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苏武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doc

    • 资源ID:1223895       资源大小:1.95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苏武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doc

    1、1苏武传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判罪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C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D律前负汉归匈奴 负:背叛解析:选 B B 项, “当” ,判处。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解析:选 B A 项, “丈人” ,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指岳父。C 项, “明年”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 项, “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今义,在某方面取得业绩。

    2、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B武能网纺缴,檠弓弩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解析:选 B A 项, “旃”同“毡” 。C 项, “去”同“弆” 。D 项, “霑”同“沾” ;“衿”同“襟” ;“决”同“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欲因此时降武A空以身膏草野 B反欲斗两主C单于壮其节 D杖汉节牧羊解析:选 B B 项和例句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肥沃” ;C 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壮” ;D 项,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执、拄”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

    3、一项是( )AError!BError!2CError!DError!解析:选 D D 项,均为连词,即使。A 项,第一个“以” ,介词,意为“因为” ,第二个“以” ,介词,意为“把” ;B 项,第一个“乃” ,连词,意为“于是” ,第二个“乃” ,副词,意为“才” ;C 项,第一个“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第二个“之” ,代词, “他们” 。6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何以汝为见B信义安所见乎C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D子卿尚复谁为乎解析:选 C C 项为定语后置,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译

    4、文: (2)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译文: (3)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译文: 参考答案:(1)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2)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裁决人的生死,你不主持正义,反而想挑拨天子和单于的关系,(从旁)观看祸败。(3)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3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

    5、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

    6、,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 ”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精读设计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武素与桀、弘羊有旧 旧:形容词作名词,交情(2)法其形貌 法:动词,仿效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武因平恩侯自白 因:介词,通过(2)上许焉 焉:代词,他3分析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数为燕王所讼。句式:被动句译文:多次被燕王(向皇帝)申诉(主功之事)。(2)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句式:状语后置句译文:就(令人)在麒麟阁上

    7、画上他们的形体相貌。仿 真 考 题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坐死:因犯罪被处死B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寝:睡觉C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 故事:典章制度D子前坐事死,上闵之 闵:通“悯” ,同情,怜惜4解析:选 B B 项,寢:搁置不理。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选 C A 项,以:连词,因为/介词,在的时候;B 项,乃:连词,于是,就/副词,才;C 项,因:介词,经由,通过;D 项,为:介词,被/动词,做。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8、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D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解析:选 B 解答本题,先根据断句的基本着眼点

    9、,作初步判断, “桀” “安” “权”“燕王” “之” “属国” “大将军” “功劳” “都尉” “光”等词为名词或代词,可作主语或宾语,应该断开;然后逐句分析,运用排除法,察看“予燕王令”错,先排除 A、C,再分析“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中的“功劳”后要断开,排除 D,故 B为正确答案。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B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望” ,十六日“既望” ,最后一天为“晦” 。C祭酒:本为祭祀风俗,后引为宴席礼

    10、仪。在古时也常常引入官名,意为首席,主管。较为闻名的有国子祭酒,军事祭酒等。文中指祭祀。D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解析:选 C C 项, “文中指祭祀”错,应该是“对苏武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5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 ,非常优宠他。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

    11、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解析:选 A A 项,文中只说“廷尉奏请逮捕武” ,并没有说苏武被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译文: (2)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译文: (3)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译文: 参考答案:(1)(苏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2)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3)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参考译文:苏武回来的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

    12、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与上官安有密谋,犯罪被杀。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霍光的长史杨敞没有功劳,却任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等到燕王等因谋反被杀,穷究与他们同谋的人,苏武平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交情,燕王也曾就苏武为国立功之事多次向皇帝申诉过,苏武的儿子又参与谋反,因此廷尉上奏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这个奏章压下,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几年以后,昭帝去世,苏武因曾以原来的二千石的身份参与朝臣迎立宣帝的计谋,被6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和三百户的食邑。过了很长时间

    13、,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苏武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宣帝立即征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命令,苏武多次进见宣帝,又任右曹典属国。因为苏武是以有节操著名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给予祭酒的尊号,非常优容、尊宠他。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皇后的父亲平恩侯许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王无故和乐昌侯王武、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事已高,儿子苏元又犯罪被杀,宣帝很可怜他,就询问左右大臣:“苏武在匈奴那么长时间,难道没有生子?”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当初从匈奴动身回来时,我的匈奴族妻子正好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

    14、国,刚好有音信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用财物把他赎回来。 ”宣帝同意了。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又任用苏武的侄子为右曹。苏武终年八十多岁,于宣帝神爵二年病死。宣帝甘露三年,单于开始入塞朝拜汉朝皇帝。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便令人在麒麟阁上画上他们的形体相貌,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爵位和姓名。三、语言表达专练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字。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

    15、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答: 参考答案:什么叫文化 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 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15对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请回忆下列课文的情节内容,模仿“诗赞体”的形式,任选一篇课文,写一首“诗赞” 。荆轲刺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苏武传 项羽之死答: 解析:从所给的课文来看,都是课本内容,考生对其中的事件和人物要熟

    16、悉:荆轲的爱国及易水送别的决绝,廉颇的知错能改和蔺相如的宽容与爱国,苏武的威武不屈和爱国,7项羽的英雄气概。仿照所给的示例,选一篇你最熟悉的课文,写一首“诗赞”即可。参考答案:易水生寒览大荒,风吹衣袂向何方。捐躯思报命不惜,江湖侠骨万古长。16给下面的语段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0个字。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高风亮节,两千年来一直为国人传颂。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苏武墓就在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今年 4月 27日,记者在咸阳武功县文物旅游推介会上了解到,武功县武功镇将逐步恢复以“武功八景”为核心的九街十八巷龟形古镇原貌,大打历史名人苏武品牌,未来将依托苏武纪念馆,规划重现“苏武北海牧羊”场景。答: 解析:拟写一句话新闻,要注意拟写的对象是谁,谁发出的动作,结果如何。该段文字中拟定的对象是有关苏武的事情,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武功县,结果是恢复九街十八巷,再现“苏武牧羊” 。参考答案:武功计划恢复九街十八巷再现“苏武牧羊” 。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苏武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doc)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