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资源ID:1222902       资源大小:2.07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1、- 1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满分 150 分,时间 120 分钟一、语言运用题(13 每小题 3 分,4 题 6 分,共计 15 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1)书中阐述先锋派文艺观点的文字,条理_,反映了作者浮躁的心态. (2) (梁启超)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哦!”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_的话是很难听到的. (3)近几年,各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工商企业在 工商联手_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A.紊乱 自负 开拓 B.凌乱 自负 开辟 C.凌乱 自满 开辟 D.紊乱 自满 开拓

    2、 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鲁迅先生对于四十多个青年被虐杀的事实,心里出离愤怒到了极点。 B.他对自己的主题分析已经入木三分,有振聋发聩的感觉。 C.有一种人生如同酒宴,通常是杯盘狼藉地开头,然后有一个热闹的过程,最后清冷地结束,谁来收拾残局?D.他做起事来,总是顾此失彼,目无全牛,缺乏通盘考虑,所以免不了要出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一次大概在 1963 年左右,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今天来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十多所学校的领导。

    3、D. 这次再版,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4、请用“风” “帆” “船”三物,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你的朋友发一条祝贺生日快乐的手机短信。注意:60 字以内。 (6 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 5-9 题。 (每题 3 分,共 12 分)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2 -上世纪 60 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简称 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2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 1993 年提出,一氧化碳

    4、在人体内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3 由于一氧化 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 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 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

    5、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42001 年 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 HO-1 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 HO-1 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在研究 HO-1 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 HO-1 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52001 年年底,美国的大卫-

    6、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 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 HO-1 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 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 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 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 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

    7、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5、下列对一氧化碳医用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组是( ) A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 B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体内需要一定的一氧化碳 。 C一氧化碳虽然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 D.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 3 -6、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 ( ) A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B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 碳的空气中,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 C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

    8、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 D对缺少制造 HO-1 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于产生在肺叶中的血块。7、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 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 HO-1 所能完成的任务。 C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D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有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B美国一些著名的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特别理想的

    9、效果。 C一氧化碳在人类器 官移植手术中作用明显,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D一氧化碳如果使用不当,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 3、古诗文阅读(40 分) (一)古文阅读烛之武退秦师选段,回答 9-14 题。 (913,每题 3 分,共 15 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秦伯说

    10、,与郑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9、选出解释词不正确的一项( ) 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边邑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将焉取之 焉:哪里 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 4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乃还 乃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两“以”相同,两“乃”相同 两“以”相同,两“乃”不同 两“以”不同,两“乃”不同 两“以”不同,两“乃”相同11、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秦伯说,与郑人盟 况 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这两座城池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

    11、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两座城池 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 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D “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前四史”则指“二十

    12、四史”中的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和三国志 。13、对下列各句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站在秦的立场说话,引起秦王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 伯提供可能。 “邻之厚,君之薄也”帮晋成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从根本上动摇秦晋联盟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拉拢引诱之后,从历史出发,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晋的贪欲,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 识到自己的危险。 14、句子翻译(10 分)(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3、?15、诗歌鉴赏(9 分)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一九二九年十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第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有何哲理?(4 分)(2)诗人为什么会觉得“战地黄花”分外香?(5 分)16、名句默写(6 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公曰:“不可。 。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风萧萧兮易水寒, 。但我不能放歌, 。四、散文阅读(23 分)淡 之 美 李国文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一位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

    14、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装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来了。- 6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装浓抹总相宜” ,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

    15、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贴,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16、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好得 像穿一条裤子,自然是够浓的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 ,肯定是百分之百地淡了。不过,密如胶漆的朋友,反目成仇,又何其多呢?倒不如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

    17、之毁,不虞之隙。尤其落到自己头上,一旦要一张什么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世。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 7 -种淡之美的境界。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 亦乐乎? (有删节)17、文章第二

    18、段内容有什么作用?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 分)18、根据文意, “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一句的含义和作用是?(8 分)19、如何理解“一旦 要一张什么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这句话?(6 分)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文中引用苏轼的诗句“淡装浓抹总相宜”意在说明, “浓”与“淡”各有千秋,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发挥美的极致。B 者认为,咖啡的浓香和龙井的清淡都能使人兴奋、惬意,但是二者无法比较,因为咖啡只能对人产生负面影响。C “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一句,表 述得简练生动,意思是说,这种友情要求十全十美,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不会形成矛盾。D者开篇便亮出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先谈人形象的淡之美,再谈自然、艺术、人类生活的淡之美,最后谈人生追求的淡之美。内容上层层递进。E作者称道的“淡之美”是一种自然纯真的朴素之美。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不亦乐乎?”这是作者的人生追求,更应是同道人的追求。五、作文(60 分)21、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8 -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