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题,共 60)2016 年 8 月底国内众多网上论坛上有关“太阳耀斑烧毁手机”的传言沸沸扬扬:“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消息, 2016 年 9 月 4 日,木星、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届时将发生太阳耀斑大爆发,这次爆发将会干扰通信、损毁手机,建议用户当天关闭手机。”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1、2、3 题。1. 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 )A. 土星 B. 火星 C. 水星 D. 金星2. 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2、. 电离层3.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是黑子和耀斑增多 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 11 年太阳活动的增强与否,对地球没什么影响 耀斑爆发持续的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大A. B. C. D. 4. 北京时间 2018 年 7 月 5 日 20 时,太阳爆发了强烈耀斑。耀斑是( ) 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 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吸收能量的表现A. B. C. D.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 5、6 题。5. 图中所示的圈层 a、b、c
3、分别为( )2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6. 圈层 a 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只有圈层 a 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 300 米 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 B. C. D.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面 7、8 题。 7. 图中表示( )A. 地幔 B. 地壳C. 地核 D. 软流层8.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图中( )A. 的顶部B. 的全部C. 的全部和的顶部D. 的全部和的顶部9. 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现象中,错误的是( )A. 甲 B
4、. 乙C. 丙 D. 丁图是 M、N 两地冷热不均引起的高空等压面状况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310. 关于图中各点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处气压高于 b 处B. a 处气压高于 c 处C. M 处的气温比 N 处高D. d 处的气温高于 c 处11.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空气流由 d 处流向 c 处 B. M 处盛行上升气流C. 近地面气流由 M 流向 N D. N 地气压低于 M 处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回答 12、13、14 题。 12.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A. 地球内部的热能 B. 地球的重力能C. 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 太阳辐射
5、能13. 下列实现着图中的功能的是( )A. 长江 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我国的夏季风 D. 我国的冬季风14. 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兴建水库 B. 节约用水 C. 植树造林 D. 跨流域调水15. 下列选项与图中、最符合的是( )A. 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 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 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 侵蚀作用、外力搬运416. 具有“层理构造”、“常含化石”的岩石为( )A. 侵入岩B. 喷出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17. 读左图“某地地貌图”图中地貌名称为( )A. 三角洲B. 沙丘C. 冲积扇D. 冲积平原18. 台风过境带来的主要
6、灾害有( ) 风暴潮 地震 狂风 暴雨 沙尘暴 洪涝A. B. C. D. 2018 年 3 月 29 日台湾省南投县发生里氏 4.8 级地震,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观测,最大震度是南投埔里及台中大肚,均为 4 级。根据地震测报中心地震报告,这起地震发生在上午 8 时 17 分,震中在南投县政府东偏北 38.8 公里,深度为 5.2 公里。除埔里及大肚4 级震度外,南投市、台中市、彰化员林、彰化市、云林古坑、云林斗六震度都是 3 级,其他地区除屏东外,分别有 1 至 2 级震度。根据材料回答 19、20、21 题。19. 材料中的“里氏 4.8 级”和“震度”分别指的是( )A. 震级,烈度
7、 B. 烈度,震级 C. 震级,震级 D. 烈度,烈度20. 遇到地震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身处平房,应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区 身处户外时,应躲到房屋外墙窗下避震身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身处街道时,应护住头部,远离高层建筑A. B. C. D. 21. 此次地震震源发生在( )5A. 地核 B. 上地幔 C. 软流层 D. 地壳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读下图“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 年)”,回答22、23、24 题 22. 据图可知( ),A. 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 B. 夏秋季是防
8、范台风的重点时段C. 我国全年各地均会受到台风影响 D. 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23. 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 B. 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C. 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 D. 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24. 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加强监测和预报 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 出行建议乘坐飞机 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农田夜间防御霜冻A. B. C. D. 25. 下列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冷空气就是寒潮 寒潮通常带来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 “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可能与寒潮是天然“杀虫剂”有关 寒潮不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
9、A. B. C. D.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问题。 国家 甲 乙 丙 丁人口出生率(%) 29 26 24 13人口死亡率(%) 23 12 10 11人口增长率(%) 06 14 14 02人口迁移率(%) -02 -01 01 0226. 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627. 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8.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 更高的社会地位 B. 更多的休闲时间C. 更高的收入 D. 更优的自然环境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 2017 年最新预测,2020
10、年中国流动迁移人口,包括现在预测要在城市落户的人,将逐步增加到 2.91 亿,年均增加 600 万人左右。“十三五”期间,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还会由于人口的迁入继续增长,其中近九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是一起流动,与配偶、子女共同流动约占 60%,越来越多流动家庭开始携带老人流动。结合下图回答 29、30 题。 29. 影响人口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集聚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因素 B. 自然因素 C. 社会因素 D. 个人因素30. 根据材料推测,未来几年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表现为A.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B. 高学历的人口迁移减少,低学
11、历的人口迁移增加C.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为主D. 劳动人口迁移比重减少,老年人口迁移比重增加二、综合题(本大题四道题,共 40 分)731.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0 分)(1)A、B 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曲线是_(2 分)(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1 分),这是由于_(3 分)(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1 分),这是由于_(3 分)。32.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 、 (3 分)。(2)、图中包括的全部水循环类型是_、 、 (3 分)。(3)、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如果
12、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什么?(4 分)3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材料一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信息,安徽在近年来户籍人口中到省外务工人数日益增加,外出务工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约 13.3%。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8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1) 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成为劳务大省的原因。(3 分)(2) 结合材料二说出人口主要迁移方向(1 分),并分析其原因(3 分)及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3 分)。3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读图“北半球某地地质构造及某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在流水
13、作用下,乙、丁两处形成的地貌类型分别为_和_。图中小岛最终与_岸(南或北)相连(3 分)。(2)图中甲乙之间河段汛期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4 分)。(3)图中丙处是河流的 (凹、凸)岸,形成原因是 ,丙处河流的对面岸,形成原因是 。(3 分)9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题,共 60)15:B B C B D 610:D B C C C 1115:B D C D A 1620:C C C A D 2125:D B D B C 2630:C D CA D31、(10 分)(1)B (2 分)(2)低 (1 分), 白天阴天,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反射)强。(3 分
14、)(3)高 (1 分), 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强,补偿回地面的热量多。(3 分)32、(10 分)(1)降水;水汽输送;下渗。(3 分)(2)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3 分)(3)大面积破坏植被和排干湖沼,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4 分)33、(10 分)(1)安徽农村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经济发展较慢,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工作报酬低;人地矛盾尖锐(3 分)。(2)由内地迁往沿海(1 分) 原因:东部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其他人口流出区;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出地区;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出地区(3 分)。不利影响:加剧东部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3 分)。34、 (10 分)(1)冲积扇(洪积扇) , 河口三角洲 , 北岸 。(3 分)(2)流量大,落差大(4 分)(3)凸,流水堆积,流水(侧蚀)侵蚀。(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