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考历史考前提分仿真试题(七).doc

    • 资源ID:1223913       资源大小:2.12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历史考前提分仿真试题(七).doc

    1、12019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历 史(七)注 意 事 项 :1、 本 试 卷 分 第 卷 ( 选 择 题 ) 和 第 卷 ( 非 选 择 题 ) 两 部 分 。 答 题 前 , 考 生 务 必 将 自 己的 姓 名 、 考 生 号 填 写 在 答 题 卡 上 。 2、 回 答 第 卷 时 , 选 出 每 小 题 的 答 案 后 , 用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如 需 改 动 , 用 橡 皮 擦 干 净 后 ,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写 在 试 卷 上 无 效 。 3、 回 答 第 卷 时 , 将 答 案 填 写 在 答

    2、题 卡 上 , 写 在 试 卷 上 无 效 。 4、 考 试 结 束 , 将 本 试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交 回 。第 卷本 卷 共 12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48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24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重孝道,但随文明程度的增加,他们的孝道观念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却日益发展,成为民族性格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孝道文化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古代中国A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的 低 下B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发 展C 民 本 思

    3、 想 的 趋 时 更 新D 宗 法 观 念 的 影 响 深 远251832 年英国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1867 年、1886 年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20 世纪,女子逐步获得普选权。由此可知英国议会改革的实质是A 消 除 阶 级 和 性 别 的 差 别B 享 有 民 主 的 主 体 范 围 扩 大C 工 业 革 命 推 动 的 结 果D 议 会 权 力 的 不 断 扩 大26 万国公报是由英美传教士主办的教会刊物。甲午战争前后,该报系统报道战争全程,并在对时局的评论中袒日排俄、抨击清政府腐朽无能、宣扬变法。1896 年,其发行量迅速增

    4、加, “购阅者大都达官贵介名士商绅” 。材料表明当时A 外 媒 报 道 相 对 客 观 公 正B 民 众 爱 国 意 识 迅 速 觉 醒C 教 会 左 右 清 廷 政 治 变 革D 民 族 危 机 推 动 西 学 东 渐27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部分) 。习 近 平 外 交 思 想A 倾 向 于 增 强 对 国 际 社 会 的 影 响B 借 助 传 统 文 化 树 立 大 国 意 识C 倾 向 于 对 外 交 政 策 的 根 本 调 整D 借 助 中 国 智 慧 推 动 世 界 共 赢28下图是一幅名为撕裂的漫画。这反映了当时A 欧 洲 国 家 难 以 决 定 自 身 命 运2B 美 苏

    5、两 极 处 于 势 均 力 敌 状 态C 欧 洲 联 合 抗 衡 美 苏 武 力 胁 迫D 两 大 阵 营 对 峙 危 及 世 界 安 全29据下表记述,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朝记 述 出 处 淮 南 王 刘 安 “擅 国 权 , 侵 夺 民 田 ” 史 记 淮 南 衡 山 王 传 ( 公 孙 贺 ) “倚 旧 故 , 乘 高 势 面 为 郡 , 兴 美 田 以 科 子弟 宾 客 ” 汉 书 公 孙 贺 传 ( 张 禹 ) “内 殖 货 财 , 家 以 田 为 业 , 及 富 贵 , 多 买 田至 四 百 顷 ” 后 汉 书 张 禹 传 A 官 员 经 济 贪 污 现 象 盛 行B 封 建 土

    6、 地 私 有 趋 向 破 坏C 自 耕 农 的 数 量 日 益 减 少D 国 家 重 农 政 策 执 行 乏 力301939 年头总庙村(江苏南通)有农户 94 户,户均耕地不足 3.02 亩,经营面积最小的不足半亩。在正常收成情况下,村中耕地最多的农户也无法仅靠田地收入维持一家生计。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近 代 经 济 成 分 增 加B 土 地 兼 并 问 题 突 出C 传 统 耕 作 技 术 盛 行D 自 然 经 济 彻 底 瓦 解3119621965 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基础上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说明A

    7、 国 民 经 济 有 计 划 按 比 例 地 发 展B 国 民 经 济 调 整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成 效C 农 村 实 行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D 国 民 经 济 在 综 合 平 衡 中 稳 步 发 展321935 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当年,罗斯福总统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 ;1938 年,国会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 。这说明A 保 护 劳 工 的 理 念 有 所 发 扬B 劳 资 矛 盾 得 到 全 面 的 解 决C 新 政 的 重 心 转 向 社 会 保 障D 最 高 法 院 的 做 法 违 反 宪 法33二战后,发达国家全球性资本过度积累,发展中国家劳

    8、动人民的支付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压低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市场价格。这反映了A 发 达 国 家 对 世 界 的 控 制 力 加 强B 国 际 劳 动 分 工 基 本 格 局 形 成C 国 际 政 治 经 济 旧 秩 序 依 然 存 在D 发 展 中 国 家 未 实 现 民 族 独 立34据统计,整个新青年中,有关“科学”一词出现了 1913 次,而“民主”一词只出现305 次,加上“德先生”之类的提法,也只有 513 次。这主要是因为A 自 然 科 学 知 识 得 到 广 泛 传 播B 科 学 已 成 为 文 化 斗 争 的 武 器C

    9、新 文 化 运 动 更 注 重 科 学 普 及D 新 青 年 已 成 为 科 学 类 杂 志35明朝中后期,大量小说戏曲获得刊刻,不少文人学士卖文卖画,出入与商人会馆;一部分富有且具备很高文化素质的商人则开始刊刻文学作品,与文人诗酒酬唱。这反映出当时A 崇 富 重 利 思 想 盛 行B 商 业 发 展 影 响 社 会 风 气C 市 井 文 学 成 为 主 流D 文 人 仕 进 的 道 路 被 堵 塞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必 考 题 和 选 考 题 两 部 分 , 共 计 52 分 。 第 41 题 、 第 42 题 为 必 考 题 , 第 41 题25 分 , 第 42 题 12 分 ,

    10、 每 个 试 题 考 生 都 必 须 作 答 。 第 45 题 第 47 题 为 选 考 题 , 每 题 均 为15 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选 择 一 题 进 行 作 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 ,内容: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薄,一本送六科,一本送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3别按照底簿登记,逐月检查。六科根据帐薄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账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

    11、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 “致理之要,无逾于此” 。摘编白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材料二 17 世纪和 18 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远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18 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摘自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材料三 在 18551870 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的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秉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

    12、。摘自严泉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特点,并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12 分)(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西方人是怎样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的?到 18 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3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发表于 18651866 年间,其中许多情节反应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1864 年 7 月 26 日,格里那凡爵士一行驾驶邓肯号游船在海上意外的发现了一份儿被海水侵蚀的残缺的文件。经过

    13、分析,这是 1862 年为英格兰人寻找新移民地的大不列颠号失事后,船长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文件。爵士决定携同妻子海伦、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尔以及船员们,驾驶邓肯号去搜寻格兰特船长。邓肯号经过大西洋、马德加群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麦哲伦海峡、不伦瑞克半岛、波拉尔角、塔尔卡那诺港,最终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意外的发现了格兰特船长。格兰特船长重返祖国后,他的儿子罗伯尔做了海员。并且在格里那凡爵士的支持下,为实现在太平洋建立一个苏格兰移民区的计划而努力。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小说的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

    14、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45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 1950 年 7 月,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有时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为“薪给报酬所得税” 。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1980 年 9 月 IO 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直至 1980 年以后,为了适应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才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倒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 )上

    15、述三个税收法规发布实施以后,对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按内外个人分设两套税制、税政不统一、税负不够合理。为了统一税政、公平税负、规范税制,1993 年 10 月 31 日,八届全国人失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的决定 ,同日发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税法)1994 年 1 月 28 日国务院配套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1999 年 8 月 30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第二次修正,并于当日公布生效。个人所得税(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16、知识,概括建国后我国个税政策的变化。 (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建国后我国个税改革。 (8 分)46 (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材料一 1921 年 6 月初, 远东评论主编密勒致函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哈定,指出英日同盟“无疑已经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在华利益” 。1921 年 8 月,经英、美共同发起,并由美国出面召集有英、美、法、意、日、中等国参加的华盛顿会议正式召开。邀请中国参加的消息传来后,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众运动的广泛兴起。据来新夏华盛顿会议与中国民众运动等整理材料二 一般美国公众也认为,共和党人出身的哈定总统“有义

    17、务帮助中国” ,因为他“主要是靠山东问题而当选总統的” 。1919 年的五四运动就是因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題的交涉失败而引发,美国总统哈定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给渴望收回山东主权的中国人带来了希望。诚如英国驻华公使艾斯敦所观察的那样, “至少对中国激进的民族主义人士而言,他们希望美国对日开战” ,从而恢复中国的主权。摘编自马建标民族主义旗号下的多方政争: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运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美共同发起华盛顿会议的初衷。 (7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产生的影响。 (8 分)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 丘逢甲

    18、( 1864-1912)一生有诗约 1700 多首,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山村即目 、 秋怀 、 纪梦二首 、 百字令 、 竹枝词 、 离台诗 、 天涯 、 元夕无月夯 、愁云叭 、 春愁和前后秋怀等,对于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卖国行径,全国同胞纷纷杭议。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丘逢甲曾为此“刺血三上书”4(议重送颂臣 ) 。满纸血泪他在、秋云中写道:“愁云极目昼成阴。飞鸟扰知恋故林破碎河山收战气。飘零身世损春心, ”又在病中赠王桂山中写道:“未报国仇心未了,枕戈重与赋无衣。 ”在丘逢甲的诗中,诗人还满怀激情地赞硕文天祥、郑成功、俞大献。诗人在牡丹

    19、诗中借敢于违件武则天帝旨、拒不开放的洛阳牡丹。讽刘慈禧的专横.歌颂“戊戌六君子”的“不媚金轮” 。他在秋兴中写道:“割地奇功酬铁券,周天残焰转金轮后足玉树仍歌舞,前席苍生付鬼神” 。丘逢甲提出“以重开诗史作雄淡” ,在他的作品中也写有不少这类诗作,如“唤起同胞一半人,女雄先出唱维新修阴教强黄种,体把平权笑白民” “黄人尚昧合群理,诗界差存自主权”等。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初定南京。于是他写了谒明孝陵四首,热情地歌颂了辛亥革命。1916 年诗人有感事一首云:“盖世枭雄一讣来,愚而自用及身灾” 。摘编自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二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丘逢甲诗歌创作的社会背

    20、景(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丘逢甲诗作中概括其思想品格。 (7 分)绝 密 启 用 前【 最 后 十 套 】 2019 届 高 考 名 校 考 前 提 分 仿 真 卷历 史 答 案 ( 七 )第 卷24 【 解 析 】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中 国 古 代 农 耕 文 明 发 达 ,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并 不 低 下 , 故A 排 除 ; 先 秦 时 期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尚 未 形 成 而 孝 道 文 化 已 经 存 在 , 故 B 排 除 ; 民 本 思 想与 孝 道 文 化 没 有 直 接 联 系 , 故 C 排 除 ; 中 国 的 宗 法 观

    21、念 影 响 深 远 , 而 宗 法 观 念 与 孝 道文 化 紧 密 联 系 , 故 D 正 确 。【 答 案 】 D25 【 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内 容 “新 兴 工 业 资 产 阶 级 代 表 首 次 获 得 进 入 议 会 的 权 利 ”“成 年 男子 获 得 普 选 权 ”“女 子 逐 步 获 得 普 选 权 ”可 得 知 英 国 议 会 选 举 制 度 改 革 后 享 有 民 主 的 主体 范 围 不 断 扩 大 , 故 B 选 项 正 确 ; 根 据 材 料 内 容 可 知 , 英 国 议 会 改 革 使 得 新 兴 资 产 阶级 、 成 年 男 子 及 女 子 等 不 断

    22、 扩 大 享 有 民 主 的 范 围 , 但 不 能 得 出 从 此 消 除 了 阶 级 和 性 别 的差 别 , 故 A 选 项 解 读 材 料 有 误 ; 工 业 革 命 的 发 展 促 进 了 英 国 议 会 改 革 , 扩 大 了 民 主 范围 , 但 不 是 英 国 议 会 改 革 的 实 质 , 故 C 选 项 错 误 ; 材 料 内 容 体 现 了 享 有 民 主 范 围 不 断扩 大 , 而 不 是 议 会 权 力 的 扩 大 , 故 D 选 项 说 法 有 误 。【 答 案 】 B26 【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中 国 近 代 的 西 学 东 渐 。 依 据 材 料 “

    23、1896 年 购 阅 者 大 都达 官 贵 介 名 士 商 绅 ”结 合 所 学 可 知 , 甲 午 战 后 民 族 危 机 空 前 严 重 , 宣 扬 变 法 思 想 的 万 国 公 报 受 到 官 僚 商 绅 等 的 欢 迎 , 这 说 明 当 时 民 族 危 机 推 动 了 中 国 人 向 西 方 学 习 的进 程 , 因 此 D 选 项 正 确 。 A 选 项 错 误 , 依 据 材 料 可 知 , 万 国 公 报 在 对 时 局 的 评 论中 袒 日 排 俄 , 并 非 客 观 公 正 , 该 选 项 内 容 表 述 过 于 绝 对 , 不 符 合 事 实 ; B 选 项 错 误 ,

    24、材 料 主 要 体 现 的 是 民 族 危 机 对 向 西 方 学 习 进 程 的 影 响 , 并 未 体 现 民 众 爱 国 意 识 的 觉 醒 ;C 选 项 错 误 , 清 政 府 的 进 行 政 治 改 革 是 从 自 身 需 求 出 发 的 , 并 非 由 教 会 左 右 。 故 正 确 答案 为 D 选 项 。【 答 案 】 D27 【 解 析 】 材 料 反 映 了 习 近 平 外 交 思 想 多 引 用 于 中 国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内 容 , 强 调 共 存 共 赢 ,这 说 明 习 近 平 外 交 思 想 借 助 中 国 智 慧 推 动 世 界 共 赢 , 故 D 正

    25、确 ; 材 料 主 旨 不 是 说 明 中国 增 强 对 国 际 社 会 的 影 响 , 而 是 强 调 借 助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促 进 共 赢 外 交 , 故 A 错 误 ;材 料 主 要 反 映 的 是 共 赢 外 交 , 而 不 是 大 国 意 识 , 故 B 错 误 ; 材 料 没 有 反 映 对 外 交 政 策的 根 本 调 整 , 故 C 错 误 。【 答 案 】 D28 【 解 析 】 漫 画 的 主 体 分 别 是 美 国 、 苏 联 和 欧 洲 , 再 结 合 漫 画 的 标 题 , 可 知 欧 洲 出 于 两 极对 峙 格 局 之 下 难 以 决 定 自 身 命 运

    26、 , 故 选 A 项 。 B、 C、 D 均 不 符 合 漫 画 主 题 。【 答 案 】 A29 【 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可 知 , 在 汉 代 , 一 些 官 员 利 用 自 己 手 中 的 权 力 或 家 族 势 力 , 侵 夺 其 他小 农 手 中 的 田 产 , 使 其 自 己 家 族 势 力 逐 渐 增 长 , 故 由 题 意 可 知 , C 项 正 确 ; 材 料 中 强调 的 是 富 家 侵 夺 田 产 , 并 没 有 提 到 经 济 贪 污 , 与 题 意 不 符 , 故 A 排 除 ; 由 材 料 可 知 ,封 建 土 地 私 有 是 越 来 越 强 化 的 , 并

    27、 没 有 遭 到 破 坏 , 故 B 排 除 ; 材 料 中 没 有 提 到 重 农 政策 , 与 题 意 不 符 , 故 D 排 除 。【 答 案 】 C30 【 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村 中 耕 地 最 多 的 农 户 也 无 法 仅 靠 田 地 收 入 维 持 一 家 生 计 ”可 知 ,农 户 为 了 维 持 生 计 会 发 展 其 他 产 业 , 而 且 1939 年 中 国 已 经 进 入 近 代 社 会 , 自 然 经 济逐 渐 瓦 解 , 农 户 为 了 生 存 会 增 加 近 代 经 济 成 分 , 故 A 正 确 ; 从 材 料 可 知 , 该 地 耕 地 面积 较

    28、 小 , 再 加 上 已 经 进 入 近 代 社 会 , 土 地 兼 并 问 题 不 会 很 突 出 , 故 B 排 除 ; 材 料 中 没有 提 到 “传 统 耕 作 技 术 ”, 故 C 排 除 ; 自 然 经 济 彻 底 瓦 解 是 在 三 大 改 造 完 成 后 , 与 题 意不 符 , 故 D 排 除 。【 答 案 】 A31 【 解 析 】 根 据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由 于 自 然 灾 害 、 大 跃 进 和 人 民 公 社 化 运 动 给 中 国 经 济 发 展带 来 严 重 的 灾 难 , 因 此 中 共 为 了 恢 复 和 发 展 经 济 提 出 了 八 字 方 针

    29、 , 即 调 整 、 巩 固 、 充 实 、提 高 的 八 字 方 针 , 至 1965 年 底 中 国 经 济 发 展 基 本 恢 复 正 常 水 平 , 故 B 选 项 正 确 ; 材料 中 中 国 1962-1965 年 期 间 经 济 基 本 恢 复 发 展 是 得 益 于 八 字 方 针 的 提 出 , 不 属 于 国 民经 济 有 计 划 按 比 例 发 展 , 故 A 选 项 错 误 ; 实 行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是 改 革 开 放 以 后 ,故 C 选 项 错 误 ; 材 料 中 经 济 恢 复 发 展 是 由 于 八 字 方 针 的 提 出 , 而 不 是

    30、综 合 平 衡 中 稳 步 发展 , 故 D 选 项 错 误 。【 答 案 】 B32 【 解 析 】 全 国 工 业 复 兴 法 通 过 制 度 的 约 束 强 制 企 业 维 护 工 人 的 权 利 和 尊 严 , 虽 然 被判 违 反 宪 法 , 但 是 全 国 劳 工 关 系 法 、 公 平 劳 动 标 准 法 等 一 批 维 护 工 人 利 益 的 法案 相 继 颁 布 , 这 说 明 但 是 美 国 保 护 劳 工 的 理 念 有 所 发 扬 , 故 A 项 正 确 ; 劳 资 矛 盾 仍 然没 有 全 面 的 解 决 , 故 B 项 错 误 ; 罗 斯 福 新 政 的 重 心 仍

    31、 然 是 在 工 业 上 , 故 C 项 错 误 ;最 高 法 院 是 依 据 宪 法 做 出 的 判 决 , 故 D 项 错 误 。【 答 案 】 A33 【 解 析 】 材 料 信 息 体 现 出 二 战 后 世 界 经 济 格 局 发 达 国 家 仍 然 占 据 绝 对 优 势 地 位 , 发 展 中国 家 仍 然 处 于 劣 势 , 也 就 是 国 际 政 治 经 济 旧 秩 序 依 然 存 在 , 故 C 项 正 确 ; 二 战 后 随 着亚 非 拉 地 区 民 族 国 家 的 独 立 , 发 达 国 家 对 世 界 的 控 制 力 比 以 前 减 弱 , 故 A 项 错 误 ;国

    32、际 劳 动 分 工 基 本 格 局 形 成 是 在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以 后 , 故 B 项 错 误 ; 二 战 后 发 展 中 国家 大 部 分 已 经 独 立 , 故 D 项 错 误 。【 答 案 】 C34 【 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科 学 一 词 出 现 1913 次 , 而 民 主 仅 305 次 ”可 知 新 文 化运 动 此 时 更 认 可 科 学 而 非 民 主 共 和 , 反 映 出 在 当 时 中 国 思 想 界 认 为 急 需 科 学 扫 荡 封 建 保守 愚 昧 的 落 后 思 想 , 科 学 已 成 为 文 化 斗 争 的 武 器 , 故 B 正 确

    33、 ; 根 据 材 料 可 知 , 新 文 化运 动 较 为 看 重 社 会 科 学 的 价 值 , 但 是 深 层 次 的 寓 意 是 假 借 科 学 名 义 扫 荡 封 建 落 后 思 想 ,故 排 除 A; 新 文 化 运 动 较 为 看 重 社 会 科 学 的 价 值 , 并 非 注 重 科 学 的 普 及 , 排 除C; 新 青 年 不 是 科 学 类 杂 志 , 排 除 D。【 答 案 】 B35 【 解 析 】 材 料 “富 有 且 具 备 很 高 文 化 素 质 的 商 人 则 开 始 刊 刻 文 学 作 品 , 与 文 人 诗 酒 酬 唱 ”反 映 了 明 朝 中 后 期 商

    34、人 阶 层 在 市 俗 文 学 领 域 的 影 响 , 说 明 商 业 发 展 影 响 社 会 风 气 , 故 B正 确 ; 材 料 并 未 反 映 崇 富 重 利 思 想 盛 行 , 故 A 排 除 ; 材 料 没 有 将 市 井 文 学 与 其 它 文 学比 较 , 不 能 说 明 市 井 文 学 成 为 主 流 , 故 C 排 除 ; 材 料 无 法 体 现 文 人 仕 进 的 道 路 被 堵 塞 ,故 D 排 除 。【 答 案 】 B第 II 卷41 (25 分)【 解 析 】第一问中, “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体现立限考事, “所属官员应办之事登记在三个帐薄上”体现以事责人, “

    35、六部和都察院逐月检查,六科稽查六部,内阁稽查六科”体现分工具体,逐层落实与考查,加强制约和监督, “内阁总其成”体现加强了内阁集权,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并逐层检查,可操作性强。由“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可得,考成法的实施能澄清吏治,使作风更加务实。第二问中,由“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的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可得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创建文官考试制度,由“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新考试科度必须和美国国情融合、贯通”可得,根据本国国情吸收其有益的东西,如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分析“欧洲人对中国

    36、的钦佩开始消逝”的根本原因要从经济角度着眼,结合所学,18 世纪末西方开展工业革命,迫切需要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同时期的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答 案 】(1)特点: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分工具体,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逐层落实与考查(责任制) ;加强了内阁集权;可操作性强。作用:吏治清明;行政效率提高(作风更加务实) 。(2)说明: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创建文官考试制度;根据本国国情吸收其有益的东西,如: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由于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走向衰落。42 (12 分)【

    37、解 析 】情节,据材料“这是 1862 年为英格兰人寻找新移民地的大不列颠号失事后,船长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文件”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即可从上述小说的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与英国殖民扩张的关系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概述,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等方面进行概述。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 19 世纪中期英国的殖民扩张的消极作用和客观积极影响评价该历史现象。【 答 案 】示例:情节:1862 年英格兰人寻找新殖民地。历史现象: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的实力,进一步推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概述:19 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英国工

    38、业实力的增强,英国需要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加紧了殖民扩张。评价:19 世纪中期英国的殖民扩张,一方面儿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传播了西方的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殖民地区的近代化,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扩大。(“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依据)45 (15 分)【 解 析 】(1)变化:根据“薪给报酬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得出由列为税种到专门税法;根据“为了统一税政”得出由分设税制到统一税政;根据“公平税负、规范税制”得出逐步规范化、合理化。(2)简析:根据“1950 年 7 月,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有时个人

    39、所得课税的税种” “1994 年 1 月 28 日国务院配套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得出我国个税制度不断发展、改善。根据“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等信息得出个税征收的调整受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对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出我国个税改革对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1993 年 l0 月 31 日,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的决定 ”“1999 年 8 月 30 日第九届全国人

    40、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第二次修正” ,结合所学概括得出: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个税制度应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进行调整。【 答 案 】(1)变化:由列为税种到专门税法;由分设税制到统一税政;逐步规范化、合理化。(2)简析:我国个税制度不断发展、改善。个税征收的调整受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个税改革对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个税制度应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进行调整。46 (15 分)【 解 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

    41、是在 1918 年 11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其实质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2)根据材料“美国总统哈定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给渴望收回山东主权的中国人带来了希望”可以看出,中国会在华盛顿会议上能纠正巴黎和会上的不公正待遇,有利于中国解决山东主权问题;根据材料“至少对中国激进的民族主义人士而言,他们希望美国对日开战” ,从而恢复中国的主权”可以看出,华盛顿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42、【 答 案 】(1)初衷:美国要拆散今日联盟,削弱日本在东方的势力,以建立自己在远东的霸权,染指中国使得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英国深感日本发展的威胁,迫切希望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势力均衡关系。(2)影响:加强了中美关系,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不公正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47 (15 分)【 解 析 】(1)根据材料“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对于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卖国行径”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腐朽卖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歌颂戊戌六君子的不媚金轮 。 ”可知维新变法的兴起,但被

    43、顽固派镇压;根据材料“唤起同胞一半人,女雄先出唱维新修阴教强黄种,体把平权笑白民”可知男女平权运动的发展;根据材料“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初定南京。1916 年诗人有感事一首云:盖世袅雄一讣来,愚而自用及身灾 。 ”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和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2)根据材料“未报国仇心未了,枕戈重与赋无衣。 ”“诗人还满怀激情地赞硕文天祥、郑成功、俞大献。 ”可知痛斥帝国主义侵略,富有爱国主义情感;鼓励中国人民反帝,收复失地,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根据材料“割地奇功酬铁券,周天残燄转金轮。后庭玉树仍歌舞,前席苍生付鬼神。 ” “盖世枭雄一讣来,愚而自用

    44、及身灾”可知揭露清政府腐朽卖国,批判袁世凯复辟帝制,敢于向旧势力挑战;根据材料“唤起同胞一半人,女雄先出唱维新。要修阴教强黄种,休把平权笑白民” “歌颂戊戌六君子的不媚金轮 。 ”“于是他写了谒明孝陵四首,热情地歌颂了辛亥革命。 ”可知讴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答 案 】(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清政府腐朽卖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维新变法的兴起,但被顽固派镇压;男女平权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和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2)品格:痛斥帝国主义侵略,富有爱国主义情感;鼓励中国人民反帝,收复失地,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揭露清政府腐朽卖国,批判袁世凯复辟帝制,敢于向旧势力挑战;宣传新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讴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历史考前提分仿真试题(七).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