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山东省夏津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生物 3 月月考试题第卷(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1-20 题每题 1 分,21-40 每题 2 分,共 60 分)1下列有关“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F1 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假说内容 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和“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假说内容基本相同 C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没有演绎推理的过程2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
2、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F1的基因型DF 2的 3: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3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袋子中的小球每次被抓取并记录后要放回原袋子摇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B若将乙中小球换成 A 和 a,甲不变,则甲乙袋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C若将乙中小球换成 A 和 a,甲不变,则该实验可模拟配子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将甲袋内的小球数量(Dd=ll)增加到乙袋内的小球数量(Dd=ll)的 10 倍,则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雌性和雄性的生殖器官4若用大豆为实验材料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
3、和统计分析方法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纯种的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F 1全是长翅。F 1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产生 F2,将 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A2/3 B5/6 C8/9 D15/166某种植物(2 n28)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 A 、A、a 控制(A 对 A 和 a 为显性,A 对 a- 2 -为显性),其中基因 A 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 A 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 a 控制黄色
4、素的形成,含有相应色素就开相应颜色的花。已知各种色素均不含有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组复等位基因通过间接途径控制该植物的花色 B各种花色的该植物所对应的基因型均有 2 种C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子代均开红花 D若亲本均为杂合子,则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317某二倍体植物的叶表面无蜡粉和有蜡粉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E、e 控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编组 亲本组合 F1的表现型及比例甲组 无蜡粉植株()有蜡粉植株( ) 无蜡粉有蜡粉11乙组 无蜡粉植株( )有蜡粉植株() 无蜡粉有蜡粉11丙组 有蜡粉植株自交 无蜡粉有蜡粉13A实验结果表明有蜡粉是
5、显性性状 B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C三组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 Ee D丙组的 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1/48某 AaBb 植株自花受粉,经检测发现 ab 的花粉中有 50的致死率,则其后代出现双显性表现型个体的概率约为()A. 1728 B. 1928 C. 916 D. 32499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有性生殖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中的 亲本 性原细胞 次级性母细胞 配子A. B. C. D. 10某生物黑色素的产生需要如下图所示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三对基因均表现为完全显性。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B基因可通
6、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Cc,该生物可以合成黑色素D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Cc,该生物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物质乙的占 3/16- 3 -1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B染色单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染色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D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裂12某同学总结了有关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核 DNA、四分体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中核 DNA 分子数目是正常体细胞
7、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B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染色体的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次级精母细胞中核 DNA 分子数目相同D4 个四分体中有 16 条染色体,32 个 DNA 分子13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 2 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 2 对姐妹染色单体C图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为 8 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14、下列遗传图谱中 4 号个体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 7 号产生同时带有白化病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的配子
8、的概率是( ) A. 1/2 B. 1/4 C. 1/8 D. 1/1615 (方法规律提炼题型)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 40 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4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甲 10 20 20 10乙 10 20 20 0丙 20 40 20 10丁 20 40 40 0A甲 B乙 C丙 D丁16.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 11 比例关系的是( )F1 产生配子的数量比 F2 性状分离比 F1 测交后代性
9、状分离比 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F2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 B C D17. 黑腹果蝇的复眼缩小和眼睛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 A 和隐性基因 a 控制,但是显性基因 A 的外显率为 75%,即具有 A 基因的个体只有 75%是小眼睛,其余 25%的个体眼睛正常。现将一对果蝇杂交,F 1小眼睛:正常眼睛=9: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比例说明眼睛大小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亲本表现型都为小眼睛C. 只考虑控制眼睛大小的基因,F 1正常眼睛个体都是纯合子D. F1自由交配,获得的 F2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仍然是 9:718、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a.
10、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c.若杂交后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d.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 属于“演绎”的内容e.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f.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5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19. (方法规律提炼题型)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 与DdEeff 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 )A.5/8 B.3/8
11、C.1/12 D.1/4 20右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 AC 段BCD 段、GH 段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为 11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M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 AH、HI 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2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F 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 11 F 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 F 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F 1自交后代的基因组成比例为 11A. B. C. D. 22将基因型为 Aa 的水稻
12、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 aa 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A. 1/9 B. 3/8 C. 1/8 D. 1/623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以下是对该系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家族中 10 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1/2B. 家族中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有:2、4、5、6、8、9、12、13C.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隐性遗传D. 若家族中 14 与一患者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1/324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
13、drr)杂交得 F1,再用 F1与玉米丙杂交(图 1) ,结果如图 2 所示,分析玉米丙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6 -A.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25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基因型 AA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 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aa 的植株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R、r 控制,基因型为 RR 和 Rr 的花瓣是红色,rr 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 AaRr 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 子代共有 9 种基因型B. 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 所占的比例为 1/3C.子代的红花植株中,R 的基
14、因频率为 2/3D. 子代共有 6 种表现型26高茎(T)腋生花(A)的豌豆与高茎(T)顶生花(a)的豌豆杂交(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F 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腋生花:高茎顶生花:矮茎腋生花:矮茎顶生花= 3:3: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亲代基因型为 TtAaTtaa 高茎与腋生花互为相对性状F 1中两对基因均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1/4 F 1中两对性状均为隐性的概率为 1/8F 1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可能为 TTAAA B C D27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遗传因子(A
15、 和 a,B 和 b)所控制;显性遗传因子 A 和 B 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A. 3 种,961 B. 4 种,9331C. 5 种,14641 D. 6 种,143341- 7 -28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 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 133、961和 151,那么 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 13、121 和 31 B. 31、121 和 31C. 121、13 和 31 D. 13、121 和 1429下列
16、说法正确的有( )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30如图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 B 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图中的 D 细胞所处的时期C. 人体性腺中的细胞可能会发生图中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D. 图中 C 细胞含有 4 条染色体、8 条染色单体31下图
17、所示细胞可能来自下列哪项实验材料?( )A. 大肠杆菌 B. 人的造血干细胞 C. 大蒜的根尖 D. 雄性果蝇的精巢32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 8 -A. (1)(2) B. (2)(3) C. (4)(2) D. (3)(4)33、将基因型为 Aa 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均分为两组,在下列情况下:组全部让其自交;组让其所有植株间自由传粉。则两组的植株上基因型为 AA 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A1/9、1/6 B1/2、4/9 C1/6、1/9 D4/9、1/234、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
18、(B)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 24:8:3:1 B. 9:3:3:1 C. 15:5:3:1 D. 25:15:15:935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一个基因型为 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形成 4 种精子;基因型为 Yy 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
19、子数量比约为 11。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36.下列对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9 -A. 若形成基因型为 AB、Ab、aB、ab 四个精细胞,则可能在减 I 后期发生了基因重组B. 若形成基因型为 AB、Ab、aB、ab 四个精细胞,则可确定这 4 个基因的位置关系C. 若形成基因型为 AB、Ab、aB、ab 四个精细胞,则可能在减 I 前期发生了基因重组D
20、. 若形成基因型为 AaB、AaB、b、b 四个精细胞,则可确定在减 II 后期基因重组异常3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某动物囊胚期的细胞,可看到细胞正在进行分裂。下图是观察的结果,已知其中有两个细胞处于同一分裂时期,但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而使图像看起来有差异。你认为它们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38、结合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利用、进行模拟实验,桶中小球数量可以不同,但每个桶中不同的小球必须相等 利用、进行有关模拟实验,每次要保证随机抓取,读取组合后必须放回 利用、模拟的过程发生在,利用、模拟的过程发生在 利用、进行有关模拟实验,要统计全班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统计
21、的误差A. 1 B. 2 C. 3 D. 439、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10 -A. 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bc 段会有细胞一分为二的现象B. 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bc 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 0 条或 1 条 Y 染色体C. 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图 2 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de 段都有 2 个染色体组D. 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图 2 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cd 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40、一只长翅红眼雄蝇与一个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
22、别位于常染色体和 X 染色体上,其中长翅、红眼分别为显性性状,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受精的卵细胞一同产生的 3 个极体,其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可能是() A. B. C. D.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1、.图 1 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2 表示与该精原细胞有关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问题: - 11 -(1)图 1 曲线表示_的数量变化,B 点后的细胞名称是_ (2)图 2 中,细胞_处于图 1 中的 AB 段(不含 B 点) (3)图 2 中,细胞丁中有姐妹染色单体_条乙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
23、体可与染色体_(填标号)上发生自由组合 (4)图 2 中,丙细胞处于_期如果丁细胞中的 M 为 X 染色体,则 N 一定是_染色体 2、.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A、a 基因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B、b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如图甲所示基因 A 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 B 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白色个体不含显性基因,其遗传机理如图乙所示图丙为这种鸟一个家系的羽色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可能有_绿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种(2)据图推测,蓝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种(3)2 号基因型为_,4 号基因型为_(4)3 号与 2 号交配生出 7 号时
24、,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5)5 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若 5 号与 6 号交配,后代 8 号为白色羽毛的概率为_3、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体色有黄身(H)、灰身(h)之分,翅形有长翅(V)、- 12 -残翅(v)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 2出现 4 种类型且比例为 5:3:3:1,已知果蝇的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果蝇体色与翅形的遗传遵循_定律,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_。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的细胞是_。若让 F2灰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_,F 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的比例是_。现有多种
25、不同类型的果蝇,从中选取亲本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精子的基因型。 杂交组合:选择双杂合子的黄身长翅雄果蝇为父本,_为母本进行杂交。 预测结果及结论_。- 13 -高一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5 BDDDC 6-10 ADABD 11-15 DCDDB 16-20DDBAB 2125ADACD 2630CCBBA3135DCBAA 3640CADDD1.【答案】(1) 同源染色体对数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或精子)(2)丙(3)4 或(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常染色体2、【答案】BZ A、BW、bZ A、bW;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3;BbZ AZa;bbZ aW;bZ a; ;3、.【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 HHvv、hhVV 次级精母细胞 (2)灰身长翅:灰身残翅=8:1 (3)HV 3/5 (4)灰身残翅雌果蝇 若后代出现黄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1:1:1,则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HV-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