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区位因素 区位分析资源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河流众多,水源丰富交通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利;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二、鲁尔区的衰退1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2煤炭危机Error!3钢铁危机Error!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鲁尔区因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温馨提示鲁尔区的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生产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各
2、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联系密切,具体如下图所示: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1)改造传统工业: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2)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电子工业、信息业、食品和服装工业等。(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工业旅游是当前发展的一个热点。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交通网,是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思考启迪为了改善环境,鲁尔区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环境污染?提示:(1)改造河流,在鲁尔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污水净化系统,除了解决水2污染外,还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
3、游等作用;(2)全区的烟囱自动报警系统全部建成,各企业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气体和灰尘的装置,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3)还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4)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知识点(一)|鲁尔区的兴起与衰落 情景导入先思考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 2 190 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 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 220 亿吨,占全国 90%。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为优质硬煤田,露天煤矿丰富,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 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 3%18%)和硫分(为 0.5%1.5%)都低,发热量高。(1)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对鲁尔区的发展带
4、来了什么影响?提示:鲁尔区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了煤炭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部门,促进了鲁尔区的繁荣。(2)鲁尔区工业发展还有哪些区位优势?提示:丰富的水资源和便捷的水陆交通。 图表信息想周到 (教材 P59 图示)鲁尔区优越的区位图信息获取(1)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欧洲东西和南北交通要道的交会处。(2)区内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莱茵河及其支流为鲁尔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靠近铁矿产地,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3)由图中的河流、铁路、公路的分布,可看出鲁尔区的交通有何优势?提示:鲁尔区水陆交通便利。由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区处在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3口,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有发达的铁路、公
5、路运输网,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以及人工运河,不仅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4)除鲁尔区外,世界上还有哪些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共同条件有哪些?提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因素评价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位置德国西北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交通天然河道及运河形成发达的内河航道网
6、,又有公路、铁路、管道等组成综合、完整的运输系统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煤炭 储量大,品种多,煤质好,但埋藏较深铁矿本区铁矿贫乏,但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交通便利,也可从瑞典、俄罗斯等国进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水源充沛降水丰富,为湿润地区;河网稠密,水量充足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资源劳动力人口、城市密集 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地形 以平原为主 利于工业建设市场 德国及西欧工业发达促进了该区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发展二、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区位优势分析世界类似德国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区还有很多,其中心城市与区位优势分析如下:区名 中
7、心城市 区位优势英国中部工业区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历史悠久;煤、铁资源丰富,为工业奠定了基础;掠夺殖民地资源、财富用于生产美国东北 匹兹堡、芝加哥、底特律 欧洲移民最早到达的地区,经济开发早;4部工业区 煤、铁等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印度东北部工业区加尔各答开发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俄罗斯欧洲部分工业区莫斯科、圣彼得堡开发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哈尔滨、长春、沈阳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农业基础好三、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产
8、业结构过于单一,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形式的变化。外因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鲁尔区的传统工业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新兴企业也因环境污染而不愿入驻;同时煤炭作为能源的地位不断被石油取代;世界性的钢铁过剩。内外因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很重要 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类题目的答题技巧(1)掌握区域能源开发的一般思路:先分析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一般从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条件、国家政策、经济基础等方面进行;然后分析区域开发的具体措施;最后针对区域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2)通过空间定位确定所给区域,
9、根据问题考虑和教材案例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对于相同的地方,可以借用教材案例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地方,则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归纳分析。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德国矿产资源与城市分布图,回答 12 题。51图中有关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较小 B航运价值大C含沙量较大 D径流季节变化大2图中信息不能反映鲁尔区发展条件的是(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便利的交通运输C重要的地理位置 D高素质的劳动力解析:1.B 2.D 第 1 题,甲河是莱茵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航运价值较大。第 2 题,德国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在图中无法体现。3
10、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不包括( )A废气污染B水体污染C固体废弃物污染D辐射污染解析:选 D 鲁尔区的重化工业造成废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不包括辐射污染。4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鲁尔区经济趋于衰落,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对煤炭的需求明显下降B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C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D铁矿运输成本不断提高解析:选 D 煤炭工业的衰落:一是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利用,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煤炭地位下降。二是由于煤炭开采成本上升,本地煤炭失去竞争优势。钢铁工业衰落是由于世界性的钢铁过剩。知识点(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
11、索 情景导入先思考 暑假期间,王纬同学跟随父亲去欧洲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旅游。在德国鲁尔区,王纬和父亲一起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新奇的工业旅游,参观了铸造博物馆等,旅途中的“名胜古迹”一家早已停产的大型钢铁厂和一座早已停产的大型化工厂,让人流连忘返。6(1)以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为什么会出现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提示:传统工业的衰落和严重的环境污染。(2)鲁尔区将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改造成为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 ,体现了鲁尔区怎样的发展方向?提示:大力扶持新兴产业,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表信息想周到 (教材 P61 图示)鲁尔区工业的变化图信息获取(1)由图中可以看
12、出,20 世纪 50 年代的鲁尔区工业部门主要是煤炭、钢铁、化工三大类且企业数量众多。(2)20 世纪 90 年代,鲁尔区煤炭、钢铁、化学企业数量减少,增加了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加工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等。(3)这两幅图对比说明鲁尔区为促进本区的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哪种措施?提示:这两幅图说明鲁尔区为促进本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工业结构的调整,对传统企业关、停、并、转,并发展了新兴产业。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针对的问题 具体内容 采取的措施 取得的效果鲁尔工业区结构单一,以煤炭和改造传统产业(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发展新兴产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
13、产改善了经济结构,促使产业升级、7钢铁工业为基础 业(积极发展汽车、石化、电子工业、信息业等);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业转型 结构优化科技力量薄弱,无一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学为该区工矿企业的改造和转型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同时,高等院校的发展也为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用科技力量去支撑产业的升级,吸引了不少新兴工业到此落户交通便利是任何一个工业区发展的前提鲁尔区建成了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的交通网,这是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区内任何一个地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 6 km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使运输更加便捷,改善投资环境传统工业区污染严重,新兴产业不愿迁入鲁尔
14、区通过对各种污染的有效治理和绿化,给新兴产业的进驻创造了优美洁净的环境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了对新兴产业的吸引力二、 “对症下药”分析整治措施 方法技巧很重要 分析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1)分析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地理区位、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2)理清该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考虑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提出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例如: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交通运输能力不足,这些都制约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以说该省存在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因此,在区域能源的综合利用
15、方面要发展坑口电站,把煤炭转化成电能输出;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表示 1958 年,表示 1995 年)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2 题。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重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2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
16、新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解析:1.B 2.D 第 1 题,据图分析,调整之前,第三产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的比重分别约是 15%、65%、20%,调整之后的比重分别约是 30%、40%、30%,由此得出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 2 题,据题意可知是“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的措施,A、B、C 三项均不符合。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山西省从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回答 34 题。3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4对于
17、山西省来说,向外运输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 )A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B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C增加经济效益 D降低运输成本解析:3.C 4.A 第 3 题,降低煤炭运输成本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不属于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因而是错误的。第 4 题,对山西省来说,向外输电能降低运输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发电会产生大量废气,直接污染电厂周围的环境,输煤对沿线地、产煤地和目的地的环境都有影响,所以无论输煤还是输电,都不可能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9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能源问题是当今影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高考永恒的热点,最主要的考查形式是对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
18、读,结合试题及相关图示概括如下:常考图示(一)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柱状图是采用不同高度或长度的柱表示资源多少的图形,它能够直观地表达各能源结构状况。分析柱状图的一般思路:1了解纵、横坐标的含义,出现左、右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别。2思考各内容之间的联系。3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内容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趋势。4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如 2011 年广东高考试题:2007 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构成图。判读方法 图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 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这个国家的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 62%,核电约
19、占 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 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二)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常见的曲线图表是动态曲线图表,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这种图一般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能源结构的动态水平。其分析思路如下:1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不同阶段各能源结构特点及变化趋势。3分析变化原因,作出评价。如下面的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10判读方法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能源结构。不同时间各能源所占比重不
20、同。注意各能源所占比重为最高值和最低值的范围(如 1989 年石油所占比重为 40%)。通过不同时间各能源比重的变化,可看出其变化趋势。而图示能源结构比重的变化,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演练冲关下面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 2010 年能源消费构成情况。据此完成 12 题。省区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单位 GDP 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2 094.9 3.063 17 344.1 0.747 17 841.0 1.285 12 538.7 1.43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个省区中最多B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个省区首位C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个省
21、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D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个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2今后四个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A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B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C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D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1.C 2.D 第 1 题,四个省区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省区以11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第 2 题,从四个省区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 GDP 能耗看出,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应为我国东部省区,西电东送不正确;常规能源丰富,今后
22、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应提高能源利用率。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 19652006 年中国能源消费与 GDP 变化关系图,回答 34 题。3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B随 GDP 的增加呈增长趋势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D早期快速增长,自 1978 年下降,但 2001 年后略有回升4根据下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 )A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B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
23、作为节能重点C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D降低 GDP 增长速度解析:3.D 4.B 第 3 题,由图示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早期快速增长,1978年后下降,2001 年至 2005 年又略有回升。第 4 题,在我国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能耗比例最高,所以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12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完成 12 题。1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 BC D2关于鲁尔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C有十分丰
24、富的铁矿资源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解析:1.B 2.A 德国鲁尔区形成初期的区位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鲁尔区地处欧洲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路交通发达。下图为某国著名的工业区,根据图中有关知识,回答 34 题。3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机械工业 B电力工业C化学工业 D煤炭工业4有关该区钢铁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该区的钢铁工业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中国和印度 由于钢产品替代品的广泛使用,钢铁产品不再是该区的重要产品 该区虽然能源资源丰富,
25、但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A BC D解析:3.D 4.D 第 3 题,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导致煤炭工业的衰落。第 4 题,目13前,钢铁产品仍然是鲁尔区重要的产品,其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在鲁尔区的综合整治中,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是重要的举措。据此回答56 题。5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有(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改造煤炭、钢铁工业 新兴工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A BC D6鲁尔区在进行产业布局调整时,钢铁工业日益向西部集中,原因是(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弃物排入莱茵河C就近获得通过莱茵河进口的铁矿石D便于得到充
26、足的水源供应解析:5.A 6.C 第 5 题,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企业生产规模,改善环境等都是资源型工业地域转型发展的共同性措施,其中新兴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第 6 题,鲁尔区将钢铁工业日益向西部集中,主要是为了就近获得通过莱茵河进口的铁矿石;鲁尔区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治理河水污染,因而不应将废水、废弃物排入莱茵河;鲁尔区的水源不只是莱茵河,还有利珀河和鲁尔河。读世界两个重要工业区区域图,回答 78 题。7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交通便利 B水资源充足C煤铁资源丰富 D市场广阔8两工业区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阶段是( )A初级阶段 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 D再生
27、阶段解析:7.C 8.D 第 7 题,直接读图可知,左图是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右图为德国鲁尔区,两工业区共同的有利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市场广阔。鲁尔区没有铁矿资源。第 8 题,目前两工业区都处于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其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14据此回答 910 题。9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蔓延 B市场萎缩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10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可以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D进行产业转移解析:9.D 10.A 第 9 题,山西省
28、和德国鲁尔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无论是我国山西运出煤炭,还是鲁尔区运入铁矿石、石油等,运输量都很大。第 10 题,两地工业结构都不够均衡,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应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一、选择题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是鲁尔区独特的开发模式,鲁尔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原为著名的蒂森钢铁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于 1985 年停产。现在被改造为一个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如图)。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读图,完成 13 题。1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
29、的比重 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A BC D2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降低能源消耗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153图示反映该区的整治措施是(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B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解析:1.C 2.D 3.A 第 1 题,为了使鲁尔区经济结构多元化,政府积极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扶持、改善交通等
30、。第 2 题,采取的措施是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不包括化学工业,而且只是改造没有搬迁,改造时扩大了生产规模,因此 A、B、C 三项说法均不正确。第 3 题,在工厂遗址上建园艺展区,吸引游人前来参观游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说明该区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并形成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鸡西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向“绿”的转变, “黑”与“绿”的比由过去的 82 调整为 37。阅读材料完成 45 题。4有关鸡西市产业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31、A “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B鸡西市在产业调整中把第三产业作为重点C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D现在鸡西市 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5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B在废矿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筑业等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D资源型城市发展到衰落期必须寻找新的产业解析:4.B 5.D 第 4 题,鸡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型城市,该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黑”与“绿”的比由 82 变为 37,说明该市把第三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第 5 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经
32、过一定的过程,但并非全部都要寻找新的产业,也可以将原有产业进一步深化、细化,从而将原有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如对企业原有技术进行改造和产品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回答 68 题。166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 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A BC D7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
33、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处 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处 C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D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8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产业链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解析:6.A 7.C 8.B 第 6 题,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也使该乡镇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就业结构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也需要交通得到更
34、大程度的改善;另外,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也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第 7 题,坑口电站的建设可以缓解运煤的压力但会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故坑口电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垂直的郊外。第 8 题,煤炭产地在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时,可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二、综合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的工业区。17材料二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35、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材料三 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采取哪些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的措施?(3)鲁尔区通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的地区。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区可以采取哪些可借鉴的措施?解析:第(1)题,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进口铁矿石,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等。辽中南的区位条
36、件主要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陆上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工业基础较好,技术力量强。第(2)题,解决地区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可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总结。第(3)题,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可借鉴鲁尔区的发展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振兴措施。答案:(1)相同点 不同点工业区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从自然条件分析德国鲁尔区鲁尔区水源充足;无铁矿资源辽中南工业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都有广阔的市场;水陆交通都便利辽中南工业区水源短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2)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节流措施: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节水农业;控制需水量大的重工业企业的发展。(3)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调整工业布局,选择最优区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交通,改善运输条件。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