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检测(二十七)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doc

    • 资源ID:1214287       资源大小:2.45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检测(二十七)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doc

    1、1课时检测(二十七)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1( 2018温州九校联考)中央的一个文件规定:“就全国而 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该文件发布于( )A1978 年 B1979 年C1980 年 D1984 年解析:选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内容是 1980 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里面的,故 C 项正确。2(2018浙江五校联考)邓

    2、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下列口号最能体现讲话精神的是( )A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D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解析:选 C 依据材料“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以看出强调的是物质利益的重要性, “交 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体现的是物质利益,故 C 项正确。3下表为某学者对中国 19521987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 :百万吨)的统计表。对此解读正

    3、确的是( )1952 年 1957 年 1965 年 1978 年 1980 年 1984 年 1987 年粮食 163.42 195.05 194.53 304.77 320.56 407.31 402.41棉花 1.30 1.64 2.09 2.16 2.07 3.25 4.19油料作物 4.19 4.19 3.62 5.21 7.69 11.91 15.25甘蔗 7.11 10.39 13.39 21.11 22.80 39.51 46.85A “一五”计划以发展农业为核心B50 年代以来粮食产量逐步提高C “文化大革命”推动农业快速发展2D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著解析:选 D “

    4、一五”计划是以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A 项错误;“粮食产量逐步提高”不符合材料中数据的特征,比如 1965 年粮食产量就比 1957 年要少,1987年就比 1984 年要少,故 B 项错误;C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从 1978 年以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比较快,说明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故选 D 项。41984 年,邓小平在与中央有关负责人谈话时说道:“农村政策很有效,农村状况确实很好,我们需继续采取措施,使形势更好”1990 年,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农村要有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当的规模经营。 ”这表明邓小平主张( )A大力发展乡

    5、镇企业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C坚持家庭联产承包 D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解析:选 D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 A 项错误;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1992 年,故 B 项错误;据材料“第二次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当的规模经营”可知坚持家庭联产承包不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根据邓小平在 1984 年和 1990 年的谈话内容的变化可以得出邓小 平主张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故 D 项正确。5(2018湖州选考模拟)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

    6、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A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温州B厦门大连环渤海地区武汉C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D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温州解析:选 B 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 B 项正确。6(2018嘉兴选考模拟)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此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B增强国企生产经营自主权C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解析:选 C 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故 A 项错误;增强国企生产经营自主权是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 B 项错误;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故

    7、C 项正确;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故 D 项错误。37邱家洪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30 年的演进路径与未来走向一文中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目标探索、框架构建和完善体制三个阶段,19781992 年是目标探索阶段;19922002 年是框架构建阶段。其中第二 阶段改革( )A实现了革命重心向城市转移B完成了全面建设总目标C厘清了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D开辟了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解析:选 C 实现了革命重心向城市转移是七届二中全会,故 A 项错误;完成了全面建设总目标材料体现不了,故 B 项错误;“南方谈话”之后,到 21 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 C 项正

    8、确;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是 80 年代开放的,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10 分)8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8 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 90 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材料二 以邓小平 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

    9、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 2001 年 12 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6 分)解析:第(1)问,根据“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根据邓小平“不断思考”的内容分析其举措 。第(2)问,根据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主要内容。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答案:(1)影响: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4举措:建立经济特区。(2)主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标志性事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检测(二十七)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