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五校联盟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第卷(选 择 题 50 分 )一 、 本 卷 共 25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50 分 。 在 下 列 各 题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个 选 项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 将 符 合 要 求 的 选 项 填 涂 在 答 题 卡 上 。1. 下 表是 人体细 胞内液 和细 胞外液 中的物 质组 成和含 量的测 定数 据。下 列相关说法 中, 错误的是(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
2、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A. 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 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的增多 C 中 的 CO2 从 产 生 的 场 所 扩 散 到 , 至 少 要 穿 越 3 层 磷 脂双 分 子 层 D 属 于 细 胞 内 液 , 因 为 它 含 有 较 多 的 蛋 白 质 和 K+2. 在 一个 以肌肉 为效应 器的 反射弧 中,如 传出 神经遭 到破坏 ,而 其他部 分正常 ,当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C失去感觉
3、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3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B. 兴奋传导后,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总是伴有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24.5. 如右图,甲、乙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神经元的细胞膜作为突触前膜B. 神经递质由甲神经元释放,经过血液运输到乙C刺激甲神经元,兴奋能够传到乙神经元D甲神经元的神经递质自由扩散到突触间隙6. 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A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
4、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7.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更迅速、更持久 激素的分泌不只受神经调节 激素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选择性的运送到特定的组织器官,起调节作用 A B CD8. 下 丘脑 是调节 内脏活 动和 内分泌 活动的 较高 级神经 中枢所 在, 据图判 断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3A. 由 a 引 起 下 丘 脑 分 泌 促 甲 状 腺 激 素 释 放 激 素 增 多 , 进 而 使 甲 状 腺 激 素 分 泌 增 多B
5、. 由 b 引 起 下 丘 脑 释 放 抗 利 尿 激 素 , 使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降 低C. 由 c 引 起 下 丘 脑 某 区 域 兴 奋 , 促 进 两 种 激 素 肾 上 腺 素 、 胰 高 血 糖 素 的 分 泌 增 多 ,使 血 糖 升 高D. 由 d 引 起 , 通 过 下 丘 脑 的 体 温 调 节 作 用 , 使 甲 状 腺 激 素 增 多 , 导 致 体 内 产 热 量增 加9.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抗原都是外来异物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H
6、IV 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 B C D10.科 学 研 究 揭 示 , 与 病 毒 和 肿 瘤 作 战 的 T 细 胞 , 具 有 短 期 保 护 和 长 期 保 护 的 分 工 。当 研 究 人 员 捕 捉 到 刚 刚 分 化 的 T 细 胞 时 , T 细 胞 相 反 的 两 极 分 别 生 成 了 两 类 不 同 的 蛋白 , 一 类 蛋 白 带 有 “战 士 ”的 分 子 标 记 , 另 一 类 显 示 “记 忆 细 胞 ”的 特 性 , 而 记 忆 T 细 胞 能 潜 伏 多 年 , 以 防 备 未 来 的 异 物 入 侵 。
7、 下 列 关 于 记 忆 T 细 胞 的 说 法 正 确 的 ( )A. 记 忆 T 细 胞 再 次 受 到 相 同 抗 原 刺 激 后 , 能 够 迅 速 地 产 生 大 量 的 抗 体B. 记 忆 T 细 胞 一 旦 产 生 就 能 够 永 久 记 忆C. 记 忆 T 细 胞 能 够 呈 递 抗 原 并 激 活 靶 细 胞 内 的 溶 酶 体 酶D. 记 忆 T 细 胞 和 效 应 T 细 胞 相 比 , 细 胞 中 的 DNA 相 同 , RNA 不 同11. 小 明 最 近 到 医 院 体 检 , 体 检 报 告 中 的 肝 功 能 检 验 结 果 显 示 : 乙 肝 抗 原 呈 阴
8、性( ) , 乙 肝 抗 体 呈 阳 性 ( ) 。 他 说 自 己 没 有 注 射 过 乙 肝 疫 苗 , 就 此 结 果 向 你 咨询 , 你 应 该 给 他 怎 样 的 合 理 建 议 ( 说 明 : “ ”表 示 有 , “ ”表 示 没 有 ( )A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 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 C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4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11植物茎向光生长的主要原理是( )A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
9、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 B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 C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D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12. 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 )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 B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C. 浓度降低,发育成枝 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13. 某 生 物 小 组 为 测 定 适 合 杨 树 枝 条 扦 插 的 最 适 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 配 制 相 对 浓 度 依 次 为 2、2.56 的 NAA 溶 液 9 份 。 将 杨 树 枝
10、 条 随 机均 分 为 9 份 , 并 将 枝 条 的 基 部 分 别 浸 泡 到 19 号 NAA 溶 液 中 。 一 天 后 , 取 出 枝条 分 别 进 行 扦 插 。 十 天 后 , 对 扦 插 枝 条 的 生 根 情 况 进 行 统 计 并 记 录 。 下 列 选 项 中 , 属于 该 实 验 自 变 量 和 无 关 变 量 的 是 (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B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C 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NAA(奈乙酸)的浓度14. 图 一 是 将 含 有 生 长 素 的 琼 脂 块 放 在
11、切 去 尖 端 的 胚 芽 鞘 的 一 侧 , 胚 芽 鞘 弯 曲 的 情 况(弯 曲 角 度 用 A 表 示 ; 图 二 是 生 长 素 对 胚 芽 鞘 生 长 的 促 进 作 用 示 意 图 。 由 此 我 们可 以 判 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琼 脂 块 中 生 长 素 浓 度 在 b 点 时 A 具 有 最 大 值B. 当 生 长 素 浓 度 小 于 b 点 浓 度 时 , 随 生 长 素 浓 度 的 增 加 A 逐 渐减 小 C 只 有 生 长 素 浓 度 高 于 c 点 浓 度 时 , 生 长 素 才 会 抑 制 胚 芽 鞘的 生 长 D 由 图 二 可 知 生 长 素
12、 对 于 胚 芽 鞘 的 生 长 作 用 具 有 两 重 性5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B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C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D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16.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 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 对照实验时,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 将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 将胚芽鞘尖端和未经过尖端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 将未经过尖端处理的琼脂块和经过尖端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
13、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将胚芽鞘尖端和经过尖端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17. 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面, 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 ( 图 中 横 线 表 示 对 根 生 长 既 不 促 进 也 不 抑 制 的 生 长 素 浓 度 ( )18.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 B CD19. 野 生 动 物 研 究 所 对 某 草 原 的 一 种 野 兔 进 行 了 调
14、 查 , 所 调 查 区 域 的 总 面 积 为5hm2。 统 计 所 捕 获 野 兔 的 数 量 、 性 别 等 , 进 行 标 记 后 放 归 ; 一 段 时 间 后 进 行 重 捕 与 调6查 。 所 得 到 的 调 查 数 据 如 下 表 : 以 下 是 某 同 学 对 该 数 据 的 分 析 , 你 认 为 正 确 的 是( )A. 该 草 原 野 兔 的 平 均 种 群 密 度 约 为 250只 /hm2B. 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C. 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两次捕获期间,若有较多个体的出生或死亡,则统计数据就不准确2
15、0.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 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 并据此绘制了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第 1 年至第 5 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 从 第 5 年 起 野 兔 种 群 数 量 开 始 下 降C. 第 15 年至第 20 年 间 野 兔 种 群 数 量 呈 “J”型增长D. 第 20 年至第 30 年 间 野 兔 种 群 数 量 增 长 率 为 021. 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 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 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K表示种群的最大值。 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 根据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曲线上的点
16、种群大小 (KN)/K 种群的增长量S1 20 090 18S2 50 075 38S3 100 050 50捕获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标记数初捕 50 28 22 50重捕 50 32 18 107S4 150 025 38S5 180 010 18A 环 境 阻 力 对 种 群 增 长 的 影 响 出 现 在 S4 点之后 B 防 治 蝗 虫 应 在 蝗 虫 数 量 达 到S3 点 之 前 进 行 C 渔 业 捕 捞 后 需 控 制 剩余 量 在 S3 点D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 值)应为 20022. 下图中甲 、 乙 、 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 养 (或饲养 ) 两种生物的实验
17、结果 。下列 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分别呈互利共生(甲、捕食(乙) 、竞争(丙)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种群数量的消长关系如甲图所示C.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如乙图所示D. 丙实验过程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到弱23下列有关种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度呈正相关B. 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C. 群落中的优势种通常都占有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是在不断变化的D. 测定群落中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是识别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24. 下 图 表 示 某 处 于 平 衡 状 态 的 生 物 种 群 因 某 些
18、 变 化 导 致 种 群 中 生 物 个 体 数 量 改变 的 四 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8A. 若 图 所 示 为 草 原 生 态 系 统 中 某 羊 群 , 则 a 点 后 的 变 化 原 因 可 能 是 过 度 放 牧B. 若 图 所 示 为 某 湖 泊 中 草 鱼 的 数 量 , 则 b 点 后 的 变 化 原 因 就 是 草 鱼 的 繁 殖 能 力增 强 C 图 中 c 点 后 发 生 的 变 化 表 明 生 态 系 统 的 抵 抗 外 来 干 扰 的 能 力 有 一 定 限 度D图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消灭在起始阶段,才能达到理想效果25.
19、 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 天 后 狗 出 现 糖 尿 病 的 一 切 症 状 。 随 后 连 续 给 其 注 射 一 定 量溶 于 某 种 溶 剂 的 胰 岛 素 , 发 现 其 血 糖 含 量 恢 复 正 常 。 由 此 推 测 : 胰 岛 素 能 降 低 血 糖 的含 量 。为 了 证 明 这 一 推 论 。 你 认 为 下 列 最 适 宜 作 为 对 照 实 验 组 的 是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B用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C 切 除 健 康 狗 体 内 的 胰 脏 2 天 后 , 只 注 射 等 量 用 于 该 实 验 的溶 剂 D 将 健 康 狗 体 内
20、摘 除 的 胰 脏 制 成 提 取 液 , 注 射 给 切 除胰 脏的 狗第卷(非选择题共 4 题,50 分)26( 14 分 ) 下 图 表 示 兴 奋 通 过 神 经 骨 骼 肌 接 头 引 起 骨 骼 肌 收 缩 的 部 分 过 程 。 突 触小 泡 释 放 乙 酰 胆 碱 (Ach)作 用 于 A(受 体 兼 Na 通 道 ), 通 道 打 开 , Na 内 流 , 产生 动 作 电 位 。 兴 奋 传 导 到 B(另 一 受 体 )时 , C(Ca2 通 道 )打 开 , 肌 质 网 中 Ca2释 放 , 引 起 肌 肉 收 缩 。 分 析 回 答 :(1)神经 骨骼 肌接 头属 于
21、反 射弧 中的 (结构) 组成 部分 ,骨骼 肌细 胞产生动 作电 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9(2)轴 突 末 端 释 放 Ach 的 方 式 是 , Na 由 通 道 进 入 细 胞 内 , 其 运 输 的 方 式是。(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4)神经 骨骼 肌接 头上 存在分 解 Ach 的胆 碱酯 酶, 有机 磷农 药对 胆碱酯 酶有 选择性抑 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 症状。(5)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 “膜屏障作用” (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 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 症状。26. (14 分 )人 工 合
22、 成 的 植 物 激 素 类 似 物 常 用 于 生 产 实 践 。 取 月 季 幼 茎 等 长 切 段(无 芽和 无 叶 )若 干 均 分 为 四 组 , a 组 浸 泡 在 蒸 馏 水 中 , 其 他 三 组 分 别 浸 泡 在 不 同 浓 度(其 中 有 高浓 度 、 低 浓 度 和 最 适 浓 度 )的 生 长 素 类 似 物 甲 溶 液 中 , 培 养 一 段 时 间 后 , 测 量 并 记录 各 组 切 段 的 平 均 长 度 , 实 验 重 复 两 次 , 结 果 如 图 1 所 示 。 图 2 所 示 为 生 长 素 类 似物 乙 在 X、Y 和 Z 三 种 浓 度 下 对 该
23、 植 物 茎 段 侧 芽 生 长 的 影 响 , 请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1)生长素在成熟植物组织中可通过 (结构)进行非极性运输。 (2)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其目的是。(3)图1中, d组使用的生长素浓度为 , 实验数据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切段的生长的影响是 。(4)分析图2可知, X浓度的乙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 X浓 度、Y浓度和 Z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10(5)为 探究3mol/L 的 生长 素 类似 物 甲和 0.5mol/L的 生长 素 类似 物 乙对 月 季插条 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种培养液。28 (10 分 )某 研 究 机 构 对
24、 我 国 北 方 草 原 一 种 主 要 害 鼠布 氏 田 鼠 进 行 了 调 查 。 调 查 样 方总面积为 2 hm2(1 hm2 10 000 m2)。 在 调 查 区 内 , 放 置 100个 捕 鼠 笼 , 在 一 夜 间对 布 氏 田 鼠 进 行 初 捕 , 将 捕 获 的 鼠 经 标 记 后 在 原 地 释 放 。 3 日 后 , 在 同 一 地 方 再放 置 同 样 数 量 的 捕 鼠 笼 进 行 重 捕 , 结 果 如 下 。 请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1)该 草 地 布 氏 田 鼠 的 平 均 种 群 密 度 为 只 /hm2。 事 实 上 田 鼠 在 被 捕 捉 过
25、一 次 后 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3)调查 甲、 乙两 草原 所捕 获鼠的 月龄, 它们 的月 龄构 成如 下图 所示。 据图分析 :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29. (12 分 ) 某 滩 涂 湿 地 由 于 人 类 的 活 动 导 致 水 分 减 少 不 断 退 化 , 其 植 被 变 化 顺 序 如图 所 示 , 请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海三棱藤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初捕 32 32 14 18重捕 36 4
26、18 1811草群落芦苇群落芦苇柽柳群落旱柳群落(1)海 三棱 藤草 群落 被芦 苇群 落替 代的 现象 称为 (填 “初 生” 或“次 生” )演 替。 该 地 区 土 壤 中 小 动 物 类 群 会 发 生 一 系 列 变 化 , 为 调 查 土 壤 小 动 物 类 群丰 富 度 , 常 用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由芦 苇柽柳 群落 演变 为旱 柳群 落的 过程 中 ,柽柳 与旱 柳的 种间 关系 为 ,(3)旱 柳的数量变化呈现“ ”型增长, 一定时间后, 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 。 (2分)(4)图中四种群落的命名是根据群落中的 (2 分) 命名的。 土地较干
27、旱的地方分布 着大量旱柳,在水分湿度较大的地方分布着大量芦苇,在芦苇低处分布着海三棱藤草, 上述描述体现了群落的 (2分)结构。(5)图示群落的变化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 (2分) 。12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答案第卷(选择题 50 分)1-10 CDBCA;DBCDA;11-20 CCCAD;CABDD;21-25 ACABC26.答案:(14分)(1)效应器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胞吐 协助扩散(3)乙酰胆碱(Ach)只存在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肌肉持续收缩(5)肌无力27.答案(14分):(1)韧皮部(2)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3)最适浓度 均起促进作用(4)抑制 XY且XZ,Y与Z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5)428.答案(10分):(1)144 高 (2)8/9(或32/36) (3)稳定 增长29答案(12分):(1)次生 取样器取样 (2)竞争 S 环境容纳量( K值) (2分) (3)优势种(2分) 垂直结构和水平(2分)(4)速度和方向(2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