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2019 年 4 月一、单选题 (每小题 2 分,共 30 小题,共计 60 分)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以下能反映出这一特点的是( )A家国一体 B地方分权 C中央集权 D贵族政治2 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 、 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 )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深受宗法观念影响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积极宣扬礼乐文化3司马迁评价秦朝郡县制:“
2、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 )A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 B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4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5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君主专制 C分散官员权力 D提高行政效
3、率6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两句诗句描述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取代的是哪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A郡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7有学者统计,北宋载入宋史的官员中 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 563%,一个占 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 2 -C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8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明太祖在位时曾再三对百官诉苦。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明太祖采
4、取的措施是( )A设枢密院 B设立南书房 C设置殿阁大学士 D设内阁9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主要原因是它有利于( )A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C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10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这说明当时( )A社会普遍追逐名利 B公民贫富分化严重C雅典民主实质是贵族统治 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11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
5、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A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B体现了公平原则 C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D混淆了法律责任12从 1689 年的权利法案到 1701 年的王位继承法 ,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完善宪政体制 C实行民主共和 D实现自由平等13下图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示意图,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唐朝的制度远远落后于美国 B君主专制不适合古代中国C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
6、多样性 D民主制度更符合美国国情141875 年,法国议会以 353 对 352 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 3 -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这反映出( )A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 B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C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 D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15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 ,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沂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 。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遭到列强控
7、制成为傀儡政权C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D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161895 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决。 ”这一规定的主要影响是( )A结束了中朝之间的外交关系 B有利于日本继续扩大侵略C使朝鲜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D清除了中国在朝鲜的影响17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A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B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C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D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8、18右面是一副抗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了( ) A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的破产 B中国抗战急需国际支援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中国军队已经逐步扭转战局19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 4 -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B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C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 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 歌手 民族 歌 手 民族 阿里郎组合 朝鲜族 布仁巴雅尔 蒙古族 乌兰图雅 蒙古族 阿朵 家族 土降央卓玛 藏族 彝人制造 彝族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9、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21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 ,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B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逐渐趋于务实C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D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221969 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 ,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 , “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 ,并声称要同东欧
10、对话。同时,又强调该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该政策( )A导致德国外交的根本转变 B表明苏联加强对西欧控制C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 D推动欧洲局势的逐渐缓和23 1986 年,美国和苏联的炸弹数和导弹弹头数已分别达到 12846 枚和 10716 枚,但截至- 5 -1991 年苏联解体,双方也无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一现象反映 (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冷战避免世界大战C世界科技快速发展 D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4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A重视技术的革新 B
11、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C精耕细作的特点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25 “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 ”这种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地方政府权力的下移26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 ;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 、 “私田”一都按田亩实税。这些措施( )A 加剧地方割据混战 B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打击了新兴地主势力 D加速了土地的私有化27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
12、张“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 ;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反映出政治家注重( )A保护小农经济 B发展商品经济 C限制土地兼并 D维护封建统治28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 北宋 北方人数(个) 北方所占比例 南方人数(个)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278 845% 51 155% 中期 274 639% 155 361% 后期 121 403% 179 597% A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29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
13、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依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 6 -海外贸易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政策的推动 B商品经济的繁荣C重农政策的松动 D古代手工业发达30嘉靖年间(15221566 年)实行“海禁” ,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 , “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材料说明“海禁”政策( )A是自然经济性决定的 B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C不利于沿海社会稳定 D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二、主观题(共 3 小题,第 31 题 20 分,第 32 题 18 分,第 33 题 22 分,共计 60 分)31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
14、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
15、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材料三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过,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 7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4 分) 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16、4 分) (2)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 19 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 分) (3)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2 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 1787 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4 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 时间 重大事件 18401842 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夏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61860 年 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 年 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
17、区 1874 年 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1885 年 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881889 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 年 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 世纪 90 年代 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19001901 年 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 据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 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 19 世纪 40 年代到 20 世纪初列强侵华的特点。(9 分) - 8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18、识,筒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9 分)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22 分) 材料一 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 梁泉我们只要一个中国 材料二 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
19、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经营规模进一步狭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即使在地力尚算肥沃的江南地区,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过量投入,结果略有增长却没有什么发展的“糊口小农”经济。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10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明清农业经济发展难以突破
20、“糊口小农”经济的原因。(12 分) - 9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史试题答案0105:BBCCB 0610:CDCAD 1115:BBCCC1620:BCCDB 2125:BDBCC 2630:DCCAC31.(1)区别:分封制下世袭,不受中央管理,独立性强。郡县制下由中央任命,受中央监督,不得世袭。(4 分) 意义: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取两点,4 分) (2)实现:通过权利法案奠定君主立宪制基础,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 ;1832 年议会改革,工
21、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6 分) (3)含义: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2 分) - 10 -“控制自己”: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实行联邦制;(4 分)32.(1)特点: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的逐渐扩大;由为满足商品输出需要到为满足资本输出需要。(9 分) (2)影响:丧失大量主权,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客观上促进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民族意识的觉醒。(9 分,任答 3 点)33. (1)表现:市突破时空限制; 商业名镇兴起;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增强; 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出现最早的纸币
22、“交子” (任取 2 点,共 4 分) 因素:政府“不抑兼并” ,土地买卖频繁;租佃关系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松弛;雇值制度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每点 2 分,共 6 分) (2)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 经营方式多样;美洲高产作物引入; 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任取 3 点,共 6 分) 原因:人地矛盾突出; “多劳”倾向致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缓慢(思想落后);农民赋税负担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等等。(任取 3 点,共 6 分)附表一: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命题组预估平均分 VS.实际平均分记录表- 11 -高一年级科目 命题教师 审题教师 预估均分 实际
23、均分 均分差值历史 罗彦彦 翟军 66- 12 -2018-2019 学年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能力要求题型题号考察知识点(非章节节点) 预估难度系数了解识记 理解 掌握 运用分值1 分封制 0.6 22 宗法制 0.6 23 郡县制 0.7 24 中央集权 0.7 25 北宋中央官制 0.7 26 九品中正制 0.65 2选择题 7 科举制 0.6 28 内阁的设置 0.6 29 中央集权制的评价 0.6 210 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0.6 211 罗马法 0.6 212 英国代议制 0.7 213 美国民主共和政体 0.7 2选择题14 法国共和之路 0.8 215 鸦
24、片战争 0.65 216 马关条约 0.6 217 五四运动 0.7 218 抗日战争 0.7 219 科学社会主义 0.7 2选择题20 民族区域自治 0.8 221 现代中国外交 0.65 22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0.65 223 美苏冷战 0.7 224 精耕细作 0.65 2选择题25 自然经济 0.6 2- 13 -附表二:26 古代土地制度 0.7 227 土地兼并 0.6 228 经济中心南移 0.65 229 唐宋海外贸易 0.7 230 海禁政策 0.7 231 制度变革与创新 0.7 20主观题32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 0.65 1833 宋代商业革命与明清经济 0.6 22整套试题的难度系数 0.7,按容易题、中档题、难题 4:5:1 命题,确保及格率在 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