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古代诗歌五首,yu,chun,t,z,tn,zh,2下列诗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B,眼泪,聚集,张大眼睛,终当,终要,因为,随时,诗人的马鞭,落花,4下列短语的类型与“天地悠悠”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凌绝顶 B千寻塔 C柳暗花明 D衣冠简朴 【解析】例句为主谓短语,D,5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2分)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B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
2、风存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D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D,6下列各项作家作品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集陈子昂唐代 B登飞来峰王荆文公诗笺注王安石北宋 C游山西村剑南诗稿校注陆游唐代 D己亥杂诗龚自珍全集龚自珍清代 【解析】陆游是南宋文学家。,C,7根据提示默写诗句。(10分) (1)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俯仰古今,表现时间悠长的句子是:_,_。 (2)望岳中表现泰山秀丽高大的句子是:_,_。抒发诗人高远之志的诗句是:_,_。 (3)登飞来峰中包含登得高望得远的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
3、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游山西村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 (5)己亥杂诗中含蓄地表达作者虽辞官归乡,但仍心系报国、为社会尽责的诗句是:_,_。,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七(1)班准备举行一场赛诗会,请你参与以下活动。(8分) (1)请你为这次赛诗会确定一个主题。(2分) 示例:李白诗赛诗会、咏夏诗赛诗会、革命烈士诗赛诗会等。 (2)如果比赛要求双方列举“古代咏鸟诗”,你可以列举一首吗?试试看。(3分) 示例: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3)
4、如果赛诗会选择了问答的比赛形式,你作为评委,围绕“咏鸟诗”主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选手该怎么回答?(3分) 示例:问:由咏鸟诗可以看出古代文人赋予鸟哪些象征意义?答:思乡之情,知春、报春之意,也可象征高洁品性。(答案不唯一),(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9诗人登上幽州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联想:天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10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
5、种苍茫孤独感。,(二)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认真体会诗句中的“割”字有何妙处?(3分) “割”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了阴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 12说说最后一联为什么一直为人们所传诵?(3分)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3这首诗中“浮云”这个意象的寓意是什么?(2分) 眼前的挫折
6、、障碍、困难。 14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表达了作者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的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四)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5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4分) 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
7、引用它?为什么?(4分) 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描绘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五)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7这首诗中第一句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18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
8、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1)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2)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3)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解析】由于诗人不满现实辞官离京,因此心情是悲愤寂寞的。,A,19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示例: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六)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9、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20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示例:具有不从世俗、坚忍不屈、忠贞不渝(或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品性节操;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处一身。,21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4分) 示例:构思一:全诗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构思二:所见与所感有机结合,“感”因“见”而生,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曲折动人。写法一:反衬,以春花黄鸟之“改”反衬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写法二:拟人,表现幽竹“待我”之情及“我”的怜竹
10、之意,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语言:用“稀”“尽”“飞”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用“始”与之呼应,表现出失望之后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写出了意脉的转折变化。平中见奇,朴中出新。,怎样鉴赏古诗(见第21题) 【思路点拨】题目要求从构思、写法、语言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歌。若选择从构思方面赏析,可从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景物描写、描绘了怎样的意境、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悟等角度切入;若选择从写法方面赏析,就要分析诗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若选择从语言方面赏析,可从诗句哪些词用得好、诗歌呈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等角度阐述。,【解题技巧】古诗词(曲)赏析的方法和技巧: 赏析写景诗句,在把握诗句基本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象,合理地组织语言,描绘、再现诗中的画面或情景,注意突出画面或情景的特征。 赏析抒情诗,要善于将同一情形下抒发的感情加以比较,从而感受诗人不同的心境和感情。 赏析哲理诗,要把握诗歌中关键的句子,从中感受诗人的心境和表达的人生哲理。 另外,品味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要注意词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或景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