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八)(含解析).doc

    • 资源ID:1224638       资源大小:1.96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八)(含解析).doc

    1、1专题检测(十八)题组一 对点练1炼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南定楼遇急雨陆 游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人语朱离 逢峒獠 ,棹歌欸乃下吴舟。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注:朱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本诗颔联哪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答: 答案:“争”和“乱” 。 “争”为“争相、竞相”之意,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江山重重叠叠地争相奔涌进入眼帘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山河的赞美之情;“乱”写出风劲雨急的动态场景,紧扣标题“急雨” ,更充分地表现了“急雨”的特点,也表达了羁旅奔波之苦。2诗眼阅读下面这首宋

    2、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重阳日再到共城 百源故居邵 雍故国逢佳节,登临但可悲。山川一梦外,风月十年期。白发飘新鬓,黄花绕旧篱。乡人应笑我,昼锦 是男儿。注:共城:今河南辉县。邵雍曾在共城居住,故称故居。昼锦:衣锦还乡。据汉书项籍传载,秦末项羽入关屠城,有人劝其留居关中。项羽见秦宫已毁,思归江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后遂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 ,省作“昼锦”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 答案:诗眼是首联中的“悲”字。 “悲”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诗歌首联直言登临之悲,后三联具体写悲的内容:颔联写多年漂泊,故乡的山川风月只能在梦中相见,是身

    3、世飘零之悲;颈联写故乡风物依旧而自己华发早生,是人生短暂之悲;尾联写自己落魄还乡,徒惹嘲笑,是老大无成之悲。23炼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王 维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 ,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 ,羞为献纳臣 。注: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祢:祢衡,有辩才,孔融曾上表推荐他。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请对本诗首联进行简要赏析。答: 答案:点题:“不得意” ,暗扣标题中的“落第” ;“柳条春”暗含送别之意,切合标题中的“送、归” 。情感内涵丰富:“怜”字奠定了全

    4、诗感情基调;“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意思相近即可)4语言风格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双调】 大德歌夏关汉卿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简析本曲的语言特色。答: 答案:本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练妥帖。 “俏冤家” “想念他” “瘦岩岩”等语言通俗自然,较口语化。 “偏” “羞”等字精练传神,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 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

    5、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1)炼字这首词围绕题目中的“梦”字,上阕和下阕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4 分)答: 3答案:上阕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阕写梦醒所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2)炼句“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试简要分析。(4 分)答: 答案:这几句内涵十分丰富:自幼立志报国建功立业;年纪已大而尚未如愿;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词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之情。题组二 综合练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

    6、后回答(1)(2)题。(9 分)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曹彦约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注: 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 。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 “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B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C最后两句写

    7、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D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 项, “又处于贫寒之中”望文生义,“穷年”指一整年。4答案:C(2)诗眼诗眼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本诗第一联中哪个字是诗眼?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 分)答: 答案:第一联中的“惊”是诗眼。诗人为冬至的到来、春节为期不远了感到惊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以及因留滞在舒州,担心不能及时赶回家与母亲春节团聚的忧虑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

    8、9 分)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赵 嘏宅边秋水浸苔矶 ,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桃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 ,故人相见一沾衣。注: 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秦城:长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 “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 “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B “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C “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

    9、在故乡山中听到的钟声,还有那青翠欲滴的山色。D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的能力。C 项,解读错误, “却听疏钟忆翠微”是说听到钟声忆起了故乡的山色。答案:C(2)炼句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6 分)答: 答案: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接成画,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从意境上看,用杨桃、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5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远的意境;语言上,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出了对故乡景物

    10、的记忆之深。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9 分)横波亭(为青口帅赋) 金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注: 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后用“元龙百尺楼”来指高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起笔不凡,辞采雄壮,又巧借典故,既写出了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 也暗指了亭名之由来。B颔联写眼前的景色引发了诗人对“千年豪杰”的追忆,这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

    11、处”表达的情感一致。C颈联中疏星、澹月、老木、清霜加之“秋”与“夜” ,描绘出一派清寒江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更添清寥之感。D这首诗融情于景,借咏横波亭及周围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收复失地,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解析:B 项,诗人表达对千年豪杰的赞美,将青口帅归入豪杰之烈,赞美、希冀;而辛弃疾表达的是对英雄难觅的无奈哀伤。答案:B(2)语言风格有人称元好问的诗“有豪放迈往之气” 。请结合相关诗句,从内容或语言的角度加以分析。(6 分)答: 答案:(示例一)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 。从内容上看,全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示例二)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 。从语言上看,本诗遣词用字不同凡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像首联中的“插” “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6现出来了。再如颔联中的“万里” “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于胸的豪迈之情。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八)(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