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2 课时 酚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B.醇类物质的官能团是与链烃基相连的羟基C.醇类和酚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类解析 由酚的概念,羟基若直接连在苯环上则属酚类,A 项不正确;由于分子内基团的相互影响,醇类与酚类具有不同的性质,C 项不正确;苯环侧链烃基与羟基相连形成醇类,D 项不正确。答案 B2.分子式为 C7H8O 的芳香化合物中,与 FeCl3溶液混合后显紫色和不显紫色的物质分别有( )A.2 种和 1 种 B.2 种和 3 种C.3 种和 2 种 D.3 种和 1 种
2、解析 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3 种酚( 、 、 );与 FeCl3溶液作用不显紫色的是 和。答案 C3.可用来鉴别己烯、苯、甲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 )A.氯化铁溶液 浓溴水B.碳酸钠溶液 浓溴水C.浓溴水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浓溴水解析 氯化铁溶液、浓溴水不能鉴别苯和甲苯,二者都不反应且密度都比水小,A 错误;碳酸钠溶液、浓溴水不能鉴别苯和甲苯,二者都不反应且密度都比水小,B 错误;加入浓溴水,己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酚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与甲苯反应而褪色,C 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和浓溴水不能鉴别苯和甲苯,二者都不反应且密
3、度都比水小,D 错误。答案 C4.有机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以下事实中,不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 )A.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甲烷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2C.苯酚与饱和溴水较易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加入催化剂D.苯的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的硝化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TNT)解析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官能团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A 符合题目要求;甲苯能使 KMnO4酸性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是由于苯环影响甲基,使甲苯中甲基易被氧
4、化,可说明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导致化学性质不同,B 不符合题目要求;苯酚与饱和溴水较易反应,而苯与溴单质反应则需要加入催化剂,是由于酚羟基影响苯环,使苯环上的氢更活泼,可说明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导致化学性质不同,C 不符合题目要求;苯的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硝化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是由于甲基影响苯环,使苯环上的氢更活泼,说明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导致化学性质不同,D 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 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苯乙烯是同系物B.乙醇和乙醚是同分异构体C.显酸性的有机化合物一定是羧酸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解析 同系物必须满足结构相似,苯分子中不
5、存在碳碳双键,而苯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二者不属于同系物,A 错误;乙醇的分子式为 C2H6O,乙醚的分子式为 C4H10O,二者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B 错误;显示酸性的有机物不一定为羧酸,如苯酚显示酸性,但苯酚属于酚类,不属于羧酸,C 错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 正确。答案 D6.苯酚(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H2加成得到环己醇 ( )。下面关于这两种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能溶于水,但溶解性都比乙醇差B.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C.都显弱酸性,且酸性都弱于碳酸D.苯酚与 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环己醇加入 FeCl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解析 苯酚显弱酸
6、性,其酸性比碳酸的弱,而环己醇显中性。答案 C7.甲、乙两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均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有机物乙存在顺反异构C.乙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甲和乙均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3解析 甲中含有酚羟基和羧基,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乙中含有醇羟基和碳碳双键,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 错误;有机物乙( )中的碳碳双键一端连接 2 个相同的氢原子,不存在顺反异构,B 错误;乙分子中六元环上的碳原子是饱和碳原子,与每个碳原子相连的 4 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故所有的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C 错误;甲中含有酚羟基,能够与溴水发生苯环上
7、的取代反应,乙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 正确。答案 D8.天然维生素 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 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与溴水反应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C.分子中有 3 个苯环D.1 mol 维生素 P 可以与 4 mol NaOH 反应解析 从天然维生素 P 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 4 个酚羟基,可与溴水反应,1 mol 维生素 P 最多能与 4 mol NaOH 反应,但分子中只有 2 个苯环,C 项错误。答案 C9.(1)苯酚与水混合,溶液变浑浊,向该浊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
8、反应说明苯酚具有 性。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 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说明苯酚具有的性质是 。 答案 (1)溶液变澄清+NaOH +H2O 酸(2)溶液变浑浊CO2+H2O+ +NaHCO3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10.A、B 的结构简式如下:4(1)A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B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2)A 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B 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3)A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 B,其反应类型和条件是 。 (4)A、B 各 1 mol 分别加入足量溴水,完全反应后消耗单质溴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mol, mol。 解
9、析 (1)A 中的官能团是醇羟基、碳碳双键,B 中的官能团是酚羟基。(2)A 属于醇类,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 属于酚类,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由 A 到 B 属于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是浓硫酸、加热。(4)1 mol A 中含有 1 mol 碳碳双键,最多消耗 1 mol 单质溴;B 分子中只有羟基的邻位氢原子易被取代,1 mol B 最多消耗 2 mol 单质溴。答案 (1)醇羟基、碳碳双键 酚羟基(2)不能 能 (3)消去反应;浓硫酸存在下加热(4)1 2能力提升11.某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 C8H8O2,该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遇 FeCl3溶液呈现特征颜色,其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
10、)A. B.C. D.解析 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酚羟基,符合题目要求,A 正确; 分子中没有酚羟基,遇 FeCl3溶液不能呈现特征颜色,B 错误; 分子中没有酚羟基和醛基,不能发生银镜5反应,遇 FeCl3溶液也不能呈现特征颜色,C 错误; 分子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 错误。答案 A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过滤,可除去其中的苯酚B.向 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维生素 C 溶液,KMnO 4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 C 有还原性C.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后加新制 Cu(OH)2,继续加热后未见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D.向 NaOH 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
11、,再加入 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溴乙烷已水解解析 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可溶于苯中,A 错误;向 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维生素 C 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 C 有还原性,B 正确;C 项操作中由于没有加碱中和硫酸,所以不可能产生红色沉淀,C 不正确;D 项操作中由于没有先加稀硝酸将溶液酸化,过量的碱也可以与 AgNO3溶液反应产生沉淀,D 不正确。答案 B13.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B.1 mol 该有机物可以与 5 mol Br2发生反应C.可与 NaOH 和 NaHCO3发生反应D.1 mol
12、该有机物最多可以与 7 mol H2发生反应解析 酚羟基具有酸性,但酸性弱于碳酸,故可与 NaOH 反应,但不与 NaHCO3反应,C 项错误。答案 C汉黄芩素14.(2017 天津理综化学部分,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 C16H13O5B.该物质遇 FeCl3溶液显色C.1 mol 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1 mol Br2D.与足量 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 1 种6解析 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一定是偶数,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 C16H12O5,A
13、 项错;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故 B 正确;该有机物可以与 1 mol Br2发生酚羟基邻位上的取代反应,还可以与 1 mol Br2发生 的加成反应,C 项错;与足量 H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苯环、碳碳双键、羰基,D 项错。答案 B15.A 和 B 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 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A 不溶于 NaOH 溶液,而 B能溶于 NaOH 溶液。B 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 不能。B 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1)写出 A 和 B 的结构简式。A: ,B: 。 (2)写出 B 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 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
14、式为 ;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等量 H2,分别需 A、B、H 2O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解析 依据分子式 C7H8O 知 A 和 B 均为不饱和化合物,由于 A、B 均与 Na 反应放出 H2,且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氧原子,故 A、B 中均有一个OH,为醇和酚类。A 不溶于 NaOH 溶液,说明 A 为醇,又不能使溴水褪色,故 A 为 ,B 溶于 NaOH 溶液,且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故 B 为酚,结合其分子式,故 B 为甲基苯酚,它有三种结构: 、 、 ,其中苯环上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的只有 。 、 、H 2O 与金属钠反应生成 H2的物质的量关系分别为:2 H2,2 H2,2H2
15、OH2,所以生成等量 H2时分别需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答案 (1) 7(2) +NaOH +H2O(3)2 +2Na2 +H2 11116.按以下步骤可由 合成 (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 B、D 的结构简式:B. , D. 。 (2)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填反应代号)。 (3)如果不考虑反应,对于反应,得到 E 的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4)试写出 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 解析 与 H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 A 为 ;而 B 是由 A 与浓硫酸加热得到,且能与 Br2反应,B 为 ,C 为 ,而 D 能与
16、 Br2反应生成 E,E 与 H2再反应,所以 D 中应有不饱和键,综合得出 D 为 ,E 为 ,F 为 。答案 (1) (2)(3) 、 、(4) +2NaOH +2NaBr+2H2O817.某芳香族化合物经分析含有 C、H、O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78.7%、8.2%、13.1%。(1)如果该有机物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氧原子,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2)如果该有机物分子中具有两个甲基,且它遇 FeCl3溶液会变为紫色,这样的结构共有 种。如果它遇 FeCl3溶液不会变色,这样的结构共有 种。 (3)如果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且它遇 FeCl3溶液会变为紫色,这样的结构共有 种。如果它遇
17、 FeCl3溶液不会变色,这样的结构共有 种。 (4)如果该有机物分子中没有甲基,则它遇 FeCl3溶液 (填“能”或“不能”)呈紫色,这样的结构共有 种。 解析 (1)由该化合物中的 O 的质量分数 13.1%及氧原子个数为 1,可知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又由 C、H 的质量分数,可得到该有机物分子中的 C、H 的原子个数分别为 8、10,所以它的分子式为C8H10O;(2)因为它遇 FeCl3溶液会显紫色,所以其分子中有酚羟基,即分子中有两个甲基和一个酚羟基,该有机物可能有 6 种结构;如果遇 FeCl3溶液不变紫色,则其分子中无酚羟基,可能是醚,可有 3种结构;(3)如果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且它遇 FeCl3溶液会变为紫色,则苯环上应有一个乙基和一个酚羟基,有 3 种结构;如果遇 FeCl3溶液不变色,则可能是醚或醇,其中醇有 4 种结构,醚有2 种,共有 6 种结构;(4)如果没有甲基,则羟基应在端点碳上,只能是醇,所以它不可能使 FeCl3溶液变色,这样的醇只有 1 种。答案 (1)C8H10O (2)6 3 (3)3 6 (4)不能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