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校 2018-2019高二第一次半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1.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盐酸,该句诗表明真玉的硬度都很大B. 硫酸钡可用于胃肠 X射线造影检查C. 纳米铁粉有很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除去被污染水体中的 Pb2+、Cu 2+、Cd 2+、Hg 2+等重金属离子D. 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答案】B【解析】【详解】A.玉的成分是硅酸盐, “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A 错误;B.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
2、不溶于酸,同时也不能被 X光透过,因此可用于胃肠 X射线造影检查,B 正确;C.除去污水时纳米 Fe粉和 Pb2+、Cu 2+、Hg 2+发生置换反应,发生化学反应,与物理吸附无关,C 错误;D.碳酸钙需要在高温下煅烧分解得到二氧化碳,草莓棚中不能使用碳酸钙来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B。2.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的 MgCl2溶液中,含有 Cl 的数目为 NAB. 标准状况下,22.4LH 2和 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2NAC. 60g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NAD. 78gNa2O2与过量
3、 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NA【答案】B【解析】【详解】A. 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的 MgCl2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含有的 Cl 数目,A 不选;2B. 标准状况下,22.4LH 2和 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1mol,二者都是 2个原子组成的,因此其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2NA,B 选;C. SiO2晶体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C 不选;D. 78gNa2O2的物质的量是 1mol,与过量 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NA,D 不选;答案选 B。3.2018年国家文物局对北洋海军军舰“经远舰”进行海上考古,考古队为舰体焊接锌块以实施保护。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4、 焊接锌块后的负极反应:Fe-2e -=Fe2+B. 上述保护方法中可用镁合金块代替锌块C. 腐蚀的正极反应:O 2+2H2O+4e-=4OH-D. 考古队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详解】A. 金属活动性 ZnFe,所以焊接锌块后的 Zn为负极,负极反应为 Zn-2e-=Zn2+,A 正确;B.若用镁合金块代替锌块,由于 Mg的活动性比 Fe强,所以也可以保护 Fe不被腐蚀,B 正确;海水为中性溶液,钢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是:O 2+2H2O+4e-=4OH-,C 正确;D.考古队采用在舰体上焊接活泼金属的方法就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A
5、。4.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 在 Fe2(SO4)3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K +、Fe 2+、Cl -、Br -、SCN -B. c(H+)=110-13mol/L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Mg 2+、Cu 2+、HCO 3-、NO 3-C. 加水稀释时 值增大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 :MnO4-、 CO32-、K +、NH 4+()(+)D. 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S 2O32-、AlO 2-、SiO 32-、S 2-、Na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Fe 3 与 SCN 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 错误;B、该溶液呈碱性,Mg2 、Cu 2 、HCO 3 均不能大量存在,
6、B 错误;C、加水稀释, 增大的溶液是酸()(+)= 2(+)3性溶液,CO 32-与 H 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在碱性溶液中五种离子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判断5.迄今为止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发布了 113号 Nh、115 号 Mc、116 号 Lv、117 号 Ts、118 号Og等元素的中文名称分别是: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 这五种元素均为主族元素B. 根据该名称,周期表 118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共有 24种C. Nh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D. Ts的简单阴离子比该族上一周期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弱【答案】B【解析
7、】【详解】A113 号 Nh、115 号 Mc、116 号 Lv、117 号 Ts,分别为第A、A、VIA、A,118 号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为 0族元素,故 A错误;B根据该名称,周期表 118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氢、氦、硼、碳、氮、氧、氟、氖、硅、磷、硫、氯、氩、砷、硒、溴、氪、碲、碘、氙、砹、氡、 和 共有 24种,故 B正确;C113 号 Nh元素有 7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3个电子,位于第七周期,第A 族,根据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 Nh的最高价氧化物显强碱性,故 C错误;D.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所以 Ts的简单阴离子比该族
8、上一周期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强,故 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则元素位置判断。主要是递变规律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要注意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把握。6.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且 X、Y、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恰好等于 Z元素的核电荷数,X 与 W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 8,Z 是使用最广泛的短周期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Z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B. Z的氧化物熔点很高,故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 ZW3的方法制取单质 ZC. 离子化合物 YX5若
9、存在,YX 5与水反应生成气体 X2,同时得到一种弱碱溶液4D. 化合物 YW3遇水能强烈水解,产物之一具有强氧化性【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四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3、5、7 中的一个,常见元素 Z的单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短周期金属元素,X、Y、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恰好等于 Z元素的核电荷数,而 X与 W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 8,则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5,且 Y的原子序数小于 Al,故 Y为 N元素;W 原子序数大于 Al,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 7,故 W为 Cl,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
10、 X为 H或 Li,据此解答。【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 X为 H或 Li,Y 为 N元素、Z 为 Al元素、W 为 Cl元素。AY、Z 形成的化合物 AlN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说明熔点高、硬度大,应为原子晶体,A 正确;BZ 与 W的化合物为 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Z 的氧化物为 Al2O3,属于离子化合物,熔点很高,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B 错误;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YX5为 NH4H,与水反应必然生成气体 H2和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为弱碱,C 正确;DN 元素的化合价在 NCl3中为-3 价,化合物 NCl3水解产物有
11、HClO,具有强氧化性,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把握元素化合物性质、原子结构、元素的位置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规律性知识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该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7.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A向某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中通入 SO2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B 向 H 2O2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酸 溶液变为棕黄色后迅速出现大量 Fe2 催化 H 2O2发生5化的 FeSO4溶液 气泡 分解反应生成 O2C向相同浓度的 Na2CO3、Na 2SO4溶液中滴加酚酞Na2CO3溶液变红、Na
12、2SO4溶液不变红S的非金属性大于 CD将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稀释 a倍、b 倍稀释后溶液 pH 值相等 ab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A.二氧化硫和 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导致溶液碱性减弱,所以溶液颜色褪去;B.氧化氢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钠盐水解程度越小,相同浓度时溶液的 pH越小;D.两种溶液的 pH相同,由于醋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可知醋酸浓度较大【详解】A.二氧化硫和 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导致溶液碱性减弱,所以溶液颜色褪去,体现二氧化硫
13、为酸性氧化物,A 错误;B.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 2+被氧化变为 Fe3+,H 2O2被还原变为 H2O,产生的 Fe3+是 H2O2分解的催化剂,生成气体,结论不合理,故 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钠盐水解程度越小,相同浓度时溶液的 pH越小。向等浓度的 Na2CO3溶液、Na 2SO4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说明碳酸根离子发生了水解反应,硫酸钠溶液呈中性,说明硫酸根离子没有发生水解作用,所以酸性:碳酸11 时,Zn(OH) 2能溶于 NaOH溶液生成 ZnO22。(1) “调 pH”步骤中通
14、入过量 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酸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 加入过量 NaOH溶液的目的是提高锌元素的浸取率B 沉淀 A的主要成分是 CuO、FeOC 洗涤沉淀时,直接将洗涤剂加入漏斗,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D 利用结晶法可以从氯化锌溶液中获得氯化锌晶体(3)流程中需进行蒸发浓缩,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浓缩的具体操作是_。(4)氯化锌晶体是白色晶体,可含 1、1.5、2.5、3、4 个结晶水,易潮解,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由氯化锌晶体制备无水氯化锌的装置如图,其中滴液漏斗中盛放的是SOCl2(SOCl2熔点为105 、沸点为 78.8 、遇水剧烈水
15、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8下列物质中最适合洗涤氯化锌晶体的是_。A 冷水 B 浓盐酸 C 乙醇 D 氨水仪器 A的名称为_;装置 B的作用是_。以 ZnCl2H2O为例,写出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2CO2+2H2O+Na2ZnO2=Zn(OH)2+2NaHCO 3 (2). Zn(OH)2+2H+=Zn2+2H2O (3). C (4). 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控制温度加热至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 (5). B (6). 球形干燥管 (7). 吸收 HCl 和 SO2,防止倒吸 (8). ZnCl2H2O+SOCl2=ZnCl2+2HCl+SO 2【解析】【详解】
16、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验化学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 (1) “调 pH”步骤中通入过量 CO2时,CO 2与 Na2ZnO2反应生成 Zn(OH)2沉淀和 NaHCO3;“酸溶”时,氢氧化锌被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锌和水,氢氧化锌难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用化学式表示。(2)选项 A,加入过量 NaOH溶液能使氧化锌完全溶解,从而提高锌元素的浸取率,正确;选项 B,CuO、FeO 为碱性氧化物,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沉淀 A的主要成分是CuO、FeO,正确;选项 C,洗涤沉淀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破坏滤纸,错误;选项 D,从氯化锌溶液中获得氯化锌晶体主
17、要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等步骤,故可采用结晶法获得氯化锌晶体,正确。故选 C。 (3)实验室中蒸发浓缩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至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即可。 (4)选项 A,氯化锌晶体易溶于水,不能用冷水洗涤,错误;选项 B,氯化锌晶体会水解,用浓盐酸洗涤能抑制其水解,同时减少溶解损失,正确;选项 C,氯化锌晶体能溶于乙醇,不能用乙醇洗涤,错误;选项 D,氯化锌晶体与氨水能发生反应,不能用氨水洗涤,错误。仪器 A为球形干燥管,仪器 B中有倒置的漏斗,可以使吸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更充分,且能防止倒吸。SOCl 2利用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的性质分析,ZnCl 2H2O和 SOCl2反应生成无
18、水氯化锌和盐酸和二氧化硫,方程9式为:ZnCl 2H2O+SOCl2=ZnCl2+2HCl+SO 2。10.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 CO2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 I:CO 2(g)+3H2(g) CH3OH(g)+H2O(g) H 1=49.58 kJmol 1反应 II:CO 2(g)+H2(g) CO(g)+H2O(g) H 2反应 III:CO(g)+2H 2(g) CH3OH(g) H 3=90.77 kJmol 1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 II的H 2=_,若反应 I、II、III 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 2、K 3,则K2=_(用 K1、K 3表示)。(2)反应
19、 III自发进行条件是_(填“较低温度” 、 “较高温度”或“任何温度”)。(3)在一定条件下 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3 mol H2和 1.5 mol CO2,仅发生反应 I,实验测得不同反应温度与体系中 CO2的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 500 TCO2的平衡转化率 60 40T_500(填“” 、 “ (5). 0.135 molL1 min1 (6). 200 (7). 阳极室 (8). Fe - 6e 8OH = FeO42 4H 2O【解析】【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得反应的H 2,反应的为反应和的差,所以反应平衡常数为:K 2=K1/K3;(2)化学反应
20、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 H -T S 0时,。CO 2的变化量为 1.5mol60%=0.9mol11CO2(g) 3H2(g) CH3OH(g) H2O(g)+ +初始量:1.5mol 3mol 0 0 变化量:0.9mol 2.7mol 0.9mol 0.9mol平衡量:0.6mol 0.3mol 0.9mol 0.9mol(H 2)=(2.7mol2L)10min=0.135 mol/L-1min-1,K= =200 L2/mol20.920.920.62(0.32)3本题答案为:0.135molL -1min-1,200。(4)该装置为电解池,阳极电极材料是
21、Fe,铁在阳极失去电子,阳极的电极反应为:Fe - 6e 8OH = FeO42 4H 2O,由于阳极消耗了 OH-,所以随着电解的进行 c(OH)会逐渐降低;本题答案为:阳极室 、Fe - 6e 8OH = FeO42 4H 2O。11.电解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NaHCO3溶液中共存在_种微粒,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_。(2)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的六种溶液NH 4NO3NaClNa 2CO3H 2SO4NaOHCH 3COONa,pH 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3)常温下,CH 3COONa的水溶液呈_(填“酸
22、” “中”或“碱”)性,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联氨(又称肼,N 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写出在水中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方程式_。(6)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物质(Ksp=2.810 -9)。CaCl 2溶液与 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 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 Na2CO3溶液与 CaCl2 溶液混合,若 Na2CO3 溶液的浓度为 210-4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 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答案】 (1). 7 (2). c(Na+)+c(
23、H+)=2c(CO32-)+c(HCO3-)+c(OH-) (3). (4). 碱 (5). CH3COO-+H2OCH3COOH+OH- (6). Al3+ +3HCO3- =Al(OH)3 + 3CO 2 (7). N 2H4+H2ON2H5+OH- (8). 5.6105mol/L【解析】【分析】12(1)NaHCO3溶液中共存在: Na+、H +、CO 32-、HCO 3-、OH -、H 2CO3、H 2O,7 种微粒,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的六种溶液NH 4NO3显酸性、NaCl 显中性、Na 2CO3显碱性、H 2SO
24、4显酸性、NaOH 显碱性、CH 3COONa显碱性。(3)常温下,CH 3COONa溶液中存在醋酸根离子的水解。(4)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 Al2(SO4)3 + 6NaHCO3 =2Al(OH)3 + 3Na 2SO4 + 6CO2。(5)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则其在水中第一步电离反应的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6)根据 Ksp来计算。【详解】(1)NaHCO 3溶液中共存在: Na +、H +、CO 32-、HCO 3-、OH -、H 2CO3、H 2O,7 种微粒,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 c(Na+)+c(H+)=2c(CO32-)+c(HC
25、O3-)+c(OH-);故答案为:7;c(Na +)+c(H+)=2c(CO32-)+c(HCO3-)+c(OH-);(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的六种溶液NH 4NO3显酸性、NaCl 显中性、Na 2CO3显碱性、H 2SO4显酸性、NaOH 显碱性、CH 3COONa显碱性,碳酸根水解程度大于醋酸根水解程度,则同浓度下,Na 2CO3碱性比 CH3COONa强,NaOH 为强碱,同浓度下,碱性最强。NH4NO3、H 2SO4显酸性,H 2SO4为强酸,同浓度下,酸性最强,故 pH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故答案为:;(3)常温下,CH 3COONa溶液中存在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则其
26、水溶液呈碱性,CH 3COO-+H2OCH3COOH+OH-;故答案为:碱 ; CH 3COO-+H2OCH3COOH+OH-;(4)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 Al2(SO4)3 + 6NaHCO3 =2Al(OH)3 + 3Na 2SO4 + 6CO2;离子方程式为:Al 3+ +3HCO3- =Al(OH)3 + 3CO 2 ,故答案为:Al 3+ +3HCO3- =Al(OH)3 + 3CO2 ;(5)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则其在水中第一步电离反应的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故答案为:N 2H4+H2ON2H5+OH-;(6)等体积的 CaCl2溶液与 Na2CO3溶液混合,若 Na2CO3溶液的浓度为 2104mol/L,混合后c(CO32)=2104mol/L/2=1104mol/L,Ksp=2.810 9,则混合后 c(Ca2+)=2.8109/1104=2.8105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 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2.8105mol/L2=5.6105mol/L,故答案为:5.610 5mol/L。【点睛】 (1)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显中性。13(2)溶液不带电,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