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223721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doc

    1、1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吃穿用哪里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第一个主题第一课时的内容。编者的意图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2、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明白我们每天用到的物品都来自工农业生产,工农业生产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2、,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生活用品不单单只和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有关,而有些用品的“老家”,可追溯到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两个过程。教学设计:一:歌谣导入,揭示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谣,同学们想听吗?大饼哪里来?面粉做出来。面粉哪里来?小麦磨出来。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师:我们看这首歌谣里都出现了哪些物品?是怎么说这些物品的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说出“哪里来”。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身边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吃、穿、用都从哪里来!板书:吃穿用哪里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揭示课题,通过歌谣引出生活中的物品从哪里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 )二:追根溯源(一)

    3、、生活物品分类1、师:我们每天的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 26 页,根据书上的提示想一想,我们在吃穿住行和学习方面都用到了哪些物品?学生小组讨论。师: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说的是吃的重要性。除了童谣中的大饼,我们生活中还吃了哪些东西?下面,让我们进入“快乐接龙”。每位同学说一种,最好不要重复呀。2学生依次说吃、穿、住、行和学习用品。2、师:怎么样,数的完吗?看来我们生活中需要的物品真是数也数不清。那这些物品都是从哪里来的?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同学们说说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各小组选择一样物品展开讨论,之后各组派一名代表回答。3、师:同学们,真能干

    4、!弄清了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那你们能不能自由结组找找自己亲密的朋友,认为是相同地方来的朋友站在一起。教师采访,学生说说这样站的理由。师:我们可以根据物品来源不同,把物品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板书:农产品、工业品)师:在采访时,老师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农产品这一组每两个小朋友都在手拉手,老师去问问他们。采访后得出这些农产品分别是种植、饲养、捕捞得来的。(板书:种植、饲养、捕捞)学生概括出农产品、工业品的概念。4、师:老师发的资料袋里还有很多物品,下面同学们一起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分类。一会儿,小组派代表回答。学生回答后,把写有物品名称的图片贴到相应的位置。5、师:同学们做的都很好,看来我们对什么

    5、是农产品,什么是工业品已经了解了,那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农产品有什么特征?工业品有什么特征?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特征?(幻灯片出示问题)同学们可以跟你的伙伴探讨一下,然后每小组派个代表说给大家听。小组内开始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讨论完毕,各个小组出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引导说出农产品特征:农民伯伯生产出来的,工业品是工人叔叔生产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师:刚才大家说出了好多物品,这些物品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如果离开它们就无法生存。在生产过程中,劳动人民发挥了他们的智慧,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板书:劳动人民生产出来的)(设计意图:紧紧围绕品德

    6、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这一要求,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吃穿用各种物品的名成,再给生活用品找“老家” 。 同时加以分类(农产品和工业品) ,根据学生初步感知吃穿用物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吃穿用的来源,并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加深对吃穿用物品来之不易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行为。 )(二)、给物品找“老家”师:今天老师能来这里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真的很高兴。我遇到了一群聪明、可爱、能干的小朋友。再来之前呀,有几个朋友非要和我一起来,因为他们有很急的事情要请教大家。那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想请大家告诉他们。大家欢迎他们吗?(生答)1、看来大家很

    7、欢迎我的朋友,下面我就请出我的第一个朋友。(出示铅笔)我这个朋友大家认识吗?那下面就请你告诉它是从哪里来的?生 1:铅笔是从商店里来的。生 2:铅笔是从铅笔厂来的。生 3:铅笔是由木材和石墨加工成的。请生 3 讲讲理由。3师:噢,原来我的朋友的老家是木材和石墨呀,你懂得真多,真了不起。你帮我的朋友解决了问题,他很高兴。2、我们再请出我的第二个朋友吧。(出示西红柿)大家能不能告诉它是从哪里来的?生答(来自农村、农民种植出来的)3、看着前两个朋友的问题很快解决了,我的第三个朋友非常着急啊,(出示衣服)它是从哪里来的呢?生 1:是从服装厂来的。生 2:是从纺织厂来的。生 3:我觉得这件毛衣是从羊身上

    8、来。师(惊讶)问:为什么这件毛衣是从羊身上来?生 3:从羊身上剪下羊毛,送到纺织厂加工成毛线,再织成毛衣。师:你的回答太精彩了。我的第三个朋友也终于找到了老家。同学们,你们真棒,给我的三个朋友都找到了老家,他们非常高兴,让我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大家。”4、通过刚才给铅笔、西红柿、毛衣找老家,大家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出:我们生活中的有些物品直接和农业生产有关,比如西红柿、鱼、肉等;有些物品直接和工业生产有关,比如自行车、电视机、汽车等;还有些物品的老家可以追溯到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两个过程,比如毛衣、被褥、罐头等。(设计意图: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观察、认识吃穿用来之不

    9、易,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三、了解家乡的农产品1.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分组选择一种家乡的农产品,在班上介绍这种农产品的特点及其生长的环境。2.小结并过渡:是的,由于地区不同,气候就不同,所以农业的内容也不同。下边去听听橘子和苹果的对话吧。你会更明白自然条件对农产品的影响了。3、找两个学生扮演橘子和苹果进行对话。4、师生共小结:农业生产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不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农产品种类也不同。那咱们这个地方有哪些农产品呢?教师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农谚,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会受气候、

    10、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5.激励学生为家乡的农产品打广告。6、畅想:(1) 、未来的农业会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尽情的畅想。老师适当点拨和鼓励、激趣。)(2) 、如果你长大以后是个农业工作人员,你准备怎么做?(可以讨论、交流再汇报) 。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生:我知道了吃穿用哪里来。(师:哪里来的)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我知道了什么是工业品什么是农产品。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4五、作业师:下节课我们要一起去了解农业生产包括哪些内容,请同学们调查一下我们当地都有哪些农产品,选择一种农产品,了解它的种植过程。(幻灯片出示)板书设计吃穿用哪里来缺不了吃穿用 要爱惜来不易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