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鸿门宴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令将军与臣有郤 D杀人如不能举解析:选 D A 项,距:通“拒” ;内:通“纳” 。B 项,倍:通“背” 。C 项,郤:通“隙” 。2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解析:选 C A 项,河北,河南:古义为“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是指我国的两个省。B 项,细说:在文章中的意思是“小人的谗言” ,今义为“详细地说” 。D 项,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 ,今义是“异乎寻常;十分,
2、很” 。3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 B.Error!C.Error! D.Error!解析:选 C C 项,均为副词,趁机。A 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B 项,代词,它们,指白璧和玉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介词,替/句末语气词,呢。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沛公军霸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封府库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A/ B/C/ D/解析:选 B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籍:名词作动词,登记;兄:名词作状语,像对
3、待兄长一样;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B大王来何操 沛公军霸上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沛公奉卮酒为寿2解析:选 B A 项,判断句;B 项,宾语前置句/省略句;C 项,被动句;D 项,省略句。6下面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县(今江苏宿迁)人。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交战五年,终于失败自杀。B参乘,亦作“骖乘” ,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C沛公,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 。D山东,崤山以
4、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解析:选 B B 项, “站在车左”错,应为“站在车右”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译文: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译文: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文: 参考答案:(1)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2)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3)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樊 哙 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
5、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项 伯 常 屏 蔽 之 。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常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
6、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3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精读设计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与高祖俱隐 隐:隐藏在乡间(2)麾樊哙去 麾:招呼(3)沛公事几殆 殆:危险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乃持铁盾入到营 乃:副词,于
7、是,就 (2)何其壮也 何其:副词,多么(3)臣死且不辞 且:连词,尚且3.指出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2)项羽目之目:名词作动词,注视(3)暴师霸上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露宿4.分析下面句式的类型并翻译。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句式:判断句式(“者,也”表判断 )译文: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仿 真 考 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屠狗为事 为事:为职业B项伯常屏蔽之 蔽:用屏风遮挡着C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 让:责备D吾适丰沛 适:到解析:选 B B 项, “屏蔽” ,像屏风一样遮挡着。9下列各组
8、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选 D D 项,都是表修饰的连词。A 项,由,通过;趁机。B 项,连词,来;介词,用。C 项,副词,于是,就;副词,才。4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B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D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解析:选 D 做文言断句的题
9、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另外还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如此题应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解答本题应该依据所供语句在原文中的相关语境,分析比对,不难发现“绛” “灌”为两个大臣名,所以中间应该有停顿,故可排除 A、C 两项;此外“群臣等”是“莫敢入”的主语,两者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故“等”后不应有停顿,再排除 B 项。原文标点: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
10、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B课文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解析:选 D D 项, “表达了作者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错。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
11、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译文: (2)项伯常屏蔽之。译文: (3)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译文: 参考答案:(1)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2)项伯常常像屏风一样遮挡着沛公。(3)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杯酒吗!5参考译文: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职业,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让樊哙做了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
12、,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趁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常常像屏风一样遮挡着沛公。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完,就赏给他一大杯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杯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杯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
13、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 ”项羽听后,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
14、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年老而经历丰富之人,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日后能附骥尾,垂名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三、语言表达专练13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与前后构成排比句。鸿门宴一文,太史公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 , , ,范增无奈的心情。解析:根据前后句,应该结合鸿门宴一文的内容来概括人物的
15、基本性格。参考答案:张良机智的谋划 刘邦圆滑的表演 樊哙忠勇的行为61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所有人还是喜欢听好话。打开微信,点赞比比皆是。朋友圈、微信运动、公号爆款文章是点赞“高发区” 。微信用户除了给家人、好友、同事、领导的个人动态主动点赞,也经常被动“点赞” ,比如碍于情面,给朋友孩子的比赛拉票而点赞其中,被所谓的“好友”求赞最常见。可见在当下社会,微信点赞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必备手段,也是延续多年人情世故的有效方式。既然这样,那么当别人需要微信点赞时就应点赞。并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听好话。 。 。解析:当下社会, “微信点赞”确实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个人交往必须具备的手段,离开了它,人际交往也能进行。语段的推断过于武断。当别人需要点赞时,只要是合法正当的健康的内容,微信点赞是可以的;反之就不能轻易点赞。语段的推断不够科学。参考答案:微信点赞不一定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必备手段 当别人需要微信点赞时不一定就应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