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自测七上古诗文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练习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209713
资源大小:917.7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自测七上古诗文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练习新人教版.doc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间:8 分钟 满分:11 分)一、诗歌鉴赏。(8 分)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2 分)答案:杨花、子规、明月。(两个即可)2.(2018河北模拟)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3 分)答案:(示例) (1)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2)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3)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同情和思念。3.“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3 分)答案: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暮春哀伤的环境。二、名句默写。(3 分)4. ,闻道龙标过五溪。 5.(2018石家庄二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手法借月抒怀的名句是: , 。 答案:4.杨花落尽子规啼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