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能演练提升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B.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升高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多D.长江三角洲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2.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B.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C.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D.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3.我国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沿海人喜食海鲜。这些事例能够说明饮食习惯的形成受区域( )。A.气候的影响很大B.物产的影响很大C.经济水平高低的影响很大D.海拔高低的影响很大4.导致我国南、北方农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
2、然因素是 ( )。A.地形 B.技术C.气候 D.土壤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不经过( )。A.陕西省B.湖北省C.河南省D.江苏省6.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7.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2B.土壤和植被C.年降水量的分布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第 89题。8.下列山
3、脉位于甲、乙两地区分界线上的是( )。A.阴山山脉 B.昆仑山脉C.秦岭 D.南岭9.丙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B.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D.北方地区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第 1011题。10.下列有关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B.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油菜C.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降水多D.青藏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1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它是( )。A.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B.我国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C.我国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3D.我国亚热带与
4、暖温带的分界线读图,完成第 1213题。12.地点1 月平均气温最有可能为( )。A.18 B.3 C.-3 D.-18 13.到甲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成群的藏绵羊在奔跑C.河流密布,水运发达D.火车在青藏铁路上奔驰14.下列几幅图所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15.油菜是一种油料作物,花期大约为一个月。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4(1)A、B 两地分别在 4月和 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B 地油菜开花时间较晚的主要原因: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海拔高,气温 。 (2)图中 (山脉) 淮河一线与 1月平均气温 等
5、温线接近。 (3)A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为 (填“水田”或“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4)B地区是 族(少数民族)居民聚居地。 被称为“高原之舟”。 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A 2.B 3.B 4.C5.B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穿过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6.C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等气候条件,淮南、淮北的气候不同是影响农作物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7.D 8.C 9.B1011.10.B 11.D 第 10题,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屋顶坡度较小,冬季寒冷,墙体厚,利于保暖;西北地区干旱,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是水资源短缺;青藏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第 11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但并不是我国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也不是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1213.12.B 13.C 第 12题,地点位于长江流域,正常年份 1月平均气温应该在 0以上 15以下。第 13题,“河流密布,水运发达”是南方地区的景观特征,甲是青藏地区,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景观。14.A A 图的景观特征是小桥、流水、人家,应该分布在南方地区。15.答案(1)一 低(2)秦岭 0(3)南方 水田 水稻(4)藏 牦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