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含解析).doc

    • 资源ID:1219140       资源大小:2.45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含解析).doc

    1、1课时检测(二十七)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11979 年,四川省委允许部分试点企业,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短线产品和炸药等危险产品仍由国家统购统配外,大部分生产资料可以进入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不经过物资部门直接订立供货合同,也可以在市场上采购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企业也可以自销一部分产品。这体现了( )A国家对计划经济取向的全面否定B对城市经济体制的积极探索C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现代企业制度在国企中逐步建立解析:选 B 依据材料可知,四川省委允许部分企业部分产品进入市场,企业间可以直接订立供货合同,可以在市场上采购

    2、物品,这体现了在传统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城市经济体制的探索,因此 B 项正确。219781991 年间,中国电视媒体在经济管理模式和财务运作机制上,先后经历了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国家财政提供全额资金补助),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国家拨款为主、媒体创收为辅),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媒体创收为主、国家拨款辅助)的三次历史性跨越。这一过程表明( )A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渐变革B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结束C现代企业制度的正式确立D城市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解析:选 A 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说明国家对电视媒体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了变革,故 A 项正确;题干只是涉及中国电视媒体一个行业,并不

    3、能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束,况且到目前为止,国家对经济的运行还是以宏观调控为主,故 B 项错误;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 C 项错误;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故 D 项错误。3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建立起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商品价格双轨制;2014 年,我国农产品领域实现全部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这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C对外开放的立体格局已经形成2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解析:选 D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在 20

    4、 世纪 90 年代,与我国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品市场发展,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 B 项错误;我国的商品价格变化与对外开放格局并无直接关系,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商品价格由“双轨制”到“由市场形成价格”体现了市场的作用,故 D 项正确。4 “1984 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深圳作为 90 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C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5、制的施行解析:选 C 邓小平的上述讲话是在 1992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84 年,故A 项错误;上海浦东是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故 B 项错误;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故 C 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是在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 D 项错误。5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农村人为了挣得一口饱饭吃,穿越层层铁丝网,泅渡到资本主义地界去打工;截至 2012 年底,深圳拥有 1 000 多万人口,综合经济实力、人均 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内地大中城市前列。出现这一显著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实行对内改革 B深

    6、圳紧靠香港C深圳人民吃苦耐劳 D深圳最早成为经济特区解析:选 D 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变化很大,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具体表现为深圳最早成为经济特区,这极大地促进了深圳的发展,故 D 项正确。深圳辉煌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开放,单靠对内改革是无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排除A 项。B、C 两项在改革开放前也存在,排除。61990 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上海经济特区B设

    7、立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C在上海设立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解析:选 D 上海没有设立经济特区,故 A 项错误;上海属于第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3是在 1984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上海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80 年代已经开始,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90 年代上海开放的具体表现为浦东的开发开放,故 D 项正确。7(2019青岛模拟)1986 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 1995 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迁反映了( )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B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要矛

    8、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解析:选 A 从 1986 年纺织厂破产时的痛哭到 1995 年的掌声,这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 A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15 分)8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8 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 90 年代初,改革

    9、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 2001 年 12 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国内生产总值由 1978 年的 1 400 多亿美元,提高到 2004年的 1.65 万亿美元从 1978 年到 2004 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对外贸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3 年里,

    10、中国进口了大约 1.2 万亿美元的商品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4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6 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5 分)解析:第(1)问,根据“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根据邓小平“不断思考”的内容分析其举措。第

    11、(2)问,根据“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主要内容。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的数据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综合材料,分别从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角度回答。答案:(1)影响: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举措:建立经济特区。(2)主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标志性事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主要成就: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启示: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5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七)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