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212946       资源大小:3.72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1第 7 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轻 巧 识 记 五 四 爱 国 运 动2辨 析 比 较 最 高 纲 领 与 最 低 纲 领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为目标。它基本上照搬苏联经验,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后来被称为党的“最高纲领” 。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把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制定出“最低纲领” ,即民主革命纲领。它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纲领。易 误 指 正 需 要 澄 清 的 有 关 国 民 革 命 的 几 点 认 识(1)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国民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

    2、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3)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4)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策基础,是国民革命的旗帜,这并不意味着中共放弃了马克思主义。(5)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3史论术语填后背诵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

    3、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促使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关键是革命任务是一致的。二者的根本不同在于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国 共 的 十 年 对 峙4轻 巧 识 记 “工 农 武 装

    4、割 据 ”内 容 间 的 关 系概 念 阐 释 井 冈 山 精 神 与 长 征 精 神(1)井冈山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核心;艰苦奋斗、勇于胜利是基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根本。(2)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辨 析 比 较 “左 ”倾 与 右 倾(1)“左”倾: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因而更具迷惑性,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 “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2)右倾: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

    5、投降主义错误。(3)“左”倾和右倾二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 ,也要反右。史论术语填后背诵中国共产党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第一,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第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集体;第三,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同时,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长江流域转移到北5方黄河地区。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

    6、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据每周评论(1919 年 5 月 11 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 “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这说明五四运动( )A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解析:选 B 从人们对五四运动中学生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们同情学生的行为,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故应选 B 项。2某同学在看完一部电影后,在笔记上写下这样一段内容:“如椽巨笔写春秋,浪打南湖忆旧游。十万红旗乘大道,一轮明月照神州。 ”这部电影应该是( )A 建军大业 B 建国大业C 建党伟

    7、业 D 八月一日解析:选 C 根据材料中“南湖” “一轮明月照神州”可知是指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故 C 项正确;A、D 两项为 1927 年 8 月 1 日的南昌起义,B 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 “如果最近一周内广州军和唐生智联合起来确实占领了长沙和长沙以北湖南全省,那么在这里、在北方将产生异常巨大的后果,这将是对吴佩孚新的沉重打击,可能使吴佩孚全军覆没。 ”材料中所反映的这场战争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解析:选 C 根据材料中“广州军” “吴佩孚”等信息可知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它基本推

    8、翻北洋军阀统治,故 C 项正确;A 项是遵义会议,B 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D 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1927 年 11 月后,诸如“暴动割据” “农村割据” “割据局面” “割据地带”等词语频繁在中国共产党文献中出现。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完全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B开始看重农民革命的力量C出现了“左”倾的错误思想 D对斗争方式有了新的认识解析:选 D 根据材料时间和“割据”一词的频繁出现,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认同,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过于绝对,B 项开始于国民革命时期,C 项在“八七会议”已经出现。651930 年 2 月 26 日,中共中央发出通告,

    9、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 。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 。由该报告可判断出当时( )A中共中央对时局估计过于乐观B革命形势利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不断完善D中共党内存在“左”倾冒进思想解析:选 D 由材料可知对当时提出的井冈山道路的不认同,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说明当时出现“左”的倾向,故 D 项正确。主 题 一 新 、 旧 民 主 革 命 的 “分 水 岭 ”五 四 爱 国 运 动史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 ,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

    10、力量大了” ,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史料二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五四运动”研究综述教你读史史料一重点描述的是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处说明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工农运动的结合。史料二重点描述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处说明其促进了社会风俗的变化。史论形成五四运动的影响(1)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工农运动的结合。(2)促进了社会风俗的变化。(3)掀起了中国思想解放

    11、运动的高潮。主题二 照耀中国革命航程的“灯塔”“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史料一 1927 年 8 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教你读史史料一揭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革命道路存在重大分歧,处反映了7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史料二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史料三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

    12、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党内存在着走城市为中心和农村为中心的两条革命道路。史料二揭示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处揭示了其思想内容。史料三揭示了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原因,处揭示了中国国情决定了革命道路的选择。史论形成 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物质基础。(3)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

    13、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1五四运动的性质史料 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探究 漫画反映的主题是什么?提示 漫画体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毫不妥协的群众反帝爱国的革命运动。2国民革命的高涨史料 北伐军歌歌词: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工农学兵,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8探究 你如何从这首军歌中理解当时革命形势的特点。提示 “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从“工农学兵,大联合” “齐奋斗”中可以看出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了大联合,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3中国共产

    14、党进行革命斗争的探索史料 1928 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中“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反映了怎样的革命形势?史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主张怎样的革命道路?提示 形势:各地工农武装起义,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道路: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一、全面认识五四运动1.四大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各阶层参加,联合斗争。(3)爱国性:维护山东主权、

    15、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2五点含义表现(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

    16、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二、中国共产党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1)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9(2)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2)1923 年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3)1924 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3从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1)在第一次

    17、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2)惨痛的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武装。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军队,掌握了革命武装。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在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下,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题组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

    18、2017江苏高考)1922 年 9 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这表明, “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解析:选 A 材料信息“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故 A 项正确;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故 B 项错误;C 项“共识”说法绝对,错误;“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说法绝对,故 D 项错误。2(2015江苏高考)下图中带处反映了 20 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10A促成

    19、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解析:选 B 图片中的“某类组织”应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故 B 项正确。其他各项与共产党早期组织无关,时间上也不相符。3(2018全国卷)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 ,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

    20、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解析:选 C 题干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通过这些争论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C 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发生在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之后,A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与欧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B 项错误;“消除”一词说法绝对,D 项错误。题组二 国共的十年对峙4(2013全国卷)1928 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

    21、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11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解析:选 B 本题考查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A、D 两项的表述明显与材料不符,故排除;据材料“只有才”这一关联词可知六大指出的革命的侧重点在城市,故排除 C 项,选择 B 项。5(2015天津高考)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 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解析:选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理解材料。1931 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所以其实质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故选 B 项。A、C、D 三项是土地革命的影响,不是实质。12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