: , =6

    16、s=0-=72cmHg设末状态的压强为 ,体积为 =4s 由波意耳定律有: =由以上各式得: =108cmHg以 B 管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设活塞向上移动距离为 x初状态: , =10.8S=0=76cmHg8末状态: , h=2cm=108cmHg=(+-)由波意耳定律有: =由以上各式得: x=5.2cm21. (8 分)(1)设添加砂粒的总质量为 m0最初气体压强为 10gpS添加砂粒后气体压强为020()g该过程为等温变化,有 p1S2h=p2Sh解得00 mg(2)设活塞回到原来位置时气体温度为 T1,该过程为等压变化,有120 =VT解得 T1=2T021.(10 分)对 A: = 12121A、B 在碰撞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由动量守恒,有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9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