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阅读思维能力的“保卫” 沈敏特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有人片面地认为人类进入了所谓“读图时代” 。我们必须注意到:以图代字的阅读,带来的只能是人类思维能力的弱化。人类几千年思维成果大部分是以书面文字储存下来的。只有具备扎实的文字阅读能力,才能占有这些成果,研究这些成果,并转化为现代思维进一步发展的高起点,使后人超
2、越前人,保证一代又一代地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其实,危机已经存在。我们常说我国的历史文化如何丰富,但记载历史文化的大量典籍,缺乏相当阅读能力的人去破译、去挖掘。而因典籍的毁损而使历史文化湮灭,是极大的可能。更为重要的是,书面文本的阅读,是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基地” ;放弃“基地” ,就是放弃思维的锤炼。一是书面文本中记载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语。如老舍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在生活中直接使用的。但,这是经过加工的口语,融入了作家经过思考的选择和提炼,它比原始的生活语言更精练、更有条理,通过阅读可以净化和提升我们的口语,有助于思维的净朗和快捷。二是可以用来朗诵却不宜作为口语的书面文本,如诗、散文诗、
3、美文等。这种文本中的语言已和口语拉开了距离,如果生活中的口语变成了朗诵调,一定非常滑稽,让人无法接受,但这类书面文本用来朗诵,却使人的情感更凝聚、更激昂,或是更内敛、更含蓄,心灵活动更细腻、更深入,从而激活人的思维活动,即所谓浮想联翩。三是既不能用作口语,也不能用来朗诵的书面文本,必须一个个字地阅读、咀嚼、深思,那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学术著作以及经典的文艺巨作。它是人类最精密、最深刻的思维的记录和成果。缺乏或缺失经过这种阅读的思维能力的锤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高雅的文艺创作是不可能发展的。- 2 -这三种不同层面的文本,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证明,文本阅读与思维的多维度的
4、连接,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有另一种手段,如可视的线条、色彩,如可听的节奏、旋律,能够如此直接、精确、严密地记录、反映思维的过程和成果。它是人类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的环节。中国古代,把文化人称为“读书人” ,是耐人寻味的。犹太民族对于阅读十分尊崇。他们的习俗是,在书本上涂一点蜜,让婴儿舔舔,以培养对书的亲近感。犹太人的读书平均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犹太人在各个领域的创造,也令世人瞩目。如社会科学中的马克思,自然科学中的爱因斯坦,人类自身心理研究中的弗洛伊德。是的,文字阅读与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的消长至关密切,而以图代文的所谓“读图时代”带来的是思维能力的衰退和萎缩。有些影视明星的答记者问,常是语不成句,
5、词不达意;流行歌曲的歌词,无逻辑、悖语法,让人不知所云;一些标榜前卫的理论文字,则常有意晦涩、故弄玄虚,把人带至云雾之中,以掩盖思维的贫乏。(2011 年 4 月文汇报 )1下列对“阅读与思维”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人类的思维成果都是以书面文字记录下来的,所以需要人类努力提高文字阅读能力,进而对其研读、传承下来。B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中的语言不同于生活中的口语,朗诵时读者会感到它更内敛、更含蓄,更容易激活人的思维活动。C学术著作的语言必须要字字去读,咀嚼,深思,因为它呈现的是人类最精密、最深刻的思维。D “读图时代”以图代文的阅读,削减了人们的一切阅读,也就使得人们思维能力出现衰退与
6、萎缩。2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使用的口语,是作者有意让读者通过阅读来净化和提升他们的口语水平。B尽管文本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但将文本阅读与人的思维多角度地连接起来,则是人类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环节。C由于犹太民族十分尊崇阅读,所以他们的读书平均量与在人类社会各领域的创造均位居世界前列。- 3 -D “语不成句、词不达意”的答记者问, “无逻辑、悖语法”的流行歌曲之歌词, “有意晦涩、故弄玄虚”的所谓前卫理论文字,实际上都是学生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3根据原文的意思,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由于我国没有阅读能力强的人,所以我国
7、记载着历史文化的丰富典籍很有可能要被湮灭。B书面文本的阅读,是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途径,所以不能放弃阅读,不能放弃锤炼思维的过程。C要想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就必须坚持对这些类著作进行字斟句 酌的阅读,进而锤炼人们的思维能力。D由于有人片面地认为进入了“读图时代” ,我们更应该引导青少年重视文字阅读,以确保人类思维一代又一代地向前发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刘慈欣: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2013 年 8 月 23 日,一个消息震惊了中美科幻界:著名科幻读物出版社托尔出版社宣布,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扛鼎之作三体 ,即将登
8、陆美国这是中国大陆长篇科幻小说首次在海外主流出版社出版。刘慈欣,1963 年出生于北京,当时他父亲是北京煤炭设计院的干部,母亲是一名复员军人。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家被下放到山西阳泉一家煤矿,父亲做矿工,母亲当小学教师。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读的是水电工程专业。追溯刘慈欣爱上科幻文学的源头,当是那本父亲从北京带回来的凡尔纳的地心游记 。读到这本书,刘慈欣说自己“一下子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就像是寻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 。在父亲床下的一个小木箱里,他还看到了卡赞采夫的太空神曲 、叶弗列莫夫的仙女座星云 。入了迷的刘慈欣手不释卷,把这些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
9、些外国的科幻作品在国内解禁,他又读到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环游月球及一些苏联的科幻文学作品。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的作品,更使刘慈欣领略到科幻的震撼和巨大魅力。刘慈欣说自己从克拉克的作品中感受到宇宙的广袤和神奇,看到科幻“像造物主般”创造出一个个“真实到精致可触摸的想象世界” 。1978 年,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面世,初版就销售一百六十万册。看到中国- 4 -人写的科幻小说,刘慈欣倍感亲切,从而跃跃欲试。这个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初三学生开始尝试写作科幻小说。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发表,却开启了他的想象之门。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科幻文学陷入低谷,许多科幻作家纷纷搁笔,
10、而迷恋科幻的刘慈欣欲罢不能,他一有想法,就写出来,稿子写了不少,却连能投稿的杂志都找不到。短篇写得不过瘾,刘慈欣又摆弄起了长篇。1989 年,他完成了中国 2185 ,两年后的 1991 年又写了超新星纪元 。后者被评论界赞誉为“一部文明浴火重生的宏大史诗” 。创作于 20 世纪末的“大艺术三部曲”(梦之海 诗云和欢乐颂 ) ,已凸显出刘慈欣在写作上新的感悟:细节写得越细,越能显示出作品的宏大。1999 年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的鲸歌 ,标志着刘慈欣真正走上了科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道路。刘慈欣从此走上了创作优秀作品的快车道。书评人彭忠富说:“他的科幻都是根植于现实之上的科幻,而不是毫无根据的捏造。
11、他为未来打开一扇窗口,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在这种未来与现实的有机杂糅中,充满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悲鸣,对未来人性的拷问和反省。 ”沉积了二十余年,寂寞了二十余年,刘慈欣火了,拥有了无数的粉丝。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低调内敛,甚至在“三体”系列在中国文坛大红大紫之后,他的同事对他的写作仍一无所知。一天,一位要好的同事见到他,说:“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很火,他的名字竟然也叫刘慈欣!”刘慈欣听了,一笑置之。在中国文坛,科幻文学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而刘慈欣的出现,引起了主流文学的广泛注目。刘慈欣认为:“真正好的科幻作品是要把很虚幻很空灵的东西描写得很真实,像新闻报道那般真实。 ”科幻作
12、品要持续不断地突破想象的边界,一般科幻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时时有枯竭之虞。而刘慈欣却一部接一部地出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在他看来,比起主流文学,科幻的世界广大丰富得多。他说:“现在主流文学,为什么手法变革那么快?有种说法是,因为故事已经讲完了,只能在形式上面创新。但是科幻的故事还没有讲完,科学也在继续为我们提供新的故事。每年科学都提供大量新故事,而最普通的科学,比如牛顿三定律,仍然有巨大的故事资源,要写完,很难。 ”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一文,对科幻文学的边缘化地位发出了不平之声:在主流文学中,由于人性超越一切的吸引力,太阳和其他星辰都是围绕地球转的。太阳的存在只是为了照亮纯朴的田园,月亮的存在只
13、是为了给海边的情侣投下影子,银河系的存在几乎没有必要,好在有个东方的神话用到了它,虽然那对情侣即使以光速跑过鹊桥,也要花十万年时间才能拥抱。在刘慈欣看来,主流文学就是一场人类的“超级自恋” ,而科幻文学恰- 5 -恰是文学“再一次睁开眼睛的努力” ,超越主流文学的“超级自恋” ,让文学与宇宙重新连接起来。 (名人传记2015 年第二期,有删改)相关链接:刘慈欣也喜欢钻研科幻文学理论。他认为,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科幻文学既涉及文学,也涉及科学,希望“科幻与科学永远成为好朋友” 。他还曾对文学界一直奉为圭臬的“文学是人学”的理论提出了疑问。 (重庆日报网“刘慈欣与中国科幻文学”研讨交流活动综述 )刘
14、慈欣的写作,构思宏大,善于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注重表现科学的美感,又兼具人文关怀。通常,科幻小说似乎并不被主流科学家看好,甚至被后者轻视,但大刘的书是个例外。科普作家李淼说:“他的书特别有想象力。看了大刘的东西,就像看金庸一样,你都不想看别的同类作品。大刘对物理学非常熟悉,这是让人吃惊的,他想探索现代物理学给未来提供的无限可能性。 ”(南都周刊人物:本土科幻作家刘慈欣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是刘慈欣爱上科幻文学的源头,克拉克的作品更使刘慈欣领略到科幻的震撼和巨大魅力。B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让刘慈欣产生了创作的欲望, 中国 2185和
15、超新星纪元给刘慈欣带来了赞誉。C1999 年发表的鲸歌 ,标志着刘慈欣真正走上了科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道路,他也从此走上了创作的快车道。D刘慈欣的作品富有想象力,构思宏大,善于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注重表现科学的美感,又兼具人文关怀。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刘慈欣的科幻扛鼎之作三体在著名科幻读物出版社托尔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中国大陆长篇科幻小说在海外产生重大影响。B刘慈欣深受家庭科幻氛围的熏陶,从小就爱上了科幻文学。当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时,他非常兴奋,感觉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目标。C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些外国的科幻作品在国内解禁,他又读到凡尔纳
16、和一些苏联的科幻文学作品,尤其是英国作家克拉克的作品,使他收获颇丰。D刘慈欣“寂寞了二十余年” ,科幻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后来他大红大紫,拥有无数粉丝,但在生活中依然保持低调作风,十分可敬。- 6 -6从刘慈欣的创作经历看,科幻文学应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木鱼 周海亮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
17、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
18、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鲤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
19、接填进嘴巴。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讥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 7 -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
20、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铜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一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远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许
21、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冬子对儿子说,吃鱼。(选自小说月刊2017 年第 12 期)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写村民嫁女,在喜宴上摆一道红烧木鱼,只看不吃,不仅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更表现了当时生活的贫困。B段“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 ,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
22、在喜宴上人们狼吞虎咽的情形。C段“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 ,主要是因为栓叔高超的手艺,使木鱼像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D小说的结构简洁中见精细,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朴冷静,却张力十足,不造作矫情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8小说以“木鱼”为标题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8 -9当冬子抵不住诱惑,最终动了那条木鱼之后,他的心路历程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分析概括。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周新,南海人。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
23、目为“冷面寒铁” 。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改按北京。时令吏民罪徒流者耕北京闲田,盆禁详拟,王府待报,多庾死。新请从北京行部或巡按详允就遣,以免淹滞。从之。且命畿内罪人应决者许收。帝知新,所奏无不允。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未赴,改浙江。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 ”至果雪之。初,新入境,群蚋迎马头,迹得死人榛中,身系小木印。新验印,知死者故布商。密令广市布,视印文合者捕鞠之,尽获诸盗。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永乐十年,浙西大水,通政赵居任匿不以闻,新奏之。夏原吉为居任解。帝命覆视,得蠲振 如新言。嘉兴
24、贼倪弘三劫旁郡,党数千人,累败官军。新督兵捕之,列木栅诸港浸。贼陆走,追蹑之桃源,以献。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浙江,攫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帝怒,命逮新。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 肤。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卒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命戮之。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竟杀之。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 ”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后纪纲以罪诛,事益白。 (选自明史 )注蠲(jun)振:免除徭役,赈济灾民。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25、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B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C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 9 -D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太学,始建于汉武帝
26、时期,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主要传授法家经典。B畿,古代称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后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亦称京畿、畿辅、畿辇。C微服,通常指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份而改穿的平民便服,如“微服私访” 。D锦衣卫,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其首领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周新铁面无私,耿直敢言。他对许多事都进行弹劾,贵戚们很怕他,称他为“冷面寒铁” 。京师中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常被吓得谈跑躲藏。B周新善理政务,并爱护百姓。他巡按北京时,发现一些犯人因等待批文时间太长而庾死于狱中。于是请求改由皇帝或巡按官员进行处理,以免
27、滞留。C周新观察细致,善于断案。他发现一个身上挂着个小木印的死人。周新察看木印,知道死者是个布商,最后把盗贼全部抓获了。D周新执法严明,不惧权责。一个到浙江办事的千户收受贿赂,作威作福,周新要惩治他,却被他溜走。不久周新上京,途中碰到这个千户批把他逮捕归案。1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密令广市布,视印文合者捕鞠之,尽获诸盗。(2)嘉兴贼倪弘三劫旁郡,党数千人,累败官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次韵陈履常雪中苏 轼可怜扰扰雪中人,饥饱终同寓一尘。老桧作花真强项,冻鸢储肉巧谋身。忍寒吟咏君堪笑,得暖欢呼我未
28、贫。坐听屐声知有路,拥裘来看玉梅春。注本诗作于元祐六年(1091 年) ,苏轼赈济颖州雪灾百姓之后。强项:形容性格刚强不屈。- 10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次韵”要求和诗依照原诗用韵的次序, “酬”则仅指以诗文相赠答。B诗人体验了雪中灾民的饥寒与痛苦,对他们的遭遇寄予了深切同情。C诗中描写老桧和冻鸢,一刚强一巧谋,敏锐抓住了它们的形象特点。D诗人表面上对陈履常忍寒吟咏加以讥嘲,实则赞美了他高雅的情趣。15如何理解这首诗最后两句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阿房宫赋用“_,_
29、”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从六国剽掠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穷奢极欲的生活。(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_ , _” ,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李煜虞美人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和淳朴民风的诗句是:“_,_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1 小题。在日前举行的 2018 年国际冬季运动会(北京)博览会上,京东方公司展示的 8K 超高清系统解决方案_。由 28 块 55 英寸 8K 显示屏组成的巨幕,完美实
30、现了超高清分辨率信号传输,_地展现了冰雪运动的美丽画面,让观者身临其境,_。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造成的,8K 显示恰好补充了这一不足,其图像能够呈现自然的 3D 立体感,层次丰富。随着第 5 代移动通信技术(5G)脚步的渐行渐近,8K 超高清将成为 5G 时代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8K+5G” ,在医疗领域可以更快调取超高清图像信息、开展远程会诊及开展远程手术,真正落实完善而高效的医疗解决方案;在博物馆以及展览馆等艺术展示领域,一些珍贵文物直接展示可能会加速其损伤, ( ) ,还可以实时传输超高清图像,在全球各地共享艺术佳作。总之 8K 解决方案在医疗、博物馆、
31、美术馆等领域能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使各类“完美新视界”的精彩画面_。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举世瞩目 栩栩如生 击节叹赏 历历可数- 11 -B举世闻名 惟妙惟肖 叹为观止 历历可数C举世瞩目 栩栩如生 叹为观止 历历在目D举世闻名 惟妙惟肖 击节叹赏 历历在目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 显示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图像层次丰富,能够呈现自然的 3D 立体感。B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于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 显示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其图像能够呈现自然的
32、3D 立体感,层次丰富。C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 显示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图像能够呈现自然的 3D 立体感,层次丰富。D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于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 显示恰好填补了这一缺陷,其图像层次丰富,能够呈现自然的 3D 立体的感。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天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而采用 8K 显示,既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如果再配合 5G,又保障了文物安全B文物安全得不到保障,而采用 8K 显示,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如果再配合 5GC而采用 8K 显示,既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又保障了文物的安全,如果再配合 5GD文物安全得不到
33、保障,如果采用 8K 显示,再配合 5G,就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20下面是某林场防火公告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做修改。(5 分)春节要到,为预防和杜绝森林火灾发生,现公告如下:一、进入林里的人员严禁携带火源及易烧易爆物品。 二、登山、踏青、旅游等户外活动者,严禁在林区吸烟、烧烤和使用明火炉灶。 三、提倡文明祭祀,严禁在祭祖上坟时点着鞭炮、香烛,火烧冥纸冥币等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材料:康桥 雨巷 蜀道凌云的壮志 沉睡的柔情 对美
34、的追求峥嵘崔嵬 温婉艳丽 脉脉含情 温文尔雅 缠绵柔情 彳亍彷徨 - 12 -天梯石栈 灵动娇美 畏途巉岩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画家、诗人冬子开始在终南山小院隐居生活。29 岁的他对隐居这事儿颇为得意:“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近年来,一些自诩“佛系青年”的年轻人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活法的生活方式, “佛系青年”这一词条曾经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当一辆失控的违规大货车向战友们驶来,武警战士王成龙毫不犹豫地推开所有战友,结果,别人都活了下来只有他付出了自己 23 岁的年轻生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 “90 后”员工突破 2400 名,在北斗加紧全球组网的攻坚期这些“90 后”将人生梦想与北斗导航紧密相连,在各个岗位上绽放光彩。鲁迅说:“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