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 单选题(30 小题、每题 2分)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比较,下列(13 题)说法正确的是:1、松嫩平原土地方面优势是( )地广人稀,人均地多。 黑土肥沃。 地形平坦广阔,耕地集中连片。 人多地少,人均地少。河网密布,耕地破碎。A: B: C: D:2、长江三角洲气候方面优势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水热丰富。 一年两熟至三熟。 低温冷害热不足。 水旱灾害多。 降水东多西少。A: B: C: D: 3、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方面优势是:( )利用石油、煤等发展重化工业。 商业贸易相对落后。 依托农产品发
2、展轻工业。 运进矿产发展重工业。 交通便利,商业贸易发达。A: B: C: D: 读“非洲部分地区图” ,完成第 4、5 题。4、2013 年 1月,甲处发生了海洋风暴潮灾害,造成了当地海岸地貌的显著变化。为了评估灾害损失,人们应采用 ( )。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地球A B C D5、 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6、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势是( )扼守马六甲海峡 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位于东亚、南亚、非洲、欧洲的贸易海运线上 地处海上石油贸易航线上A: B: C: D: 7、有关我国西北荒漠化形成说法正确的
3、是:( )A: 过度放牧,草原多打井形成荒漠化圈。 B: 农牧交错地带过度垦荒形成荒漠化圈C: 绿洲“三过度”或多用水形成荒漠化圈 D: 农牧交错地带过度垦荒,沙丘活化,绿洲萎缩8、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东向西的变化正确的是:( )降水:东多西少。植被: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载畜量:东多西少。降水:东少西多。植被: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载畜量:东少西多A: B: C: D: - 2 -9、关于草方 格沙障的叙述正确的是(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利于植物存活、加大植物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润度。A: B: C: D: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 1012 题。圆圈大
4、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 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10、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Bb Cc Dd11、上图中 a、b、c、d 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a枯枝落叶 Bb土壤Cc生物 Dd供给养分1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B气候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弱。C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D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读我国山西煤炭运输线路图,回答 1315 题。13、关于图中煤炭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
5、品及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14、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 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3 -15、下列属于山西省能源基地建 设 相关内容的是( ) 。位置适中,交通便利、扩大煤炭开采量、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市场广阔、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A: B: C: D: 下图为我国南方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1617 题。16、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水以雨
6、水补给为主17、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吸烟滞尘,降低噪声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18、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不合理,过垦、过伐、种棉、炼铜,产生的后果是:( )A:石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沙漠化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酸雨污染。结合材料,回答 1921 题。材料一 我国目前 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 、 “中粮西运”的 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19、关于 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均耕地多,夏季
7、雨热同期,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4 -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充足。C丙地光、热、水充足,土地集中连片。D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20、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 B河网密布,交通不便C当地人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21、东北平原耕作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特点是( )A:玉米:由南向北减少。 B:春小麦:由南向北减少。C:水稻:只分布在盘锦地区。 D: 大豆:由南向北减少。珠三角图回答 2224题22、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
8、的地区之一,与其无关的优势条件是( )。A区位优势 B政策优势 C矿产资源优势 D侨乡优势23、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关系是A:无关系,相互独立。 B: 互促进、相适应。C: 工业化决定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D: 三者之间关系是相互排斥。24、有关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规模合理 B: 城市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C: 城市功能齐全,结构合理。 D: 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规模不合理,缺少分工合作。读下图,回答 2527 题。25、图示区域内全国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 )。西气东输 北煤南运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A B C D26、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
9、,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西气东输 北煤南运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A B C D 27、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5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某企业是大型的电子产品专业制造集团,为世界众多 品牌组装电脑等电子产品。2010年 8月,该企业开始在郑州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在深圳 的工厂逐步停止招工。回答 28、29两题。28、该企业由深圳向郑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追求更大的消费市场 B降低劳动力的成本C深圳原材料日趋枯竭 D郑州科技实力增强29
10、、该类企业的转移将 ( )A增大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推动迁出地的城市化进程C 利于迁入迁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 D促进迁入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 30题。30、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小而全部供出口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小趋势D该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二、综合题(3 道题、40 分)31、 (14 分)(1)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现在商品粮地位明显下降,原因是?(6 分)(2)目前我国西北荒漠化面
11、积逆转,是世界公认的治理荒漠化成效最显著的国家,我国治理西北地区 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8 分)32、 (12 分)(1)河流上修建水库,有利也有弊,实践证明,尼罗河 上的纳赛尔水库弊大于利,请用地理知识分析?(8 分)(2)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重点做了哪些方面工作?(4 分)33、 (14 分)(1)珠江三角洲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与 长江三角洲相比,曾经有产业升级面临困难的问题,请分析说明?(6 分)(2)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转 移已经常态化,请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8 分)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一、单选题(30 小题、每题 2分)15:A D C C A 6
12、10:D A B C A 1115:B A B B C1620:C C D A D 2125:A C B D D 2630:B D B C D- 6 -二、综合题(3 道题、40 分)31、 (14 分)(1) (6 分)1)河网密布,耕地破碎,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人多地少,人均地少。3)城市化等基础建设占用耕地。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占耕地,生产农副产品用地多。 (每点 2分,不超过 6分)(2) (8 分)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环保素质)2)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 )合理安排农、林、牧用地。 (加强管理,严禁过伐、过牧、过垦和不合理用水。 )3)多途径解决生活能源(发展薪炭林、
13、沼气池、省柴灶,利用太阳能、风能。 发展人工草场、圈养、轮牧。 )4)合理用水。5)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每点 2分,不超过 8分)32、 (12 分)(1) (8 分)1)增大蒸发面积,水资源损失多。2)淹没耕地,3)库区周围地下水位上升,库区周边 土地次生盐碱化加重。4)水库大坝以下的河流两岸,失去淤泥沉积,土壤肥力下降。5)河口三角洲萎缩。6)河口渔业减产。 (每点 2分,不超过 8分)(2) (4 分)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每点 2分,不超过 4分)33、 (14 分)(1) (6 分)与长三角相比:1)产业基础、2)科技实力、3)腹地范围处于劣势,4) (外商由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外资企业迁往长三角和其他地区。 (每点 2分,不超过 6分)(2) (8 分)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4)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每点 2分,不超过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