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 学年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 3 月联考试题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如今,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 。意蕴深远的传统文化符号竟与“神马、有木有”等网络流行词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 。设计者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
2、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整组表情就像是一套可爱的甲骨文动态识字卡片,这套表情包的设计者陈楠说:“甲骨文的设计与推广应该是结合当下的,活化的,不希望把它塑造成高深莫测拒人千里的文化符号。 ”的确,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但现代人理解和接受甲骨文有点困难,甚至根本无法识别。一方面是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一方面是古老文化和现代阅读方式之间存在的隔膜,如何打通这个文化隔膜,是传统文化复兴传承的关键。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将古老的文化精神、文化精髓,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紧密结合,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用现代化的手段诠释传统经典
3、,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在网络时代,本来高冷的甲骨文有了萌萌的表情包,深受网友们的欢迎,已然给我们带来一种启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古老的“甲骨文”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红利,也可以带来文化红利。语言是一种资源,这是新时代人们对语言传播和发展规律探究的新认识。比如,在传统观点看来,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文字,甲骨文离普通大众的生活似乎很远,但是,借由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这种古老的语言文字也可以被重新开发和利用,进而转化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网络资源。事实上,通过对语言资源加工处理,已经在诸多领域创2造出了丰厚的经济红利,如:词典编纂、语言翻译、语言信息
4、检索、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语言广告设计、命名、书法当然,推广传统文化需要借助新型技术手段,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实现完美的现代“穿越” 。不仅“甲骨文表情包” ,从“萌萌哒”的故宫文创,到文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 ,再到文化综艺国家宝藏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与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实现“嫁接” ,原本躺在博物馆中高冷的“小众文化” ,也有了一定的温度和热度,真正走进了大众的生活和视野,为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带来了附加值。“甲骨文表情包”的走红说明,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普通大众,重新焕发出活力,只是缺一个契机,需要借助新的传播方式,让其重新绽放出生机。当然,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并非易事,既需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
5、扎扎实实的研究基础之上,也需要对大众文化的传播规律、方式和媒介有深入的了解。现代科技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催化剂,让传统文化具备生命力,就需要努力寻找到文化科技创新的“痛点” ,力求达到最有效的融合方式。唯有这样,古老的语言文字、文化的创新才会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摘编自董晓波、胡波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网络用语,就不显得高深莫测。B. 复兴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就是要打通古老文化和现代阅读方式之间存在的隔膜。C.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厚的经济红利大于文化红利。D
6、. 推广传统文化要借助新技术手段,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实现完美的现代“穿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用甲骨文表情包走红引出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的问题。B. 文章从古老的文化精髓和现代化科技运用两方面阐释了如何创新发展传统文化。C. 文章用甲骨文可被重新开发利用的事实论证了“语言是一种资源”这一观点。D.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结合社会现实,说明传统文化创新可借助现代科技。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甲骨文表情包”成斗图新宠,得益于传统文化符号与网络流行词结合的化学反应。B. 只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就会激活人
7、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C. 经典咏流传 诗词大会等“小众文化”为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带来了附加值。D. 人们抓住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痛点” ,使古老文字文化的创新迎来了更精彩的未来。【答案】1. C 2. B 3. A【解析】3【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圈画出选项与原文不相符的内容,再联系前后文根据语境重点分析比较这些内容,选出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即可。本题中,C 项, “丰厚的经济红利大于文化红利” ,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古老的甲骨文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红利,也可以带
8、来文化红利”和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文章重点是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并不是看重传统文化的转变与创新会带来多少经济红利。故选 C。【2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 项“文章从古老的文化精髓和现代化科技运用两方面阐释了如何创新发展传统文化”错误,原文为“用现代化的手段诠释传统经典”“现代科技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催化剂” ,文章主要从现代科技的角度阐释如何
9、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没有涉及从古老的文化精髓方面阐释如何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故选 B。【3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改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 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为“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用
10、现代化的手段诠释传统经典,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喜闻乐见的形式还须结合现代化的手段。C 项, 经典咏流传 诗词大会不属于“小众文化” 。D 项, “人们抓住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痛点 ”错,原文“现代科技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催化剂,让传统文化具备生命力,就需要努力寻找到文化科技创新的痛点 ”,可见“痛点”尚在寻找中。故选 A。【点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需审清题干,在理解题干的基础上,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在原文中标注选项的具体位置,然后认真比对选项与原文表述的差异, “去同存异” ,通4过排除法筛选出正确答案。另外,需要注意试题中经常会设置“强加因果” 、 “曲解文意” 、“
11、无中生有” 、 “偷换概念” 、 “以偏概全” 、 “表述绝对”等陷阱,这就要求在答题时需要细心对比选项与原文,找出二者之间细微的差别。(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1 月 18 日,全球首例基于 5G 网络的远程动物手术在福建福州实施成功,顺利将一头小猪的肝小叶切除。据悉,本次手术中,医生和需要进行手术的小猪相隔 50 公里,通过中国联通 5G 网络环境,医生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将小猪的肝小叶顺利切除。在手术现场,大家能够通过屏幕实时观测到手术进行的情况,在 3D 眼镜的辅助下整个实时画面更显震撼。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通过实时传送的画面,利
12、用 5G 网络远程操控手术钳和电刀,同时通过音视频与手术室内助手进行交流。5G 的低时延保证了 5G 网络下传回的图像与实时影像几乎不存在或者存在极小差异,保证了一些特殊场景下机械手代替人手做手术的可能性及成功率。专家表示,未。来,临床医学有望更广泛运用 5G 技术,让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能迅速普及到偏远地区,让患者不出远门,也能享受专家诊疗,看病更便捷。(摘编自新浪财经 )材料二:由于渗透性强和关联性强,所以文化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非常强。近年来,文化与互联网、旅游、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跨界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业
13、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有报告称,5G 技术将为文化产业带来广阔空间,推动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一方面,5G 技术的应用,会优化文化产业的生产流程,提升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另一方面,5G 技术也会为数字化信息的高速传输创造条件,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专家表示,在不远的未来,随着 5G 应用广泛融入社会,文化产品的数量与种类将会不断丰富,人们还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摘编自光明日报 )5材料三:“5G 极大地促进了上游电子元器件、中游网络设备以及终端应用设备的全产业链升级,带动信息消费空间很大。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监
14、管研究部主任张春飞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方面,5G 将带动手机终端升级换代,从而推动手机厂商制造更先进、更丰富的终端产品;另一方面,网速快了,终端好了,也将推动互联网、软件企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带动整个信息服务水平提升,促进信息服务消费。事实上,5G 终端的换代升级已经开启。以手机终端为例,在 2 月底举行的 2019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 手机频频亮相,华为、OPPO 和小米等企业各自发布 5G 手机。市场调研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报告显示,2021 年全球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1 亿部,较 2020 年增长 255%。(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
15、材料四:参考消息网 3 月 3 日报道据香港星岛日报3 月 2 日报道,借助两会契机,天安门广场和两会新闻中心成为北京首批提供 5G 网络全覆盖的区域。记者们兴致勃勃地试图用手机感受一下飞一般的网速,发现能搜到 5G 信号,但不能上网。一名现场工作人员说:“个人手机现在肯定上不了5G,因为国家还没有发放 5G 入网证,另外市面上还没有卖 5G 手机。快的话,今年下半年,市民就可以在商场买到 5G 手机了。 ”报道称,工作人员表示,记者可以在 5G 专用计算机终端上更快捷地上网及传输数据。两会新闻中心数台免费提供给记者使用的计算机都可以使用 5G 网络,为参会记者采访、编发和传输稿件提供了方便。
16、(摘编自参考消息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全球首例基于 5G 网络的远程动物手术中,与手术现场相隔 50 公里的医生借助中国联通 5G 网络环境,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B. 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等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文化业态,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C. 5G 终端的换代升级已经开启,市场调研公司报告显示,2021 年全球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1 亿部,较 2020 年增长不止两倍。D. 两会期间,在天安门广场和两会新闻中心,个人手机可以搜到 5G 信号,但是不能上 5G6网络,主要是因为没有使用专门的 5G
17、手机。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小猪肝小叶切除手术中,主刀医生能够通过屏幕实时观测到手术进行的情况,并能通过音视频与手术室内助手进行交流。B. 5G 的低时延特性保证了传回的图像与实时影像几乎不存在或者存在极小差异,为一些特殊场景下机械手代替人手做手术提供了可能性。C. 近年来,由于渗透性强和关联性强,文化与互联网、旅游、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跨界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特点。D. 两会新闻中心成为北京首批提供 5G 网络全覆盖的区域之一,在这里,记者可以借助 5G专用计算机使用 5G 网络上网、编发和传输稿件。6. 5G 时代即将来临,它将会对社会生活带
18、来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D 5. C 6. 借助 5G 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医疗。5G 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随着 5G 应用广泛融入社会,文化产品的数量与种类会不断丰富。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5G 将带动手机终端升级换代,推动手机厂商制造更先进、更丰富的终端产品。5G 能带动信息服务水平提升,促进信息服务消费。【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圈画出选项与原文不
19、相符的内容,再联系前后文根据语境重点分析比较这些内容,选出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即可。本题中,D 项“主要是因为没有使用专门的 5G 手机”错,原文是“因为国家还没有发放 5G 入网证,另外市面上还没有卖 5G手机” 。故选 D。【5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画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 项“最重要”于文无据,原文为“跨界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 。故选 C。【6 题详解】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
20、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题干所问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此题需要总结 5G 时代会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从材料一“未来,临床医学有望更广泛运用 5G 技术”可知,借助 5G 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医疗;从材料二“5G 技术将为文化产业带来广阔空间,推动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和“专家表示,在不远的未来,随着 5G 应用广泛融入社会,文化产品的数量与种类将会不断丰富,人们还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可知,5G 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随着 5G 应用广泛融入社会,文化产品的数量与种类会不断丰富,而且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
21、端,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从材料三“一方面,5G 将带动手机终端升级换代,从而推动手机厂商制造更先进、更丰富的终端产品;另一方面,网速快了,终端好了,也将推动互联网、软件企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带动整个信息服务水平提升,促进信息服务消费”可知,5G 将带动手机终端升级换代,推动手机厂商制造更先进、更丰富的终端产品,能带动信息服务水平提升,促进信息服务消费。【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选择题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 。然后浏览选项,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在原文中确定选项的具体位置,最后进行对比,揣摩选项与原文
22、表述间的差异。(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那是一个坑李吟王超盯着天上的秋阳,不刺眼。王超再看眼前那口深坑,黑黢黢,有底吗?他挺挺胸,别害怕,下去吧,坑里有玉石;别害怕,下去一趟再上来,三千元现金便到手,诱人嘛。深坑在郊外的一棵大梨树下。建筑商老乔的儿子与伙伴在这儿玩耍,老乔的儿子颈上吊着块玉石,祖传的,极珍贵。那小子把一位小女孩头上的花朵摘下扔进了深坑,小女孩不服气,扯下老乔儿子颈上的玉石丢进深女孩儿的父母不在家,找谁啊?老乔只好悬赏一千元,寻人沉下深坑找玉石。可一千元现金算个啥?谁愿意把命丢进坑里?凑巧的是王超正好路过现场,见老乔指着小女孩大骂
23、着。小女孩哭得伤心,嘴里叫着“奶奶奶奶来救我” ,可奶奶总是没出现。王超一咬牙,说给三千元,他保证下去找到玉石。王超随口一8声保证就惹上了麻烦,老乔拽住他不松手,问需要签订协议吗?王超摇摇头,下去就下去,协个什么议?他是个大男人。君子一言快马一鞭。王超临下深坑前,手机响了,妻子说家里煤气灶坏了,要王超快回家。王超说正忙着,等会儿便回家。王超确实忙,想整几个钱,不忙不行。他想换个稍大点的房,把老家的母亲接来;他想让儿子读研;他想让妻子好好过日子。妻子腿残了,是他的过错。半年前,王超骑着摩托去乡下收山货,后座上带着妻子。摩托栽下路坎,他妻子性命虽保住,左腿却残了王超摁断信号,到了深坑边,要求先把一
24、只公鸡放下去。众人将公鸡放下三十多米的深坑,拉上来,哇!公鸡长鸣一声。王超长舒一口气,腰间系上麻绳,头上有矿灯。老乔问王超需要氧气吗?王超说氧个什么气?免了吧。王超看着十多位汉子守在安有滑轮的地方,黝黑的脸上满是神圣,一挥手:“放。 ”绳索嗖嗖声响,王超缓缓下沉,头上的灯光在坑壁上直晃悠。王超深入坑底。坑底有杂物,有动物骨架骇死人。真是神灵保佑,王超一眼就发现玉石躺在几块骨头旁边。玉石闪着蓝幽幽的光。王超抓起玉石,掸掸玉石链子,链子也串满了珠子。他抠抠脑袋,忽然把链子扯断一截,掂一掂。为何要扯断链子呢?他一笑,嘿嘿嘿!他将链子塞到坑壁的一个小凹洞里,然后摇动麻绳,三下,再三下。王超被拉上地面,
25、把玉石递给老乔。面。老乔甚是兴奋,攥着玉石,问链子怎么还差那么一截?王超抠抠脑袋,说他在坑里发现时就是这样。老乔一脸狐疑:“是不是你扯断了?”王超勃然大怒:“我扯断了?我给你扯断了?”王超扑过去,伸手要夺老乔手上的玉石。老乔退几步:“你在耍诡计?链子在你身上。 ”王超急了,双手扯衣领,扯裤子,裤子褪下老远,红色短裤都暴露出来。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说他出三千元,再把玉石丢进坑里,让老乔自己下去找回玉石,可以吧?老乔还没吭声时,一位妇人带着一个小孩来了。小孩是老乔的儿子。孩子只有一只左臂,下巴上还有一块疤。孩子从老乔手里抓过玉石,泪水刷地出来了,说链子断了,不好看了,不好看了。众人看着孩子在哭,议
26、论纷纷,有人说老乔不地道,有人说王超也不地道。9老乔的脸庞要爆炸:“你不是还想要我的钱吗?再加一千块。 ”王超一昂头:“我再下去,死了也会爬上来。 ”王超又被绳索放进坑里。当然,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链子。他站在坑底,关了手电筒,光明不在,坑里瘳人的黑。他就那么站着,谁也看不见他,他也看不见谁。王超感到身上麻酥酥的,快上去!王超使劲儿摇绳索,三下,再三下。王超又被拉上地面,他把那截链子捧给老乔的儿子,然后从老乔手里取过现金,腮帮鼓几鼓,慢慢地数了两次。他取出一千元,塞进老乔儿子的手里,老乔问:“我问你一下,那截链子是你故意扯断的吗?你为何少要我一千块钱?”王超听着老乔哕嗦着,他不做声了。过了一
27、会儿,王超一声喊:“乔总,你是有钱人,和我探讨这个问题做啥呢?那是一个坑!”(选自重庆文学 ,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王超在坑底扯断玉石链子时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他设法谋求更多利益时的狡黠。B. 小说第四段交代了王超的家庭情况,暗示了他不顾危险下坑寻找玉石挣钱和扯断链子的原因。C. 王超找到了偷藏的那截链子,站在坑底,关掉手电筒,陷入瘳人的黑暗中,这阴森森的环境令他恐惧不安,只想快上去。D. 全文围绕“坑”展开,玉石落坑、王超下坑、藏链在坑、寻链出坑等情节使文章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8.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坑”意
28、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9. 小说的结尾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案】7. C 8. 玉石掉落的深坑。坑里黑暗,幽深,布满各种杂物,令人感到危险和恐惧。王超制造的骗局。他故意把完整的玉石链子扯断并藏起来,以此寻求更多好处。人性的缺陷。王超不堪生活重负,想骗取更多酬劳,表现了人性的自私。 9. 结构上:小说结尾“那是-个坑”照应题目,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情节上:结尾突然逆转,与欧亨利式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出人意料,发人深|省。形象上:结尾表明王超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回归了善良的本性,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主题上:启发人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不失本心,坚守善良,保持人性的光辉。【解析】
29、10【7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立足考查“内容的分析和艺术手法的分析”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本题中,C 项“这阴森森的环境令他恐惧不安,只想快上去”错,王超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在黑暗中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心回归善良和光明。故选 C。【8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欣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
30、力。解答此题时,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从表层及深层对文本中的文学形象进行分析。首先文中的“坑”就是指玉石掉落的深坑,它幽深、黑暗、危险,布满各种杂物,让人感觉害怕。其次,这个“坑”是王超用来某得利益的工具,它充满着诱惑力,就如人心一般深不可测,贪婪危险。王超用它来制造骗局,想要某得更多地利益。它象征着不蛊的人心,代表着人性中的阴暗面,表现了人在金钱诱惑下的自私。【9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小说结尾的作用这类题时,注意要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和内容上的作用两方面。在结构上,结尾的作用一般有照应标题,总结全文。在内容上,首先应从情节分析,结尾的突然逆转,出乎意料,又
31、在情理之中;其次从形象分析,结尾的设置使王超回归了善良,战胜了自私狭隘,让读者感受到人性本善,丰满了人物形象;最后从主题分析,文章结尾发人深省,通过王超这一人物形象教育大众,应保持善良的本心。【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等内容的考查。考查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进行分析。分析文章内容,即文意,陷阱的设置一般集中在“文意表述不当” 、 “主旨概括不当” 、 “情感分析错误” 、 “人物的心理解读错误”等方面。分析文章特色及手法,命题时往往会把错误设置在“人物形象” 、 “情节” 、 “环境
32、描写” 、 “标题的作用” 、 “结尾的特征”等地方。考生需留意这些方面的命题陷阱。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张所,青州人。登进士第,历官为监察御史。高宗即位,遣所按视陵寝,还,上疏言:“河东、河北,天下之根本。昨者误用奸臣之谋,始割三镇,继割两河,其民怨入骨髓,至今无不扼腕。若因而用之,则可藉以守;不则两河兵民,无所系望,陛下之事去矣。 ”且论还京师有五利,谓国之安危,在乎兵之强弱、将相之贤不肖,不在乎都之迁不迁。又条上两河利害。上欲以其事付所,会所言黄潜善 奸邪不可用,恐害新政。乃罢所御史,改兵部郎中。寻责所凤
33、州团练副使,江州安置。后李纲入相,欲荐所经略两河,以其尝言潜善故,难之。一日,与潜善从容言曰:“今河北未有人,独一张所可用,又以狂言抵罪。不得已抆拭用之,使为招抚,冒死立功以赎过,不亦善乎?”潜善许诺,乃借所直龙图阁,充河北招抚使。赐内府钱百万缗,给空名告千余道;以京西卒三千为卫,将佐官属,许自辟置,一切以便宜从事。所入见,条上利害。上赐五品服遣行,命直秘阁王圭为宣抚司参谋官佐之。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奏所置司北京非是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贼愈炽不若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李纲言:“张所今留京师,招集将佐,尚未及行,益谦何以知其扰?朝廷以河北民无所归,聚而为盗,故置司招抚,因其力而用之,岂由置司
34、乃有盗贼乎?今京东、西群盗公行,攻掠郡县,亦岂招抚司过耶?时方艰危,朝廷欲有所经理,益谦小臣,乃以非理沮抑,此必有使之者。 ”上乃命益谦分析,命下枢密院,汪伯彦犹用其奏诘责招抚司。李纲与伯彦争于上前,伯彦语塞。所方招来豪杰,以王彦为都统制,岳飞为准备将,而李纲已罢相。朝廷以王圭代之,所落直龙图阁,岭南安置。卒于贬所。子宗本,以岳飞奏补官。(节选自宋史张所传 )【注】黃潜善:南宋初年宰相,奸臣。1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奏所置司北京非是/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贼愈炽/不若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B. 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奏所置司北京非是
35、/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贼愈炽/不若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C. 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奏所置司北京非是/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賊愈炽/不若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D. 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奏所置司北京非是/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贼愈炽/不若12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罢,义同免、解、黜、贬、夺、革、褫等,指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B. 御史,商周时史官,自秦朝开始,御史成为监察性质的官职,延续到清朝。C. 兵部,古代官署名,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长官为兵部尚书。D. 品服,始于隋朝,古代官员品级不同,其衣服的颜色、形
36、制、质地也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所审时察势,敢于奏事。他巡视陵寝后,上疏皇帝,阐明守卫两河的重要性。B. 张所正直敢言,不惧权贵。他直言黄潜善是奸邪之人不可用,被免除御史官职。C. 张所受李纲赏识,再次被重用。他上疏条陈利害,被允许一切可以见机行事。D. 张所知人善任,招集豪杰。他担任河北招抚使时,任用王彦、岳飞等军事人才。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因而用之,则可藉以守;不则两河兵民,无所系望,陛下之事去矣。(2)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答案】10. B 11. A 12. C 13. (1)如果趁机利用民心,
37、就可借此据守;否则两河的士兵百姓,没有了系心期待,陛下大事就无法成功。(2)希望后来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承我爱楼之志而常常修缮它,或许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注意使用排除法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对比选项之间的差异, “去同存异” 。可根据语句的前后文意,以及句子中的主谓、动宾等句子成分关系进行断句。 “且言自置”的“置”为动词,译为“设置” ,后应有宾语,与之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不应在“置”后断开,由此可排除 A、C 两项;“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的“附”为动词,译为“依附” ,后应有宾语,与之构成动宾关系,所以后应加“意”,译为“
38、依附的心意” ,所以在“善”后不应断开,所以排除 D 项,故选 B。【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以及分类整理记忆。A 项“免、解、黜、贬、夺、革、褫等,指官13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说法错误,贬,指因过失而降职;革、褫,指撤职查办。故选 A。【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对比选项和原文之间的细微差异,避免掉入“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 “曲解文意”等命题陷阱。C 项“被允许一切可以见机行事”属于强加因果,原文为“以京西卒三千为卫,将佐官属,许自辟置
39、,一切以便宜从事。所入见,条上利害” ,译为“以京西士卒三千人为卫队,将佐属官,允许他自行任用,一切可以见机行事。张所入宫晋见,上疏条陈利害” ,并非是他上疏条陈利害,才被允许一切可以见机行事的。故选 C。【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要注意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以及特殊句式,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第一句关键词为:因,趁此,趁机;藉;凭借,依靠;不,同“否” ,否则;系望,系心期待,系心企望。第二句关键词为:幸,希望;同志,志趣相同;嗣,接续,继承;葺,修缮,修整;庶:或许,但愿。【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
40、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参考译文:张所,青州人。考中进士,历官至监察御史。高宗即帝位,派张所巡视陵寝,回朝后,上疏说:“河东、河北,是天下的根本。以前误用奸臣之计,开始割去三镇,接着割去两河,造成民怨深入骨髓
41、,到现在还无不扼腕痛惜。如果趁机利用民心,就可借此据守;否则两河的士兵百姓,没有了系心期待,陛下大事就无法成功。 ”并且议论回京城有五利,认为国家的安危,在于军队的强弱、将相的贤与不肖,不在于迁不迁都。又上疏具列两河利害。皇上打算把他的建议之事交付他办理,正好张所议论黄潜善奸邪不可用,恐怕他有害新政。于是罢去张所的御史职务,改任兵部郎中。不久贬任张所为凤州团练副使,安置在江州。后来李纲入朝任相,打算推荐张所筹划治理两河,又因为他曾经指责攻击潜善的缘故,14感到为难。一天,与潜善从容商量说:“现在河北没有人,只有一个张所可用,却又因为狂言抵罪。不得已先试用他,让他任招抚,冒死立功以赎过,不是很好
42、吗?”黄潜善同意了,于是任命张所为直龙图阁,充河北招抚使。赐给他内府钱数百万缗,发给他空白名告一千多道;以京西士卒三千人为卫队,将佐属官,允许他自行任用,一切可以见机行事。张所入宫晋见,上疏条陈利害。皇上赐给他五品官服送行,任命直秘阁王圭为宣抚司参谋官辅佐他。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依附黄潜善心意,奏称张所在北京开府不对;又说自从设置招抚,河北盗贼越来越多,不如停设,把其职权交付帅司。李纲说:“张所现在留在京城,招集将佐,还未出发,益谦从哪里知道他的扰动地方?朝廷因为河北百姓无所归向,聚结为盗,所以设置招抚司,因民力而用之,怎会是因为置司才出盗贼呢?现在京东、京西群盗公开横行,攻掠郡县,也难道是招抚
43、司的罪过吗?现在正是艰危时期,朝廷正要有所作为,益谦是下等臣子,竟然以非理阻抑,这一定有指使他的人。 ”皇上于是下令治益谦的罪,命令下到枢密院,汪伯彦还用益谦的奏疏责问招抚司。李纲与汪伯彦在皇上面前争论,汪伯彦语塞。张所正招集豪杰,任命王彦为都统制,岳飞为准备将,而李纲已被罢相。朝廷任命王圭替代他,张所被贬任为直龙图阁,安置在岭南。在贬所去世。他的儿子张宗本,因为岳飞的奏请而补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雨中宿酒务 苏辙微官终日守糟缸,风雨凄凉夜渡江。早岁谬知儒术贵,安眠近喜壮心降。夜深唧唧醅呜瓮,睡起萧萧叶打窗。阮籍作官都为酒,不须分别恨南邦
44、 。注:酒务:此指旅舍。此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 ,苏辙被谪监筠州盐酒税,赴任途中绕道黄州探望兄长苏轼,离别时创作此诗。南邦,即南方。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自己要做一个“终日守着酒缸”的微末小官,在风雨交加之夜渡江赴任。B. “谬知”一词表达的感情与归去来兮辞中的“迷途” “昨非”表达的情感相同。15C. 颈联运用听觉,借聆听滤酒之声和树叶打窗之声,表现被贬后无聊孤寂的状态。D. 全诗情景交融,将深沉浓郁的情感蕴含在凄清萧疏的景物描写之中,富有韵味。15. 诗歌尾联运用阮籍“做官都为酒”的典故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借与阮籍的比较来
45、安慰自我,开解苏轼。阮籍因酒而求做官,自己因做官而得酒,可谓幸运,因而虽手足分别,远赴南方,也无须憾恨。借典故抒发自己的愤激不平之情。阮籍求酒做官,看似洒脱,实则借酒消愁;而自己立志济世安民,却反遭贬谪,看似豁达,实则沉郁愤懑。【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都有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 项, “谬知”表达的是作者因壮志难酬、反遭贬谪而发出的愤激之语和自嘲之语
46、。 归去来兮辞中“迷途” “昨非”是说自已之前进人仕途是错误的,是误入迷途,是一种觉醒和对过去的决绝,不愿同流合污。 “谬知”一词表达的感情与归去来兮辞中的“迷途” “昨非”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故选 B。【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应审清题干,本题应明确需要分析理解的是诗歌尾联;同时应明确题干中交代了尾联的表达技巧为“用典” ,因此应分析尾联“用典”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结合对诗文的理解及注释揣摩诗歌尾联。尾联“阮籍作官都为酒,不须分别恨南邦” ,化用阮籍与酒的典故,阮籍曾用酣醉的方式拒绝表明他对时事的看法,从而得以豁免。在与政治权力
47、的斗争中,阮籍借酒与政治保持距离。作者想到阮籍在做官时与酒为伴,那我更应该饮酒长啸,抒发男儿的一腔豪情。诗人以阮籍自比,虽然仕途失意,前途坎坷,作者却不曾自鄙,体现了作者的孤高与豁达。【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情感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16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
48、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中“_,_”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敌军来势凶猛、边境屡遭骚扰的现状。(2)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提出孟子和司马迁的文章不是学来的,而是“_,_” ,而他们并不自知。(3) 老子 “信言不美”一章中认为天道和圣人之道分别是:“_”和“_”。【答案】 (1). 闻说北风吹面急 (2). 边上冲梯屡舞 (3).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4).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5). 利而不害 (6). 为而
49、不争【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理解默写能力。考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积累、理解名篇名句,在考试中注意分析语境,找出适合的古诗文名句。此题中注意积累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以及老子中的名篇名句,以及注意“屡” 、 “溢” 、 “貌”等字的正确书写。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那是一个崇尚建功立业的时代,地球的另一边,波斯和希腊的战火刚刚熄灭。在东方大陆_的城池里,对着地图踌躇满志的君王们都在酝酿着新的战役。蓟城的将士们也在厉兵秣马,召公自从驾鹤西去之后,这还是唯一一次数百年来大规模的军事训练,命令的下达由燕昭王完成。面对四面八方的军事威胁,燕昭王没有退避三舍,而是走出都城,迎着秦军到来的方向筑起一座高台。这座所谓的高台相当简陋,但是却展示着顶天立地的刚健风骨,它被后人尊称为黄金台。王者之风,山呼海应,一时之间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