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讲义(含解析).doc

    • 资源ID:1219193       资源大小:3.08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讲义(含解析).doc

    1、1氧 化 还 原 反 应江苏考纲要求1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教材基础自热身1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是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例如,反应 MnO24HCl(浓) MnCl2Cl 22H 2O 中,氧化剂是= = = = = MnO2,还原剂是 HCl,氧化产物是 Cl2。生成 1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2NA,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 2_mol,HC

    2、l 显示的性质是还原性和酸性。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例如:写出 Cu 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电子转移表示法2(2)单线桥法例如:写出 Cu 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5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物质类型 举例 对应还原产物X2(卤素) X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O 3 H2O 或 OH 或 O2 或 O22氧化物 MnO2 Mn2浓 H2SO4 SO2HNO3 NO 或 NO2含氧酸HClO ClKMnO4(H ) Mn

    3、2Fe3 Fe2 或 Fe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或离子盐NaClO Cl过氧化物 Na2O2、H 2O2 H2O 或 OH(2)常见的还原剂物质类型 举例 对应氧化产物活泼的金属单质 Na、Fe、Al Na 、Fe 2 或 Fe3 、Al 3某些非金属单质 H2、C、S H 、CO 或 CO2、SO 2CO CO2氧化物SO2 SO3或 SO24变价元素中低价态化合物或离子 氢化物 NH3 N2或 NO3H2S S 或 SO2SO23 SO _24Fe2 Fe3离子I I2(3)中间价态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Fe2 Fe3 FeSO23 SO

    4、24 SH2O2 O2 H2O 或 OH其中 Fe2 、SO 常作还原剂,H 2O2常作氧化剂23知能深化扫盲点提能点 一 突破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六个误区”误区 1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也不一定被氧化。因为元素处于化合态时,其化合价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若元素由负价变为 0 价,则其被氧化,若元素由正价变为 0 价,则其被还原。误区 2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要看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误区 3 在氧化还原

    5、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只作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只作氧化剂,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往往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只是以氧化性为主。如在反应 Cl2H 2OHCl HClO 中,Cl 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误区 4 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其所含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误区 5 所含元素价态越高,化合物的氧化性一定越强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 HClO4中 Cl 为7 价(最高价态),HClO 中 Cl 为1 价,而实际上 HClO4的氧化性没有 HClO 的强。误区 6 在

    6、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有许多反应是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如在反应 2Na2O22H 2O=4NaOHO 2中,Na 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对点练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只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物质作氧化剂,另一种物质作还原剂CSO 2是常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也具有氧化性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定不同解析:选 C A 项,金属单质只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既可作还原剂,又可作氧化剂,错误;B 项,在氧化还原反应

    7、中,一种物质作氧化剂,另一种物质作还原剂,也可以是一种物质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错误;C 项,SO 2是常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也具有氧化性,正确;D 项,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相同,也可不同,错误。 提能点 二 记住、判断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确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其前提是确定物质中各元素(特别是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基本方法是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

    8、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2)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CuFeS2:Cu 2 Fe 2 HCN:C 2 N 3CuH:Cu 1 H 1Si3N4:Si 4 N 3H3PO2:P 1K2FeO4:Fe 6LiNH2:N 3AlN:N 3Na2S2O3:S 2CuCl:Cu 1Li2NH:N 3VO :V 5 2C2O :C 324FeO :Fe (8 n)n4题点全练过高考1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带提碘 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 D海水提溴解析:选 C A 项,海带提碘是由 KI 变为 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9、;B 项,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 NaCl 水溶液产生 NaOH、Cl 2、H 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项,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项,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52某种飞船以 N2H4和 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2N 2H4N 2O4=3N24H 2O,反应温度可高达 2 700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N 2H4 是氧化剂CN 2O4是还原剂DN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解析:选 D 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实际

    10、上是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发生的归中反应,N 2H4是还原剂,N 2O4是氧化剂,N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3将几滴 KSCN(SCN 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含有 Fe3 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一份中加入适量 KMnO4溶液,红色褪去;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下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ASCN 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为(SCN) 2B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KMnO4将 SCN 氧化C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SO2将 Fe3 还原为 Fe2D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SO2将 SCN 还原解析:选 D 红色溶液的成分可看作是 Fe(SCN)3,由于 SCN

    11、是“类卤离子” ,性质与卤素离子(Cl 、Br 、I )相似,因此可通过卤素离子的性质推测 SCN 的性质。如 Cl 可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为 Cl2,则 SCN 也能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为(SCN) 2,所以 A、B 项都正确;Fe 3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将 SO2氧化为 H2SO4,本身被还原为 Fe2 ,C 项正确;卤素离子的化合价已到最低价,不能被 SO2还原,由此可推知 SCN 也不能被 SO2还原,故D 项不正确。4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 3H 2C2O4H 2SO4 2ClO22CO 2K

    12、2SO42H 2O。下列说法正= = = = = 确的是( )AH 2SO4是氧化剂BClO 2是氧化产物CH 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 mol KClO 3参加反应有 2 mol 电子转移解析:选 C H 2S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 错误;KClO 3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从5 降到4,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故 ClO2是还原产物,B 错误;H 2C2O4中 C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 正确;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 1 mol 电子转移,D 错误。5.(2019无锡高三月考)某离子反应中涉及6H2O、ClO 、NH 、H 、N 2、Cl 六

    13、种微粒。常温条件下反应时,溶液 pH 随时间变化的曲 4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ClOB该反应中有两种离子生成C该反应生成 1 mol 氧化产物时,转移的电子为 6 molD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解析:选 D 反应涉及的六种微粒中,ClO 具有强氧化性,应为该反应的氧化剂,分析其他微粒的化合价变化可知,NH 应为该反应的还原剂,由题图可知,反应过程中 pH 4减小, c(H )不断增大,因此 H 应为该反应的生成物,再由原子守恒可知,H 2O 也是该反应的生成物。分析各选项不难发现,D 项错误,因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32。知

    14、能深化扫盲点依据反应原理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对点练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 Fe 2 =Fe3 Ce 3Sn2 2Fe 3 =2Fe2 Sn 4由此可以确定 Fe2 、Ce 3 、Sn 2 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Sn 2 、Fe 2 、Ce 3 BSn 2 、Ce 3 、Fe 2CCe 3 、Fe 2 、Sn 2 DFe 2 、Sn 2 、Ce 3解析:选 A 由反应:Ce 4 Fe 2 =Fe3 Ce 3 知还原性:Fe 2 Ce3 。由反应:Sn2 2Fe 3 =2Fe2 Sn 4 知还原性:Sn 2 Fe2 ,故还原

    15、性强弱顺序为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四种方法 7Sn2 Fe2 Ce3 。依据“三表”判断(1)元素周期表(2)金属活动顺序表(3)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依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判断(1)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例如:(2)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例如:依据反应条件判断(1)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 H2SO4稀H2SO4,浓 HNO3稀 HNO3;还原性:浓 HCl稀 HCl。(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16、8(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为 KMnO4(酸性)KMnO 4(中性)KMnO 4(碱性)。对点练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Cu 与 HNO3溶液 Cu 与 FeCl3溶液 Zn 与 H2SO4溶液 Fe与 FeCl3溶液 Cl 2和 NaOH 溶液 Fe 和 HNO3溶液 Fe 和 H2SO4溶液 Na 和 O2(1)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2)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3)氧化还原反应不受浓度、温度影响的是_。答案:(1) (2

    17、) (3)题点全练过高考题点一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已知下列氧化还原反应:2BrO Cl 2=Br22ClO 3 35Cl 2I 26H 2O=2IO 10Cl 12H 3ClO 5Cl 6H =3Cl23H 2O 3上述条件下,各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ClO BrO IO Cl2 3 3 3BBrO Cl2ClO IO 3 3 3CBrO ClO Cl2IO 3 3 3DCl 2BrO ClO IO 3 3 3解析:选 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强弱顺序为氧化剂氧化产物。根据反应可知氧化性:BrO ClO ;根据反应可知氧化性:Cl 2IO ;根据反应可知氧化

    18、性:ClO 3 3 3Cl2,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是 BrO ClO Cl2IO 。 3 3 3 32已知 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Co2 ,Co 2O3、Cl 2、FeCl 3、I 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 26FeI 2=2FeCl34FeI 3BCl 2FeI 2=FeCl2I 2CCo 2O36HCl(浓)= =2CoCl2Cl 23H 2OD2Fe 3 2I =2Fe2 I 2解析:选 A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判断 B 中Cl2I2;C 中 Co2O3Cl2;D 中 Fe3 I2,这些结论与题给信息一致。对于

    19、 A,由于 I 的还原性强于Fe2 ,所以 Cl2应先氧化 I ,而不应先氧化 Fe2 。9题点二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探究3为验证氧化性 Cl2Fe 3 SO 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 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 K1K 4,通入一段时间 N2,再将 T 型导管插入 B 中,继续通入 N2,然后关闭 K1、K 3、K 4。.打开活塞 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 A 加热。.当 B 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 K2。.打开活塞 b,使约 2 mL 的溶液流入 D 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打开 K3和活塞 c,加入 70%的硫酸

    20、,一段时间后关闭 K3。.更新试管 D,重复过程,检验 B 溶液中的离子。(1)过程的目的是_。(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3)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若将制取的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_。(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 Cl2Fe 3 SO 2的是_(填“甲” 、 “乙”或“丙”)。过程 B 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 B 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甲 有 Fe3 无 Fe2 有 SO24乙 既有 Fe3 又有 Fe2 有 SO24丙 有 Fe3 无 Fe2 有 Fe2解析:(1)通入一段时间 N

    21、2,排出装置中的氧气。(2)氯气和二氧化硫都是有毒气体,可以用 NaOH 溶液来吸收。(3)A 中发生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4)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溶液显酸性,检验 SO应选择 BaCl2溶液;乙中第一次有 Fe2 ,说明 Cl2不足,Cl 2氧化性大于 Fe3 ,第二次24有 SO ,说明发生 SO2与 Fe3 的反应,则 Fe3 的氧化性大于 SO2;丙中第一次有 Fe3 ,24无 Fe2 ,则 Cl2的氧化性大于 Fe3 ,第二次有 Fe2 ,说明发生 SO2与 Fe3 的反应,则10Fe3 的氧化性大于 SO2。答案:(

    22、1)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2)NaOH 溶液(3)MnO24HCl(浓) MnCl2Cl 22H 2O= = = = = (4)2MnO 5SO 22H 2O=2Mn2 5SO 4H 4 24(5)乙、丙1守恒规律(1)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2)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这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依据,也是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依据。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初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3)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各离子的

    23、电荷总数与产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如 Fe3 Cu= =Fe2 Cu2 (错误),2Fe 3 Cu= =2Fe2 Cu 2 (正确)。对点练124 mL 浓度为 0.05 molL1 的 Na2SO3溶液恰好与 20 mL 浓度为 0.02 molL1 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 Na2SO3可被 K2Cr2O7氧化为 Na2SO4,则元素 Cr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5解析:选 B 由题目中指出被还原的元素是 Cr,则得电子的物质必是 K2Cr2O7,失电子的物质一定是 Na2SO3,其中 S 元素的化合价从46,而 Cr 元素的化合价将从6 n(设化合

    24、价为 n)。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有 0.05 molL1 0.024 L(64)0.02 molL 1 0.020 L2(6 n),解得 n3。2某铁的氧化物(Fe xO)1.52 g 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 112 mL Cl2,恰好将铁元素完全氧化成 Fe3 。 x 值为(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三大规律及应用 11A0.80 B0.85 C0.90 D0.93解析:选 A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Fe xO 被氧化为 Fe3 转移的电子数和 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 112 mL Cl2转移电子 0.01 mol,则有 x0.01,解得 x0.80

    25、。1.5256x 16 (3 2x)2转化规律(1)价态归中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 ,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注意 不会出现中 H2S 转化为 SO2而 H2SO4转化为 S 的情况。(2)歧化反应同一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同价态的物质时,该元素的价态变化一定遵循“中间价态高价态低价态” ,不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即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不能都比中间价态高或都比中间价态低。对点练3在 KClO36HCl(浓)= =KCl3Cl 23H 2O 的反应中,被氧化

    26、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 )A16 B61 C15 D51解析:选 D 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为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比为 51。4已知 G、Q、X、Y、Z 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12G QNaCl QH 2O XH 2 电 解 YNaOH GQH 2OZNaOH QXH 2O这五种化合物中 Cl 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G、Y、Q、Z、X BX、Z、Q、G、YCX、Z、Q、Y、G DG、Q、Y、Z、X解析:选 A 由得出 Q 中价态高于 G,因为 G 中价态必介于 Q 和1 价的 Cl 之间,1 价为氯元素的最低价;将该结论

    27、引用到,Y 中价态介于 Q 与 G 之间,故有 Q 价态高于Y,Y 价态高于 G;分析:H 2O 中的 H 化合价降低,则 Q 中的氯元素转变为 X 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必升高,则得出 X 价态高于 Q;最后分析:Z 中价态介于 Q、X 之间,则 X 价态高于 Z,Z 价态高于 Q。3优先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 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 加 入 氧 化 剂 在 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 Cl2时,因为还原性 Fe2 Br ,所以 Fe2 先与 Cl2反应。(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 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 加 入 还 原 剂 含

    28、有 Fe3 、Cu 2 、H 的溶液中加入 Fe 粉,因为氧化性 Fe3 Cu 2 H ,所以 Fe 粉先与Fe3 反应,然后再与 Cu2 反应。对点练5向含有 FeBr2、FeI 2的溶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若只从反应顺序角度考虑反应情况,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I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 Fe2 全部被氧化C原溶液中的 Br 可能被氧化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 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呈紫红色解析:选 B 溶液中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I Fe2 Br 。A 项,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

    29、Fe2 被氧化成 Fe3 ,则 I 全部被氧化,故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I ,正确;B 项,Fe 2可能全部被氧化,也可能是部分氧化,错误;C 项,溶液变为血红色只能说明 Fe2 被氧化成Fe3 ,而 Br 可能被氧化,正确;D 项,根据题意知有 I2生成,I 2易溶于有机溶剂,则下层溶液呈紫红色,正确。6在含有 CuCl2、ZnCl 2、FeCl 3各 0.01 mol 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 0.005 mol 铁粉,经搅拌后发生的变化应是( )13A铁溶解,析出 0.005 mol CuB铁溶解,放出 H2C铁溶解,溶液中不再有 Fe3D铁溶解,溶液中不再有 Cu2解析:选 C 因为氧化性 F

    30、e3 Cu2 H ,发生:2Fe 3 Fe= =3Fe2 ,其中 0.005 mol铁粉与 0.01 mol 的 FeCl3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不再有 Fe3 。传统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典例 1 (2017全国卷改编)配平化学方程式解析 第一步:标变价O 2O3Na 2CO3 2O3CO 2Fe 2 Cr 3 NaNO3 5 高 温 Na2CrO4 6 Fe 3 NaNO2 3 第二步:列得失第三步:求总数,从而确定氧化剂(或还原产物)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FeOCr2O3的计量数为 2,NaNO 3的计量数为 7, Na2CrO4的计量数为 4,NaNO 2的计量数为 7

    31、。第四步:配系数,先配平变价元素,再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元素。三类经典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42FeOCr2O34Na 2CO37NaNO 3 4Na2CrO4Fe 2O34CO 27NaNO 2= = = = =高 温 第五步:查守恒,检查 Na、C 和 O 是否守恒。答案 2 4 7 4 1 4 7对点练1配平下列方程式。(1)_NaBO2_SiO 2_Na_H 2=NaBH4_Na 2SiO3(2)_P_FeO_CaO _Ca3(PO4)2_Fe= = = = =高 温 (3)_KI_KIO 3_H 2SO4=_I2_K 2SO4_H 2O(4)_MnO _H _Cl =_Mn2 _

    32、Cl 2_H 2O 4(5)_MnO _Fe 2 _H =_Mn2 _Fe 3 _H 2O 4(6)_P4_KOH_H 2O=_K3PO4_PH 3(7)_P_CuSO 4_H 2O=_Cu_H 3PO4_H 2SO4答案:(1)1 2 4 2 1 2 (2)2 5 3 1 5(3)5 1 3 3 3 3 (4)2 16 10 2 5 8(5)1 5 8 1 5 4 (6)2 9 3 3 5(7)2 5 8 5 2 5缺项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缺项方程式是指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分子式没有写出来,一般为水、酸(H )或碱(OH )。(1)配平方法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含有变价元素的物质的化

    33、学计量数,然后由原子守恒确定未知物,再根据原子守恒进行配平。(2)补项原则条件 补项原则酸性条件下 缺 H 或多 O 补 H ,少 O 补 H2O碱性条件下 缺 H 或多 O 补 H2O,少 O 补 OH典例 2 将 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 MnSO4和 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溶液显紫色(Bi 3 无色)。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BiO3 Mn2 _ Na Bi3 _ _。解析 (1)由溶液显紫色可推知有 MnO 生成,确定变价元素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化 415合价分析如下:Bi(53)25(化学计量数 5 配在 NaBiO3和 Bi3 前)Mn(27)52(化学计量数

    34、2 配在 Mn2 和 MnO 前) 4(2)利用原子守恒确定缺项物质及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5NaBiO32Mn 2 _ 5Na 5Bi 3 2MnO _。 4(3)据补项原则,在酸性条件下,方程式左边多 O,故应补 H ,而方程式右边少 O,故应补 H2O,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 H 和 H2O 之前的化学计量数。5NaBiO32Mn 2 14H =5Na 5Bi 3 2MnO 7H 2O。 4答案 5 2 14H 5 5 2MnO 7H 2O 4对点练2配平下列方程式。(1) ClO Fe2 _= Cl Fe3 _。 3(2) MnO C2O _= Mn2 CO2 _。 4 24(3)LiCo

    35、O2 H2SO4 H2O2= Li2SO4 CoSO4 O2 _。(4) Fe(OH)2 ClO _= Fe(OH)3 Cl 。(5) Mn2 ClO H2O= MnO2 Cl2 _。 3答案:(1)1 6 6H 1 6 3H 2O(2)2 5 16H 2 10 8H 2O(3)2 3 1 1 2 1 4H 2O(4)2 1 1H 2O 2 1(5)5 2 4 5 1 8H 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6典例 3 KMnO 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 Na2C2O4反应,生成 Mn2 和 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解析 第一步:依题意,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 KMnO4是氧化剂,Mn 2

    36、 是还原产物;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 Na2C2O4(碳元素化合价为3 价)是还原剂,CO 2是氧化产物。第二步:按“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把离子方程式初步写成:MnOC 2O Mn 2 CO 2。 4 24由 MnO Mn 2 ,锰元素降了 5 价;由 C2O CO 2,碳元素升了 1 价,1 mol C2O 4 24共失去 2 mol e ,故在 C2O 前面配 5,在氧化产物 CO2前配 10;在 MnO 前配 2,24 24 4在还原产物 Mn2 前配 2,即 2MnO 5C 2O 2Mn 2 10CO 2。 4 24第三步:反应在硫酸中进行,故在左边补充 H ,右边补充 H

    37、2O,2MnO 5C 2O 4 24H 2Mn 2 10CO 2 H2O。第四步:依据电荷守恒及 H、O 原子守恒配平如下:2MnO 5C 2O 16H 2Mn2 10CO 28H 2O。 4 24 = = = = = 答案 2MnO 5C 2O 16H 2Mn2 10CO 28H 2O 4 24 = = = = = 对点练3(1)O 2将 Mn2 氧化成 MnO(OH)2的离子方程式:_。(2) KMnO4与盐酸反应生成 MnCl2和 Cl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在酸性条件下,NaClO 2可发生反应生成 NaCl 并释放出 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将 ClO2通入

    38、 KI 和 H2SO4的混合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 KClO3与 KI淀粉溶液混合后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 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 PbO2可由 PbO 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7) 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 Cl2氧化成 SO ,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24离子方程式为_。(8)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 I2还原为 I ,其离子方程式为_。17(9)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以和许多氧化剂反应,在酸性条件下,H 2S 和 KMnO4溶液反应生成 S、MnSO 4、K 2SO4和 H

    39、2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0)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变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2Mn 2 O 24OH =2MnO(OH)2(2)2MnO 16H 10Cl =2Mn2 5Cl 28H 2O 4(3)4H 5ClO =Cl 4ClO 22H 2O 2(4)2ClO210I 8H =5I24H 2O2Cl (5)ClO 6I 6H =Cl 3I 23H 2O 3(6)PbOClO =PbO2Cl (7)S2O 4Cl 25H 2O=2SO 8Cl 10H 23 24(8)SO I 2H 2O=2I SO 2H 23 24(9)2MnO 5H 2S6H =5S2Mn 2

    40、 8H 2O 4(10)4Fe2 O 24H =4Fe3 2H 2O18本 讲 达 标 检 测 课堂真题集训明考向1(2018北京高考)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实验NaOH 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 溶液滴入 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解析:选 C A 项,NaOH 溶液滴入 FeSO4溶液中,会生成 Fe(OH)2白色沉淀,Fe(OH) 2被氧化为 Fe(OH)3,反应过程中出现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

    41、关;B 项,由于氯水显酸性,先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后由于 HClO 具有氧化性,使红色溶液迅速褪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 项,向 AgCl 浊液中滴加 Na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发生沉淀的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gClS 2 =Ag2S2Cl ,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 项,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的反应为 3Cu8HNO 3(稀)= =3Cu(NO3)22NO4H 2O,NO 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 NO2,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2(2016上海高考)O 2F2可以发生反应:H 2S4O 2F2=SF62HF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BO 2F2既是氧化剂又是

    42、还原剂C若生成 4.48 L HF,则转移 0.8 mol 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解析:选 D A 项,O 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1 价变为反应后的 0 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氧气是还原产物,错误;B 项,在反应中 O2F2中的 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O 2F2是氧化剂,而 H2S 中的 S 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反应后变为 SF6中的6 价,H 2S 是还原剂,错误;C 项,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不能确定 HF 的物质的量,也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错误;D 项,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还原剂 H2S 与氧化剂 O2F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4,正确。3(2017江苏高考节选)(1)4550时,向 CuCl 悬浊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得到Cu2(OH)2Cl23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NaClO 溶液与 Ag 反应的产物为 AgCl、NaOH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讲义(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