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60 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3 题。1.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A. B.C. 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B.由居民点取近道攀登 M 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D. 站在 M 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3.居民点到 M 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68 m B. 708 mC.678 m D. 488 m读我国两个区域简图,回答 45 题 。4.根据地理坐标可确定甲、乙两地的距离约为 ( )A.444
2、千米 B. 1 950 千米C.5 500 千米 D. 1 200 千米5.受气候 影响,甲地所在区域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 洪水和泥石流 B.台风和寒潮C.霜冻和滑坡 D.春旱和沙尘暴下图中显示了我国一月 0等温线、400mm 年等降水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分界线等四条重要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题。- 2 -6图中 A,B,C,D 四条地理分界线分布是( )A 一月 0等温线、400mm 年等降水线、人口地理界线 、 内外流域分界线B 一月 0等温线、400mm 年等降水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C 400mm 年等降水线、一月 0等温线、人口地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D 4
3、00mm 年等降水线、一月 0等温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 80 厘米。据此回答 78 题。7.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8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20 厘米 B.40 厘米 C.60 厘米 D.80 厘米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导致户外探险事故多发。右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完成 910 题。9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S 点在 T 点西南方向 B在 P 点可以看到 T 点CT 处不
4、适合露营 D在 S 处探险需注意洪水10正确表示经过 PQ 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 S 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逐月累计情况。据此完成 1112 题。- 3 -11该地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 D三江平原12该地区( )A冬、春季节多大风、沙尘天气B农作物以水稻、棉花为主C河流汛期出现在 912 月D冻土分布广泛读下图回答 1314 题。13H 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1
5、4E 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1517 题。15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 400,25C400,25 D400,2516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 )A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4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17图中河流在 A 河段的水文特征有( )A水流平缓、
6、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C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 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读下面我国局部图,回答 1819 题。18.A、B 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横断 山区 D三峡地区、江南丘陵19.结合 R 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 )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自西向东流C自东向西流 D可能向东流也可能向西流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20-21 题。20.图中经济地带( )轴、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轴较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M区域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
7、从外区调入 N 区域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A. B.C. D.21.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 N 区域可大力承接 M 区域的( )A.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D. 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读图中的四幅图(图中的数字表示经纬度),回答下面小题。- 5 -22有关甲、乙、丙、丁四区叙述正确的是( )A乙属于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作物一年三熟B甲为西北地区,境内的植被自东往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C 丙是我国北方地区,区内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资源D 丁
8、是青藏高原,出产的葡萄特别甜,因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气温日差较大23四个地区中,位于季风区且有大面积商品谷物农业区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 图。读图,完成第 2425 题。24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冰雪融水C地下水 D沼泽水25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B树上柑橘红C山麓青青草D草场牦牛跑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
9、此回答 2627 题。- 6 -26.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 南北向 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 D.东北西南向27.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 上、下部均平缓C.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下表是我国三条河流流经地区的大致经纬度,据此回答 2830 题。河 流 经 纬 度 40.5oN,110 OE 23.5ON,110 OE 40.5oN, 85 OE28、关于三条河流及其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三条河流的丰水期都出现在冬半年 三条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三条河流均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三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基本相同29
10、、关于三条河流径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河流程长、流域广,径流量大于、两河、河最终均注入海洋河下游径流量大于上游径流量 河汛期长,径流季节变化小于、两河30、关于三条河流流域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河流域的耕作制度依次以一年一熟、一年三熟、一年两熟为主河三角洲地区有商品谷物农业河下游的农作物以冬小麦、棉花为主 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发达二、综合题(40 分)31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7 -(1)图中河流 PM 段的大致流向为_,AB 河段_岸冲刷较严重。(4 分)(2)计算图中居民区与甲山峰之间的最大温差约为_。(取整数) (2 分)(3)人们计划在乙
11、处兴建水库大坝,简述其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4 分)(4)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内地形、地势分布的特点。 (4 分)32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14 分)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二 M、N 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闾相望,桑麻翳野” ,2010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 (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6 分)(2)分析 N 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8 分)33地貌影响城市布局,制约其空间拓展方向。阅读以下杭州湾图文资料,
12、回答下列问题。(12 分)杭州湾(激浦以东)为喇叭状的三角湾,长期以来,北岸受到冲刺侵蚀,南岸不断淤涨。- 8 -(1)描述杭州湾北岸、南岸线的凹凸性状特征。( 2 分)(2)分析杭州湾北岸容易遭受侵蚀的主要原因。(4 分)(3)比较杭州湾北岸和南岸的城镇、公路距岸线的远近差异(2 分),并阐述杭州湾北、南两岸城镇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4 分)- 9 -赣州四中 2018 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共 60 分)二、综合题(共 40 分)【31】 (1)自西向东(2 分),南(右)岸(2 分) (2)6 (2 分)(3)河谷狭窄地带,有利于筑坝,工程量较
13、小;上游河谷较宽,有 较大的蓄水区域。 (4 分)(4)地形:北为平原,南为山地。 (或北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南部地区以山地为主。(2 分)地势:北低南高。 (或北部海拔较低,地势起伏较小,南部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2 分)【32】(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6 分)(2)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8 分)【33】(1)北岸线向陆地凹,南岸线向海洋凸。(2 分)(2)在地转偏向
14、力的作用下,海浪向北偏折,使北岸易于受侵蚀;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北岸成为迎风岸,也易遭受海浪的冲刷。(4 分)(3)距离远近差异:杭州湾北岸城镇、公路距岸线很近,甚至紧贴岸线;而杭州湾南岸,城镇、公路距岸线相对较远。(2 分)北岸建设需注意问题:由于杭州湾北岸易于遭受海浪冲刷,岸线向后退缩,城镇与公路建设应该向背离岸线的方向拓展,采取措施,防治海岸崩塌、后退。南岸建设需注意的问题:由于南岸快速淤涨,滩涂面积较大,城镇建设中可以适当利用滩涂荒地;注意保护滩涂湿地生态环境。(4 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B D D D A D A C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A A B A C C A C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B C B C D C C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