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上饶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筑梦班)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单选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是( )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A B C D 2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从多对到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C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D设计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3.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长毛
2、和卷毛 B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C 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 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4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显性亲本自交其子代必定发生性状分离 B隐牲亲本自交其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可根据性状分离来识别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D相对性状分离时雌雄个体间可存在差异5.为了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 2 个小桶内各装入 20 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 10 个,分别代表“配子”D 、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 1 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055,该同学感到失望。你应该给他的建议和理由是( )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
3、,避免人为误差将某桶内的 2 种配子各减少到 1 个;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2 -改变桶内配子的比例,继续重复抓取;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A B C D 6.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合枣红雌马交配后,共生出 20 匹枣红马和 23 匹黑马。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雄性黑马是杂合子 黑色是隐性性状 枣红色是显性性状 枣红色是隐性性状A B C D 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 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
4、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类型,且比例为 11C 通过测交实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类型之比接近 11D 由 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8.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A 均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C 均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9关于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D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则不一定相同
5、10已知 A 与 a、B 与 b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基因型为 AABB 与 aabb 的个体进行杂交,产生的 Fl再自交产生 F2,不正确的是( ) A若只有 A、B 同时存在,个体才表现为显性,则 F2的表现型比例为 9:7B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 F2中纯合子占 14C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为显性,则 F2的表现型比例为 15:1D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 F2的双显性个体中杂合子占 12 - 3 -11现有三种类型的豌豆各若干,下列关于验证两大遗传定律的杂交组合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甲、乙乙均可用
6、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B甲丙只能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乙丙既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可以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组合共有 2 种12.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 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 )A F 3 B F 4 C F 5 D F 613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 AABB 高 50 厘米,aabb 高 30 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
7、 F1,再自交得到F2,在 F2中表现 45 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14.下列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去雄应做到干净、全部、彻底 B 母本雄蕊去除后不能立即授粉C 授粉完成后应该立即套上纸袋 D 授粉应使用父本花蕾期的花粉15.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 在配子中只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同时也只有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C 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自由组合D 着丝点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等位基因也随之
8、分开1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减数分裂发生在能够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中 减数分裂的过程是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 4 -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 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一定的细胞周期A B C D 1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染色体复制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18.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
9、2)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3)所示的细胞中有 2 个四分体 (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和(5)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 五项19.一个有 8 条染色体的细胞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和一次减数分裂后,有一个子细胞发生了受精作用。下列 AD 各图中,表示出上述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 A B - 5 -BC D20不可用 2n表示的是( ) A含有 n 对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最多种类B含有 n 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C含有 n 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的种类D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21.下列叙述不正确
10、的是( )A 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则赤道板存在于上一时期的细胞中B 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该阶段没有发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C 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D 若图丙表示某动物睾丸内的几种细胞,则 b 组细胞分裂时可能出现四分体22.同一生物细胞分裂图解,在动物卵巢中见不到的是( )A B C D23.图一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6 -A图一中为次级精母细胞,中 A 和 a 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11、B图一中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最多可形成 8 个染色体C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 CD 段的有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 Aab 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 DF 段24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B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C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D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类比
12、推理25.与果蝇眼色有关色素的合成受基因 D 控制,基因 E 使眼色呈紫色,基因 e 使眼色呈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为白色。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ddXeY B F 1中紫眼雌蝇的基因型有两种- 7 -C F 2中白眼果蝇全为雄性 D 若 F2中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其子代红眼:白眼=8:l26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 Aabb 和 AAbb 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2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 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3/8 B5/8 C4/9 D
13、5/927孟德尔在二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F 2的表现型比为 9:3:3:1 BF 1全为黄色圆粒CF 1产生配子的比为 1:1:1:1 D测交后代比为 1:1:1:128图甲为一个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图乙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四种配子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未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只产生两个精子B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只产生两种精子C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产生四种精子D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生物体产生的精子中,类型的个数等于类
14、型的个数2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 )A遗传物质不是 DNA B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 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D无细胞核30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对性状的基因 B、b 位于 X 染色体上,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 8 -致死。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F 1雌雄野兔数量比为 2:1,则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致死基因为 b,则 F1代雌兔有 2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B若致死基因为 B,则 F1雌雌兔有 1 种基因型、1 种表现型C若致死基因为 b,则 F1代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 2代雌兔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D若致死基因为 B
15、,则 F1代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 2代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 6/7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31(6 分)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八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请回答:(1)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豌豆人工杂交实验的方法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在处理观察到数据时,应用_ 方法,得到前人未注意的子代比例关系。他根据实验中得的数据和现象提出了假设,并对此设计了_ 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发现了遗传规律。(2)孟德尔在揭示遗传定律时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对分离现象的原
16、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_决定的;在体细胞中它_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的。32(12 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体色有黄身和黑身之分,翅型有正常翅和卷翅之分,分别由 A 与 a 和 B 与 b 控制。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 1均为黄身卷翅,F 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 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已知某种类型的精子成活率会下降,卵细胞均正常。黄身卷翅 黄身正常翅 黑身卷翅 黑身正常翅雌果蝇 7 3 3 1雄果蝇 7 3 3 1(1)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_定律,翅型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2)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
17、组成是_,该种类型的精子成活率是_。(3)若让 F2黑身卷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9 -(4)若取 F2黑身正常翅雌果蝇与 F1黄身卷翅雄果蝇杂交,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33(10 分)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_。(2)图甲 E 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 _(填标号)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
18、在乙图中的_(填标号)阶段。(4)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选填“”“”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34(12 分)果蝇的长翅、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圆眼和棒眼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长翅圆眼雌果蝇和残翅棒眼雄果蝇杂交,F 1随机交配,F 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果蝇性染色体的形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翅形和眼形的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2)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图甲的杂交实验结果_(填“能”或“不能”)确定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图乙的还是区段。请从自然种群中选择
19、适当个体,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加以探究。写出杂交组合(表现型)_;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 10 -高一年级第 1 次月考生物试题参考答案(筑梦班)汪家瑞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B A A A B C B D D C C D D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A A C D A C C C D C C C C D31(6 分,每空 1 分)(1)母本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套袋 统计学 测交 (2)遗传因子 成对 随机32(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自由组合(1 分) 卷翅(1 分) (2) AB 50% (3)黑身卷翅:黑身正常翅= 8:1(4)见右图 (4 分) (每错写一处或漏写一处扣 1 分) 33(10 分,每空 2 分)(1)ABD (2) (3) 、 (4) aB 34(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长翅、圆眼 (2)AAX BXB 不能 纯合的圆眼雄果绳和棒眼雌果蝇(或纯合的圆眼雄果蝇和杂合的圆眼雌果蝇) 若杂交子代雌雄个体都为圆眼,则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在区段上;若杂交子代中雌性个体都为圆眼,雄性个体都为棒眼(或雄性个体圆眼与棒眼的比例为 1:1),则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在区段上 (4 分-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