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检测(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doc

    • 资源ID:1214252       资源大小:2.45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检测(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doc

    1、1课时检测(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4分)1下面是中国历代官称辞典中的一个词条,依据词条内容推断这一机构是( )官署名。明代始设。洪武十五年,置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殿、东阁各大学士,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为皇帝顾问。A礼部 B中书省C内阁 D军机处解析:选 C 由“明代始设” “收阅奏章” “皇帝顾问”可知为明朝内阁,故 C项正确。2洪武年间,大臣的奏章均由朱元璋 亲阅。永乐年间,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 )A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B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

    2、C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D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解析:选 C 最高决策权由皇帝掌握,故 A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内阁取得“票拟”权力,但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皇权没有受到内阁制约,故 B项错误;材料“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 ,说明了内阁“票拟”对国策的影响力增 强,故 C项正确;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内阁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故 D项错误。3(2018绍兴适应性考试)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 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 旗的权力,整个拿来。 ”下列史料,与军机处无关的是( )A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

    3、朝廷总之。B地近宫廷,便于宣召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C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盖隐然执政之府矣。D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解析:选 A A 项讲述的是明朝废除丞相的事件,改革原 有的中央政治组织形式,与军机处无关,故选 A项; B项讲述的是军机处的位置优越性,C 项讲述的是军机处的职责问题,D 项讲述的是军机处的实质,均排除。4 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 ”这本质上反映了( )A内阁制彻底瓦解 B宦官操纵威柄C皇权专制的痼疾 D内阁首辅无权解析:选 C 结合“凡内官司礼监掌印”与“权如外廷元辅”说明

    4、原本无权内官因为2掌握象征 皇权的玉玺而获得内阁首辅一样的权力,这种现象本质是皇帝专制的结果,故 C项正确。5据载,从 1748年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 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减少了决策失误C确保了政治清明 D削弱了中枢权力解析:选 A 根据题目中“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得出奏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 A项正确;决策失误的减少体现在多人参与,故 B项错误;政治清明体现在多人参与决策,题目中并未牵涉,故 C项错误;D 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央和地方官员

    5、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不相符,故 D项错误。6清朝前期,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各旗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清廷授予的权力。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沿用元朝的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B依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C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相结合D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析:选 B 由“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 ,可以看出清朝前期依法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治理,故选 B项。71577 年,大学士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照祖制,张居正应回原籍丁忧守制。年已十五岁的万历皇帝需要张居正的辅佐以便推行新政,决定以“夺情”而不以守制的

    6、先例予以挽留。虽然翰林院几十名官员以有悖伦理为由向张居正提出劝告,但张居正始终没有回家丁忧。这件事本质上反映了( )A皇帝软弱无能使皇权衰落B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C专制皇权强化D君主专制与传统伦理相冲突解析:选 C 材料“万历皇帝 需要张居正的辅佐决定以夺情而不以 守制的先例予以挽留但张居正始终没有回家丁忧”不能反映皇权衰落,故 A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已废除丞相,故 B项错误;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强化,故 C项正确;传统伦理本质上就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10分)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贞观十四年(公元 641 年),魏征上书唐太宗,说:“臣闻君为元首,

    7、臣做股肱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 ”唐太宗也经常对臣下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公3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时期被后世称道的原因在于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尊重和参政机会,让这些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 求下去参与社会治理,进而在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 件。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二 在明代,以官员批评皇帝为核心的君臣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成化四年,宪宗为满足生母周氏愿望,命大臣于帝陵外另选址以葬英宗嫡后钱氏。此事有违礼制,群臣极谏争之, “伏哭文华门,竟得如礼” 。明中期以后, “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 。于是“科道”谏言

    8、, “天子以四海为家,普天率土莫非所有,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刀锥之利哉”?宪宗迫于群臣压力,对弊政有所厘清。天启 年间,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熹宗皆不纳。摘编自张廷玉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时期君臣共治得以实现的原因。(5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君臣冲突加剧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5 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第二个省略号分层,结合两层的信息和唐朝的政治体制综合分析原因所在。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命大臣于帝陵外另选址以葬英宗嫡后钱氏。 此事有违礼制,群臣极谏争之” ,可知群臣对皇室有违礼仪加以谏争极力反对;根据材料二“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宪宗迫于群臣压力,对弊政有所厘清” ,群臣对皇室等占夺民业的现象予以反对;根据材料二“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 ,群臣反对宦官专权。第二小问,官僚对皇室、宦官集团的指责,不利于政局的稳定,易引发党争加剧。答案:(1)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政治环境 宽松,君主善于纳谏;三省六部制成熟完备,提供制度保障;儒家思想有关君臣之道的约束。(2)表现:群臣针对皇室的礼仪、财用问题大加指责;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权。影响:导致党争加剧,朝政混乱;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4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检测(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