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

    • 资源ID:1218196       资源大小:9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

    1、- 1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赤峰呼市校际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本卷共有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2、据

    2、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 ,从而造成“比九世乱” 、 “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是指 宗法制遭到破坏 分封制遭到破坏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 郡县制受到挑战A B C D- 2 -3、 韩非子扬权中说: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秦始皇所采取 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 ) A.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4、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3、( )A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 B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5、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6、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 “万死不辞” , “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7、陈天华(1875-1905) 警世钟开头说:长梦

    4、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万忍送人!万丈风潮逼人,腥膻满地血如糜;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于同胞俯耳听。 ”该诗主要反映了 A.两次鸦片战争 B.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C.北洋军阀统治 D.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8、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明中,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国者,与国民共弃之。 ”这表明( )A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3 -B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制宪法D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识到了袁世凯企图称帝的阴谋9、毛泽东曾撰文称:“二十

    5、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其“新”的主要依据是( )A青年学生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C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革命主力10、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11、作为共产国际

    6、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在诞生后一直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在某次会议上,中共中央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指导的情况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2、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13、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

    7、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 4 -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依法治国”方略14、2001 年,在根据宪法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时,特别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一提法 A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定位 B说明了国家已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制度 C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D说明我国已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中心

    8、工作15、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A. 村民自治 B. 政协会议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人民代表大会16、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回归后,其事务由香港人自己管理,但不包括()外交 国防 立法 行政A、 B、 C、 D17、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 )A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B对付来自苏联的

    9、威胁C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 D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18、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 5 -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19、华盛顿曾说:“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 ”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A议会改革 B宪法修正案 C两党竞选 D扩大过会的权力20、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

    10、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 “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 ,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第卷 非选择题本卷包括 2 个小题,共 40 分,请在相应位置作答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 分)材料一 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 。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

    11、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在唐代,也并无皇帝绝不该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皇帝般被逼上断头台。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6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 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 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 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

    12、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摘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6 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唐代政事堂和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制度的异同。(12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著名实业家张謇在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材料二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予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吴冰心新陈代谢材料三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

    13、还- 7 -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阿 Q 正传(1)张謇之所以肯定辛亥革命,主要原因是?(6 分)(2)材料二中开始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说明了什么问题?(4 分)(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有什么局限性?造成局限性的原因有哪些?(12 分)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赤峰呼市校际期末联考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8 -1-5DACBC 6-10CBCDC 11-15CCCBA 16-20CDCBA21(1)特点:皇权之下的分权;制度设计的程序化和理性化(或答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

    14、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集权、制衡与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每点 2 分,共 6 分)(2)相同:都有分权与制衡(监督)的特点。都起到了科学决策和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都含有决策行政的程 序性的制度设计 (都是制度的创新)。(3 分)不同:政事堂:主要是门下省监督决策过程,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通过分权加强了皇权。责任制内阁:主要是由议会监督责任内阁,责任制内阁逐渐分割国王行政大权进而掌握行政实权,最终国王统而不治,保证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民主。(9 分) 22、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国体之改革” 。(2)辛亥革命后。说明辛亥革命引发了社会习俗风尚的变革。(3)局限性: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未能推翻封建思想,胜利的果实被为首的封建余孽窃取了。未能改变封建主义、思想压迫人民,以前的县太爷变成了今天的县长,人民还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加不如。根本原因:中国人民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思想愚昧落后,只不过官僚的称谓变了,一些受帝制影响的人还以为是另一个朝代,


    注意事项

    本文(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