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图象 (1)定义:函数的图象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系列的 组成的,图象上每一点的坐标(x,y)代表了函数的一对对应值,它的横坐标x表示 的某一个值,纵坐标y表示与该自变量对应的 . (2)画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 ;描点; .,点,自变量,函数值,列表,连线,探究点一:函数图象 【例1】 小慧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x-1|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慧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函数y=|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导学探究】 1.任意实数都有绝对值,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实数;把x=-1代入函数得b= .,解:(1)因为x无论为何值,函数均有意
2、义,所以x为任意实数.,任意,2,(2)列表,找出y与x的几组对应值.其中,b= ;,解:(2)因为当x=-1时,y=|-1-1|=2,所以b=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以上表中以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导学探究】 2.根据列表、描点、连线可画出函数图象.,解:(3)如图所示.,探究点二:函数图象的分析 【例2】 两人分别骑自行车和摩托车沿着相同的路线从甲地到乙地,如图反映的是这两个人行驶过程中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与乙地相距多少千米?两个人分别用了几小时才到达乙地?谁先到达了乙地?早到多长时间? (2)分别描述在这个过程中骑自
3、行车和骑摩托车的人的行驶状态; 【导学探究】 1.对于时间和路程(s-t)图象,上升的图象表示 ,水平的图象表示 ,下降的图象表示 .,离开,不动,返回,解:(1)甲地与乙地相距100千米.两个人分别用了2小时(骑摩托车)、6小时(骑自行车)到达乙地.骑摩托车的先到乙地,早到了1小时. (2)骑自行车的先匀速行驶了2小时,行驶40千米后休息了1小时,然后用3小时到达乙地.骑摩托车的在自行车出发3小时后出发,行驶2小时后到达乙地.,(3)求摩托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导学探究】 2.从图象可以看出骑自行车的人先出发而后到达乙地,行驶的路程是 千米.,100,解:(3)摩托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50千米/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