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GDW 10245 2016 代替 Q/GDW 245 2010 输电线路 微风振动 监测装置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eolian vibration monitoring device on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2017 - 07 - 28 发布 2017 - 07 - 28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0245 2016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1 3 术 语和 定义 1
2、 4 监 测参 数与 装置 组成 2 5 功 能要 求 3 6 技 术要 求 3 7 试 验方 法 5 8 检 验规 则 7 9 标 志、 包装 、运 输与贮 存 9 附录A (资 料性 附录 ) 弯曲振 幅法 . 12 附录B (资 料性 附录 ) 微风振 动采 集单 元安 装布 点原则 . 15 附录C (规 范性 附录 ) 微风振 动监 测装 置数 据输 出要求 . 18 编制说 明 19 Q/GDW 10245 2016 II 前 言 为了规范 输 电线 路 微 风振 动 监测 装置 的 功 能要 求 、 技术要 求、 试验 方法 、检 验规则 等, 提高 监测 数 据有效 性、 装置
3、 可靠 性和 适用性 ,指 导装 置的 设计 、生产 、检 测和 应用 ,制 定本标 准。 本标准 代 替Q/GDW 2452010 , 与Q/GDW 245 2010 相比, 主要 技术 性差 异 如 下: 增 加了 术语 ,如 弯曲 振幅; 增 加了 部分 技术 要求 ,如 工 作条 件、 电磁 兼容 性能、 盐雾 性能 、老 化性 能等; 增 加了 部分 试验 项目 及方法 ,如 电磁 兼容 试验 、蓄电 池试 验、 盐雾 试验 、老化 试验 等; 增 加了 附录 A( 资料 性附录) 弯 曲振 幅法 ; 增 加了 附录 B( 资料 性附录 ) 微 风振 动采 集单 元安装 布点 原则
4、; 修 改了 装置 功能 要求 ; 修 改了 部分 技术 要求 ,如 结 构与 外观 、供 电电 源要求 、 装 置可 靠性 指标 、 使用 寿命 指标 等 ; 修 改了 部分 试验 方法 ,如覆 冰试 验方 法、 可靠 性试验 方法 等 ; 修 改了 原附录 A (规 范性附 录) 微风 振动 监测 装置数 据输 出接 口 ,改 为 附录 C (规 范性 附录) 微风振 动监 测装 置数 据输 出 要求 ; 修改 了原 附录 B (资 料性附 录) 动 弯应 变判 据 ,合并 到附录 A (资料 性 附录) 弯曲 振幅 法; 删 除了 原安 装、 调试 与验收 。 本标准 由国 家电 网公
5、司 运 维检修 部提 出并 解释 。 本标准 由国 家电 网公 司科 技部归 口。 本标准 起草 单位 : 山 东电 工电气 集团 有限 公司 、 中 国电力 科学 研究 院、 国网 重庆市 电力 公司 、 国 网 安徽省 电力 公司 、 国 网浙 江省电 力公 司、 国网 新疆 电力公 司、 国网 陕西 省电 力公司 、 国 网宁 夏电 力 公 司 电力科 学研 究院 、 国网 新 疆电力 公司 电力 科学 研究 院、 国网 重庆 市电 力公 司 检修公 司 、 国网 山 东省 电力 公司电 力科 学研 究院 。 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 于钦 刚、 李 红云 、 李 茂华 、 彭 波、 张
6、 午阳 、季 坤、 姜文 东、梁 乃峰 、孔 志战 、 张涛、 董新 胜、 陈俊 、 周 双勇、 刘振 宇、 郭志 广、 何红太 、 李 新梅 、倪 康婷 、郑鹏 超、 王威 。 本标 准 2010 年 12 月 首次 发布,2016 年 12 月 第一 次修订 。 本标准 在执 行过 程中 的意 见或建议 反 馈至 国家 电网 公司科 技部 。 Q/GDW 10245 2016 1 输 电线路 微风振动 监测装 置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 基 于弯 曲振 幅法的 输电 线路 微风 振动 监测装 置的 监测 参数 与装置 组成 、 功 能要 求、 技 术要求 、试 验方 法 、
7、检验 规则、 标志 、包 装、 运输 与贮存 的技 术要 求 。 本 标准 适用 于110 (66 )kV 及以 上电 压等 级交 直 流 输电 线路 微风 振动 监测 装置 , 其 它 电 压等 级的 输 电 线路 微风 振动 监测 装置 可参照 执行 。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 。 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 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 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其最 新版 本( 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 适用 于本 文件 。 GB/T 191 包 装储 运图 示 标志 GB 6388 运输 包装 收发货 标志
8、 GB/T 9969 工 业产 品使 用 说明书 总则 GB/T 13384 机电 产品 包 装通用 技术 条件 JJG 676 工作 测振 仪检 定 规程 Q/GDW 1242 输 电线 路状 态监测 装置 通用 技术 规范 Q/GDW 1243 输 电线 路气 象监测 装置 技术 规范 Q/GDW 11449 输电 线路 状态监 测装 置试 验方 法 IEEE Std 1368 架 空 导 线 微 风 振 动 现 场 测 量 导 则 ( IEEE Guide for Aeolian Vibration Field Measurements of Overhead Conductors )
9、3 术语和 定义 Q/GDW 1242 界定 的以 及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 3.1 弯曲振 幅 bending amplitude 距离导 地线 线夹 (悬 垂线 夹、 防 振锤 线夹 、 间 隔棒 夹 头、 阻尼 线夹 头等) 最 末接触 点出 口89mm处的 导地线 相对 振幅 (参 见附 录A) 。 3.2 动弯应 变 dynamic bending strain 导地线 与线 夹的 最末 接触 点等处 导地 线表 面的 动态 弯曲应 变。 3.3 Q/GDW 10245 2016 2 弯曲振 幅法 bending amplitude method 基于弯 曲振 幅计
10、 算导 地线 动弯应 变 , 测量 导地 线微 风振动 的方法 ( 参见 附录A ) 。 3.4 微风振 动 采 集单 元 aeolian vibration acquisition unit 采集 输 电线 路导 地线 微风 振动波 形、 弯曲 振幅 等数 据, 并 通过 信道 将数 据传 送到数 据监 测终 端的一 种数据 采集 单元 。 3.5 微风振 动 监 测装 置 aeolian vibration monitoring device 实时采 集输 电线 路 导 地线 微风振 动参数 , 并传 输到 输电线 路状 态监 测 主 站系 统的 监 测装 置 ( 以下 简 称监测 装置
11、) 。 3.6 最小启 动电 流 minimum starting current 保证采 集单 元采 用导 线感 应取能 方式 能启 动工 作的 最小导 线电 流。 4 监测参 数与 装置 组成 4.1 监测参 数 监测参 数应 按照 如下 原则 进行选 择: a) 必选 监测 参数 为导地线 微风 振动 波形 、 弯 曲振 幅 、动 弯应 变 、 频率 等; b) 可选 监测 参数 为 风速 、风向 、气 温、 湿度 等。 4.2 装置组成 监测装置通常由 微风振动采集单元、 气 象 采 集 单 元 、 数 据 监 测 终 端 和 供 电 电 源 组成,如图 1 所 示。 每一个 现场 监
12、测 档一 般布置若干 个 微风振 动 采 集单元 ,分 别安装 于 导线 、地线( 含 OPGW )上 , 微风振 动 采 集单 元一般 包括 微风 振动 传感 器 、 数据 采集模 块、 现场 通信 单元 、 电源 模块 等。 数据 监 测 终 端一般 包括 主控 与处 理单 元、现 场通 信单 元、 远程 通信单 元等 。 供 电电 源一 般包括 太阳 能电 池板 、 蓄 电 池和充 放电 控制 器等 。 图1 监测 装置 组成 Q/GDW 10245 2016 3 5 功能要 求 5.1 数据采 集 应具备 下列 数据 采集 功能 : a) 采集 导地 线微 风振 动 波形 、 弯曲 振
13、幅 、气 象参 数 等, 并进行 现场 存储 ; b) 自 动采 集功 能 。 微风 振动参数 采 集周 期宜 在 5min 15min 之间 , 默认 采集 周期 为 10min ; c) 受控 采集 功能 ; d) 电 源电 压、 工作 温度 等采集 功能 。 5.2 数据处 理 应具备 下列 数据 处理 功能 : a) 分析 功能 :数 据合 理 性检查 , 采 集数 据预 处理 , 干扰 数据 自动 识别 并剔 除; b) 计 算功 能 : 得出 动弯 应变 、 频率 等数据 。 5.3 数据存 储 应能循 环存 储至 少 90d 的 采集数 据。 5.4 数据输 出 输出的 数据 应
14、包 括 微 风振 动 波形 、 弯 曲振 幅 、 动弯 应变 、 频率 、 气 象参 数 , 以及电 源电 压、 工作 温 度等数 据。 5.5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 、 信息 安全 和应 用层数 据传 输规 约应 满 足 Q/GDW 1242 的相 关要 求 。 5.6 远程维 护 应满 足 Q/GDW 1242 的 相 关要求 。 6 技术要 求 6.1 工作条件 监测装 置的工 作 条件 分为 、 、 三种 等级 ,其 工 作条件 应 满足 表 1 的规定 。 6.2 外观和 结构 应满 足Q/GDW 1242 中相 关 要求。 表 1 工作 条件 要求 等级 环境温度 工作温度 相对湿度
15、 大气压力 抗风等级 级 -25+45 -25+70 5 RH 100 RH 500hPa 1060hPa 不低于线路本 体抗风等级 级 -40+45 -40+85 级 -55+45 -55+85 对于 级和级工作温度, 蓄电池工作温度可按-40 +70考虑。 Q/GDW 10245 2016 4 6.3 主要技 术参 数 6.3.1 弯 曲振 幅 测 量范 围 0mm (pp)1.300mm (pp ) 。 6.3.2 频 率测 量范 围 0Hz 150.00Hz 。 6.3.3 准 确度 准确度 应满 足如 下要 求: a) 幅值 非线 性度 :10 ; b) 频 率响 应误 差: 10
16、; c) 频率 测量 误差 :50Hz 及以内 ,误 差不 应大于 0.50Hz ;50Hz 150Hz ,误 差 不 应大于 1.00Hz 。 6.3.4 输 出数 据 的 表示 输出数 据 的 表示 应满 足如 下要求 : a) 弯曲 振幅 : 单 位为 毫 米(mm ) ,保留到 小数 点 后 3 位 ; b) 动 弯应 变 : 单位 为微 应变 ( ) ,为无 符号 整 数 ; c) 微风 振动 频率 : 单 位 为赫兹 (Hz ) ,保留 到 小数 点后 2 位; d) 微风 振动 波 形: 时域波 形, 纵坐 标 单位 为微 应变 ( ) ,为 整数 ;横 坐标单 位为 秒(s),
17、 保留 到小数 点 后 3 位 。 6.4 微风振 动 采 集单 元 基 本技 术要求 满足下 列基 本技 术要 求: a) 应满 足 Q/GDW 1242 相关要 求 ; b) 监 测原 理 应 满足 IEEE Std 1368 相关 要求 ; c) 应 小 巧轻 便。对 750kV 以 下交 直流 输电 线路 , 宜采用 整体 式微 风振 动采 集单元 , 总体 质量 应小 于 1kg ; 对 750kV 及 以上 交直流 输电 线路 , 宜采 用 分体式 微风 振动 采集 单元 , 传 感部 分质量 应 小于 1kg , 整体 质量 应小 于 2.5kg ; d) 单 次采 样记 录时
18、间长度 不 应 小 于 1s , 采样 频率 不应小于 512 Hz ; f) 在各 种条 件下 传感 器的 探头应 始终 与导 地线 保持 连续接 触; g) 应 可靠 刚性 固定 在 线 夹或 导 地 线 上, 并采 取防 松 、防 振措施 ; h) 对 于安 装在 耐热 、超/ 特耐热 等特种 导 线上 的 微 风振动 采集 单元 ,应 采取 隔热措 施 ; i) 应能 承受 短时大 电流 ( 包括短 路电 流、 雷电 流) 冲击; j) 外引 线插 头应采 取防振 、防松 措施 ; k) 现 场安 装布 点原 则 可 参见附 录 B 。 6.5 气象采 集单 元基 本技 术要 求 测量
19、范 围、 准确 度 、 技术 性能 等 应满足Q/GDW 1243 的相关 要求 。 6.6 数据监 测终 端 基 本技 术要 求 Q/GDW 10245 2016 5 应满足 Q/GDW 1242 相关要 求 , 数据 输出 应符 合 Q/GDW 1242 相 关条 款 和附 录 C 要求 。 6.7 供电电源 要求 供电电 源应 满足 如下 技术 要求: a) 数据 监测 终端 及 微 风 振动 采 集单 元 、 气象 采集 单 元 的供 电电 源性 能应满足 Q/GDW 1242 相关 要 求; b) 微 风振 动 采 集单 元可 采用感 应取 能、 太阳 能或 高能电 池等 方式 供电
20、 ; c) 对采 用感 应取 能供 电 的 微风 振动 采集 单元 ,其 最小启 动电 流不 应大 于 50A ; d) 对 采用 太阳 能供 电的 微风振 动 采 集单 元, 其电 池单独 供电 时间 不应 少 于 30d; e) 对采 用高 能电 池供 电 的 微风 振动 采集 单元 ,其 电池供 电时 间不 应少 于 3 年。 6.8 环境适 应性 能 低温性 能、 高温 性能 、 交 变湿热 性能 、 耐 温度 变化 (冲击 ) 性 能、 覆冰 性能 、 盐雾 腐蚀 性能 、 老 化 性能应 满 足 Q/GDW 1242 相关要 求。 6.9 电磁兼 容性 能 静电放 电抗 扰度 、
21、射 频电 磁场辐 射抗 扰度 、 电 快速 瞬变脉 冲群 抗扰 度 、 浪涌( 冲击) 抗 扰度、 工频 磁 场抗扰 度、 脉冲 磁场 抗扰 度应满 足 Q/GDW 1242 相 关要求 。 6.10 电气性 能 可见电 晕和 无线 电干 扰水 平、导 线电 流耐 受性 能、 温升性 能、 耐雷 击性 能应 满足 Q/GDW 1242 相 关要求 6.11 机械性 能 振动性 能、 垂直 振动 疲劳 性能、 碰撞 性能 、运 输性 能应满 足 Q/GDW 1242 相 关要求 。 6.12 可靠性 6.12.1 监 测装 置的 平均 无 故障工 作时 间不 应低于 25000h 。 6.12.
22、2 监 测装 置的 使用 寿 命 不应 少于 8 年 ,其 中蓄 电池 的 使用 寿命 不 应 低于 4 年, 太阳 能板 的使 用寿 命不应 低 于 20 年。 6.12.3 数 据缺 失率 应小 于1。 7 试验方 法 7.1 试验条 件 除另有 规定 外, 各项 检验 宜在如 下正 常试 验大 气条 件下进 行: a) 环境 温度 :1535 ; b) 相 对湿 度:25 RH 75RH ; c) 大气 压力 :860hPa 1060hPa 。 7.2 试验方 法 7.2.1 外 观和 结构 检查 Q/GDW 10245 2016 6 外观、 结构 检查 的试 验方 法和判 定准 则 应
23、 按照 Q/GDW 11449 相 关规 定 执 行。 7.2.2 质 量和 尺寸 检查 质量、 尺寸 检查 的 试 验方 法和判 定准 则 应 按照 Q/GDW 11449 相 关规 定执 行。 7.2.3 防 护等 级 防护等 级 的 试验 方法 和判 定准则 应按照 Q/GDW 11449 相 关规 定执 行。 7.2.4 准确 度检 验 测量范 围、 准确 度等 技术 指标的 检验 方法 和判 定准 则 应按照 JJG 676 和 Q/GDW 11449 相关 规定 执 行。 7.2.5 功 能检 验( 数据 传 输规约 测试 ) 功能检 验 (数 据传 输规 约测 试) 、 连 续运
24、行 试验 (168h ) 的试验 方法 和判 定准 则 应 按照 Q/GDW 11449 相关规 定执 行。 7.2.6 供 电电 源性 能试 验 额定容 量/ 能 量试 验、30d 持续供 电试 验、 荷电 保持 及能量 恢复 能力 试验 、 高 温 能量 保持 率试 验、 低 温能量 保持 率试 验 、 过 充 电保护 试验 、 过放 电保 护 试验 、 过 电流 保护 试验 和 电源供 电时 间等 效试 验的 试 验方法 和判 定准 则应 按 照 Q/GDW 11449 相 关规 定执 行。 7.2.7 环境 试验 低 温试 验、 高温 试验 、 交变 湿热 试验 、 温 度变 化 (冲
25、 击) 试验 、 覆 冰试 验、 盐 雾试 验、 老化 试 验 的 试验方 法和 判定 准则 应按照 Q/GDW 11449 相关 规定 执行。 7.2.8 电 磁兼 容试验 静电放 电抗 扰度 、 射 频电 磁场辐 射抗 扰度 、 电 快速 瞬变脉 冲群 抗扰 度、 浪涌( 冲击) 抗 扰度、 工频 磁 场抗扰 度、 脉冲 磁场 抗扰 度 的试 验方 法和 判定 准则 应按照 Q/GDW 11449 相关 规定 执 行。 7.2.9 电 气性 能试验 可见电 晕和 无线 电干 扰水 平 试验 、 电流 耐受 试验 、 温升试验、 雷击 试 验的 试 验方法 和判 定准 则 应 按 照 Q/G
26、DW 11449 相关 规定 执行。 7.2.10 机 械性 能试验 振动 试验 、 垂直 振动 试验 、 碰撞 试验 、包装 运输 (包 括自 由跌 落、 翻滚 、 运输) 试验 的试 验方 法和 判定准 则 应 按照 Q/GDW 11449 相关 规定 执行 。 7.2.11 可 靠性 试验 可靠性 试验 的试 验方 法和 判定准 则 应 按照 Q/GDW 11449 相关 规定 执行 。 7.2.12 安 全接 入测 试 安全接 入测 试的试 验 方法 和判定 准则 应按照 Q/GDW 11449 相 关规 定执行 。 Q/GDW 10245 2016 7 8 检验规 则 8.1 型式试
27、 验 8.1.1 检 验规 则 当出现 下列 情况 之一 时, 应进行 型式 试验 : a) 新产 品 定 型前 ; b) 正 常生 产时 , 每 4 年 进行一 次 ; c) 停产 1 年 后又 恢复 生 产时 ; d) 生 产设 备重 大改 变时 ; e) 正式 生产 后, 因结 构 、材料 、工 艺有 较大 改变 ,可能 影响 监测 装置 性能 时 ; f) 国家 技术 监督 机构 或受 其委托 的技 术检 验部 门提 出型式 试验 要求 时 。 8.1.2 检 验项 目 应按表 2 中 型 式 试 验 的 检 验 项 目 执 行 。 8.1.3 样 品 型式试验的样品 不 应 少于 3
28、 台 。 8.1.4 结 果评 定 样品全部通过试验为合格。 8.2 出厂检 验 8.2.1 检 验规 则 应对监测装置进 行 逐 台 出 厂 检 验 。 8.2.2 检 验项 目 应按表 2 中 出 厂 检 验 的 检 验 项 目 执 行 。 8.2.3 结 果评 定 检验中 出现 任一 检验 项目 失效, 均判 该 监 测装 置 为 不合格 。 8.3 抽样检 验 8.3.1 检 验规 则 根据供 货 监 测装 置 的 类型 、 数量, 应在 到货 的 监 测装 置 中随机 抽样 。 如 单机 供货 数 量在 3 台及 以下 , 则按实 际台 数全 部抽 取; 超过 3 台的 , 按 实际
29、 台数 的 10% 抽取,但 单 机样 品 不 应少于 3 台; 如单 类型、 单批次 供货 数量 在 100 台 及以上 时, 按实 际台 数的 10% 抽 取, 且应 抽取 至少 3 台按 型式 试验 要求 进行 检测。 8.3.2 检 验项 目 应 至少包含表2 中 抽 样 检 验 的 检 验 项 目 。 Q/GDW 10245 2016 8 表2 检验 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分类 检验项目 型式试验 出厂检验 抽样检验 1 外观和结构检查 外观和结构检查 2 质量和尺寸检查 质量和尺寸检查 3 防护等级试验 防护等级试验 4 准确度 准确度 5 功能检验 功能检验(数据传输规约测试) 6
30、 连续运行试验(168h ) 7 供电电源性能试验 额定容量/ 能量试验 8 30d 持续供电试验 9 荷电保持及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10 高温能量保持率试验 11 低温能量保持率试验 12 过充电保护试验 13 过放电电保护试验 14 过电流保护试验 15 电源供电时间等效试验 16 环境试验 低温试验 17 高温试验 18 交变湿热试验 19 温度变化(冲击)试验 20 覆冰试验 21 盐雾腐蚀试验 Q/GDW 10245 2016 9 表 2 (续 ) 序号 检验项目分类 检验项目 型式试验 出厂检验 抽样检验 22 环境试验 老化试验 23 电磁兼容试验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24 射频电
31、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2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26 浪涌( 冲击) 抗扰度试验 27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28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29 电气性能试验 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 试验 30 电流耐受试验 31 温升试验 32 雷电冲击试验 33 机械性能试验 振动试验 34 垂直振动疲劳 35 碰撞试验 36 运输试验 37 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 38 安全接入测试 安全接入测试 注: 表示应做的项目, 表示 可选做的项目, 表示不做的项目。 8.3.3 结 果评 定 对抽检 样品 进行 逐台 检验 , 检验 中有1 台 以上 (包 括 1 台 ) 单 机不 合格 时, 应加倍 抽取 该
32、监 测装 置 按照抽 样检 验相 关项 目进 行检验 。 若 仍有 不合 格时 , 则判 该批 监测 装置 不合 格; 若 全部 检验 合格 , 则 除 去第一 批抽 样不 合格 的单 机 监测 装置 ,该 批 监 测装 置 应判 为合 格。 应在抽 样检 验合 格后 进行 现场安 装与 调试 。抽 样检 验报告 仅对 本次 工程 项目 有效。 9 标志 、包 装、 运输 与贮 存 9.1 标志 Q/GDW 10245 2016 10 9.1.1 设 备标 志 在监测 装置 的显 著位 置应 有 不锈 钢 铭 牌, 内容 包括 : a) 监 测装 置 名 称、 型号 ; b) 生 产厂 名、
33、商标 、产 地 ; c) 出厂 编号 ; d) 出 厂年 月 等 。 9.1.2 包 装标 志 在包装 箱的 适当 位置 , 应 标有显 著、 牢固 的包 装标 志,内 容包 括: a) 生产 企业 名称 、地 址 、联系 电话 ; b) 监 测装 置 名 称、 型号 ; c) 设备 数量 ; d) 包 装箱 外形 尺寸 (mm ) ; e) 净重 或毛 重(kg) ; f) 运输 作业 安全 标志 ; j) 到站 (港 )及收 货单 位 ; h) 发 站( 港) 及发 货单 位 ; i) 工程 项目 名称。 9.1.3 储 运图 示和 收发 货 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和收发货标志应根据被包装 监
34、 测 装置的特点,按 GB/T 191 和 GB 6388 的有关规 定正确选用。 9.2 包装 9.2.1 基 本要 求 监测装 置 的 包装 应满足 GB/T 13384 , 符合 牢固 、美 观和经 济的 要求 ,做 到结 构合理 、紧 凑、 防护 可靠, 在正 常储 运、 装 卸 条件下 , 保 证 监 测装 置 不 应因包 装不 善而 引起 设备 损坏、 散失、 锈蚀、 长霉 和 降低准 确度 等。 9.2.2 环 境要 求 监测装 置 包 装时 ,周 围环 境及包 装箱 内应 清洁 、干 燥 ,无 有害 气体 ,无 异物 。 9.2.3 装 箱要 求 监测装 置 包 装后 ,其 包
35、装 件中心 应尽 量靠 下且 居中 , 监测 装置 装在 箱内 应予 以支撑 、垫 平、 卡紧 , 监测装 置 可 移动 的部 分应 移至使 监测 装置 具有 最小 外形尺 寸 的 位置 ,并 加以 固定。 9.2.4 分 体包 装 监测装 置 如 有突 出部 分, 在不影 响其 性能 的 条 件下 ,应拆 卸包 装, 以缩 小包 装件体 积。 9.2.5 产 品防 护 监测装 置 的 防振 、防 潮、 防尘等 防护 包装 按 GB/T 13384 中的 有关 规定 进行 。 Q/GDW 10245 2016 11 9.2.6 随 机文 件清 单 随机文 件应 齐全 ,文 件清 单如下 : a
36、) 装箱 清单 ; b) 安装 使 用说 明书 ; c) 出厂 合格 证 ; d) 出 厂检 验报 告。 9.2.7 随 机文 件包 装 随机文 件应装 入塑 料袋中 ,并放 置在包 装箱 内;若 整套 监 测装置 分装 数箱, 则随机 文件应 放在 主 机箱内 。 9.3 运输 包装完 整的 监测 装置 在运 输过程 中应 避免 雨、 雪的 直接淋 袭, 并防 止受 到剧 烈的撞 击和 振动 。 9.4 贮 存 9.4.1 包 装好 的监 测装 置 应贮存 在环 境温 度-25+45 、 相对 湿度 小于 80%RH 的 室内 ,且 周围 无 腐蚀性 挥发 物, 无强 电磁 场作用 。 9.
37、4.2 从 监测 装置 出厂 之 日起, 贮存 时间 超 过 2 个 月,使 用前 应按 照 使 用说 明书 对 蓄电 池补 充电 。 9.5 安装 使 用说 明书 产品安装 使 用说 明书 应 给 出如何 安全 和正 确地 使用 本 监测 装置 的全 部信 息, 并符合 GB/T 9969 要 求 。 Q/GDW 10245 2016 12 附 录 A (资料 性附 录) 弯曲振 幅法 A.1 微 风振 动机 理 微风振 动是 由于 风的 激励 而引起 的导 地线 振动 (参 见图 A.1 ) 。 发 生微风 振动 的风速 一 般 范围 为 0.5 m/s 10m/s , 但近 年来 发 现
38、, 当地 形平 坦及 外界 干 扰很少 的情 况下 , 风速 达 到 10 米/ 秒及 以上 时也 观 察 到强烈 振动 。一般 微 风振 动最大 双振 幅不 超过 导 地 线直径 的 2 倍 ,振 动频 率 范围 为 3 120Hz ,振 动的 半波长 约 为 1.5 20 米。 振动 持 续的 时间 较长 ,一 般为数 小时 ,有 时可 达数 天 。 架空 输 电线 路尤其 大 跨越 经常发 生超 过允 许幅 值的 微风振 动, 往往 导致 某些 线路部 件的 疲劳 损坏 , 如导地 线的 疲劳 断股 , 金 具、 间隔 棒及 杆塔 构件 的 疲劳损 坏或 磨损 等 , 其 中 导 地线
39、疲劳 断股 是架 空 输 电 线路普 遍发 生的 问题 , 严 重时需 要将 全线 路更 换为 新导 地 线。 目前 几乎 所有 的架空 输电 线路 都受 到 微 风 振动的 影响 , 尤 其在 线路 大跨越 上, 因具 有档 距大 、 悬挂 点高 和水 域开 阔等 特点, 使风 输给 导地 线 的 振 动能量 大大 增加 , 导地 线 振动强 度远 较普 通档 距严 重。 一旦 发生 疲劳 断股 , 将给电 网安 全运 行带 来严 重 危害, 通常 仅换 线工 程 本 身的直 接损 失可 高达 数百 万元。 图 A.1 风吹 过圆 柱体 产 生卡门 涡流 A.2 微 风振 动测量 原 理与
40、弯曲振 幅法 A.2.1 微风 振动 测量原理 1966 年 IEEE 在 总 结 加 拿 大 安 大 略 水 电 局 长 达 20 余 年 试 验 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 制定 了 Standardization of conductor vibration measurements 导则 ,提 出了 弯曲 振幅 法 , 这 个标 准规 定 了 采用 相对振 幅的 测量 方法 来衡 量 导地 线 受 微风 振动 的危 害程度 。 目 前世 界上 绝大 多数国 家采 纳了 该标 准 , 并 按该标 准研 制开 发了 一些 现场测 振仪 器装 置 , 例 如 加拿 大 HILDA 无
41、 线电 遥测 装置 、 美 国的 SCOLARIII 测振仪 、瑞 士 的 VIBREC 测振仪 、澳 大利 亚 的 DULMISON 测振 仪等 。我 国 在 70 年 代末 也研 制 了 LYQ/GDW 10245 2016 13 9 型 测振 仪。 上 述测 振 装置大 体上 属于 同类, 即 采用正 常安 装方 法使 用 ( 简称 “ 正装 法” ) , 这一 方 法 的 特 点 是 仪 器 本 体 采 用 连 接 夹 具 固 定 在 悬 垂 线 夹 下 部 , 测 振 仪 传 感 器 探 头 在 距 导地线 与 线 夹 分 离 点 89mm 处与 导地 线 接 触或 连接, 定时 抽
42、样 记录 该处 相对振 幅等 数据 。 ELECTRA 在 1995 年Guide to Vibration Measurements on Overhead Lines 中, 基于 IEEE 弯 曲振幅 法原理 , 提出 了 “ 反装法 ” 的 现场 测量 方法 ,ROCTEST 公 司研 发 了 TVM-90、PAVICA 等现 场振 动 测量仪 器 。 “反装 法” 特 点是将 测振仪 直接 安装于 导地线 上,测 振仪 的夹具 距离 导 地线 与 线夹 分离点 89mm, 测振 仪传 感器 探头 与该分 离点 接触 ,自 动抽 样记录 相对 振幅 等数 据。 A.2.2 弯曲 振幅 法
43、 弯曲振 幅是 基于 两点 的相 对振幅 ( 如图 A.2 ) , 一点 为导地 线与 线夹 的最 末接 触点 3 , 另 一点 为 距 3 点 89mm 处的点 4,4 点与 3 点 的相 对横 向振 幅 Y b 即为弯 曲振 幅。 说明: 1 线夹或夹头; 2 导地线; 3 导地线与线夹或夹头 的最末接触点; 4 弯曲振幅Y b (相对于线夹) 。 图 A.2 弯 曲振 幅法 示意 图 A.3 动 弯应 变与 弯曲 振幅 的关系 在小振 幅条 件下 , 监 测点 处动弯 应变 与 89mm 处弯曲振幅 之间 的关 系, 以 Poffemberger-Swart 计算 公式如 (A.1 )表
44、 示: 2 2 ( 1 ) b b pa p d Y e pa (A.1 ) 式 A.1 中: b 线夹 或 夹头 出口 处的 动弯应 变 , 单位 为微 应变 ( ) ; d 导地 线最 外层 的单 线 直径, 单位 为毫 米(mm ) ; b Y 线 夹出 口 89mm 处的弯曲振 幅, 单位 为毫 米(mm ) ; 2 min / p T EI ,单位 为 m -2 ; T 监测 期间 观测 档 导 地 线平均 运行 张力 , 单 位为 牛顿(N ) ; min EI 导 地线 最小 弯曲 刚度 , 单位 为牛 顿平 方米 (N m 2 ) ; a 传感 器测 量臂 长,a 0.089
45、, 单位 为米 (m ) 。 A.4 微 风振 动判 断标 准 Q/GDW 10245 2016 14 输电线 路 导 地线 防振 标准 参见 表 A.1 所示 。 表 A.1 导地 线微 风振 动 许用动 弯应 变 单位 : 序号 导地线类型 大跨越 普通档 1 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 100 150 2 铝包钢绞线(导线 ) 100 150 3 铝包钢绞线(地线 ) 150 200 4 钢芯铝合金绞线 120 150 5 铝合金绞线 120 150 6 镀锌钢绞线 200 300 7 OPGW (全铝合金线 ) 120 150 8 OPGW (铝合金和铝包钢混绞 ) 120 150 9
46、 OPGW (全铝包钢线 ) 150 200 Q/GDW 10245 2016 15 附 录 B (资料 性附 录) 微风振 动采 集单 元安 装布 点原则 B.1 监 测 档的 选择 监测档 的选 择原则 如 下: a) 跨越 通航 江河 、湖 泊 、海峡 等 处 的大 跨越 ; b) 可 观测 到较 大振 动或 发生过 振动 断股 的档 距 ; c) 位于 开阔 平坦 地形 的 大档距 ; d) 其 它需 要监 测的 重要 跨越。 B.2 测点 位置 的选 择 测量点 位置 选择 原则 如下 : a) 一般 选择 迎风 侧 的 导 地线 , 对多 分裂 导线 选择 迎风侧 的上 侧子 导线
47、 ; b) 测 量点 宜选 择在 导 地 线 ( 含 OPGW ) 的疲 劳危 险点 , 普 通档 、 大跨 越线 路 一般 选择 在悬 垂线 夹 出口、 阻尼 线夹 头、 防 振 锤夹头 、 间 隔棒 夹头、 接 续金具 端部 、 护 线条 端部 等 部位 , 具 体测 量 点宜参 考实 验室 内防 振试 验结果 或现 场运 行经 验确 定。 B.3 普通 档 测 量点 数量 及 布置方 案 B.3.1 普 通档 的测 量点 和 方案 普 通档 至少 选 择 4 个 测量点 , 一 般选 择在 一相 导线、 一根 地线 或一根 OPGW 上: a) 对普 通档 导线 , 一 般 选择 2 个
48、测 量点 , 典 型测 量点为 防振 锤夹 头、 悬垂 线夹出 口、 间隔 棒夹 头 等部位 ; b) 对 普通 档地 线, 一般 选择 2 个测 量点 ,典 型测 量点为 防振 锤夹 头、 悬垂 线夹出 口等 部位 ; c) 对普 通档 光纤 复合 架 空地线 (OPGW ) , 一般 选 择 2 个 测量 点, 典型 测量 点为外 侧 1 号防 振锤 夹头、2 号 防振 锤夹 头等 部位。 B.3.2 典型 布置 方案 普通档 测量 点的 典型 布置 方案参 见 图 B.1 、 图 B.2 和图 B.3 。 图B.1 普 通档 导线 测量 点典型 布置 方案 示意 图 Q/GDW 10245 2016 16 图B.2 普 通档 地线 测量 点典型 布置 方案 示意 图 图 B.3 普 通档OPGW 测 量 点典型 布置 方案 示意 图 B.4 大跨 越的 测量 点数 量 及布置 方案 B.4.1 大跨 越的 测量 点数 量和方 案 大跨越 至少 选 择 7 个 测量 点,一 般选 在一 相导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