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课时检测(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

    • 资源ID:1214256       资源大小:2.47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课时检测(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

    1、1课时检测(十)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4分)1在 20世纪 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 “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 ”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C首次提出 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解析:选 A 由“20 世纪 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和参会国都是亚非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 1955年亚非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了

    2、“求同存异”的方针,故本题答案选 A项;B 项是在日内瓦会议上签署的;C 项是中印会谈时提出的;D 项是 21世纪初上海合作组织提出的。220 世纪 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此次会议是)亚洲 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 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 )A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B推动了印度问题的解决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解析:选 A 从材料“20 世纪 50年代” “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可知,此次会议是 1954年日内瓦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这次会议上讨论的是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3、,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故 A项正确,B 项 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与邻近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逐步提出的,故 C项排除;D 项是万隆会议的影响,排除。31976 年 2月 6日,新华社播发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于 21日访华。8 日,美国政府在新罕布什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尼克松的访华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后果” “普通公民 能做这样一趟旅行是健康有益的” 。中国政府发 出这一邀请的最主要目的是( )A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进程B促成中日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C试探美国时任政府奉行的对华政策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2解析:选 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4、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于 21日访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意在推动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发展,故 A项正确;中日两国早在 1972年就建交了,故 B项错误;早在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上海联合公报时中国就已经知道美国的对华政策了,故 C项错误;此时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早已破 产,故 D项错误。4(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月考)下表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该著作是( )第 3章 从“大三环”到五大国第 16章 泾渭分明两阵营第 19章 中美两国的对话第 21章惊涛陡立的 6月 15日会议第 34章 万国宫 时钟停摆了A 周恩来飞往万隆B 周恩来与日内瓦会议C 尼克松总统访华D 面向未来:田中访华

    5、与中日邦交正常化解析:选 B 从材料中的五大国,中美对话,两阵营等基本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材料所述是日内瓦会议。A 项是万隆会议的表现;B 项是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 议, 体现了材料的特点;尼克松访华是 70年代,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 项是中日邦交正常化,材料也体现不出来。故选 B项。5下列图片为新中国 外交发展历程中三个值得注意的握手细节。这一“握手细节”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中国( )A外交空间的逐渐拓展 B与美关系的逐步改善C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 D不结盟政策正式形成解析:选 A 从图片中握手人数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交往范围日益扩大,故选 A项;B 项只强调了与美国的关系;C 项局

    6、限在区域内,而不是全球化;D 项与 材料无关。6 “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 ”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 )3A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B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 则C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D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解析:选 C 在 1955年出席的万隆会议中周恩来第一次提出“求同存异”的发展方针,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故 C项正确。72017 年 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

    7、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 ,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 )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强调中、俄应强化结盟C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D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解析:选 C 根据材料“2017 年 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 ,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 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可知,这种“上海精神”有利于新型国家 关系的打造,故 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10分)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协议。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材料二 回顾联合国宪章 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

    9、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第 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 2758号决议内容的节选(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7 分) 4(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第 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 2758号决议对中国意味着什么。(3 分)解析:第(1)问, “异” “同”从材料一第一段材料中总结概括;从亚非会议所面临的形式上分析背景所在。第(2)问,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上分析说明。答案:(1)“异”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不同。“同”主要体现在亚非大多数国家和人 民在近代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 遭遇,都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 经济、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背景: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会议面临歧途的严峻情况。(2)说明: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 大胜利。 5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课时检测(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