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1(2019郑州调研)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人工合成的同位素种类不断增加,许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会随之变化B核素的质量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完全相同C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一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均位于过渡元素右侧解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它是根据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和其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的平均值,与人工合成的同位素种类不断增加没有关系,故 A 错误;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该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以 gmol1 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质量数,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的平均值,故 B 错误;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一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 C 正确;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大多位于过渡元素右侧,而氢却位于左侧,故D 错误。 答案:C2以下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F 2在暗处遇 H2即爆炸,I 2在暗处遇 H2几乎不反应B “NO2球”在冷水中颜色变浅,在热水中颜色加深C氯原子与钠原子形成离子键,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DH 2O 在 4 000 以上开始明显分解,H 2S 用酒精灯加热即可完全分解解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F2在暗处遇 H2即爆炸,I2在暗处遇 H2几乎不反应,故 A 不符合题意;2NO 2 N2O4
3、 H0,热水中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加深,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B 符合题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ClSi,所以氯原子与钠原子形成离子键,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C 不符合题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H2O 在 4 000 以上开始明显分解,H 2S 用酒精灯加热即可完全分解,故 D 不符合题意。答案:B3如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族 A A A A A A A二 c d三 a b e fA.e 的氢化物比 d 的氢化物稳定Ba、b、e 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2C六种元素中,e
4、 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c、e、f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解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A 错误;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B 错误;af 六种元素分别为 Na、Mg、C、O、S、Cl,其中金属单质中 Na 的化学性质最活泼,非金属单质中 Cl2、O 2化学性质均比 S 活泼,C 错误。答案:D4(2019西安模拟)短周期元素 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W 原子的质子数是其 M 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与 Y 可形成 5 种以上的化合物B. 工业上常通过电解 Z 的熔融氯化物的方
5、法来制取 Z 的单质C. 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为 QXYZD. X、W、Q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X W解析:这几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X、Y 位于第二周期,Z、W、Q 位于第三周期,W 原子的质子数是其 M 层电子数的三倍,设其 M 层电子为 x,则 W 原子质子数28 x,28 x3 x,所以 x5,则 W 为 P 元素,则 X 是 N、Y 是O、Z 是 Al、Q 是 Cl。A 项,X、Y 分别是 N、O 元素,二者能形成多种氮氧化物,如N2O、NO、NO 2、N 2O4、N 2O5,所以 X 与 Y 可形成的化合物在 5 种以上,正确;B 项,Z
6、是 Al元素,铝性质较活泼,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所以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 Al,错误;C 项,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QXYZ,正确;D 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QX W,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X W,正确。答案:B5电子层数相同的短周期元素 X、Y、Z、W,其中 X 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K 层少 1 个,Y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K 层多 1 个,Z 的单质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W 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Z 的简单氢化
7、物的热稳定性强于 W 的简单氢化物BZ 的氧化物与水反应可制得相应的含氧酸CX、Y、W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DX、Y、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互相都能发生反应解析:由题意推知 Z 是硅,故这些元素都在第三周期,从而推断出 X 是钠,Y 是铝,W是氯。热稳定性:SiH 4E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A 为钠,B 为铝,C 为铍,D 为硫,E 为氧。E 2 与 B3 的核外电子数都为 10,相等,A 错误;离子半径大小:Na H2S,D 错误。答案:B8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F,不
8、能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FB人们可以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材料4C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和其族序数相同D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 X2 和 Y2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离子半径:X 2 Y 2解析:A 项,非金属性的强弱,应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进行比较,HF 的酸性比 HCl 弱,但非金属性 F 大于 Cl,正确;B 项,优良的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镍、铂等),大多属于过渡元素,正确;C 项,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和其族序数不一定相同,如 C 有2、4 价,错误;D 项,微粒X2 与 Y2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
9、数:YX,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X 2 Y 2 ,正确。答案:C9(2019威海模拟)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周期。X、Y、Z、W 为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 为二元化合物且为强电解质,W的水溶液呈碱性,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C D3 B2BC 的单质的熔点低于 D 的单质的熔点C电解 C、E 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可生成 C、E 对应的单质D由 A、B、E 形成的化合物都含有共价键,溶液都呈强酸性解析:D 单质与 X 和 Y 的溶液均能反应生成气体单质,且生成的 Z 和 W 反应生成两性物质,可
10、知两性物质中含有 Al 元素,则 D 单质为 Al,则 X 为二元化合物且为强电解质,应是盐酸,Y 为 NaOH 溶液,生成 Z 和 W 反应生成的两性化合物为 Al(OH)3,则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即分别为 H、O、Na、Al、Cl 元素;O2 、Na 与 Al3 离子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离子半径 小 , 则 离 子 半 径 O2 Na Al3 , 故A 错 误 ; Na 的 离 子 半 径 比 Al3 大,且 Al3 所带电荷数大,则 Na 的熔点低于 Al 的熔点,故B 正确;因为 Na 为活泼金属,则惰性电极电解 NaCl 水溶液可生成 H2、Cl
11、 2和 NaOH,故 C错误;由 H、O、Cl 形成的化合物 HClO、HClO 2、HClO 3或 HClO4均只含有共价键,水溶液都呈酸性,但 H2SO3的水溶液为弱酸性,故 D 错误;答案为 B。答案:B10(2019广州质检)某含氧酸盐 X 的化学式为 ABO3 ;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A、B均为前四周期主族元素,且 A 位于 B 的下一周期。(1)若常温下 A、B 的单质都能与水发生反应,且 A 的焰色反应为紫色。B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A 离子的半径大于 B 离子的半径bA、B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cA 单质与水反应后溶液
12、的 pH 比 B 单质与水反应后溶液的 pH 大400 时,X 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3,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含氧酸盐 X 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且 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已知 X 能快速消除自来水中的 ClO ,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若含氧酸盐 X 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的电子式为_。X 可用作防火涂层,其原因是:a高温下 X 发生分解反应时,吸收大量的热;b._ (任写一种)。解析:(1)A 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则 A 为 K;含氧酸盐 X 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KBO3;
13、B 元素在 X 中显5;K(A)为第四周期的元素,而 A 位于 B 的下一周期,则 B 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第三周期元素中,常温下单质能和水发生反应,且能显5 价的,只有 Cl,则 B 为氯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A 族。K 和 Cl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 K 的半径小于 Cl ,故 a 错误;K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KOH,属于强碱,是强电解质;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HClO4,是最强酸,属于强电解质,故 b 正确;K 与水反应生成 KOH,所得溶液显强碱性,Cl 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所得溶液显酸性,故
14、 pH 比较小,故 c 正确;故选bc。X 为 KClO3,分解时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为无氧酸盐,根据元素守恒,该无氧酸盐一定是 KCl;KCl 为 Cl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产物,则另外一种必为化合价升高的产物。X 中K 元素化合价不能升高,O 化合价若升高产物为氧气,不符合要求。KClO 3中 Cl 化合价为5,则 Cl 化合价升高只能被氧化成 KClO4。故反应方程式为4KClO3 KCl3KClO 4。= = = = =400 (2)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则 B 可能是碳元素或硫元素。若B 为碳元素,则 X 为碳酸盐。A 在 B 的下一周期,则 A 是第三周期的
15、元素,所以 X 为MgCO3;MgCO 3没有还原性,不能被空气氧化,不符合要求。若 B 为硫元素,则 X 为亚硫酸盐,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A 在 B 的下一周期,则 A 为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X 为 CaSO3,难溶于水,符合题意。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和 CaSO3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6式为 ClO CaSO 3=Cl CaSO 4。(3)含氧酸盐 AB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推测 ABO3为碳酸盐,所以B 为碳元素。A 在 B 元素的下一周期,且为2 价,则 A 为 Mg,即 X 为 MgCO3,气体为CO2。CO 2的电子式为MgCO 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
16、能吸收大量的热,且产生 CO2和 MgO,生成 CO2阻隔空气或生成高熔点的 MgO 覆盖在可燃物表面,所以 MgCO3可作防火涂层。答案:(1)第三周期第A 族 bc4KClO 3 KCl3KClO 4= = = = =400 (2)ClO CaSO 3=Cl CaSO 4(3) 生成 CO2阻隔空气(或生成高熔点的 MgO 覆盖在可燃物表面)11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步骤:.打开弹簧夹 1,关闭弹簧夹 2,并打开活塞 a,滴加盐酸。.A 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活塞 a。请回答:(1)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
17、式是_。(2)通过步骤、 得知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填序号)。A挥发性 B还原性C氧化性 D酸性(3)C 装置的作用是_,X 是_(写化学式)。(4)为了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步骤中未写的操作和现象是_,7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解释)。解析:B 中 Ca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 =Ca2 CO 2H 2O,此反应表明盐酸具有酸性,A 中看到的白色沉淀是 AgCl 沉淀,此现象表明盐酸具有挥发性。C装置是用 NaHCO3溶液除去 CO2中混有的 HCl 气体,以保证与 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的
18、是 CO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Na 2SiO3H 2O=H2SiO3Na 2CO3,从而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进而证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答案:(1)CaCO 32H =Ca2 CO 2H 2O(2)AD (3)除 HCl 气体 NaHCO 3(4)关闭弹簧夹 1,打开弹簧夹 2,当 D 中出现白色胶状沉淀后Na2SiO3CO 2H 2O=H2SiO3Na 2CO3(5)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12XW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其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元素 性质或结构信息X 单质为有色气体,有毒,可用于自来水消毒Y 日常生活
19、中常见金属,熔化时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Z 其单质的体积在空气中约占45V 单质为淡黄色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W 位于第 A 族,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X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V2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2)Z 的单质特别稳定,原因在于_;X、Y 和 V 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填元素符号)。(3)X 的氢化物和 Z 的氢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4)WV2常温下呈液态,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已知 WV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VO2和8WO2,若 1 mol WV2在 1 mol O2中完全燃烧,则所得气体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解析:短周期元素 X 的单质为有色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则 X 为 Cl;金属 Y 加热至熔化并不滴落,原因是表面形成高熔点的氧化膜兜着,则 Y 为 Al;单质 Z 在空气中体积约占 ,则 Z 为 N;V 的单质为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则 V 为 S;W 位于第45A 族,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之一,则 W 为 C。答案:(1)第三周期第A 族 (2)氮气分子中氮氮键为氮氮三键,难断裂 Cl(3)NH H 2O NH3H2OH 4(4)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