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130 每小题 1 分,3140 每小题 2 分)1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长期黑暗环境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B产生生物进化原材料的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2某科研小组用家蚕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称量蚕蛹的体重,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B在每个世代中选取体重最大的蚕蛹与繁殖能力强的作
2、亲本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同D该实验中每一代家蚕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差异3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型均为 Bb 的豌豆种群,自交后代中出现了 BB 的个体,该豌豆种群发生了进化B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C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B生物的变异类型中有些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
3、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5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天蛾和 7 月中旬将开始陆续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 7 月 30 日至 8 月 15 日前后,当地各- 2 -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植物的白花更容易吸引天蛾完成传粉B该植物的花色变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C8 月份该植物种群的白花基因频率升高D开红花时的该植物需要蜂鸟传粉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A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和杂交后,得到的三倍体西瓜B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再加倍处理,得到的八倍体小黑麦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
4、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D体色的基因频率由 s(浅色)95%转变为 S(黑色)95%的桦尺蠖7下列关于遗传、变异以及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XYY 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籽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C杂交的结果除了选育新品种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D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某些个体发生基因突变,具有了新性状,说明有生物进化C种群迁徙适应了新环境,全部个体存活下来,说明有生物进化D
5、当基因频率保持不变时,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也不变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A猎豹捕食斑马B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C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D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3 -10右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D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11如图表示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物质变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和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和都发生在线粒体中B过程和都
6、需要氧气的参与C只有过程能产生还原氢,过程能消耗还原氢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2燕窝是中国人的传统保健品,近年来被传为珍稀滋补品的“血燕”更是价格高昂。但武汉曾在某次抽查时发现,主要产自马来西亚的 3 万余盏血燕亚硝酸盐最高超标 350 多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主要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B检测“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将“血燕”制成样品处理液C“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有致癌作用D一次误食亚硝酸盐 0.30.5g 就会引起中毒,但不会导致死亡13下列关于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的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
7、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B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C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D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14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发酵过程中加盐和加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腐败变质- 4 -B制作果酒的温度一般略高于果醋的制作温度C在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并抑制杂菌繁殖D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含大量酵母菌,腐乳的“皮”为毛霉菌丝。15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制备标准显色液配制试剂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B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配制试剂
8、比色 C配制试剂制备样品处理液制备标准显色液比色 D配制试剂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16耐热性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芽孢 B质粒 C细胞质 D核糖体17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微生物 A 和微生物 B 可利用的碳源相同B图中过程常用的微生物 B 是酵母菌C要得到微生物 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D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 A 起作用18实验室保存的菌种 W 不慎被其它杂菌污染,下面罗列了若干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其中合理的有几项( )从物理性质的
9、角度看,选择培养基多属于固体培养基根据微生物对特殊营养物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营养物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选择使用添加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 使用固体培养基,采用划线法接种获得单菌落,根据菌落特征甄别筛选后继续培养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A3 项 B4 项 C5 项 D6 项19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 5 -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应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对细
10、菌进行计数,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一般不用平板划线法20下列关于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测定某种细菌的数量,可以将 10110 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B一般选用 10310 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3、10 4和 105倍稀释D统计菌落数目时,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设置重复组2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B若要测定活菌数量,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C一般用液体培养基来分离和鉴定纤维素分解菌D在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样品中菌株的浓度
11、22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B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将果胶酶溶液加入底物后,迅速将温度调至设定的温度,并持续反应一段时间C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D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23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为消化酶使用,蛋白酶制剂以口服的方式给药B固定化酶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D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24下列有关固定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时可采用固定化
12、酶C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D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25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中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特殊酶,不易失活- 6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不包括脂肪酶C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其他成分隔离是固定化酶D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26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正确的是( )配制 CaCl2溶液 海藻酸钠溶化 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酵母细胞的活化 固定化酵母细胞A BC D27某兴趣小组学习了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后,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固定化原生质体”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3、)A酶解法去壁制备原生质体应在等渗或略高渗透压的溶液中进行B酵母菌去除细胞壁后更利于胞内物质的分泌C为了提高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应尽量延长酶解时间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不只是作为反应底物28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凝胶珠时,CaCl 2溶液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B固定化酵母细胞分解葡萄糖速度要比游离酵母细胞快C腐乳制作中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时间D微生物平板培养需倒置平板,防止冷凝水珠污染培养基2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的作用是直接洗去衣服上的污垢B采用小火间断加热酶方法溶解海藻酸钠C制作固定化酶的最佳方
14、法是采用海藻酸钠溶液进行包埋固定D为了确定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应设计一个不接种的培养基作对照30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B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小D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31一豌豆杂合子(Aa)植物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121,可能是花粉有 50%的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 231,可能是含隐性基因的花粉 50%的死亡造成的- 7 -C若自交后代基因
15、型比例是 441,可能是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50%的死亡造成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 50%的死亡造成的3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 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9/800 B1/22 C7/2 200 D1/8833苦瓜植株中含一对等位基因 D 和 d,其中 D 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 d 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 Dd 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16、A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 F2,则 F2植株中基因型为 dd 植株所占比例为 1/4B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 F2,则 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 1/2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直至 F2,则 F2植株中 D 基因的频率为 1/2D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直至 F2,则 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 1/234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F 1都表现为黄色圆粒,F 1自交得 F2,F 2有 4 种表现型,如果继续将 F2中全部杂合的黄色圆粒种子播种后进行自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A2515159 B21551C25551 D1
17、644135假如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单杂合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 Cc 的控制,含有 C 的花粉可育、含 c 的花粉不可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aBbcc 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茎卷须中等长度的个体占 1/4B基因型为 Cc 的个体自交 2 次,子代中 CC 个体占 1/4C若花粉都可育,茎卷须最长的与最短的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 1/4D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 27 种36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中,调查发现 AA 占 20%,Aa 占
18、40%,aa 占 40%,在某种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显性个体每年递增 10%,隐性个体每年递减 10%,则第二年 A 基因的频率为( )A43.1% B40% C36.7% D44%37金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 a 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aa、X aXa、X aY 等均为纯合子) 。现取一对金鱼杂交,F 1金鱼共 67 只,其中雄金鱼 21 只,- 8 -则 F1金鱼自由交配所得 F2成活个体中,a 基因频率为( )A 1/11 B1/6 C1/8 D1/1438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
19、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在接种前,2 一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实验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化学诱变剂处理缺陷型细菌可变为野生型少量缺陷型细菌通过基因重组具备了合成组氨酸的能力A3 项 B4 项 C5 项 D6 项39 “傻瓜水稻”割完后的稻蔸(留在土壤中的部分)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如图是一种名为“傻瓜水稻”的新品
20、种产生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完成过程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完成过程的作用仅是选择C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其意义是快速繁殖后代D如果把除草基因、耐旱基因和抗虫基因移植到傻瓜水稻上,可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傻瓜水稻栽培技术体系40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相等B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C白色羊至少要淘汰 2 代,才能使 b 基因频率下降到 25%
21、 - 9 -D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 B 和 Bb 的频率均逐渐增加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41 (共 7 分)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陆地棉新品种,而海岛棉从来没有出现过抗旱类型,有人打算也培育出抗旱的海岛棉品种。但是用海岛棉与抗旱的陆地棉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请回答下列问题:(1)抗旱的陆地棉和海岛棉两个不同物种的形成具备哪些环节?。(2)要达到上述目的你认为可以用所学的哪些育种方法,写出思路即可。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的方法名称: 。思路方案:略常规育种方法名称: 。思路方案: 。42(共 8 分)泡菜是一种以卷心菜、萝卜、黄瓜等新鲜蔬菜为原料,添加盐水和辅料,经发酵而制得的风味
22、食品。传统的自然发酵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对天气、环境依赖较大,造成生产周期长、甚至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缺点。某同学为提高泡菜品质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不同条件(盐浓度、温度)对泡菜质量的影响。(1)泡菜的脆度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标准,与细胞内的水分变化密切相关。由图可知,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泡菜脆度的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其原因在于:初期盐浓度大于泡菜细胞液浓度,细胞 ,细胞膨压减小,致使泡菜脆度降低。后期盐浓度进一步增加,细胞 ,细胞膨胀,泡菜的脆度略微增加。图 盐浓度对泡菜脆度的影响- 10 -(2)该同学细致的记录了分别置于温度为 20、25、30下的样品 1、样品 2、样品3 发酵过程中的
23、 PH 值含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分析发现:pH 值呈下降趋势,原因是 。表 各样品不同时间 PH 值的变化情况43 (共 6 分)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 年 Lederberg 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影印培养法的实验原理是:把长有数百个菌落的细菌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母板上的菌落“忠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他培养基上。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证明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基因的实验。具体方法是:首先把大量对
24、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 1 的表面,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 2 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 3 上。经培养后,在平板 3 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对培养皿 2 和 3 进行比较,在平板 2 上找到平板 3 上那几个抗性菌落的“孪生兄弟” 。把平板 2 上与平板 3 上菌落相应的一个部位上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 4 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 5 上。并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 12 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 1 号、2 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2)该实验
25、设计的巧妙之处是: 。(3)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PH时间/天 1 2 3 4 5 6 7样品 1 4.10 3.72 3.51 3.34 3.28 3.20 3.19样品 2 3.85 3.76 3.44 3.22 3.19 3.15 3.16样品 3 3.76 3.67 3.20 3.15 3.10 3.12 3.04- 11 -44 (共 6 分)根据生物技术实践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用固定化绿藻对含 Zn2+污水净化,效果好。固定化绿藻能否解决某些有机污染,如蛋白质污染? (填“能”或“不能” )原因: 。(2)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
26、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 (填“是”或“否”)。理由: 。(答两点)(3)某同学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 。45 (共 13 分)寻找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当今迫切任务,生物燃料乙醇可实现这一目标。生物燃料乙醇主要由玉米、小麦、薯类等植物淀粉、农林业废弃物等植物纤维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来。目前工业上生产乙醇应用的菌株主要是酿酒酵母。酿酒酵母可利用葡萄糖、果糖等,在缺乏六碳糖时,也能利用醇类和有机酸作为后备碳源。实现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可降低成本。连续发酵过程中,前一批发酵结束后,将固定化酵母与发酵醪液快速
27、分离,将发酵醪弃去,用无菌水清洗固定化酵母 3 次,添加与第 1 批次发酵相等的新鲜发酵液,在适宜且相同条件下循环发酵 3 批次,每批次发酵周期为 72 小时,现每隔 24h 取样分别测定固定化酵母、增殖活化酵母发酵醪乙醇浓度、葡萄糖浓度如下表:固定化酵母 增殖活化固定化酵母乙醇浓度(g/L) 葡萄糖浓度(g/L)乙醇浓度(g/L)葡萄糖浓度(g/L)循环次数24h 48h 72h 24h 48h 72h 24h 48h 72h 24h 48h 72h1 20.3 30.3 29.5 23.1 0.0 0.0 31.227.926.20.0 0.0 0.02 9.4 15.9 22.4 53.
28、8 32.0 11.3 12.624.328.343.8 10.5 0.03 6.06 9.16 12.6 59.2 47.2 33.6 8.1 12.617.756.0 36.7 19.8- 12 -回答下列问题:(1)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过程,体现了固定化酵母 的优点。 (答两点) (2)表中数据表明,第 1 批次发酵过程中,发酵后期乙醇浓度下降,主要是由于 。(3)表中数据表明,随着发酵批次的增加乙醇浓度 (填“上升”或“下降” ) ,固定化酵母发酵性能逐渐下降。若要提高固定化酵母的发酵性能可以采取或 等措施。- 13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生 物
29、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130 每小题 1 分,3140 每小题 2 分)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D C B C B B A选项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B C C A A B A D选项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C D B B A C B B C选项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D D D B C A A C D C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41(共 7 分)(1)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隔离 (答全 2 分,不全
30、 1 分,有错 0 分)(2)基因工程育种(1 分) 诱变育种(1 分) 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或射线或电激等)处理海岛棉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然后进行人工选择(答全 3 分。诱导方式、处理对象、人工选择每个点 1 分)42(共 8 分)(1)渗透失水(2 分)死亡(或答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变为全透性)(2 分),外界的溶液进到细胞内(2分)(2)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增多(2 分)43 (共 6 分) (1)生物的突变率很低(2 分)(2)最终获得的抗药性细菌一直没有接触链霉素(2 分)(3)微生物的突变不是环境诱导产生的,而是自发产生的(2 分)44 (共 6 分) (1)不能(1 分) 蛋白质要先经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才能被绿藻(或生产者)利用(1 分)- 14 -(2)否(1 分)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1 分) ,不能重复利用(1 分)(3)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1 分)45 (共 13 分) (1)容易与产物脱离(2 分) ,能重复利用(2 分)(2)葡萄糖被耗尽(2 分) ,酵母菌将乙醇作为新的碳源进行新陈代谢(2 分) (3)下降(1 分) 增殖活化固定化酵母(2 分) 缩短发酵周期(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