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跟踪检测(五) 氧化还原反应1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选项 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解析:选 C A 项,NaOH 溶液滴入 FeSO4溶液中,会生成 Fe(OH)2白色沉淀,Fe(OH) 2被氧化为 Fe(OH)3,反应过程中出现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 项,由于氯水显酸性,先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后由于 HClO具有氧化性,使红色溶液迅速褪色,与氧化
2、还原反应有关;C 项,向 AgCl浊液中滴加 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发生沉淀的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gClS 2 =Ag2S2Cl ,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 项,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的反应为 3Cu8HNO 3(稀)= =3Cu(NO3)22NO4H 2O,NO 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 NO2,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2(2019房山区一模)下列水处理方法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明矾处理水中的悬浮物B用 Na2S处理水中的 Cu2 、Hg 2 等重金属离子C用 FeSO4处理含 Cr2O 的酸性废水,再调节 pH除去 Cr327D用 NaOH处理含高浓度 NH 的废水并回
3、收利用氨4解析:选 C A 项,用明矾处理水中的悬浮物,利用的是 Al3 的水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 项,用 Na2S处理水中的 Cu2 、Hg 2 等重金属离子,S2 与 Cu2 、Hg 2 生成沉淀,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项,用 FeSO4处理含 Cr2O 的酸性废水,再调节 pH除去 Cr3 ,Fe 2 与 Cr2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27 27项,用 NaOH处理含高浓度 NH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OH 与 NH 反应生成氨气,不存在4 4化合价的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3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炼铜。其中间过程的一个反应的化
4、学方程式为2Cu2OCu 2S 6CuSO 2,下列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高 温 A氧化产物是 CuB还原剂是 Cu2OC生成 1mol Cu转移的电子为 2 molDCu 2S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解析:选 D A 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2OCu 2S 6CuSO 2,铜= = = = =高 温 元素化合价由1 价降低到 0价,Cu 2O和 Cu2S作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2物为 Cu,错误;B 项,硫元素化合价由2 价升高到4 价,Cu 2S作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错误;C 项,结合电子守恒,生成 6 mol Cu转移的电子为 6 mol,
5、生成 1 mol Cu转移的电子为 1 mol,错误;D 项,由上述分析可知 Cu2S 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正确。4CsICl 2是一种碱金属的多卤化物,这类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既可表现氧化性又可表现还原性,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Cs 显3 价,I、Cl 均显1 价BCs 显1 价,Cl 显1 价,I 显1 价C在 CsICl2溶液中通入 Cl2,有单质碘生成D在 CsICl2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有硫酸生成解析:选 D CsICl 2中 Cs显1 价,I 显1 价,Cl 显1 价,A、B 项均错误;CsICl2溶液中通入 Cl2,Cl 2应作氧化剂,CsICl 2应作还原剂,I 的
6、化合价应升高,不可能降低,即不会有单质碘生成,C 项错误;在 CsICl2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SO 2是还原剂,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 H2SO4,D 项正确。5(2019静宁模拟)根据下列事实:XY 2 =X2 YZ2H 2O=Z(OH)2H 2Z 2 氧化性比 X2 弱由 Y、W 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 W2 2e =W,Y2e 2 =Y2可知 X、Y、Z、W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ZYW BZWXYCZXYW DZYXW解析:选 C XY 2 =X2 Y,X 作还原剂,Y 是还原产物,所以 X的还原性大于Y的还原性;ZH 2O=Z(OH)2H 2,Z 能与水反
7、应作还原剂,所以 Z的还原性最强;Z作还原剂,H 2是还原产物,所以 Z的还原性大于 H2的还原性;Z 2 氧化性比 X2 弱,所以Z的还原性大于 X的还原性;由 Y、W 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 2e =W、Y2e =Y2 ,Y 是还原剂,W 是还原产物,所以 Y的还原性大于 W的还原性;所以 X、Y、Z、W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ZXYW。6(2019南岔区模拟)把图 b的碎纸片补充到图 a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下列有关该离子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 3、1、2、6、3B若有 1 mol S被氧化,则生成 2 mol S2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
8、质的量之比为 123D2 mol S 参加反应有 3 mol电子发生转移解析:选 B A 项,在碱性条件下,S 与 OH 反应生成 S2 、SO 和 H2O,其反应的离23子方程式为 3S6OH =2S2 SO 3H 2O,错误;B 项,若有 1 mol S被氧化,则转移234 mol 电子,则生成 2 mol S2 ,正确;C 项,若有 1 mol S被氧化,则转移 4 mol电子,有 2 mol S被还原,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错误;D 项,由方程式可知 3 mol S 参加反应转移 4 mol电子,则 2 mol S参加反应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错83误。7U 常见
9、化合价有4 和6。硝酸铀酰UO 2(NO3)2加热可发生如下分解:UO2(NO3)2 U xOyNO 2O 2(未配平)将气体产物收集于试管中并倒扣于盛水的水槽中,气体全部被吸收,水充满试管。则生成的铀的氧化物化学式是( )AUO 2 B2UO 2UO3CUO 3 DUO 22UO3解析:选 C 由题意知气体产物全部被吸收,即二者与水完全反应生成 HNO3,发生反应 4NO2O 22H 2O=4HNO3, 根据原子守恒及 NO2与 O2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将UO 2(NO3)2改写成 UO32NO2 O2,故生成的铀的氧化物为 UO3。128.已知还原性:HSO I ,氧化性:IO I2。在
10、含 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3 3NaIO3溶液。加入 NaIO3的物质的量和析出的 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的氧化产物均为 SO3B a点时消耗 NaHSO3的物质的量为 1.0 molC从起点到 b点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3HSO IO =3SO I 3H 3 3 24D当溶液中 I 与 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时,加入的 NaIO3为 1.2 mol解析:选 C 在溶液中,NaHSO 3中的 HSO 最终被氧化为 SO ,不会出现 SO3,A 项3 24错误;根据还原性:HSO I 及从起点到 b点没有 I2生成知,
11、IO 和 HSO 刚开始发生3 3 3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HSO IO =3SO I 3H , a点时3 3 24加入的 NaIO3的物质的量为 0.4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知,消耗的 NaHSO3 的物质的量为1.2 mol,B 项错误,C 项正确;根据反应知,3 mol NaHSO3消耗 NaIO3的物质的量为 1 4mol,生成的 I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设生成的 I2的物质的量为 n mol,则根据反应IO 6H 5I =3H2O3I 2知,消耗 NaIO3的物质的量为 mol,消耗 I 的物质的量为3n3mol,剩余的 I 为 mol,溶液中 n(I
12、 ) n(I2)11,即 mol n mol,5n3 (1 5n3) (1 5n3)解得 n ,故此时加入的 n(NaIO3)1 mol mol1 mol mol1.125 mol,D 项错38 n3 18误。9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锑的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2Sb2S33O 26Fe= =Sb4O66FeS Sb4O66C= =4Sb6CO 关于反应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每 1 mol Sb2S3参加反应时,共转移 6 mol电子B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Sb2S3和 O2,中的氧化剂是 Sb4O
13、6C反应说明高温下 C的还原性比 Sb强D每生成 4 mol Sb时,反应与反应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解析:选 B A 项,反应中 Sb、S 元素化合价未变化,Fe、O 元素化合价变化,每 1 mol Sb2S3参加反应时,3 mol Fe 参加反应,转移 6 mol电子,正确;B 项,反应中只有O2是氧化剂,Fe 是还原剂,错误;C 项,反应中 C是还原剂,置换出 Sb,所以高温下 C的还原性比 Sb强,正确;D 项,生成 4 mol Sb时需要消耗 6 mol C、1 mol Sb4O6,则需还原剂铁的物质的量为 6 mol,所以反应与反应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正确。10
14、已知 2Fe3 2I =I22Fe 2 、2Fe 2 Br 2=2Br 2Fe 3 。现向含有FeBr2、FeI 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 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氧化性:Br 2Fe 3 I 2原溶液中 Br 一定被氧化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 Fe2 一定被氧化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 Fe2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 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 Fe2 、Br 均被完全氧化A BC D解析:选 B 由已知的两个离子方程式及同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15、5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Fe 3 I 2、Br 2Fe 3 ,故正确;向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 Fe3 ,则说明溶液中无 I 存在,又氧化性:Cl2Br 2Fe 3 I 2,氯气的量不确定,则 Br 不一定被氧化,故错误,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存在 Fe3 ,但不能确定是否所有的 Fe2 均被氧化为 Fe3 ,故正确;上层溶液中若含 Br ,则产生淡黄色沉淀,若含 I ,则产生黄色沉淀,由题知只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 Cl 不含 Br 和 I ,即溶液中的 Fe2 、Br 均被完全氧化,故正确。11F 2和 Xe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氧化性极强且极易与水反应的
16、 XeF2、XeF 4和 XeF6三种化合物。其中 XeF4与 H2O可以发生如下反应:6XeF412H 2O=2XeO34Xe 24HF3O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BXeF 4按以上方式与水反应,每生成 3 mol O2转移 12 mol 电子CXeF 2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将重新生成 Xe和 F2DXeF 2、XeF 4和 XeF6在空气中都能长期存放解析:选 A 该已知反应中,生成 Xe的 XeF4作氧化剂,生成 XeO3的 XeF4作还原剂,生成氧气的水作还原剂,所以该反应中 4XeF4(氧化剂)2XeF 4(还原剂)6H 2
17、O(还原剂)6H 2O=2XeO34Xe24HF 3O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26)12,故 A正确;由反应可知,每生成 4 mol X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 mol(40)16 mol,则每生成 3 mol O2转移 16 mol电子,故 B错误;F 2能与水反应,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可能重新生成 Xe和 F2,故 C错误;XeF 2、XeF 4和 XeF6极易与水反应,在空气中不能长期存放,故 D错误。12已知反应:FeOCr 2O3Na 2CO3NaNO 3 Na2CrO4Fe 2O3CO 2NaNO 2(未配 高 温 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 2CrO
18、4是还原产物B该反应中有 3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NaNO 3是还原剂D1 mol FeOCr 2O3参与反应将得到 7 mol电子解析:选 B 还原产物是指氧化剂对应的生成物,Na 2CrO4是氧化产物,A 项错误;该反应中二价铁转化成三价铁,三价铬转化成六价铬,五价氮转化成三价氮,共 3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 项正确;FeOCr 2O3是还原剂,NaNO 3是氧化剂,C 项错误;1 mol FeOCr2O3参与反应将失去 7 mol电子,D 项错误。13.某厂废水中含 KCN,其浓度为 0.01 molL1 ,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化合物中 N化合价均为3 价):KCN2K
19、OHCl 2=KOCN2KClH 2O。(1)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6(2)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KOCN_Cl 2_ =K2CO3_N 2_KCl_(3)若将 10 L含 KCN的浓度为 0.01 molL1 的废水中 KCN氧化除去,最少需要氯气_mol。.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3)中溶液多余 Cl2的含量,常用 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定量测定。(4)现实验室需用 480 mL一定浓度的 Na2S2O3溶液,配制该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_。(5)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 Cl2
20、氧化成 SO ,因此 Na2S2O3常用作脱氯剂,2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现取(3)中溶液 20.00 mL,用 a 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经过平行实验测得消耗 Na2S2O3标准溶液 b mL,计算废液中 Cl2的浓度为 _molL1 (用含 a、 b的表达式表示)。解析:(1)已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碳元素化合价从2 价升高到4价,失去电子,因此被氧化的元素是 C。(2)氯元素的化合价从 0价降低到1 价,得到 1个电子。氮元素化合价从3 价升高到 0价,失去 3个电子,因此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
21、有水生成,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OCN3Cl 28KOH= =2K2CO3N 26KCl4H 2O。(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 mol KCN最终被氧化为碳酸钾和氮气,失去 5 mol电子,1 mol氯气得到 2 mol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将 10 L含 KCN的浓度为 0.01 molL1 的废水中 KCN氧化除去,最少需要氯气0.25 mol。(4)没有 480 mL 规格的容量瓶,所以还需 500 10 L0.01 molL 152mL容量瓶。(6)消耗 Na2S2O3的物质的量是 0.001ab mo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0.004ab mol,因此废液中
22、 Cl2的浓度为 0.2 ab molL1 。0.004ab mol0.02 L答案:(1)C(2)2 3 8KOH 2 1 6 4H 2O(3)0.25 (4)500 mL 容量瓶(5)S2O 4Cl 25H 2O=2SO 8Cl 10H 23 24(6)0.2ab14(1)次磷酸钠(NaH 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即通过化学反应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 Ni2 和 H2PO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以下镀镍反应:2Ni2 _H 2PO _= =_Ni_H 2PO _2 37请配平上述方程式。上述反应中,若生成 1 mol H2PO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3(2
23、)高铁酸盐也是常用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钠(Na 2FeO4)可用如下反应制备:2FeSO46Na 2O2=2Na2FeO42Na 2O2Na 2SO4O 2若生成 2 mol Na2FeO4,则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mol。高铁酸盐可将水体中的 Mn2 氧化为 MnO2进行除去,若氧化含 Mn2 1 mg的水体样本,需要 1.2 mgL1 高铁酸钾_ L。(3)S2O 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为 SO ,硫酸锰(MnSO 4)和过硫酸钾(K 2S2O8)两28 24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反应,得到紫红色溶液。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一定量的 FeSO
24、4后,再加入足量的 KNO3溶液,可使其中的 Fe2 全部转化成 Fe3 ,并有气体逸出,请配平该化学方程式:FeSO4_KNO 3_H 2SO4 = = = = =催 化 剂 K2SO4_Fe 2(SO4)3_NO_H 2O;其中氧化剂为_。铁红是一种红色颜料,其成分是 Fe2O3,将一定量的铁红溶于 160 mL 5 molL1 盐酸中,再加入一定量铁粉恰好溶解,收集到 2.24 L(标准状况)气体,经检测,溶液中无Fe3 ,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_。解析:(1)H 2PO 中 P显1 价,H 2PO 中 P显3 价,所以若生成 1 mol H2PO ,2 3 3应转移电子 2 mol。
25、(2)在该反应中,Fe 由2 价升到6 价,Na 2O2中的一部分 O由1 价升到 0价。所以当生成 2 mol Na2FeO4时,应转移电子 10 mol。根据电子守恒得:2 3, x2 L。110 3 g55 gmol 1 x1.210 3 gL 1198 gmol 1(3)根据信息,Mn 2 被氧化成 MnO ,而 S2O 被还原生成稳定的 SO ,则可写出相4 28 24应的化学方程式。(4)Fe 2O36H =2Fe3 3H 2Ox 6 x 2 x2Fe3 Fe= =3Fe22x xFe 2H = H2Fe 20.1 mol 0.2 mol 0.1 mol由题意得 0.2 mol6 x0.16 L5 molL1 ,解得 x0.1 mol。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为(0.1 mol x)56 gmol1 11.2 g。8答案:(1)1 1H 2O 1 1 2H 2 mol(2)10 2(3)5K2S2O82MnSO 48H 2O 4K2SO42KMnO 48H 2SO4= = = = =催 化 剂 (4)6 2 4 1 3 2 4 KNO 3 11.2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