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 2019 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 4 月月考试卷生 物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5 个小题,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1、选择题:(本题共 40 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核糖体 C叶绿体 D溶酶体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 和 RNA 中的五碳糖相同B组成 DNA 与 ATP 的元素种类不同C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 RNA 中D不
2、同人体内的 DNA 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3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ONH”结构的是( )A抗体 B雄性激素 C胰岛素 D酶4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所得 4 条色素带中相距最远的两种色素是( )A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B叶黄素与叶绿素 aC叶绿素 a 与叶绿素 b D叶绿素 b 与胡萝卜素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乳酸菌细胞的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HIV 病毒中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结构只有核糖体6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
3、过性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2 -7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种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染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健那绿染液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C双缩脲试剂染色观察鸡蛋清中的蛋白质D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 DNA 和 RNA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的染色体B细胞核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是遗传的控制中心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 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9如图是植物细胞部
4、分结构的生物膜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在的细胞结构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B所在的细胞结构中不可能含有色素C的内膜向内折叠可以增大酶的附着位点D的外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10如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 a 和 b 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的种类相同,而的种类可能不相同Ba 可以表示 O2进入细胞内C在细胞之间的识别中起作用D若图示为轮藻细胞膜,则 b 可代表 K+11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如图所示为一个渗透装置,先在- 3 -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
5、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中,Y 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 ,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12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 18O 标记光合作用中的水,放射性出现在 O2中B.用 18O 标记有氧呼吸中的水,放射性出现在 CO2中C.用 14C 标记光合作用中的 CO2,放射性出现在 C3和(CH 2O)D.用 3H 标记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13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 1、酶 2 和酶 3 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
6、、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4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 CO2浓度C升高 CO2浓度 D降低 CO2浓度15下列哪些过程会使细胞中 ADP 的含量增加( )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 葡萄糖丙酮酸CO2 + H2O 乳酸酶 1酶 2 酶 3- 4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K +、Na +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 B. C. D.16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
7、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17图为某植株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 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有几项( )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 bg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时刻只有一个ce 段所有气孔完全关闭bc 段与 ef 段光合速率上升的原因完全相同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bg 两点左右移动方向相反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18a、b、c、d 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5 -Aa 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 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
8、个阶段Cc 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 1 个次级卵母细胞和 1 个极体Dd 图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单体19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表中数字所代表的物质或颜色正确的是( )待检物质 试剂 颜色反应蛋白质 双缩脲 脂肪 红色 斐林试剂 砖红色A葡萄糖、苏丹、紫色 B蔗糖、苏丹、紫红色C还原糖、苏丹、蓝紫色 D果糖、苏丹、紫色20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体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 受精卵A B C D21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 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c 过程发生
9、细胞融合 Dd 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22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 DNA 数目都相同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23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Dd 和 AABbCCdd 两种碗豆杂交,其子一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 6 -)A0 B1/4 C.1/8 D1/1624基因型为 AaBb(这两对基因 Aa 和 Bb 分别位于两对
10、同源染色体上)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的个体占总数的( )A2/16 B4/16 C6/16 D8/1625控制蛇皮颜色的遗传因子遵循遗传定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甲实验:P 黑斑蛇黄斑蛇 乙实验:F 1黑斑蛇F 1黑斑蛇 F1:黑斑蛇、黄斑蛇 F 2:黑斑蛇、黄斑蛇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黄斑是隐性性状C甲实验中,F 1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D乙实验中,F 2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26已知玉米某两对等位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基因型 TT
11、SS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比例 1 1 1 1 2 2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27父本基因型为 AABb,母本基因型为 AaBb,其 F1 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28基因型为 AAbbCC 与 aaBBcc 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 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 F2 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 和 9 B4 和 27 C8 和 27 D32 和 8129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 4 对染色体,若每对染色体含
12、有一对杂合基因,且等位基因具有显隐性关系,则该生物产生的精子中,全部为显性基因的概率是( )A1/2 B1/4 C1/8 D1/1630某种品系的鼠毛色中黄色和非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7 -杂交 亲本 后代杂交 A 非黄色 x 非黄色 非黄色杂交 B 黄色 x 黄色 2/3 黄色 1/3 非黄色杂交 C 非黄色 x 黄色 1/2 黄色 1/2 非黄色A杂交 A 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B由杂交 B 可判断鼠的黄色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 B 后代黄色鼠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31下列
13、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C在统计时,F 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 3:1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 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32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A第一极体 B第二极体 C卵原细胞 D卵细胞33已知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右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模式图,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后期 B有丝分裂末期 C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 D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34在适宜时期取材,能观察到植物细胞同源染色体
14、配对现象的实验材料是( )A根尖 B花药 C茎尖 D种子35右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 )A精巢中的细胞 B受精卵 C骨髓干细胞 D雄配子3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肯定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7下列细胞在分裂时,会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细胞的是( )- 8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次级卵母细胞38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和精子类型分别有( )A8 种、8 种 B16 种、8 种 C1 种、2 种 D2 种、1 种39假定某动物
15、体细胞染色体数 2N=4,对图中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B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C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40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 F1出现 4 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 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 F2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 )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
16、粒=2:2:1:1C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 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D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3:1:1- 9 -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个题,共 40 分)41.(6 分)右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11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4 。(3)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13 。(4)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12 。(5)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42.(7 分)细胞分裂
17、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某植株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其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此细胞将要进行的主要变化有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如图,其基因 A、a、B、b 分布如图,- 10 -此细胞产生 AB 精子的几率是 。(3)图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 ,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 个四分体。(4)图对应于图中的 段,图对应于图中的 段。43 .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回答下列问题:.(5 分)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 和 a)控制。现有一株紫花植株
18、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每一代都可提供白花植株,后代数量足够多。)(1)该实验设计原理遵循基因的 定律。(2)完善下列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预测:第一步:用紫花植株甲进行 。若 F1出现了性状分离,则说明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若未出现性状分离,则进行下一步实验。第二步:将 F1与白花植株杂交。若 F2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若F2全部为白花或出现白花,则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6 分)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3)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 F1 代四
19、种表现型比例是 。(4)让乙组后代 F1 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5)让丙组 F1 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 120 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体理论上有 只。基因组合A、B 同时存在(A B 型)A 存在、B 不存在(A bb 型)B 存在、A 不存在(aaB 型)A 和 B 都不存在(aabb 型)项目鸡冠形状 核桃状 玫瑰状 豌豆状 单片状甲:核桃状单片状F 1: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乙:玫瑰状玫瑰状F 1:玫瑰状,单片状杂交组合丙:豌豆状玫瑰状F 1:全是核桃状- 11 -(6)基因型为 AaBb 与 A
20、abb 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后代中纯合体比例占 。44.(11 分)图 1 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 2 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 A 时光照强度分别为 a、b、c、d 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 3 为 25时,a、b 两种植物 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乙丙段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 ATP 的场所有 ,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 ,对应图 2 中的 (用 a、b、c、d 表示)点。光照强度为 d 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吸收 个单位的 CO2。(2)图 3 中对于 b 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
21、各 12 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 klx 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 a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 25和 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 ,图中 P、M 点移动方向为:P 点 ,M 点 。(3)该植物细胞吸收 18O2,放射性元素 (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4)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 A 且光照强度分别为 d 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 条件下,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 NaOH 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 d 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 ,所测得数值为光合作用放出的
22、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差值。45.(5 分)如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催化效率变化曲线,请回答:- 12 -(1)在 ,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是最高的。(2)在 和 时,催化效率都将为 0,但再把温度恢复到 35时,仅 (前者/后者)的催化效率得以恢复,这表明 100时酶的 已遭破坏。- 13 -选择题:BDBDA DBABA CDCDD BADDDCCCBD CDCDC DAABA DDCCC41.(1)纤维素和果胶 (2)线粒体;叶绿体 (3)核糖体 (4)内质网 (5)中心体 42.(1)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并向细胞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加倍(2)0 (3)卵细胞或极体 3 (4) BC DE43.(1)分离; (2)自交; Aa; AA; aa.(3)测交 1:1:1:1 (4)核桃状:豌豆状2:1 (5)80 (6)6 1/4 44.(1)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乙和丙 c 2(2)X 右 左下(3)能(4)黑暗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等量的 NaHCO3溶液或等量 CO2缓冲溶液(没有等量不给分)45.(1)35 (2)0 100 前者 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