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生物 3 月月考满分:100 分 时间:60 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0 分)1. 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的内膜上有酶的分布 B. 细胞核中含有 DNA 和蛋白质C. 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D. 叶肉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纤维素2. 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B. 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C. 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D. 纤维素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3. 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A. 光合作用中的光
2、反应 B. 光合作用中 CO 2 的固定C. 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D. 有氧呼吸中生成 CO24. 在不染色的条件下,下列实验材料中,最适合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A. 紫色洋葱鳞片叶叶肉细胞 B. 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C.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D. 紫色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5. 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 MgSO 4 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 Mg 2+ 和 SO 42- 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Mg2+ 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B. MgSO4 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C. 根吸收的 Mg 2+ 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D. 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 M
3、g 2+ 的吸收6.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C. 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D. 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不供能7. 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A.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B. 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而导致溶血C. 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D. 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8. 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A. 横坐标
4、是 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B. 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 CO2浓度,乙表示较低 CO2浓度C. 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 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 CO2浓度,乙表示较低 CO2浓度9. 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 蛋白质结合 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 O2运输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10.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
5、于主动运输C.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11. 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 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 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 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12. 生物膜的结 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 线粒体 DNA 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
6、作用的酶- 3 -13.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 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 Na+ B. 二氧化碳 C. RNA D. 胰岛素14. 哺乳动物血液中某种离子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该离子是( )A. Fe2+ B. Ca2+ C. Cl- D. I-15. 与 DNA 分子相比,RNA 分子特有的碱基是( )A. 鸟嘌呤(G) B. 胞嘧啶(C) C. 尿嘧啶(U) D. 腺嘌呤(A)16.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 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 DNA 分子 D. 蓝
7、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17.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B. 若细胞既不吸收 O2也不放出 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C. 适当降低 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 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 O2与释放 CO2的摩尔数不同18. 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离体叶绿体在自然 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B. 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C. 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D. 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 ATP 提供能量
8、19. 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4 -A.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 25C. 在 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105020. 假如如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 该细胞中有 8 个 DNA 分子C. 该细胞是植物细胞D. 该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的原因是 DNA 的复制21. 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 O2的释
9、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 ATP 的合成B.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 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 叶片在 640660nm 波长光下释放 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22. a、b、c、d 分别是一些 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a 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 b 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 c 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两个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细胞D. d 图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单体23. 玉米、艾滋病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
10、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A. 8、4 和 8、4 B. 5、4 和 5、4 C. 5、4 和 8、4 D. 8、4 和 5、424. 下列有关人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5 -A. 人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 6 种小分子B. ATP,磷脂、抗体、 DNA 的组成元素中都有 C,H,O,N,PC. 蛋白质分子中的 N 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 N 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 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25. 分析如图,所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 )A.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 化能合成作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无氧呼
11、吸、酒精发酵、有氧呼吸D.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无氧呼吸、有氧呼吸26. 现有酵母菌甲进行需氧呼吸,酵母菌乙进行酒精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 CO2总量与酵母菌甲吸收的氧气之比为( )A. 1:2 B. 2:3 C. 3:4 D. 4:327. 在 a,b,c,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二氧化碳和氧气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所示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条件 a b c d二氧化碳释放量 10 7 5 8氧气吸收量 0 2 4 8A. 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酒精B. d 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C. c 条件下,无氧呼吸比有
12、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多D. b 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少28.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 CO2测定仪测得了夏季一天中该玻璃罩内 CO2的浓度变化情况,绘制- 6 -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C 段较 AB 段 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弱B. CO2下降从 D 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是从 D 点开始的C. FG 段 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D. H 点 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 CO2的吸收量最多,光合作用最强29. 下列与有丝分裂相
13、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 数目加倍B.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C.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赤道板D.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细胞膜流动性密切相关30. 植物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中期有 16 个着丝点,则该植物细胞在下一时期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数依次是( )A. 16、32、32 B. 32、32、32 C. 32、0、32 D. 16、0、3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31. 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某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
14、图,乙图表示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和 DNA 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7 -(1)图甲中 AB 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2)图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相当于图甲的_(填字母)时期。该图生物的体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3)图甲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和 DNA 数相等的是_段。32. 图甲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在自然光照下发生的生理过程简图(分别表示生理过程),图乙是以该植物幼苗为实验材料,探究呼吸速率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具体部位是_。(2)若将图乙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探究该植物幼苗的呼吸速率时,应该_(填“打开”或“关闭”)阀门,NaOH 溶液的作用是_;红色
15、液滴向_移。(3)在探究该植物幼苗的呼吸速率时,为防止气压、温度等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丙装置为:将植物换成大小相同的死植株,其它条件与乙相同。若实验中单位时间内乙装置红色液滴向左移动距离为 Xcm,丙装置红色液滴向右移动距离为 Ycm,则幼苗呼吸速率(液滴移动距离)为_cm。- 8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0 分)33.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1)下表中光质、温度和 O2增加量分别为实验的_变量、_变量和_变量(2)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常采用的方法为_,其原理是叶绿体中色素在_中溶解度不同,下图为实验结果,其中_(“甲“,“乙“,“丙“
16、或“丁“)的溶解度最大。四种色素中,甲主要吸收_光。(3)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 NaHCO3和溴麝香草酚蓝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 7 支试管中,其中 6 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注: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 100 cm 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表中 X 代表的颜色应为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 9 -5 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
17、下水草_。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生物 3 月月考【答案】1. D 2. D 3. A 4. C 5. A 6. D 7. B8. D 9. C 10. C 11. C 12. D 13. B 14. B15. C 16. D 17. C 18. A 19. D 20. B 21. A22. D 23. C 24. A 25. A 26. D 27. C 28. A29. D 30. C31. (1)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后期 CD 4(3)BC32. (1)类囊体薄膜(2)关闭;吸收 CO2;左(3)(X+Y)33. (1)自 无关 因(2)纸层析 层析液 丁 红光和蓝紫光(3)黄色 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 CO2浓度高于 3 号管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 CO2量相等-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