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训练 (建议时间:20 分钟 分值:12 分)类型一 一条溶解度曲线(10 年 2 考)1. (2018 江西) t2 时,向盛有 10 g 水的烧杯中加入 13 g 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1 题图A. 图中 P 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 98 gB. 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甲的溶解度C. 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2. (2018 雅安改编)ZnSO 4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2 题图A. N
2、 点对应的 ZnSO 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 点对应的 ZnSO 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不同温度下的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类型二 两条溶解度曲线(10 年 5 考)3. (2018 合肥市庐阳区二模)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3 题图A.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分别降温到 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B. 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C. t2 时将 60 g 甲溶于 100 g 水中,形成 160 g 溶液D. 将 M 点的甲溶液变成
3、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4. (2018 泸州)氯化钾(KCl)和氯酸钾(KClO 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4 题图A. 30 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5%B. 60 时,a 点对应 KCl 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C. K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 KClO3 大D. 90 150 g KClO3 饱和溶液降温到 10 可析出 45 g 晶体类型三 三条溶解度曲线5. (2018 合肥市寿春中学一模)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 5 题图A. t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B. t2时,
4、将 30 g a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 80 g a 的饱和溶液C. P 点表示 t1时,a、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 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类型四 溶解度表格(10 年 2 考)6. (2017 杭州改编)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30 50 70 90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A. 10 时,50 g 水中最多可溶解硫酸镁 27.7 gB. 10 时,27.7 g 硫酸镁和 72.3 g 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 27.7%的硫酸镁溶液C
5、. 50 时,100 g 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49100D. 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 9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31. D 【解析】图中 P 点表示在 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98 g,描述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A 错误;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但不能增大甲的溶解度,因为当温度一定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不会改变的,B 错误;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错误;在 t2 时甲的溶解度是 110 g,10 g 水中最多溶解 11 g 甲物质,但加入的 13 g 甲都溶解了,且在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6、有固体析出,说明甲在溶解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导致溶解度增大,D 正确。2. A 【解析】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S 表示溶解度),所以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中SS 100溶质质量分数也越大,由图可知温度低于 70 时,温度越高,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温度高于 70 时,温度越高,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小,所以温度低于 70 时,温度越高,硫酸锌的溶解度越大,温度高于 70 时,温度越高,硫酸锌的溶解度越小。N 点时硫酸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略小于该温度下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 N 点对应的溶液是接近饱和的硫酸锌溶液,升温或降温都可能变成饱和溶液,甚至析出晶体,
7、A 正确;M 点对应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即 20 时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 M 点对应的溶液是 20 时硫酸锌的饱和溶液,B 不正确;由图可知温度低于 70 时,温度越高,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温度高于 70 时,温度越高,ZnSO 4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小,C 不正确;由图可知不同温度下的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会相等,D 不正确。3. B 【解析】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其饱和溶液降温均可析出晶体,没有指明二者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故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A 错误; 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则此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8、 正确; t2 时甲的溶解度是 50 g,此时将 60 g 甲溶于100 g 水中,只能溶解 50 g 甲,形成 150 g 溶液,C 错误;M 点的甲溶液为 t2 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变为饱和溶液,D 错误。4. D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30 时,KCl 的溶解度是 35 g,所以此温度下饱和 K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35%,A 错误;60 时,a 点在 KCl 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说明 a 点35 g100 g 35 g对应的氯化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使其变为饱和溶液,B 错误;KClO
9、 3的溶解度曲线比 KCl 的溶解度曲线的斜率更大,可推知 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C 错误;90 时的 KClO3溶解度是 50 g,故 90 时 150 g KCl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50 g,10 时,KClO 3的溶解度为 5 g,所以,将 90 时 150 g KCl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50 g5 g45 g,D 正确。5. B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t1 时 b 的溶解度最大,A 正确; t2 时 a 的溶解度是 50 g,此时将 30 g a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只能溶解 25 g a 物质,此时得到 75 g a 的饱和溶液,B 错误;t1 时 a、c 溶解度曲线交于 P 点,可知该温度时二者溶解度相等,C 正确; t2 时,根据饱和溶液参考答案及解析4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S 表示溶解度)分析,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是S100 g Sa、b、c,则该温度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中 a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D 正确。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