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一 降水的变化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_、_、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形式: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_、中雨、大雨、_等不同等级。,雨,雪,降雨,小雨,暴雨,3降水量的测量 (1)测量工具: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_、漏斗和_,另外还配有与盛水器口径成比例的量杯。,雨量器,盛水器,储水瓶,(2)测量方法 降雨时,雨水通过_流入储水瓶。测量降水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_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 降雪时,要把_和储水瓶取走,直接用盛雪口和
2、_容纳降雪。测量降水量时,把储水筒取出,带到室内,待筒内的雪融化后,倒在量 杯里,再读取数字就可得知降水量的多少。 降水量的单位是 _(mm)。 提示: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从降水的柱状图上直观判断。,漏斗,量杯,储水筒,毫米,漏斗,4降水量的表示方法: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5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_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_降水量和_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单位刻度,再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_,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各月降水
3、量柱状图,12,最大,最小,高度,知识点二 降水的分布 1降水分布的表示方法: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通常用_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在同一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_。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_;(2)两极地区降水 ;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 岸降水少,大陆 岸降水多; (4)中纬度_地区降水多,_地区降水少。 3世界的“雨极”是印度北部的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是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等降水量线图,相等,多,少,西,东,沿海,内陆,知识点一 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雨 B降雪 C冰雹 D雾、霜 2气象学家测量、收
4、集并整理出伦敦降水资料(如图),其季节分配 特征是(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降水集中在冬季 D各月几乎无降水,A,A,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 100 mm。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 100 mm B255 mm C41 mm D51 m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 大,B,C,知识点二 降水的分布 5一般来说,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区 B
5、中纬度内陆地区 C两极地区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6中纬度地带,降水大致分布规律是( ) A多多少 B少少多 C多少多 D少多少,A,B,7世界的“雨极”和“旱极”是( ) A火烧寮和阿塔卡马沙漠 B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 C乞拉朋齐和塔克拉玛干沙漠 D火烧寮和塔克拉玛干沙漠,B,8下面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降水柱状图,代表广州的是( ),D,9假设有四个小朋友分别位于下列四个地区,感觉到全年降水最多的是( ) A巴娅洛娃:北冰洋沿岸地区 B吉克: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地区 C塔斯奇:中纬度的亚欧大陆中部 D苏珊:赤道地区的亚马孙平原,D,10读图,对两地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
6、年较差较大的是伦敦 B两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C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伦敦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各月降水较均匀,D,11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完成各题。(1)A处降水量在_mm以上。从世界地形图上看,这里是_,它所在的大洲是_。 (2)B、C两地相比较,_地降水多,_地降水少。通过观察,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_岸降水多,_岸降水少。,2000,平原,南美洲,B,C,东,西,(3)D、E、F是几乎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同一纬线上的三点,从D到E,再到F,离海洋越来越_,降水越来越_。 (4)G点以北的地区是_山等山脉的迎风坡,降水也特别多,这里的降水类型属于_。 (5)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的地区是( ) 两极地区 赤道地区 中纬度的内陆地区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 A B C D,远,少,喜马拉雅,地形雨,D,12(2016济南模拟)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C,13(2014通辽)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澳大利亚回归线附近,降水量东多西少 B亚洲东部由南向北降水量递减 C中纬度亚欧大陆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降水量递减 D非洲大陆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降水量递减,D,