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五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37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含解析).doc

    • 资源ID:1214296       资源大小:2.49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五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37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含解析).doc

    1、1专题十五 Error!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知考纲明考情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1.“顺乎世界之潮流” 来源: 学科网 ZXXK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来源:学+科+网d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 b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b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b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出现的背景 c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b2.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c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 b复习线索 林则徐、魏源开启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深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

    2、义者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宣传民主、科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第 37 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政治 反动的政治势力妄图复辟帝制思想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文化 新式学堂建立和留学风气盛行阶级基础 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2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2标志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等前期指导思想 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运动中心 北京大学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3新

    3、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陈独秀:科学与民主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从历史进化的观点看,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李大钊: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就是反对复辟帝制。(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指出, “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主张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4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也

    4、是文学革命运动。(2)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3)局限 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新文化运动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灵犀一点新文化运动前期各内容之间的关系(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2)提倡新道德

    5、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3(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背景(1)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空前壮大。(2)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开始传播:191 8 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3广泛传播: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1919 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6、2)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3)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 义者。(4)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共产党 月刊。(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1使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分化,并引发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2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 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干部队伍。3提高了中国工人的政治觉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4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5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和

    7、建设的指导思想。 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全面评价新文化运动(1)积极作用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4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开始使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2)局限性没有同工人运动

    8、相结合。思想方法上,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这种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220 世纪初的四大进步思想(1)民主共和思想: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它推动了辛亥革命的高涨,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实业救国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批资产阶级实业家倡导“实业救国” ,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李大钊等一 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

    9、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解放。(4)马克思主义思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先进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成立社团等方式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2018浙江 11 月选考)20 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作者意在( )A振作少年精神 B发动文学改良 来源:学科网C推动文学革命 D反对愚昧与专制解析:选 C 从题干中的“20 世纪初” “北大某教授”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

    10、文学”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出自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故 C 项正确。A 、B、D 三项都体现在新文化运动中,但不是作者的意图。2(2017浙江 11 月选考)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 “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 。 “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 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 ”这反映了( )5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 神的传播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

    11、体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解析:选 B 从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 “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到“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有志于上进”可看出,新文化运动改变了研究风气,注重科学研究,故选 B 项;D 项与题意相反;题目中并未提到文学革命及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排除 A、 C 两项。3(2017浙江 4 月选考)新青年载文 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 “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倡导民主科学 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C反对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来源: 学.科.网 Z.X.X.K解析:选 B 材料中“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自己充分发展”体现了希 望新青年自主进步的思想,故 B 项正确。4(2016浙江 4 月选考)近代有学者认为, “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 。这一言论意在( )A推广民间俚语 B提倡文言文复兴C否定外来文化 D抵制白话文运动来源: 学*科*网 Z*X*X*K解析:选 D 据材料“若尽 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 “皆有文法”和“均可用为教授”可知,该学者是反对提倡新文学,反对提倡白话文 的,故 D 项正确。 6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五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37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