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重点实词,答案:(1)兴起,指被任用 田地 选拔、任用 (2)所以 责任,使命 (3)财资缺乏 扰乱 (4)同“增”,增加,答案:(5)同“横”,梗塞,不顺 奋起,指有所作为 (6)征验、表现 显露、流露 了解、明白 (7)指在国内 同“弼”,辅佐 指在国外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2.一词多义,答案:(1)违背;同“弼”,辅佐 (2)贤士;狱官 (3)相当于“在”(或“从”);相当于“给”,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译文:,答案: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答案:用这些来使他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
2、的能力。,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答案: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国家往往会灭亡的。,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 2.生于忧患 3.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1.(2018临沂)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然后知 而死于安乐也。(二章)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 。,答案:(示例)只有经受住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1.本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答案:(示例)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2.本文第2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作简要说明。,3.本文论述了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具有 , 的崇高境界。(用原文语句回答),答案: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段共列举了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答案:这些人都是由卑微到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炼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