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建议用时:4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7 分,共 70 分)1(2018天水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 H0B已知反应 H2(g)I 2(g)2HI(g) 平衡常数为 K,则 2H2(g)2I 2(g)4HI(g) 的平衡常数为 2KC H0、 S0 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答案 D解析 H生成物能量和反应物能量和,当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 H0,A 错误;因为相同温度下,化学计量数变为原来的 n 倍,则化学平
2、衡常数为原来的 n 次方,所以反应 2H2(g)2I 2(g)4HI(g) 的平衡常数为 K2,B 错误;根据 G H T S 判断,对于 H0、 S0 的反应在温度低时 G0,反应能自发进行,C 错误;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D 正确。2下列反应过程中, H0,且 S0 的是( )ANH 3(g)HCl(g)= =NH4Cl(s)BCaCO 3(s)=CaO(s)CO 2(g)C4Al(s)3O 2(g)=2Al2O3(s)DHCl(aq)NaOH(aq)= =NaCl(aq)H 2O(l)答案 B解析 A、C、D 三项均为放热反应, H0,且正向气体分子数增多, S
3、0。3(2018张家口高三模拟)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 K 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K 值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 K 值一定增大C K 值不变,平衡不可能移动D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增大 2 倍, K 值也增大 2 倍答案 A解析 K 值是温度的函数, K 值变化,说明温度发生了改变,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A正确;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平衡向右移动,但 K 值只与温度有关,故 K 值不变,B 错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若体系温度不变,则 K
4、 值不变,但平衡发生移动,C 错误;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变为原来的 2 倍, K 值应变为原数值的平方,D 错误。4已知在 25 时,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N 2(g)O 2(g)2NO(g) K1110 302H 2(g)O 2(g)2H 2O(g) K2210 8122CO 2(g)2CO(g) O 2(g) K3410 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 分解反应:NO(g) N2(g) O2(g)的平衡常数为 1103012 12B根据 K2的值可以判断常温下 H2和 O2很容易反应生成 H2OC常温下,NO、H 2O、CO 2三种物质分解放出 O2的倾向顺序为
5、 NOH2OCO2D温度升高,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增大答案 C解析 A 项,NO(g) N2(g) O2(g)的平衡常数为(1/ K1) 10 15,错误;B 项,根12 12 12据平衡常数可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但并不能判断反应的难易,错误;C 项,常温下,NO、H 2O、CO 2三种物质分解放出 O2的平衡常数依次为 11030、510 82 、410 92 ,平衡常数越大,则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正确;D 项,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错误。5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 2COONH4)粉末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
6、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4(s)2NH 3(g)CO 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H0,错误;B 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增大,则 S0,在较低温度下, H T 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错误;C 项,25 时,NH3、CO 2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3.2103 molL1 、1.6 103 molL1 ,因此 K c2(NH3)c(CO2)1.610 8 ,正确;D 项,NH 2COONH4为固体,加入少量 NH2COONH4 平衡不移动,错误。6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 X、Y、Z、W 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A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80%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c4 Z c6 Wc4 X c5 YC增大压强其平衡常数不变,但使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答案 C解析 平衡时 X 的转化率 100% 100%80%,A 项正确;B 项,从c 始 c 平 c 始 0.5 0.1 molL 10.5 molL 1表中数据可推出其反应比例为 0.40.50.40.64546,则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为 4546,B 项正确;C 项,增大压强其平衡常数不变,但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增大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项错误;平衡
8、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项正确。7某温度下,将 3 mol A 和 2 mol B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A(g)B(g)C(g) D(g),5 min 后达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的关系为 ca(A)c(B) c(C)c(D)。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的容积扩大为原来的 10 倍,B 的化转率不发生变化,则 B 的转化率为( )A60% B40% C24% D4%答案 A解析 扩大容器容积为原来的 10 倍,B 的转化率不变,则 a1,A(g)B(g)C(g) D(g)起始: 3 2 0 0变化: x x x x平衡: 3 x 2 x x x根据平衡浓度的关系,(3 x)(2 x)
9、xx, x1.2 mol,则 B 的转化率为1.2/2100%60%,A 项正确。8N 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N 2O5(g)4NO 2(g)O 2(g) H0。 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t/s 0 500 1000 1500c(N2O5)/(molL1 )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A500 s 内 N2O5分解速率为 2.96103 molL1 s1B 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1125,1000 s 时 N2O5转化率为 50%C其他条件不变时, T2温度下反应到 1000 s 时测得 N2O5(g)浓度为
10、2.98 molL1 ,则 T1 T2D 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1, 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3,若 K1 K3,则 T1 T3答案 C解析 v(N2O5) 2.9610 3 molL1 s1 ,A 正确; 5.00 3.52 molL 1500 s1000 s 后 N2O5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列出三段式如下:2N2O5(g)4NO 2(g)O 2(g)5.00 0 0起 始 浓 度 molL 12.50 5.00 1.25转 化 浓 度 molL 12.50 5.00 1.25平 衡 浓 度 molL 1则 K 125,c4 NO2 c O2c2 N2O5 5.0
11、041.252.502(N 2O5) 100%50%,B 正确; T2温度下 N2O5的浓度大于 T1温度下 N2O5的浓度,2.505.00则改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 T2 T1,C 错误;对于吸热反应来说, T 越高, K 越大;反之 K 越大, T 也越高。若 K1 K3,则 T1 T3,D 正确。9(2018山西大学附中高三质检)恒温恒容下,向 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MgSO4(s)和CO(g),发生反应:MgSO 4(s)CO(g)MgO(s) CO 2(g)SO 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
12、是( )A反应在 04 min 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B02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CO)0.6 molL 1 min1C其他条件不变,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 1.0,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容器中 MgSO4、CO 均为 1.0 mol,则平衡时 n(SO2)0.6 mol答案 C解析 ,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少,气体质量逐渐增大,容m 气 体 V5器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增大,A 错误; v(CO) 0.3 2.0 mol 0.8 mol2 L2 minmolL1 min1 ,B 错误; t2 min 时,列三段式可知,24 min 气体浓度无变化,
13、已达平衡,所以 K c CO2 c SO2c CO0.9,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1.22 1.220.82反应,C 正确;其他条件不变,投料量减少一半,若建立等效平衡,则平衡时 n(SO2)0.6 mol,但减小气体投料量,相当于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n(SO2)0.6 mol,D 错误。10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 0.25 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g)3Y 2(g) 2XY3(g) H92.6 kJmol 1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B达平衡时,两
14、个容器中 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2 molL1C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QD若将容器体积缩小为 0.20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 23.15 kJ答案 C解析 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A 项正确;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平衡与容器中平衡为等效平衡,利用容器中数据进行计算:由放出热量的数值可知 X2的转化率为100%25%,平衡时 XY3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故其浓度为 2 23.1592.6 0.5 mol0.25 LmolL1 ,B 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容器中反应逆向进行才能达到平衡,故容器6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 Q,C 项错误;若将容器体积缩小,则平衡
15、右移,放出的热量增多,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11(2018辽宁五校联考)(15 分)已知Fe(s)CO 2(g)FeO(s) CO(g) K1Fe(s)H 2O(g)FeO(s) H 2(g) K2H2(g)CO 2(g)H 2O(g)CO(g) K3又已知不同温度下, K1、 K2值如下:温度/ K1 K2500 1.00 3.15700 1.47 2.26900 2.40 1.60(1)若 500 时进行反应,CO 2起始浓度为 2 molL1, 2 分钟后建立平衡,则 CO2转化率为_,用 CO 表示的速率为_。(2)900 进行反应,其平衡常数 K3为_(求具体数值)
16、,焓变 H_0(填“” “”或“” “”或“ (3)BCD解析 (1)设 CO2的转化率为 x,则Fe(s)CO 2(g)FeO(s) CO(g)72 0起 始 浓 度 molL 12x 2x转 化 浓 度 molL 122 x 2x平 衡 浓 度 molL 1K 1,则 x0.550%,2x2 2xv(CO) 0.5 molL 1 min1 。1 molL 12 min(2)反应反应反应,则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3 1.50c CO c H2Oc CO2 c H2 K1K2 2.401.60根据表中数值可知温度升高 K1增大, K2减小,所以 K3增大,则 H0,据 H T S知,
17、若吸热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则 S 必大于 0。(3)升高温度 K2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v 逆 大于 v 正 ,H 2的体积分数减小,A 错,B 正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T2T1,C 正确;铁为固体,其含量不影响反应速率,D 正确。12(2018渭南模拟)(15 分)某温度,将 2 mol CO 与 5 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 2H 2(g)CH 3OH(g)。经过 5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转移电子 6 mo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 v(CH3OH)_
18、molL1 min1 。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 2 mol CO 和 1.5 mol CH3OH,此时 v(正)_ v(逆)(填“” “ (2)增大 (3)cd (4)小于 小于 低温 (5)c解析 (1)依据化学方程式知,转移 4 mol 电子消耗 CO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此时转移 6 mol 电子,消耗的 CO 物质的量 1 mol1.5 mol64CO(g)2H 2(g)CH 3OH(g)起始(mol) 2 5 0变化(mol) 1.5 3 1.5平衡(mol) 0.5 2 1.5平衡浓度 c(CO) 0.25 molL 1 ,0.5 mol2 Lc(H2) 1 molL 1 ,
19、2 mol2 Lc(CH3OH) 0.75 molL 1 ,1.5 mol2 L平衡常数 K 3;0.750.25125 min 内, v(CH3OH) 0.15 molL1 min1 。若保持体积不变,0.75 molL 15 min再充入 2 mol CO 和 1.5 mol CH3OH,此时浓度商 Qc 1.2 v(逆)。(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 2 mol CO 与 5 mol H2,相当于增大压强,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增大。(3)反应 CO(g)2H 2(g)CH 3OH(g) H0 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CH 3OH 的质量不变,
20、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不符合;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不符合;当 2v 逆 (CO) v 正 (H2)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 v 逆 (CO)2 v 正 (H2)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c 符合;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符合。9(4)相同温度下,同一容器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CO 的转化率增大,根据图像知, p1小于 p2,一定压强下,温度升高 CO 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H0,反应 CO(g)2H 2(g)CH 3OH(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S0,低温下满足 H T S0,即低温下能自发进行。(5)a.及时分离出 CH3OH,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反应速率减小,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错误;c.增大 H2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确;d.选择高效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错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