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体 2018-2019 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 2 - 3 - 4 - 5 - 6 - 7 - 8 - 9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252=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C C C B D C B A B C B D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D D B A D D C D A A C1.D 2.C【解析】第 1 题,北京时间 2 月 5 日零时,新的一天(即 5 日)范围仅 4 个小时,只占六分之一;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2、,但正在向北移动,因此,巴西的正 午太阳高度在逐渐变小;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从东偏南方向升起;澳大利亚(东十区)是凌晨2 点,因此选 D。第 2 题,地球位于宜居轨道内,与比邻星距离适宜,太近会导致 地球温度过高,太远会导致热量不足,排除;星际物质进入到地球厚厚的大气层时,会因摩擦燃烧而消失,大部分 星际物质并不能到达地球,排除;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比邻星周围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稳定;因此选 C。3.C【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会产生“磁暴现象”。在极地可能出现极光,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也与其有 关(如地震、水旱灾害)。降水与太阳活动有关,会使
3、降水增多也有可能减少,并不一定会使全球降水均增多,A 错误;极光是由于高能带电粒子流与极地地区的空气发生碰撞产生,在极夜黑暗的天空看得更明显。当太阳活动处于“极小期”时,出现极光范围会减小,B 错误;太阳活动干扰的是无线电短波通讯,D 错误;太阳活动减弱后,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因此选 C。 4.C 5.B【解析】第 4 题,箭头指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散射、反射、吸收),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是由于阴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大气对太阳光线中的蓝紫色光的散射;太阳落山后,天空仍然明亮同样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夜间气温,晴天比阴天低是由于阴
4、天云层的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具有保温作用。因此选 C。第 5 题,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会增强,同时射向大气和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会减弱,因此选 B。6.D【解析】第 6 题,甲乙丙是层层包含关系,A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不包括整个地幔,A 错误;软流层在上地幔顶部,不包含地壳,B 错误;地幔、地核都同是地球内部并列的圈层,C 错误。地球内部圈层、地幔和软流层是层层包含关系,因此选 D。7.C 8.B【解析】第 7 题,南极科考期间正处于南极极昼时期,南极号称“风库”、“白色荒漠”,气候有大风、干旱等特点
5、,故排除,同时在南极科考往返途中,可能会遇到冰山撞击,因此选 C。第 8 题,利用多色望远镜观察太阳活动,和南极地势 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空气中的尘埃杂质较少有关。- 10 -9.A 10.B 11.C 【解析】第 9 题,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甲是陆地,乙是海洋,是降水,是地表径流,是蒸发,是水汽输送,人类活动主要改变的是地表径流,因此选 A。第 10 题,若图为低纬环流,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多晴朗天气,乙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 赤道低气压带,降水较多,代表信风带,因此 B 正确。第 11 题,若图为副热带海区洋流,则此逆时针的洋流圈应在南半球海域,甲处既没有寒暖流交汇,也没有上升补偿
6、流,不可能形成大渔场, A 错误;在南半球大洋东侧,是寒流,使沿岸气候更加干旱,B 错误;为自西向东环绕南极的西风漂流,是寒流,C 正确;洋流都参与全球热量分布,D 错误。12.B 13.D 【解析】第 12 题,由图可知,这是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的冲积扇,因此选 B。第 13 题,河流携带大量物质流出山口后,由于地势逐渐趋于平坦,流速减慢,携带的物质会逐渐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同时,河流出山口处的厚度较大,随着沉积物越来越少,厚度逐渐变薄。因此选 D。14.B 15.D【解析】第 14 题,人口增长由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共同组成,图中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 0,因此图中 2015
7、 年人口数量最多且人口数量持续增多,A、C 排除;机械增长率一直大于零,表明外来迁入人口持续增加,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表明自然增长的人口持续减少。因此,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上升,选项 D 排除;2013 年的自然增长率变为零,但机械增长率持续下降,2005 年的增长率最高,应为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因此选B。第 15 题,实施“全面二孩”后,从长远来看,人口老年化的压力将逐渐减轻;我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重男 轻女”的思想将逐渐扭转,男女性别比失衡的状况将得到改善,但由于老年人口较多,人口增长率可能会有所下滑,因此选 D。16.D 17.B 【解析】第
8、 16 题,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判断出,出生率最高,死亡率低,是传统型,应该是非洲;出生率次之,死亡率较高,是传统型,应该是拉丁美洲;低出生率,低死亡率,是现代型应该是大洋洲;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应该是欧洲,因此选 D。第 17 题,是现代型,在欧洲,由于人口呈负增长,人口老年化严重,B 正确。人口数量在 10 亿以上只有中国和印度,欧洲经济发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较高,欧洲人口较少,劳动力就业压力小,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18.A 19.D【解析】第 18 题,影响雄安新区选址河北省三县及周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位于京津冀三角地带的中心位置,便于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
9、因此选 A。本地区地形、气候类型相同,该地无著名大型矿产分布,与矿产资源无关,BCD 错。第 19 题,雄安新区建成对北京市的积极影响是促进产业升级,改善 城市环境,D 对;北京是首都,不能提升城市等级;产业迁出,可能减少城市职能;北京的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ABC 错。- 11 -20.D 21.C 【解析】第 20 题,地租高低受交通通达度和距市中心远近影响, a 比b 距市中心更近,且受到两个商务区的影响,地价会更高,因此选 D。第 21 题,在 a、b 之间形成了外围商务区,那么 这个地方的交通通达度会比较好,因此选 C。22.D 23.A【解析】第 22 题,内陆省份人口流动量大,正是
10、由于中西部城市为吸引人才,出台一系列“政策福利”,沿海城市生活成本高,部分人选择回乡择业,国家政策扶持和扶贫计划,中西部地区经济不断发展,虹吸效益不断增强,但内陆省份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并未超过沿海城市,因此选 D。第 23 题,“反向春运”主要是由于“反向”车票易购买,年轻人在沿海城市工作,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乡,春节期间为了团聚 才出现的现象。24.A 25.C 【解析】第 24 题,根据材料:“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故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 时间拐点应在新就业人口(虚线)数量开始减少的时期。因此选 A。第 25 题,“刘易斯拐点”的出现,
11、主要是我国农民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供应减少,廉价劳动力工业生产企业减少,高附加值的技术导向型企业增加,因此政府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因此选 C。二、非选择题(共 4 题,计 50 分)26(14 分)(1) 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本格拉寒流西风漂流(4 分)(2)暖流 增温增湿(2 分)(3)图示海域为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海域较封闭,与大西洋 的水体交换少;沿岸河流众多,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波罗的海纬度高,常年气温低,蒸发量较小。(3 分)(4)拉布拉多寒流带来了北极附近的巨大海冰;加之寒暖流交汇处,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因此造成泰坦尼克号在海雾中由于视线受阻撞上冰
12、山。(2 分)(5)纽芬兰渔场(1 分) 由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扰动,营养盐类上泛,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2 分)。27.(12 分)(1)D(2 分)(2)狂风、暴雨、风暴潮(3 分)(3)驱散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热量;强大的风力,可用来发电;为人们带来丰沛的降水。(3 分)(4)关注气象台预报,远离危险地带(如大树、广告牌、活动房等);做好应急准备,有备无患(如手电筒、救生衣、食品、水等);室外活动尽量避免;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等。(任答四点酌情得 4 分)- 12 -28. (14 分)(1)城市化水平发展不均
13、衡;中部高,南北低。(4 分)(2)上海市工商业发达,就业机会多;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所以吸引了大量经商务工人员。(2 分)(3)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或:早期就是金融商务区);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通达度提高;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任答 3点,酌情得 6 分)(4)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或:由农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土地利用率提高(2 分)29.( 10 分 )(1)尼日利亚 年轻型人口 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晚,发展速度较快(3 分)(2)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同时鼓励生育二孩政策;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建立健全养老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和经济,解决就学和就业困难。(3 分)(3)德国(1 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 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费用高;国防兵员不足等(2 分)-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