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0《家人的爱》教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224027       资源大小:1.04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0《家人的爱》教案新人教版.doc

    1、1家人的爱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家人的爱在哪里” 、 “相亲相爱一家人” 、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三个教学版块。课标指出,儿童应该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人之爱是儿童获得爱的最直接途径,通过这样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家庭意识的形成。本课教学设计就力求将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家庭意识缺失的部分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补充提升。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使很多一年级的学生,特别是男孩子们容易得到来自家人的过多关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享受家人的爱

    2、是理所当然的,而对于单亲、留守、再组家庭,一些孩子容易因为亲情的不完整怀疑家人对自己的爱,因此让学生了解家庭类型的不同,就会感受来自父母家人的爱,并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是孩子们生活急需的。2、学生年段特征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少能注意到家人为家庭付出的辛劳,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家人为家庭的付出,是对家人爱的表现,让学生理解这些,是这堂课的基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2、知识、能力: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教学重点:1、发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2、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23、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教学难点:感

    3、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课前准备:1、制作课堂填写的图表。2、跟家长联系,了解孩子们在家和家人相处的情况,发现典型事例用于课程推进。教学方法:1、激趣导入,把握教学先机。2、活动体会,突破教学重难点。3、调查问卷,找准教学契机。4、故事讲述、视频激趣。教学环节:1、激趣导入,回忆“爱”2、回忆“爱”感受“爱”3、感受“爱” ,辨析“爱”4、辨析“爱”表达“爱”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回忆“爱”1、 (出示运动会上“亲子运动”组图)上课前,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看一组图片。大家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预设学生回答: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很快乐大家脸上都充满了笑容。师:看来和家人在一起,满满都是快乐,满满

    4、都是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板书)家人的爱2、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家里的主要成员有哪些呢?(生说,师板书)【设计意图】亲子运动会是孩子们刚刚经历过的,用亲身经历作为切入点导入,利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本次的课题和主旨,让孩子细细品味这些日常所发生的简单的小事,先对家人的爱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二、回忆“爱”感受“爱”1、在生活中,家人们陪伴我们长大,他们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呢?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抽屉里藏了一张“调查表” (出示表格) 。3(在家人为我们做的事后面打“” )家人曾经为我做过的事情系鞋带 ( ) 玩耍 ( )穿衣服 ( ) 接送上下学 ( )洗脸刷牙 ( ) 做饭 ( )整理

    5、书包 ( ) 睡前故事 ( )家人还为我做过:(投影仪下汇报交流)*名字是家人对我的爱*我的辫子是姑姑梳的*妈妈常常半夜起床给我盖被子*爸爸每天给我讲睡前故事引导学生诉说成长路上难忘的小事。师:在家人地陪伴下,我们健康快乐的长大。【设计意图】通过小调查的方式,让孩子在填写调查表的过程,明白父母亲人们原来是这么细心和贴心地照顾着自己,调查的数据更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2、师:原来,我们成长路上家人们一路陪伴,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这些事情看起来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但实际上做起来是这样吗?做个小实验*请一名学生扶着布娃娃体验家长教我们学步的辛苦。*体验者谈感受后,全体学生弯腰弓背计时体验。总结:孩子们

    6、,不到一分钟你们就累了,那宝宝学会走路只需一分钟么?一分钟够不够?生答:不够。是啊,有多少个一分钟、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数也数不清。他们对我们的一个一分钟、两个一分钟、三个一分钟,无数个一分钟地付出,我们数也数不清,这就是他们对我们点点滴滴的爱啊!【设计意图】通过亲身实践父母帮助我们的小事,来感同身受父母为了我们付出的艰辛,直接升华主题,让孩子再次地感受体验到父母无私的付出。4三、感受“爱” ,辨析“爱”1、如果说家人无微不至地陪伴是爱的表现,老师请大家看一个小故事,奶奶真的不疼爱明明了吗?(出示课本 P38-39 的绘本故事)同桌说一说:奶奶为什么不帮明明背书包了?预设:*明明长大了,自己

    7、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奶奶想让明明学会独立。是啊,陪伴你们成长路上不能一味的宠溺你们,良好的习惯培养也是爱的表现。2、那接下来这些事例是不是家人们爱的表现呢?用手势告诉老师。内容 1:天很冷,一个小姑娘非要穿裙子上学,奶奶没有同意。内容 2:爸爸鼓励胆小的孩子克服困难学习游泳。内容 3:孩子请爷爷帮助隐瞒自己的错误,爷爷同意了。内容 4:晚上 9 点了,孩子还想继续看动画片,妈妈坚持让他睡觉。师: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你们怎样看待这些事呢?谁说说?你们认为家人这样做也是爱吗?生 1:我觉得是爱,你看奶奶不让孙女穿裙子是怕她生病了,是为她好。生 2:爷爷为了爱孙子帮助他说谎了,这是溺爱

    8、。生 3:晚上要看动画片不睡觉,该影响明天上学了,妈妈怕他耽误学习,而且晚睡觉对健康不好。3、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你们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上次我妈妈让我练钢琴我就是不练,现在我觉得我不对,我妈是为我好,以后我不这样做了。*我就有过想穿裙子奶奶不让我穿的事,当时我可不高兴了,现在我知道奶奶是怕我生病才不同意的,以后我听奶奶的。*写作业严格要求。*生活习惯培养。*偶尔的责骂或者挨打。 (追问:挨打挨骂了多疼多难受啊?怎么能是爱呢?)师:不仅我们的快乐牵动着家人的心,我们的成长更是倾注了家人无尽的心血,这些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为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这更是家人对

    9、我们的爱呀!5【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很容易忽略或者不能明确辨析家人良苦用心,很多事情认为都是家人理所应当为自己做的,自己也理所应当地享受家人的爱,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教会孩子们辨析,严格要求和平凡陪伴也是家人“爱”的深沉表现。四、辨析“爱”表达“爱”1、孩子们,刚刚我们聊的都是家人们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付出,我们怎么来回报对家人的爱呢?先看一组漫画妈妈爱吃鱼头质疑:妈妈真的是爱吃鱼头吗?【设计意图】课标指出教学活动体现了儿童的生活体验和道德体验。这一漫画的引入使用就是讲儿童的生活体验、道德体验、个人成长三位合一。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2、其实,家人的爱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因为有了家人浓浓的爱,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此时此刻,你想对家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拓展延伸:哪些事是力所能及,可以帮家人做的?抽生说一说,引导学生落实到具体的事例上。出示课后延伸行动计划表,一个月后,我们来评选“最佳贴心宝贝”【设计意图】嘴上说说很容易,怎么落到实处,真实感受到真正做到对家人表达爱,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行动计划表”的使用,一方面可以督促孩子将行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家庭生活的调味剂,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6


    注意事项

    本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0《家人的爱》教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