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评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220258       资源大小:909.2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评新人教版.docx

    1、1期末测评(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澳门

    2、回归 D.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4.会议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中国,同时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报告,确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强调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此次会议( )A.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B.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C.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5.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中 1957 年到

    3、1960 年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单位:千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1949年1957年1960年1962年1970年人均数量202263212228289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 1992 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2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

    4、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 1978 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实行土地公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A. B. C. D.8.1980 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1985 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 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 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 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扩大

    5、开放融入世界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农村实行政社合一 B.农业合作化的完成C.封建土地制度废除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0.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洗雪了百年的耻辱B.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C.“一国两制”的实施是成功的D.“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11.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12.下列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1997

    6、 年 7 月 1 日 香港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香港回归祖国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A. B. C. D.13.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其名称应是(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科技和文化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14.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

    7、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下列外交成就属于改革开放前取得的是( )中日建交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B. C. D.16.邓小平曾指出:“如果(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C.“两弹一星” D.青蒿素1

    8、7.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下列图片中为此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18.20 世纪 60 年代,疟疾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下列哪位科学家破解了这一世界难题,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并因此获得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钱学森19.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9、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 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 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1 题 20 分,第 22 题 10 分,第 23 题 14 分,第 24 题 16 分,共 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6 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

    10、的。材料二 这 10 年中(19561966 年),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三4(1)材料一中“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主要是指:(8 分)1950 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 制度。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 年 7 月取得了 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1953 年开始执行 ,到 1957 年超额完成;1954 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 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指出材料二中“严重失误”的事件名称。(4 分)(3)联系所学知识,

    11、列举邓小平同志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至少回答四点)(8 分)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材料三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

    12、大会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年)材料四 它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 1989 年,1991 年中国加入该组织后为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材料一中周恩来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 分)(2)从材料二中找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两点原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 分)(3)材料三中关于“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在哪两个地区得以成功实践?(2 分)6(4)材料四中的“它”指哪一国际组织?2001 年,中国哪座城市承办过该组织的会议?(2 分)23.阅

    1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开天辟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如此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句话折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时代精神。(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口号折射出的时代精神是什么?(4 分)【曲折探索】1959 年 10 月 1 日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 周年阅兵仪式,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高呼“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些口号是那个狂热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2)结合史实说明“这些口号是那个狂热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这句话的含义。(6 分)【伟大转折】71984 年 10 月 1 日,北京大学游行队

    14、伍中展现出一条“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3)这句口号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4 分)24.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市民文化生活】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令人眼花缭乱。(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6 分)【近代社会生活革新】材料二 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使

    15、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礼节 叩头鞠躬、握手称呼大人、老爷先生、君、同志(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表现。辛亥革命后礼节、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6 分)8【现代流行服饰变迁】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 世纪 80 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

    16、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4 分)参考答案期末测评一、选择题1.A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A 3.A4.B 据“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中国、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共八大的内容。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故 B 项符合题意。5.B 6.D 7.C 8.D 9.D10.B 目前台湾问题尚未解决,故 B 项表述

    17、错误,符合题意。11.C 12.C 13.C914.C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使参加会议的国家搁置分歧,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使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故选 C 项。15.D16.C 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 1964 年爆炸成功的。根据时间“(20 世纪)60 年代”判断,邓小平所说的“这些东西”是指“两弹一星”,因为“两弹一星”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体现。17.B 18.C19.A 1978 年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

    18、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 项。20.D二、非选择题21.参考答案(1)封建土地 抗美援朝战争 第一个五年计划 社会主义改造(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主题报告)。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领导人民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建并发展经济特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回答出四个要点即可;回答出其他内容,只要史实正确亦可)22.参考答案(1)“求同存异”。该方针促进了

    19、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1972 年,尼克松访华。(3)“一国两制”。香港、澳门。(4)亚太经合组织(或 APEC)。上海。23.参考答案(1)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独立精神;追求幸福生活的时代精神。(2)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给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利后果,阻碍了社会的发展。(3)对领袖的尊敬与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24.参考答案(1)特点: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等。(答出两项即可)(2)表现: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的使用;大众传媒:报刊的出现和出版业的发展;社会习俗:剪发辫、改称谓、倡文明等。(答出两项即可)说明:人格平等的观念开始取代传统的等级观念。(答出“改变愚昧落后习俗,代之以文明礼仪”亦可)(3)变化: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答出两项即可)10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评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