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

    • 资源ID:1210768       资源大小:2.77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

    1、1第 1 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01 02 迫使它 改变这种状态。03 (2)意义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 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惯性定律。04 05 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06 07 的原因,即力是产生 加速度的原因。08 (3)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2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的性质。09 10 (2)惯性的两种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

    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1 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 改变。12 (3)量度: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质量小的物体惯13 14 15 性小。(4)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 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16 力情况 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17 知识点 牛顿第二定律 单位制 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 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 质量成反比,加速01 02 度的方向跟 作用力的方向相同。03 (2)表达式: F kma,当 F、 m、 a 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时 k 1, F ma。04 05 (3)适用范

    3、围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 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06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 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 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07 08 的情况。22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1)单位制: 基本单位和 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09 10 基本物理量: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公式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物理量。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是 质量、 时11 12 间、 长度,它们的单位千克、秒、米就是基本单位。13 导出单位:由 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14 (2)

    4、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知识点 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01 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 同一条直02 03 04 线上。3表达式: F F。4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3一 思维辨析1环绕地球运动的宇宙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没有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3先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 )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是作用力与反

    5、作用力。(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也属于基本单位。( )6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 )答案 1. 2. 3. 4. 5. 6.二 对点激活1(人教版必修 1P70T13 改编)(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则能击中目标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而发生危险D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答案 BC解析 飞机投下的炸弹由于惯性做平抛运动,所以目标在正下方时不能击中;地球自

    6、西向东转,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人也跟地球一起从西向东运动,故人仍落到原地;紧急刹车时,汽车停止运动,人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容易撞伤,所以系上安全带对人起到保护作用;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而不是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所以 B、C 正确。2(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kg、m/s、N 等单位为导出单位Bkg、m、s 都是基本单位C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F kma,式中各物理量取国际单位时 k1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 kg,也可以是 g答案 BC解析 kg 为基本单位,故 A 错误;kg、m、s 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 B 正确;F km

    7、a,质量取“kg” , a 取“m/s 2”, F 取“N”时 k1,C 正确;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kg,而不是 g,故 D 错误。3.(人教版必修 1P82做一做改编)(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4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答案 AC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

    8、时消失,故 A、C 正确,B 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求合力,故 D 错误。考点细研 悟法培优考点 1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四点说明(1)明确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2)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

    9、答。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例 1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 O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 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 O 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5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

    10、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解题探究 (1)由题干可知,小球受到的阻力越小,小球上升的位置越高还是越低?提示:越高。(2)直接结论包括推理过程后的结论吗?提示:不包括。尝试解答 选 A。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 O 点等高的位置,A 项正确;而小球不受力时状态不变,小球受力时状态发生变化,是在假设和逻辑推理下得出的结论,而不是实验的直接结论,所以 B 和 C 选项错误;而 D 项不是本实验所说明的问题,故错误。总结升华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技巧(1)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时,要把生活感受和理论问题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1、,克服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直观印象,建立正确的思维习惯。(2)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先分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情况。变式 11 (2018广州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答案 D解析 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下运动,而羽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从筒的上端出来,羽毛球筒受

    12、到羽毛球对它向上的摩擦力,而羽毛球受到筒对它向下的摩擦力,故 D 正确,A、B、C 错误。变式 12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 m1和 m2的两个小球( 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6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 因小车表面光滑,因此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小球与小车有相同的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两小球的速度将保持原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不变,所以不会相碰,B 正确。考点 2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例 2 (2018商丘模拟)(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

    13、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在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解题探究 (1) a 由谁决定?提示:由 a 知 a 由合力 F 和质量 m 共同决定。Fm(2)a 变小 v 一定变小吗?提示:不一定,当 a 与 v 同向时 v 变大;当 a 与 v 反向时 v 变小。尝试解答 选 ABC。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A 正确;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

    14、,B 正确;在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合力方向决定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决定末速度方向,C 正确;合力变小,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小,但速度不一定变小,D 错误。总结升华合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决定关系(1)只要合力不为零,物体就会产生加速度,与物体的速度无关。(2)a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 a 与 v、 t 无必然联系; a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v t Fma F, a 。1m(3)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变式 2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个恒力 F 作用而运动,前方固定一个轻质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木块将立即

    15、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木块将立即做变减速直线运动C在弹簧弹力大小等于恒力 F 时,木块的速度最大D在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的加速度为零答案 C解析 木块刚接触弹簧时形变量较小,弹力小于 F,木块依旧做加速运动,只有弹力大于 F 之后,木块才减速,故 A、B 错误,C 正确;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弹力大于F,弹力与恒力 F 的合力不为零,因此加速度不为零,故 D 错误。考点 3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8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六同、三异、二无关”(1)“六同”:大小相同;性质相同;同一直线;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三异”:方向不同;受力物体不同;产生效果不同。(3)“二无关”:与物体

    16、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和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2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比较例 3 (2018昆明模拟)(多选)如图所示,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 ,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甲获胜解题探究 (1)甲、乙两人拉力大小有何关系?提示:两人拉力大小相同。(2)甲

    17、为什么获胜?提示:地面对甲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最大静摩擦力。尝试解答 选 BD。9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与甲、乙运动状态无关,故 B 正确,A、C 错误;地面对甲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甲获胜,D 正确。总结升华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问题(1)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不能错误地认为只有物体受力平衡时,牛顿第三定律才成立。(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同,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同。(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牵扯第三个物体。变式 31 (多选)如图所示

    18、,用水平力 F 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力 F 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平力 F 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 BD解析 水平力 F 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A 错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墙壁对物体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 正确;水平力 F 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

    19、两个力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C 错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正确。变式 32 沼泽地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上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设在下陷过程中,泥炭对人的阻力不计)。如果整个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的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加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B在减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是等于沼泽

    20、地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答案 D解析 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10方向相反,故 C 错误,D 正确;加速向下运动时,重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即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故 A 错误;减速向下运动时,加速度向上,重力小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即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故 B 错误。1方法概述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如果不便于分析物体受到的某些力,则可以通过分析其反作用力来解决问题,牛顿第三定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转换研究对象的作用,使得我们对问题的分析思路更灵活、更宽阔。2常见类型物体与地面(或其他受力未知的物体)相互作用,求物体对地面(或其他物体)

    21、的作用力。3解题思路(1)根据所求问题应用整体法或隔离法选择研究对象。(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典题例证】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 M,环的质量为 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A Mg f B Mg f C Mg mg D Mg mg解析 环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及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f,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f,故箱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N 及环给它的摩擦力 f,受力情况如图乙所

    22、示,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 N f Mg f 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即 N Mg f,故选项 A 正确。答案 A名师点睛 题中箱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因不能以地面为研究对象,这时必11须转换研究对象,先以箱为研究对象,求地面对箱的支持力,再通过牛顿第三定律求箱对地面的压力。而求地面对箱的支持力时,要先分析箱的受力;求环对杆的摩擦力时,也要转换研究对象,先以环为研究对象,求杆对环的摩擦力,再通过牛顿第三定律求环对杆的摩擦力。【针对训练】(2018保定模拟)(多选)如图,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 F 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

    23、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箱子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木板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3mgD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 3mg答案 AC解析 以箱子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木板对箱子的摩擦力与人推箱子的力平衡,所以,木板对箱子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A 正确;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地面对木板的支持力与整体所受的重力平衡,所以地面对木板的支持力为 3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3mg,C 正确,D 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0,所以木板对地面的摩擦

    24、力为 0,B 错误。高考模拟 随堂集训1(2016全国卷)(多选)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答案 BC解析 由题意知此恒力即为质点所受合外力,若原速度与该恒力在一条直线上,则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的;若原速度与该恒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则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与恒力间夹角逐渐减小,质点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不变的,但速率的变化量是变化的,A、D 两

    25、项错误,B 项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知,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与该恒力方向相同,C 项正确。2.(2017上海高考)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悬线一端固定于地面,另一端拉住一个带电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忽略空气阻力,当悬线断裂后,小球将做( )12A曲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 D变加速直线运动答案 C解析 在悬线断裂前,小球受重力、电场力和悬线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故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拉力等值反向。悬线断裂后,小球所受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故小球将沿原来悬线拉力的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项正确。3(2017上海高考)一碗水置于火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

    26、运动时,水面形状接近于图( )答案 A解析 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碗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向右运动,则只有图 A 所示的情形符合要求,故 A 正确。一题多解 “微元体”的选取由于液体内任一部分所受合力水平向左,故可在液体内部任意位置取一个立方体,则右侧面处的压强必大于左侧面处的压强,由液体的压强公式 p gh 可知,液体内同一水平线上各点从左到右距液面高度依次增大,故 A 正确。4.(2016上海高考)如图,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A OA 方向 B OB 方向C OC 方向 D OD 方向答案 D解析 当小车

    27、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的方向水平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水平向右,即沿图中 OD 方向,D 正确,A、B、C 错误。5(2018江西红色七校模拟)牛顿在总结 C雷恩、J沃利斯和 C惠更斯等人的研究结果后,提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从而与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形成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13确的是( )A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互相平衡C人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物体的摩

    28、擦力答案 C解析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故 A、B 错误;人对车的推力与车对人的推力也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 C 正确;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和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也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也相等,故 D错误。配套课时作业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70 分。其中 16 为单选,710 为多选)1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 772前 221 年),我国杰出学者墨子认为:“力,刑之所以奋也。 ”“刑”同“形” ,即物体;“奋,动也” ,即开始运动或运动加快,对墨子这句关于力和运动观点的理解

    2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墨子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墨子认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此观点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D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答案 C解析 “力,刑之所以奋也。 ”是说力是使物体开始运动的原因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故 C 错误,A、B、D 正确。2(2018安徽巢湖模拟)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 30 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

    30、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答案 A解析 汽车制动时,由于受到摩擦力,汽车快速停止;而车上的钢材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导致驾驶室被压扁,故 A 正确;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 B、D 错误;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能被克服,故 C 错误。143在解一道文字计算题

    31、(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时,一个同学解得 x (t1 t2),F2m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A可能是正确的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答案 B解析 根据公式 x (t1 t2),因为力的单位是 N,时间单位是 s,质量单位是 kg,F2m故等式右边的单位是 Ns/kg,据 1 N1 kgm/s2知 1 Ns/kg1 m/s,等号左边的单位是 m,故等式不成立,与所用单位是否为国际单位制无关,故 B 正确。4.(2018福建六校联考)2016 年 8 月 16 日 1 时 40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

    32、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墨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关于这次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前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答案 A解析 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提供的,因而与是

    33、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故B、C 错误,A 正确;火箭运载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卫星吸引地球,地球吸引卫星,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错误。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质量为 M 的长木板上以加速度 a 水平向右加速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一定为( )A 1(m M)g,向左 B 2mg,向右15C 2mg ma,向右 D 1mg 2Mg,向左答案 B解析 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两个力:木块对长木板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1 2

    34、mg,地面对长木板向左的静摩擦力 f2,据平衡条件得 f2 f1 2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长木板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2mg,方向向右,故 B 正确。6.如图所示,在质量为 m 的物体上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 F,使物体以加速度 a 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阻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拉力改为 2F,物体加速度为 2aB若质量改为 ,物体加速度为 2am2C若质量改为 2m,物体加速度为a2D若质量改为 ,拉力改为 ,物体加速度不变m2 F2答案 D解析 据题意得 F mg ma,计算得出 a g,若拉力改为 2F,物体的加速度 a1Fm g2 a,故 A 错误;若质量改为 ,则加速度

    35、 a2 g2 a,故 B 错误;若质量改为2Fm m2 Fm22m,则加速度 a3 g ,故 C 错误;若质量改为 ,拉力改为 ,则加速度 a4 a,故F2m a2 m2 F2D 正确。7.(2018南通市如皋高三质检)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奥运队共获得 26 枚金牌、18 枚银牌和 26 枚铜牌,排名奖牌榜第三位。如图所示,吊环运动员将吊绳与竖直方向分开相同的角度,重力大小为 G 的运动员静止时,左边绳子张力为 T1,右边绳子张力为 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和 T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T1和 T2的合力与重力 G 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T1和 T2的合力大小等于

    36、重力的大小 G16D运动员两手缓慢撑开时, T1和 T2都会变大答案 CD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须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T1与 T2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 A 错误;两绳作用力 T1和 T2的合力与运动员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 错误,C 正确;当运动员两手缓慢撑开时,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由于 T1和 T2的合力不变,所以 T1和 T2都会变大,故 D 正确。8.(2018山东青岛调研)木箱重 G1,人重 G2,人站在木箱里用力 F 向上推木箱,如图所示,则有( )A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 G2 FB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 G2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G2 G1 F

    37、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G1 G2答案 AD解析 对人隔离受力分析有:竖直向下的重力 G2、向下的作用力 F、向上的支持力FN,由牛顿第三定律与平衡条件可得 FN G2 F G2 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 G2 F,A 正确,B 错误;将人与木箱看成一个整体,可得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G1 G2,C 错误,D 正确。9.(2018鄂东联考)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小球,弹簧和小球的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的施力者是弹簧B F2的反作用力是 F3C F3的施力者是小球D F4的反作用力是 F1答案 BC解析 F1即为球的重力,施力者为

    38、地球,A 错误; F2是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其反作用力是小球对弹簧的拉力 F3,B、C 正确; F4是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其反作用力是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D 错误。10.如图所示,当车向右加速行驶时,一质量为 m 的物块紧贴在车厢壁上,且相对于车厢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A在竖直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B在水平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与物块对车厢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车的加速度变小,则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减小D若车的加速度变大,则车厢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也变大答案 AC解析 物块受三个力,水平方向受弹力 FN,且 FN ma,故 a 减小, FN减小,C 正确;竖直方

    39、向受重力和车厢壁对物块的静摩擦力 f,且 f mg, a 增大, f 不变,故 A 正确,D错误;在水平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与物块对车厢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 B 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30 分)11.(14 分)如图所示,底座 A 上装有一根直立杆,其总质量为 M,杆上套有质量为 m 的圆环 B,它与杆有摩擦。当圆环从底端以某一速度 v 向上飞起时,圆环的加速度大小为 a,底座 A 不动,求圆环在升起和下落过程中,水平面对底座的支持力分别是多大?答案 ( M m)g ma ( M m)g ma解析 圆环上升时,两物体受力如图甲所示,其中 Ff1为杆给环的

    40、摩擦力, Ff2为环给杆的摩擦力。对圆环: mg Ff1 ma,对底座: FN1 Ff2 Mg0,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Ff1 Ff2,联立可得: FN1( M m)g ma;圆环下降时,两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18对圆环: mg Ff1 ma,对底座: Mg Ff2 FN20,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Ff1 Ff2,联立解得: FN2( M m)g ma。12.(16 分)如图所示,圆环(包括钢丝 AB)的质量为 M,经过圆心的竖直钢丝 AB 上套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今让小球沿钢丝 AB 以初速度 v0竖直向上运动,要使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小球的加速度和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设小球不会到达 A 点)答案 g M mm mv202 M m g解析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若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地面对圆环无支持力,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受重力 mg 和钢丝对小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F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f 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钢丝有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Ff Ff,对圆环受力分析可知,圆环受重力 Mg 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Ff作用,则 Mg Ff,由以上各式解得 a g,M mm小球沿钢丝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x 。v202a mv202 M m g19


    注意事项

    本文(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