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 100 分一、单选题(共 32 分,每题 4 分)1、许多科学家在经典物理学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B开普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2、关于两个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直线运动B方向不共线的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C小船渡河的运动中,小船的对地速度一定大于水流
2、速度D小船渡河的运动中,水流速度越大,小船渡河所需时间越短3、如图质量相等的 A、B 两物体紧贴在匀速转动的圆筒的竖直内壁上,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线速度 vAvB B.运动周期 TAT BC.它们受到的摩擦力 fAf B D.筒壁对它们的弹力 NAN B4、有一竖直转轴以已知的角速度 匀速旋转,转轴上的 A 点有一长为 l 的细绳系有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在随转轴匀速转动的同时恰好离开光滑水平面,则 A点到水平面的高度 h 为( ) A B 2g C Dg 2 2g g2 25、对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来说,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会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
3、而变化,根据测得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 与周期 T 的关系作出如图所示图像,则可求得地球质量为(知引力常量 G) ( ) A B C D4 2aGb 4 2bGa Ga4 2b Gb4 2a6、固定斜面的倾角 ,一小球从斜面顶端以 v0水平抛出,恰好落至斜面底端,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从抛出到离斜面距离最大所用的时间为( )A. B. C. D. 02sinv0sivg0tan02tang7、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 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 O 点,在杆的2中点 C 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
4、M。C 点与 O 点距离为 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 缓慢转至水平(转过了 90角),此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A重物 M 做匀速直线运动 B重物 M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重物 M 的最大速度是 L D重物 M 的速度一直增大8、如图一倾斜的圆筒绕固定轴 OO1以恒定角速度 转动,圆筒的半径 r=1.5m。筒壁内有一小物体与圆筒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小物体与圆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设最32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动轴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60,g 取 10m/s2,则 的最小值是( )A.1rad/s B. rad/s 30C rad/s D.5rad/s10二
5、、多选题(共 16 分,每题 4 分)9、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顺利升空;10 月 19 日凌晨,绕地运行 30 多圈后与“天宫二号”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对接;11 月 18 日 14 时 07 分,两名航天员在完成各项试验任务后乘坐返回舱安全顺利返回;本次太空征程首次将人类以外的生物带上太空,并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对此,以下正确的是( )A两名航天员进入空间试验室后,将不再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B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必须在“天宫二号”的轨道上,再加速才能实现对接C对接后, “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D “神舟十一号”变轨前在椭圆轨道上运
6、行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10、如图所示, a、 b、 c 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 a、 b 质量相同且大于 c 的质量,则( )Ab、c 周期相等,且大于 a 的周期Bb、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 b、c 的向心力大小也相等Cb、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 a 的线速度D因 c 的质量最小,所以发射 C 最容易,但三个的发射速度都必定大于 11.2 km/s 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人站在台秤上,一根长为 R 的悬线一端系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手拿悬线另一端,小球绕悬线另一端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小球恰好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
7、. 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台秤的示数最大。B.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台秤的示数大于 MgC. 小球在 a、b、c 三个位置时,台秤的示数相同D. 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增大,人处于超重状态12、如图 A、B 两点在同一条竖直线上,A 点离地面的高度 2.5h,B 点离地面高度 2h。将两个小球分别从 A、B 两点水平抛出,它们在 P 点相遇,P 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h。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两个小球一定同时抛出 B两个小球抛出的时间间隔为( ) 3 2hgC小球 A、 B 抛出的初速度之比 vAvB 32D小球 A、 B 抛出的初速度之比 vAvB 23三、实验题(共
8、16 分,每空 2 分)13、(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挡板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B.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C. 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将记录点连成平滑曲线D. 实验中,记录小球位置的白纸每次应该下降一定距离(2)如图为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 5cm 的小方格,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由图可知: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 Hz;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m/s.B 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m/s,小球
9、从 A 点到 C 点的速度变化量为 m/s(此处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为测定小物块 P 与半径为 R 的圆形转台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小宇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进行如下操作:4(1)用天平测得小物块 P 的质量 m;(2)测得遮光片宽为 d,伸出转台的长度 L(dL);(3)将小物块 P 放在水平转台上,并让电动机带动转台匀速转动,调节光电门的位置,使固定在转台边缘的遮光片远离转轴的一端恰好能扫过光电门的激光束;(4)转动稳定后,从与光电门连接的计时器读出遮光片单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t(5)不断调整小物块与转台中心 O 的距离,当距离为 r 时,
10、小物块随转台匀速转动时恰好不会被甩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那么,转台旋转的角速度 = 小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 = ,实验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填步骤序号).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6 分要求在答卷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 15(10 分)一物体在距某一行星表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 0.3s,下落高度为 0.09m,求:(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值;(2)若该星球的半径为 180km,则环绕该行星的卫星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多少。16(10 分)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弯曲钢管固定在天花板上,一根结实的细绳穿过钢管,两端分别拴着一个小球 A 和 B. 小球
11、A 和 B 的质量之比 mA:m B=1:2.当小球 A 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小球 A 到管口的绳长为 L,此时小球 B 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管子的内径粗细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试求:(1)拴着小球 A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2)小球 A转动的周期 T。17(16 分)如图已知倾角为 45、高为 h=0.9m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球从高为H=1.0m 处自由下落,与斜面做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后水平抛出.小球自由下落的落点距斜面左侧的水平距离 x 满足一定条件时,小球能直接落到水平地面上,g 取 10m/s2(1) 某一次小球竖直下落的时间为 t1= s,且做平抛运动后直接落到水平地面上,求落地0点和反弹点的水平距离 s.5(2)要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后能直接落到水平地面上,x 应满足的条件。(3)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小球运动的最长时间。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